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土黄村壮语语音调查研究
On the Phonology of “Tuhuang” Dialect in Xilin Zhuang Language
DOI: 10.12677/ml.2024.12111105, PDF, HTML, XML,   
作者: 苏春伊: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西林壮语音系描写语音演变Xinlin Zhuang Language Phonological Description Sound Evolution
摘要: 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北部方言有八个土语区,南部方言有五个土语区。西林县壮语有“布依”“布越”“布侬”三种土语,其中“布依”“布越”属于北部方言桂边土语区,土黄村壮语所属的“布依”主要分布于右江上游“驮娘江”沿岸。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归纳了西林土黄村壮语的语音系统,并将其声、韵、调与壮语标准音进行比较,发现了土黄村壮语存在元音高化、元音复化等音变现象。
Abstract: Zhuang language belongs to the Zhuang language branch of the Zhuang language group of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There are northern dialects and southern dialects. There are eight dialects in the northern dialect and five dialects in the southern dialect. Xilin Zhuang language belongs to the northern dialect Guibian Tuyu district. The “Tuhuang” dialect is a representative dialect in Xilin Zhuang Language. It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Tuoniang River”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Youjiang river.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oice system of bada Township’s “Tuhuang zhuanghua”, compares its sound, rhyme and tone with the Standard language of Zhuang language, and found that “Tuhuang zhuanghua” has some phonetic changes, such as rising shift of vowels and diphthongization of vowels.
文章引用:苏春伊. 西林土黄村壮语语音调查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1): 1007-101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11105

1. 引言

目前,在壮语研究中学术界已有对壮语方言各土语的语音特征进行了描写和对比研究。如《壮语方言土语音系》(广西区语委研究室1994) [1]《壮语方言研究》(张均如等1996) [2]等;李锦芳先生对西林县定安镇壮语的语音面貌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如(李锦芳1995) [3]、(李锦芳2008) [4]等。但小部分有特点的土语点未能引起学界关注,没有被学者列入调查点中,西林县土黄村壮语也属其中,它语音面貌也是鲜为人知。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同时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西林壮语的语音特征,笔者尝试对西林县土黄村的语音面貌进行描写及对比研究。

本文以西林县土黄村壮语为例,运用田野调查法对该地区的壮语语音展开实地调查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首先,借助语言保护工程中的侗台语族调查词表,运用斐风软件对土黄壮语语音进行记音、录音和语音校对等工作;其次,使用广西民族出版社的《壮汉词汇》一书中的壮语标准音词汇与西林县土黄村壮语词汇进行对比研究。在田野调查所获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西林土黄村壮语的语音面貌描写入手,探析西林土黄村壮语的声、韵、调特征。其次分别从声、韵、调的角度将其与标准壮语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的同异之处及其音变特点,进而探析土黄壮语的音变现象。

本文调查的土黄村壮语发音人为苏建达,男,53岁,土黄村人,高中文化,讲壮话。

2. 西林土黄村壮语的语音系统

西林县的壮语可以分为三种土语,分别是“布依”“布越”“布侬”三种土语,在这三种土语中“布依”“布越”土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而“布侬”土语属壮语南部方言[5]。土黄村位于八达镇西南部,向南与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镇相邻,西与古障镇相连。土黄村壮语属于“布依”土语,“布依”土语以古障、马蚌语音为代表,故又称“古马话”,主要流行于县境西北部地。

下面将按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的顺序来介绍西林土黄村壮语的语音系统。

2.1. 声母系统

西林土黄村壮语共有31个声母,分别为唇音p、ɓ、m、w、pj、f、mj;舌尖音t、ɗw、ɗ、θ、s、θw、ɕw、tj、ʦ、ʦw、n、l、ɹ;舌面音ɕ、ʨ、ȵ、j;舌根音k、ŋ、kw;喉音ʔ、ʔw、h、hw (见表1表2)。

Table 1. The initial consonant table of Tuhuang dialect

1. 西林土黄村壮语声母表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双唇

唇齿

舌尖

舌面

舌根

塞音

p

t

k

ʔ

内爆音

ɓ

ɗ

擦音

f

θ

s

ɕ

h

塞擦音

ʦ

ʨ

鼻音

m

n

ȵ

ŋ

边音

l

近音

w

ɹ

j

腭化

塞音

pj

tj

鼻音

mj

唇化

塞音

kw

ʔw

内爆音

ɗw

擦音

θw

ɕw

hw

塞擦音

ʦw

声母说明[6]

1) 具备壮语北部方言最大的特点:无送气音声母;

