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分析——公共管理学视角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Digital 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Management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技术、政策和市场因素对中国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技术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同时,本文还探讨了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跨境物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本文对中国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与合作以及国际合作与参与等方面的策略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digital age.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age,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rket factor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from three aspects: technical factors, policy factors and market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including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trade barriers and policy risks, cross-border logistics and service quality. Finally,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trade,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government policy guidance,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文章引用:贺秋雪. 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分析——公共管理学视角[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4928-4935.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41721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扩大市场开放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政策和市场等方面分析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发展趋势。首先,我们将讨论技术因素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等。其次,我们将探讨政策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对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引导,以及贸易政策的变化对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影响。最后,我们将研究市场因素,包括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变化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以及全球市场的开放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战略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国内,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国际贸易专家,如林毅夫教授、张维迎教授等,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撰写。他们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从技术驱动、效率提升、增长模式转变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发展战略。在国外,一些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专家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例如,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学者,在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其观点和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中国国际贸易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数字化技术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深远,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贸易方式和流程的变革,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发展战略,包括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与合作、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中国数字化时代下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然而,该领域仍然存在不许不足,例如,尽管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挑战,但部分研究还未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次,一些研究在分析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时,未充分关注跨境物流与服务质量等实际问题,这也是影响贸易畅通的重要因素。同时,部分研究集中于当前数字化时代对贸易的影响,但对未来贸易模式的前瞻性思考和预测还有待加强。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多维度出发,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提出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的数字化发展。

2. 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

2.1. 技术因素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因素是其中之一。本节将重点探讨技术因素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跨境贸易更加便利和高效。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跨境贸易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也扩大了贸易的规模和范围。通过互联网,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更轻松地与全球市场进行联系和交易,加快了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效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不断扩展。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贸易的预测和分析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输,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和供应链管理方案。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减少欺诈和纠纷,提高贸易的信任度和可靠性。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中国国际贸易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升贸易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贸易的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1]

2.2. 政策因素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将重点探讨政策因素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政府政策对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引导,以及贸易政策的变化对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对于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领域。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2]。例如,发布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电子商务环境、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促进了贸易的便利化和创新化。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贸易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对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产生了影响。例如,中国政府逐步开放跨境电商进口政策,降低了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税率和进口环节的限制,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同时,贸易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关税和进口配额的调整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政策因素在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对于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格局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政策,为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3.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在数字化时代下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消费者行为和全球市场的开放两个方面。本节将重点探讨市场因素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变化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以及全球市场的开放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

图1所示,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货物进出口顺差57,883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19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出口107,314亿元,增长6.9%;进口87,405亿元,下降1.9%。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125,967亿元,比上年下降1.6%。民营企业进出口额223,60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3.5%。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偏好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和服务。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和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个性化商品的需求,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和体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国际贸易[4]。此外,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推动了国际贸易的高品质化和高附加值化。同时,全球市场的开放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为中国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商业机会。随着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企业可以更加便利地进入国际市场,开拓海外业务。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合作机会,加速了中国国际贸易的数字化和全球化进程。市场因素在数字化时代下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可忽视,消费者行为和全球市场的开放将成为推动中国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加强合作,推动中国国际贸易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Figure 1. China’s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from 2019 to 2023

1. 中国2019~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3. 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挑战

3.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在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中,大量的数据流动涉及个人和企业的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将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为了有效应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中国政府应加强跨境数据流动的监管,并制定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这些法规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加强了对企业和平台的监管,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跨境电商平台作为数据流动的重要载体,应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管理和合规问题的监管。平台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加密和保护措施,防范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5]。同时,平台还应加强对商家和用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共同维护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通过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监管和管理,中国可以有效应对数字化时代下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贸易的健康发展。

3.2. 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

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是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在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领域,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6]。跨境电商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是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Table 1. The import and export amount, growth rate and proportion of goods to major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2023

1. 202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占全部

出口比重(%)

进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占全部

进口比重(%)

东盟

36,817

0

15.5

27,309

0.4

15.2

欧盟

35,226

−5.3

14.8

19,833

4.6

11

美国

35,198

−8.1

14.8

11,528

−1.8

6.4

日本

11,076

−3.5

4.7

11,309

−7.9

6.3

韩国

10,467

−2.2

4.4

11,381

−13.9

6.3

中国香港

19,333

−1.3

8.1

958

84.3

0.5

中国台湾

4819

−11.1

2

14,033

−10.5

7.8

俄罗斯

7823

53.9

3.3

9093

18.6

5.1

巴西

4159

1

1.7

8625

18.4

4.8

印度

8279

6.5

3.5

1301

12.2

0.7

南非

1661

4.4

0.7

2245

3.7

1.2

表1所示为中国202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其中对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进出口均呈下降趋势,对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均呈上升趋势。由于国际贸易政策的频繁变化和不确定性,企业往往难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应对措施,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7]。因此,政府应加强对跨境电商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另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增加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谈判,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布局等,提高中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8]。通过有效应对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中国可以保持国际贸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3.3. 跨境物流和服务质量