2) 有腭化音pj、mj、tj;

3) 有唇化音ɗw、ɕw、θw、ʦw、ʔw、kw、hw;

Table 2. The example list of initial consonants of Tuhuang Dialect

2. 西林土黄村壮语声母例词表

声母

例词

声母

例词

ȵ

ȵaːm⁵⁵踩 ȵa33草 ȵu⁵⁵尿

s

so²²只 sa³³刀 sɯ²²买

pj

pja²²雷 pja³³鱼 pjak⁵⁵菜

ɹ

ɹa³³找 ɹəːm²²找 ɹiːn³³石

p

paːi²²锅 paːi²⁴摆 pan³¹旋

l

lo²⁴骡 lou²²酒 liːŋ²⁴猴子

ɓ

ɓɯn³¹毛 ɓin³³飞 ɓɯ张

ʨəːt⁵⁵勒 ʨeːu²⁴梯子 ʨe³¹老

m

mi²⁴有 mu³¹葱 ma²²马

ɕ

ɕaːi²²花 ɕaːk⁵⁵绳子 ɕiə³¹借

f

fi²⁴火 feːŋ²⁴手 pan³³分

tj

saːŋ³³tjaːn³¹商店 tjəːŋ²⁴棚

mj

pja²²mja⁵⁵闪电 naːm³³mja²⁴泥

j

ju³¹在 jou³¹又 ju²⁴油

θ

θau³¹灶 θau²⁴嫂 θe²⁴姐

k

kən³³斤 kən³³吃 ka²²杀

t

ta³³眼睛 taːn²²穿 tiːn³³脚

ŋ

ŋɯə²⁴蛇 ŋou³³钩 ŋau²²撬

ɗ

ɗɯ²⁴带 ɓaːŋ²²ɗəːn²²月亮 ɗau³³ɗi³¹星星

ʦ

ʦaːŋ³¹鼓 ʦa²²秧 ʦa⁵⁵甲

ʔ

ʔon³¹烟 ʔa³³乌鸦 ʔi²⁴小

n

naːi³¹困 na²²脸 nai⁵⁵雪

h

hun²⁴人 hɯ³³街道 hun⁵⁵雨

w

waːi²⁴牛 wə²²云 wa²²瓦

ɗw

ɗwaːŋ²²臼 ɗwa³³拌 ɗwa⁵⁵驮

kw

kwaːi²²怪 kwaːŋ³¹长 kwə²²青蛙

tsw

ʦwaːŋ³³ʦa³³庄稼 kau³¹ʦwaːŋ³¹告状

hw

hwa³¹画 hwaːŋ³³慌 hwa²²piaːn³³花边

ɕw

ɕwaːŋ²⁴kwaːi³¹直爽 ɕwaːŋ³³ɗaːŋ³³打扮

hən³¹ɕwaːŋ²⁴起床

ʔw

pu²²ʔwa²²傻子 ʔwa²²笨

θw

θau³³θwa⁵⁵糟蹋

2.2. 韵母系统

西林土黄村壮语共有84个韵母,其中又可分为舒声韵和入声韵两类,而舒声韵又包括单元音韵母7个(a、e、ə、i、o、u、ɯ);复元音韵母共有13个(aːi、ai、au、ei、eːu、iːu、iə、oːi、ou、uə、uːi、ɯːi、ɯə);鼻音尾韵母共有32个(aːm、am、aːn、an、aːŋ、əːm、əːn、ən、iən、əːŋ、iəːŋ、eːm、eːn、eːŋ、iːm、im、iːn、in、iŋ、iːŋ、oːm、om、oːn、on、oːŋ、oŋ、um、un、uːŋ、ɯːn、ɯn、ɯŋ);入声韵有32个(aːp、ap、aːt、at、aːk、ak、eːp、eːt、eːk、əːp、əːt、ət、əːk、ək、iːp、ip、iːt、it、iːk、ik、oːp、oːt、ot、oːk、ok、up、uːt、ut、uːk、uk、ɯt、ɯk) (见表3表4)。

Table 3. The final consonants table of Tuhuang dialect

3. 西林土黄村壮语韵母表

舒舒声韵

单元音

a

e

ə

i

o

u

ɯ

复元音

-i尾

aːi

ai

ei

oːi

uːi

ɯːi

-u尾

aːu

au

eːu

iːu

ou

-ɯ尾

-ə尾

ɯə

鼻音尾

-m尾

aːm

am

eːm

əːm

iːm

im

oːm

om

um

-n尾

aːn

an

eːn

ən

əːn

iən

iːn

in

oːn

on

un

ɯːn

ɯn

-ŋ尾

aːŋ

eːŋ

əːŋ

iəŋ

iːŋ

oːŋ

uːŋ

ɯŋ

入入声韵

塞音尾

-p尾

aːp

ap

eːp

əːp

iːp

ip

oːp

up

-t尾

aːt

at

eːt

əːt

ət

iːt

it

oːt

ot

uːt

ut

ɯt

-k尾

aːk

ak

eːk

əːk

ək

iːk

ik

oːk

ok

uːk

uk

ɯk

韵母说明:

1) 七个单元音韵母[a][e][ə][i][o][u][ɯ]均为长音;

2) 土黄村壮语存在元音长短音对立;

3) 土黄村壮语存在元音带后滑音现象,如:iə、uə、ɯə;