跨境物流和服务质量是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在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领域,由于物流链条较长,跨境运输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运输时间长、运输成本高、物流信息不透明等,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信任度。

表2所示,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53,766家,比上年增长39.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1,339亿元,下降8.0%,折1633亿美元,下降13.7%。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13,649家,增长82.7%;对华直接投资额1221亿元,下降11.4%,折176亿美元,下降16.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额4233亿元,下降4.9%,折610亿美元,下降10.8%。为了提升跨境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跨境物流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优化跨境物流的监管和管理机制,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企业可以加强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对物流环节的监控和管理,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而跨境电商退货和售后服务问题是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和信任度的重要因素之一[9]。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加强对售后服务的管理和投入,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快速、便捷的退货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同时,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跨境电商售后服务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10]

Table 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ts growth rate in 2023

2. 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

企业数(家)

比上年增长(%)

实际使用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计

53,766

39.7

11,339

−8

其中:农、林、牧、渔业

418

−0.5

51

−36.8

制造业

3624

1.5

3179

−1.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68

8.6

319

15.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67

44

149

−57.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764

23

1134

−26.7

批发和零售业

18,010

65.3

690

−28.2

房地产业

684

17.7

810

−11.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673

42.8

1819

−15.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26

76.6

34

77.7

4. 中国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策略

4.1. 政府政策引导

中国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推动数字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在数字贸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11]。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和跨境电商贸易的政策制定和引导,推动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应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数字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在数字贸易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权益。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维护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12]

4.2. 企业创新与合作

在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模式将起到关键作用。企业应当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数字贸易的发展需求。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可以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同时,跨境电商平台间的合作与共赢模式是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可以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共同探索合作模式,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互利共赢[13]。通过建立开放、共享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市场、分享资源,提高跨境电商平台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推动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通过加强企业创新和合作,中国可以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实现数字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局面。

4.3. 国际合作与参与

在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中,国际合作和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跨境贸易合作,推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中国可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国际贸易环境,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更好的政策保障和法律保护[14]

另外,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贸易合作与交流,拓展数字贸易的市场空间和合作伙伴。中国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探索数字贸易的发展模式和合作机制,推动数字贸易的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15]。同时,中国还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借鉴其经验和技术,推动数字贸易的创新和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数字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5. 总结

数字化时代为中国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与合作以及国际合作与参与等方面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下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体系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其次,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探索跨境电商平台间的合作模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最后,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跨境贸易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贸易合作与交流,推动数字贸易的全球化发展。通过政府、企业和国际合作的共同努力,中国国际贸易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练, 郑火凤. 电子商务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10): 104.
[2] 王轶辰. 数字化时代服务贸易创新不断加快[J]. 服务外包, 2017(10): 58-59.
[3] 王伟, 易宏, 杨慧敏, 等. 跨境电商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出口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商论, 2023(23): 44-48.
[4] 杨留华. 基于自贸区建设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以上海自贸区为例[J]. 经贸实践, 2017(22): 7-8.
[5] 许朝凯, 刘宏曼. 国际贸易网络演化与中国出口韧性提升[J]. 世界经济研究, 2023(6): 100-114.
[6] 林创伟, 任靓, 程嘉嘉. 国际贸易规则重塑: 成因、趋势与中国应对[J]. 国际经贸探索, 2023, 39(12): 108-120.
[7] 伍嘉华.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结构态势与发展路径[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3): 1-4.
[8] 延璐. 跨境电商对皮革对外贸易的影响及趋势分析[J]. 中国皮革, 2023, 52(7): 41-44.
[9] 杜文莉. 国际贸易网络中经济复杂性的研究与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 2023.
[10] 龚恩泽. 贸易开放政策试验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2023.
[11] 马光明, 王立勇. 加强中国国际贸易话语权建设: 现状与思路[J]. 国际贸易, 2023(4): 3-10.
[12] 杨丽梅, 陈春华. 中国钢铁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 商场现代化, 2009(7): 9-10.
[13] 吕天悦. 基于国际贸易机制的中国贸易安全风险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23.
[14] 马羽佳, 朱良平. 经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3, 31(2): 39-42.
[15] 黄珊珍. 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产业创新研究, 2023(1): 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