Table 4. The example list of final consonants of Tuhuang Dialect

4. 西林土黄村壮语韵母例词表

韵母

例词

韵母

例字

a

ȵa³³草 pja²²雷 ɓa³¹掰

iːu

piːu²⁴瓢 fɯŋ²⁴piːu³¹空手

aːi

ɕaːi²²花 haːi²²海 waːi²⁴牛

iəŋ

ɕiəŋ²⁴墙 niəŋ³³姨 θiəŋ³¹象

aːk

ɓaːk⁵¹挖 maːk⁵¹水果 paːk⁵¹嘴巴

iən

ɕiən²⁴勺子 ȵiən²⁴碾 niən³³粘

aːm

ȵaːm⁵⁵踩 ɗaːm³³舂 θaːm³³三

ik

θik⁵⁵撕 ʨik⁵⁵懒

aːn

ɓaːn²²寨子 faːn²⁴麂 paːn³³陪

iːm

jiːm³³针 ɕiːm²⁴尝 ʨiːm³³pɯə⁵⁵袖子

aːŋ

ɕaːŋ²⁴床 kaːŋ²²说 ʔaːŋ³¹高兴

im

ʨim²⁴火钳 ʔim³¹饱 ɹim³³满

aːp

ɗaːp⁵¹烙 haːp⁵⁵啃 haːp⁵⁵合

in

ɓin³³飞 ɕin²⁴叔母 pin³³爬

ap

ɗap⁵⁵灭 ɗap⁵⁵叠 ɹap⁵⁵黑

at

kat⁵⁵扣子

aːt

faːt⁵⁵摔 ɓaːt⁵¹顿 ɓaːt⁵⁵蚂蚁

ɗiŋ³¹斟 miŋ⁵⁵命 piŋ⁵⁵兵

ai

ɓai³³披 hai³³常 ȵa⁵⁵mai³³树枝

ɯ

ɓɯ³¹闷 ɓɯ³³面 ɓɯ³³抬

ak

ɗak⁵⁵盛 fak⁵⁵孵 pjak⁵⁵菜

ɯːi

θɯːi³¹蒜 θɯːi³¹漂 θɯːi³³左

am

ȵaɯ²⁴踏 ɓam²²钝 ɗaɯ³¹低

ɯə

ɓɯə³¹闷 hɯə²²给 pɯə⁵⁵衣

an

fan³³分 han³¹咸 han³³急

ɯt

ɓɯt⁵⁵扇 ɗɯt⁵⁵吮吸 kɯt⁵⁵扛

au

ʔau³³要 sau²⁴嫂 hau²²米

ɯk

tɯk⁵⁵打 tɯk⁵⁵摞 ɹaːn³³ɓɯk⁵⁵孙女儿

e

me⁵⁵妈 te³³爸 ɓe³³椽子

ɯːn

ɓɯːn⁵⁵蚯蚓 ɓɯːn⁵⁵θaːt⁵⁵跳蚤

tiə⁵⁵背 ɕiə²⁴黄牛 ɕiə³¹借

ɯn

ɓɯn³³毛 ɗɯn³³吞 fɯn²⁴柴火

ə

pə⁵⁵北 jə²⁴漂亮 wə²²云

ɯŋ

fɯŋ²⁴手 ɹɯŋ³³尾巴 ɹɯŋ²²穗

eːk

ɗeːk⁵¹裂 jeːk⁵¹饿 keːk⁵¹敲

o

ho²⁴喉咙 po⁵⁵父亲 ko⁵⁵哥

əːk

jəːk⁵⁵举 fəːk⁵⁵瓜 θəːk⁵⁵捶

oːi

ɓoːi²²拱 ɗoːi²⁴凶恶 hoːi³³石灰

eːm

heːm²²黄 peːm²²扁 teːm⁵⁵垫

oːk

ɓoːk⁵¹囟门 ɓoːk⁵⁵掉 ɓoːk⁵⁵蛀虫

əːm

həːm²²上 həːm²⁴苦 ɹəːm²²水

oːm

hoːm²⁴痒 ɹoːm²⁴风 ɕiə²⁴ɹoːm²²钥匙

eːn

ɕeːn²⁴钱 jeːn³³烟 weːn³³挂

oːn

ɗoːn⁵⁵捻 noːn³³虫子 koːn³¹先

əːn

ɓəːn³³天气 nəːn²⁴虱子 pəːn²⁴行

oːŋ

ɓoːŋ³¹升 ɓoːŋ³¹筒 joːn²⁴羊

eːŋ

ɓeːŋ³¹抽 ɗeːŋ³¹破 ʔeːŋ³³缸

oːp

ɓoːp⁵⁵摸 hoːp⁵¹绕

əːŋ

ɓəːŋ³³抛网 ɕəːŋ³³冷 nəːŋ²²蒸

oːt

ɓoːt⁵¹瞎 ɓoːt⁵¹凸 ɗoːt⁵¹解

eːp

heːp⁵¹喝 neːp⁵⁵催 neːp⁵⁵夹

ot

ʔot⁵⁵塞 ʔot⁵⁵吆喝 ɗot⁵⁵捻

əːp

ɹəːp⁵⁵mo³¹雾 ɹəːp⁵⁵暗

ok

ɗok⁵¹花 ɗok⁵¹榨 kok⁵⁵老虎

eːt

ɓeːt⁵⁵消 jeːt⁵¹伸 ŋeːt⁵⁵小气

om

hom³³围 kom²²短 pom²²伏

əːt

ɓəːt⁵¹跑 ɓəːt⁵⁵掘 nəːt⁵⁵重

on

ɓon²²钻 ɗon³³骟 fon³³黑

eːu

ɕeːu³³花椒 ɕeːu⁵⁵代 meːu²⁴猫

ʔoŋ²²ɹəːm²²水坑儿 toŋ²⁴ɗi³³亲热

ei

ɕei³³犁 ɗei³¹箩筐 ɗei³¹剃

ou

ɓou⁵⁵轻 tou⁵⁵灰 θou³¹灶

ək

nək⁵⁵ɹəːŋ³³鼻子

u

ɓu³¹ 井 mu³¹葱 mu³³猪

ən

fən⁵⁵坟墓 wən³³种子 wən⁵⁵换

uːi

kuːi⁵⁵癸 ɗuːi⁵⁵碓 kuːi³³归

ət

kət⁵⁵纽子 pət⁵⁵肺 ɹət⁵⁵偷

kuə³³盐 kuə³³姑 nuə⁵⁵肉

i

ɓi³¹剥 ɕi²²紫 fi²⁴火

uːk

ɹuːk⁵⁵吐 mei³³ɗuːk⁵⁵竹子

iːk

ɕiːk⁵⁵尺 ȵiːk⁵⁵鱼叉

uːŋ

ɓuːŋ³³松 fuːŋ³³封 suːŋ³¹放

iːn

ɗiːn²²席子 piːn⁵⁵瓶 tiːn³³脚

ut

ʔut⁵⁵弯 ɹut⁵⁵缩

iːŋ

ɗiːŋ³³红 hiːŋ³³姜 ȵiːŋ²⁴瞄

uːt

wuːt⁵¹擤 ʔuːt⁵¹擦

iːp

ȵiːp⁵⁵绣 ɗiːp⁵⁵生 ɕiːp⁵⁵十

uk

kuk⁵⁵做 muk⁵⁵鼻涕 tuk⁵⁵捶

ip

ʨip⁵⁵捡 θip⁵⁵蜈蚣

um

ʔum²²抱 hum³³məːn³¹毛毛雨

iːt

ɓiːt⁵⁵掐 ɓiːt⁵⁵扔 ȵiːt⁵⁵缝

un

ɓun³³抠 hun²⁴人 ʔun³¹软

it

hit⁵⁵挽 pit⁵⁵鸭 ʔit⁵⁵点儿

up

hup⁵⁵拃 jup⁵⁵抹 ʔup⁵⁵关

2.3. 声调系统

西林土黄村壮语有8个调类,6个调值,6个舒声韵,4个塞声韵(见表5)。

Table 5. The tone table of Tuhuang Dialect

5. 西林土黄村壮语声调表

调类

调型

调值

例词

舒声调

第1调

˧

33

ma33狗 ta33眼睛 ka33腿

第2调

24

na24田 fi24火 mi24有

第3调

˨

22

na22脸 teːi22哭 lou22酒

第4调

˨

22

ma22马 hau22米饭 sɯ22买

第5调

31

hau31骂 keːi31鸡 ɓa31肩膀

第6调

˥

55

ta55河 nəːŋ55坐 ɗɯ55筷子

促声调

第7调

短元音

˥

55

kat55扣子 ʔot55塞 sət55七

长元音

51

paːk51嘴巴 ɹaːp51挑

第8调

短元音

˥

55

ɗap55叠 lak55深 ɹət55贼

长元音

˥

55

moːt55袜子 lɯːt55血 ɕaːk55绳子

声调说明:

1) 西林土黄村壮语的声调调类与壮语标准音的调类一致,都有八个调类;

2) 壮语标准音中,第1调与土黄村壮语第2调调的值相同,均为24调;第2调分别与土黄村壮语第5调的调值相同,均为31调;第3调与土黄村壮语第6/7/8调调的值相同,均为55调;后两个调类都有长短音形式;

3) 土黄村壮语中的第3调与第4调的调值相同,第6与第7调的短元音形式调值相同,且第3调与第8调的长、短元音形式调值相同,均为55调。

3. 西林土黄村壮语与壮语标准音音韵比较

西林土黄村壮语的语音系统与壮语标准音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下文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展开比较[7]

3.1. 声母比较

西林土黄村壮语有31个声母,壮语标准音有23个声母,其中(p、ɓ、m、v、pj、mj、f、t、ɗ、θ、l、n、r、ɕ、j、ȵ、k、ŋ、kw、ʔ、h)这21个声母是两者都有的,它们之间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具体如下:p-→p-、ɓ-→ɓ-、 m-→m-、pj-→pj-、t-→t-、ŋw-→ŋw-、f-→f-、ɗ→ɗ、θ-→θ-、l-→l-、ȵ-→ȵ-、n-→n-、kw-→kw-、ʔ-→ʔ-、h-→h-、ɕ-→ɕ-、ɕ-→s- (见表6~8)。

1) 壮语标准音的声母ɕ-在西林土黄村壮语里对应的是ɕ-:

Table 6. ɕ-→ɕ-

6. ɕ-→ɕ

例词

糍粑

黄牛

标准音

ɕei2

ɕɯ2

ɕi5

ɕai1

ɕik⁷

土黄村壮语

ɕi2

ɕiə2

ɕi5

ɕei1

ɕik⁷

Table 7. ɕ-→s-

7. ɕ-→s-

例词

明天

标准音

ɕaŋ6

ɕo5

ɕoːk8

ɕa4

ɕai2

土黄村壮语

səːŋ6

suːŋ5

soːk8

sa4

səːŋ1

2) 壮语标准音的声母ɣ- [8]在西林土黄村壮语里对应的是ɹ-:

Table 8. ɣ-→ɹ-

8. ɣ-→ɹ-

例词

沙子

标准音

ɣa¹

ɣum2

ɣam4

ɣaːn2

ɣat⁷

土黄村壮语

ɹa¹

ɹoːm2

ɹəːm4

ɹaːn2

ɹe2

3.2. 韵母比较

西林土黄村壮语共有84个韵母,其中单元音韵母7个、复合元音韵母13个、鼻音尾韵母32个、塞音尾韵母30个;壮语标准音共有78个韵母,其中单元音韵母6个、复合元音韵母12个、鼻音尾韵母30个、塞音尾韵母32个[9]。下面将这几类韵母分别进行比较。

3.2.1. 单元音韵母

西林土黄村壮语中单元音韵母有7个:a、e、ə、i、o、u、ɯ。壮语标准音与土黄村壮语单元音韵母的对应规律为:-a→-a、-e→-i、-i→-i/ə、-o→-uə、-u→-uə、-ɯ→-ɯə (见表9~13)。

Table 9. e→i

9. e→i

例词

标准音

te1

ʔe1

ɓe1

ke3

vi4

土黄村壮语

ti1

ʔi1

ɓi5

hi6

pi5

Table 10. i→i/ə

10. i→i/ə

例词

乌龟

标准音

ki1

ȵi1

pi2

mi2

fi2

土黄村壮语

wə1

ȵə1

pi2

mi2

fi2

Table 11. o→uə

11. o→uə

例词

标准音

no6

土黄村壮语

nuə6

Table 12. u→uə

12. u→uə

例词

标准音

tu6

ku1

tu2

ɣu2

to4

土黄村壮语

tuə6

kuə1

tuə2

ɹuə2

tuə4

Table 13. ɯ→ɯə

13. ɯ→ɯə

例词

甲鱼

茄子

标准音

fɯ1

kɯ1

jɯ1

ŋɯ2

kɯ2

土黄村壮语

wɯə1

kɯə1

jɯə1

ŋɯə2

kɯə2

3.2.2. 复合元音韵母

壮语标准音的复合元音韵母在西林土黄村壮语中有几种对应规律:ai→ai、aːi→aːi、au→au、aːu→au、eːu→eːu、oːi→oːi、uːi→uːi/oːi、ɯːi→ɯːi、aɯ→ɯ、ei→i、ou→u、-iu→-eːu (见表14~17)。

Table 14. aɯ→ɯ

14. aɯ→ɯ

例词

里面

哪、谁

锯子

标准音

ɗaɯ1

ɕaɯ4

haɯ5

laɯ2

kaɯ5

土黄村壮语

ɗɯ1

4

5

ɹɯ2

5

Table 15. ei→i

15. ei→i

例词

标准音

pei4

tei3

fei2

ɗei1

θei2

土黄村壮语

pi4

ti3

fi2

ɗi1

ɕi6

Table 16. ou→u

16. ou→u

例词

标准音

kou1

tou1

mou1

pou4

kou3

土黄村壮语

ku1

tu1

mu1

pu4

ku3

Table 17. iu→eːu

17. iu→eːu

例词

标准音

tiu5

tiu5

piu1

ɣiu1

piu3

土黄村壮语

teːu5

teːu5

pjeːu1

ɹeːu1

peːu2

3.2.3. 鼻音尾韵母

壮语标准音的鼻音韵母在西林土黄村壮语中有以下几种变化规律:(1) am→am、aːm、əːm;(2) aːm→aːm;(3) an→an、əːn;(4) aːn→aːn;(5) aŋ→əːŋ;(6) aːŋ→aːŋ;(7) eːn→eːn;(8) eːŋ→ iːŋ、eːŋ;(9) im→im、iːn;(10) in→in、iːn;(11) iːn→ən、əːn;(12) iŋ→iŋ、iːŋ、iːn;(13) om→am;(14) on→on;(15) oːn→oːn;(16) oŋ→oːŋ;(17) oːŋ→oːŋ;(18) um→om、oːm;(19) un→un;(20) uːn→uːn、ɯːn、aːn;(21) uŋ→oːŋ;(22) uːŋ→uːŋ、oːŋ、aːŋ、;(23) ɯn→ən、əːn、ɯn;(24) ɯːn→ɯn、əːŋ;(25) ɯŋ→əːŋ。例子如下(见表18~33):

Table 18. am→əːm

18. am→əːm

例词

种(树)

标准音

ɗam1

ham2

ɣam4

ham6

ɗam5

土黄村壮语

ɗəːm1

həːm2

ɹəːm4

həːm6

ɗəːm5

Table 19. an→əːn

19. an→əːn

例词

苍蝇

公鸡啼

红薯

发抖

标准音

ȵan1

han1

man2

fan3

θan2

土黄村壮语

ȵəːn1

həːn1

məːn2

fəːn3

θəːn5

Table 20. aŋ→əːŋ

20. aŋ→əːŋ

例词

粽子

标准音

naŋ1

taŋ1

faŋ4

naŋ6

taŋ2

土黄村壮语

nəːŋ1

təːŋ1

fəːŋ4

nəːŋ6

təːŋ2

Table 21. eːŋ→iːŋ

21. eːŋ→iːŋ

例词

标准音

ɣeːŋ4

ɗeːŋ1

ɕeːŋ3

土黄村壮语

ɹiːŋ4

ɗiːŋ1

tiːŋ3

Table 22. im→iːn

22. im→iːn

例词

标准音

θim¹

kim¹

ʔim¹

θim³

ʔim¹

土黄村壮语

θiːn1

ʨiːn1

jiːn1

ɕiːn2

jiːn¹

Table 23. in→iːn

23. in→iːn

例词

石头

舌头

标准音

ɣin2

lin4

tin1

nin2

ŋin2

土黄村壮语

ɹiːn2

ɹiːn4

tiːn1

niːn2

jiːn2

Table 24. iːn→ən/əːn

24. iːn→ən/əːn

例词

鞭子

起来

标准音

piːn5

miːn6

piːn1

miːn5

ɗiːn5

土黄村壮语

pjən5

mjən5

pjən1

həːn2

həːn5

Table 25. iŋ→iːn

25. iŋ→iːn

例词

清(明)

午饭

标准音

ɕiŋ1

ɗiŋ5

ɣiŋ2

siŋ1

piŋ3

土黄村壮语

ʨiːn6

ɗiːn5

ɹiːn2

θiːn1

piːn2

Table 26. om→am

26. om→am

例词

哑巴

焚烧

倒置

亏损

标准音

ŋom⁴

ɕom⁶

θom³

hom³

kom¹

土黄村壮语

ŋam⁴

sam⁶

θam³

ɹam³

ɹam¹

Table 27. um→om/oːm

27. um→om/oːm

例词

胡子

包围

标准音

mum⁶

hum⁴

ʔum³

ɣum²

hum²

土黄村壮语

moːm⁶

hom⁴

ʔum³

ɹoːm²

hom²

Table 28. uːn→uːn/ɯːn/aːn

28. uːn→uːn/ɯːn/aːn

例词

陪伴

蚯蚓

园子

标准音

puːn4

θuːn5

kuːn3

ɗuːn1

θuːn1

土黄村壮语

paːn1

θuːn5

kuːn2

ɓɯːn6

θɯːn1

Table 29. uŋ→oːŋ

29. uŋ→oːŋ

例词

肚子

虾子

容易

标准音

luŋ2

tuŋ4

kuŋ5

ɕuŋ5

juŋ6

土黄村壮语

ɹoːŋ2

toːŋ4

koːŋ5

soːŋ5

joːŋ6

Table 30. uːŋ→uːŋ/oːŋ/aːŋ

30. uːŋ→uːŋ/oːŋ/aːŋ

例词

皇帝

弟、妹

标准音

wuːŋ2

fuːŋ1

vuːŋ1

ɕuːŋ1

nuːŋ4

土黄村壮语

waːŋ2

faːŋ1

hwaːŋ1

soːŋ1

noːŋ4

Table 31. ɯn→əːn/ɯn

31. ɯn→əːn/ɯn

例词

上(山)

起疙瘩

标准音

hɯn3

ɓɯn1

nɯn3

ɓɯn1

fɯn2

土黄村壮语

həːn3

ɓəːn1

mɯn3

ɓɯn1

fɯn2

Table 32. ɯn→ən

32. ɯn→ən

例词

上面

告诉

标准音

kɯn1

kɯn2

lɯn6

hɯn2

hɯn5

土黄村壮语

kən1

kən2

lən6

hən2

hən5

Table 33. ɯŋ→əːŋ

33. ɯŋ→əːŋ

例词

拐杖

标准音

tɯŋ4

ɕɯŋ1

fɯŋ2

mɯŋ2

ȵɯŋ6

土黄村壮语

təːŋ4

nəːŋ4

fəːŋ2

məːŋ2

təːŋ6

3.2.4. 塞音尾韵母

壮语标准音中的塞音韵尾在侬话中有几种变化形式:(1) ap→aːp、ap;(2) at→aːt、at;(3) ak→ak;(4) op→oːp;(5) ot→oːt;(6) ok→oːk;(7) ip→iːt、ip、eːp (见表34);(8) it→iːt;(9) ik→iːk;(10) up→up;(11) ut→ut、əːt;(12) uk→uk、ok;(13) ɯt→ɯt、əːk、ət;(14) ɯk→əːk、ɯk。例子如下(见表35~37):

Table 34. ip→iːt/ip/eːp

34. ip→iːt/ip/eːp

例词

捡、拾

夹(菜)

蜈蚣

标准音

ɕip8

kip7

nip7

ȵip8

θip7

土黄村壮语

ɕiːt8

ʨip7

neːp7

ȵiːt8

θip7

Table 35. ut→ut/əːt

35. ut→ut/əːt

例词

标准音

kut⁷

ʔut⁷

wut⁷

土黄村壮语

kut⁷

ʔut⁷

wəːt⁷

Table 36. ɯt→ɯt/əːk/ət

36. ɯt→ɯt/əːk/ət

例词

标准音

pɯt7

kɯt8

ɓɯt7

pɯt7

土黄村壮语

pət7

kəːk8

ɓɯt7

pət7

Table 37. ɯk→əːk/ɯk

37. ɯk→əːk/ɯk

例词

儿子

女儿

饱嗝

标准音

lɯk8

ɓɯk7

tɯk7

hɯk7

ʔɯk7

土黄村壮语

lɯk8

ɓəːk7

tɯk7

ʔɯk7

nɯk7

3.3. 声调比较

现将壮语标准音的声调与西林土黄村壮语的声调做一个对比[8],如下(见表38):

Table 38. The tone comparison table of Zhuang language and Tuhuang Dialect

38. 壮语标准音声调与西林土黄村壮语声调对比表

调类

壮语标准音

西林土黄村壮语

调值

例词

调值

例词

第1调

24

na1厚 mou1猪 wa1

33

ma1狗 ta1眼睛 ka1

第2调

31

na2田 ɕa2茶 ho2

24

na2田 fi2火 mi2

第3调

55

na3脸 ha3五 pja3

22

na3脸 teːi3哭 lou3

第4调

42

ma4马 ŋwa4瓦 tuŋ4肚子

22

ma4马 hau4米饭 sɯ4

第5调

35

mo5新 ha5嫁 na5

31

hau5骂 keːi5鸡 ɓa5肩膀

第6调

33

ta6河 no6肉 θo6

55

ta6河 nəːŋ6坐 ɗɯ6筷子

促声调

第7调

短元音

55

pak7北 tap7肝 nak7

55

kat7扣子 ʔot7塞 sət7

长元音

35

paːk7嘴 taːp7塔 ɗaːt7

51

paːk7嘴 ɹaːp7

第8调

短元音

33

pak8萝卜 hap8咬 mop8

55

ɗap8叠 lak8深 ɹət8

长元音

33

maːt8袜子 lɯːt8

55

moːt8袜子 lɯːt8

将以上两个表进行对比之后可发现西林土黄村壮语的声调调类与壮语标准音的调类一致,都有八个调类;壮语标准音中,第1调与土黄村壮语第2调调的值相同,第2调与土黄村壮语第5调的调值相同,第3调与土黄村壮语第6/7/8调调的值相同,后两个调类都有长短音形式;土黄村壮语中的第3调与第4调的调值相同,第6与第7调的短元音形式调值相同,且第3调与第8调的长、短元音形式调值相同,均为55调。

4. 结语

本文通过将土黄村壮语语音系统与壮语标准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土黄村壮语的以下几个语音特点:一是R音类在西林土黄村壮语中读近音ɹ [10];二是土黄村壮语单元音韵母数量多,除了与标准音相同的六个单元音韵母(a、e、i、o、u、ɯ)外,还多了个单元音韵母ə;土黄村壮语存在元音高化和元音复化现象[11],如:e→i、u→uə、o→ou;土黄村壮语有元音后滑音现象,而此处后滑音来源于复元音化,如:iə、uə、ɯə;此外,土黄村壮语中还出现了这样的对应关系:aɯ→ɯ、ei→i、ou→u,他们的变化是相对称的,相对称的元音发生变化,其对称的韵母也发生改变;三是iːn、oːŋ、iːŋ的长短对立情况发生改变。在壮语标准音与西林土黄村壮语的对比分析中得出,im→iːn、in→iːn,iːn→ən/əːn、iŋ→iːŋ、iŋ→iŋ、iŋ→iːn、oŋ→oːŋ、uŋ→oːŋ、uːŋ→uːŋ/oːŋ/aːŋ,iːn的长短对立情况发生改变,iːn长短对立的空缺又被im、in和iŋ音变后iːn补上了。同理,iːŋ长短对立的空缺被iŋ音变后iːŋ补上了,oːŋ长短对立的空缺被oŋ、uŋ和uːŋ音变后oːŋ补上了。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 壮语方言土语音系[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4.
[2] 张均如, 梁敏, 欧阳觉亚, 郑贻青, 李旭练, 谢建猷, 合著. 壮语方言研究[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
[3] 李锦芳. 西林壮语人称代词探析[J]. 民族语文, 1995(2): 19-25.
[4] 李锦芳, 何彦诚, 梁敢, 等. 西林壮汉文化的交融——谈西林壮语汉借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变异[C]//中共西林县委, 西林县人民政府,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广西历史学会. 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 2008: 8.
[5] 西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西林县志[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6.
[6] 吴安其. 侗台语语音的历史演变[J]. 语言研究, 2008, 28(4): 105-125.
[7] 韦景云, 覃晓航. 壮语通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8] 卢勇斌. 侗台语r音类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9] 蒙元耀. 壮语文教程[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17.
[10] 韦景云. 语言接触视域下壮语流音*r的特征分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5, 42(4): 136-141.
[11] 韦远诚, 李佳. 台语元音的高化、低化及复化演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3, 35(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