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导向标记,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话语标记的研究成果显著(如Schiffrin 1987 [1];方梅2000 [2];董秀芳2007 [3];Fraser 2009 [4];刘丽艳2009 [5]等)。
“然后”作为汉语中常见的一个话语标记,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当前学者们对话语标记“然后”语用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篇组织功能方面,如话题转换、话题延续、接续话轮等(方梅2000 [2];刘利曼2011 [6];杨彦宝2021 [7]等)。我们发现,目前学界对“然后”及其英译形式的语用功能的探析还比较缺乏,仅有米海燕(2008) [8]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然后”及其英译“then”的话语结构功能和信息功能,将二者的语用功能概括为继续、转换话题以及省略、询问信息功能。我们认为,除了米海燕(2008)所提到的这几种功能,话语标记“然后”和“then”还具备拉回话题、提示互动等其他语篇和人际上的功能。因此,对于话语标记“然后”及其英译形式的语用功能探讨还有其研究的空间。于是我们以“然后”为目的语,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汉英双语语料库进行检索,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Table 1. Translation statistics of “Ranhou” in the CCL Chinese 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of Peking University
表1. 北京大学CCL汉英双语语料库中“然后”的翻译统计
then |
and then |
and |
after that |
after |
其他 |
72 |
43 |
27 |
12 |
5 |
7 |
由此可见,“然后”的英译形式十分丰富,“then”“and then”和“and”是其主要的三种,与“然后”存在很高的对应性,猜测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些相似的语用功能。因此,本文将从汉英对比角度出发,探讨话语标记语“然后”及其英译形式“then”“and then”和“and”在话语中的语用功能,希望对二语习得、英汉翻译等方面提供借鉴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语料除少数自拟例句,或有特殊标明外,汉语例句均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简称CCL)和自建汉语语料库(主要是微博、影视剧、中文访谈中的语料),英语例句均选自北大CCL汉英双语语料库和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主要是美剧、英文访谈中的口语语料)。
2. “然后”及其英译形式的话语标记界定
根据Schiffrin (1987) [1]、方梅(2000) [2]、Fraser (2009) [4]、刘丽艳(2009) [5]等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的研究和界定,我们将话语标记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语义上不表示概念意义,去掉不影响语句命题的真值意义;句法上相对独立,不会与相邻成分构成更大的语法单位,去掉不影响语句的句法合法性;语音上可通过停顿调值高低来识别。
2.1. “然后”的话语标记界定
《现代汉语八百词》[9]中对“然后”的释义是:“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前句有时用‘先’‘首先’等,后句有时用‘再’‘又’‘还’等。”在言语交际中,“然后”不仅可作为连词,还可作为话语标记在语篇中表示非真值意义。例如:
(1) 她很可爱地默坐着,似乎在沉思。然后她抬起头来,浅笑仍旧缀在唇边,对兴奋而且迷乱的曼青瞟了一眼。
(2)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解忧杂货店,然后告白是最让我……觉得震撼的一本书。
例(1)中“然后”连接前后句,是一个连词,表示“先默坐着,然后抬头”,前后句具有先后关系,因此这里的“然后”是一个表示先后关系的连词,可用“接着”替换,故不属于话语标记。例(2)中的“然后”后可有语音停顿,且没有实义,连接的前后句也不具备先后的语义关系,去掉也不影响整个语句命题的真值意义,可以删除也可以用“另外”“但是”等话语标记替换,使用上比较自由,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然后”是下文所要讨论的话语标记。
2.2. “然后”英译形式的话语标记界定
根据表1,我们发现话语标记语“然后”的英译形式主要是“then”“and then”和“and”,例如:
(3) I was really embarrassed, but then I saw the funny side of it.
(4)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teach children to face the dilemma, and then find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5) “Hello, Maria,” he said, and she blushed again.
基于话语标记的特征,例(3)中的“then”、例(4)中的“and then”和例(5)中的“and”后都可有语音停顿,且在句中都不表示概念意义,去掉不会影响语句命题的真值意义和句子的合法性,使用上比较灵活。另外,例(4)中的“and then”还可以用“and”“then”等话语标记替换,例(5)中的“and”可用“well”“then”等话语标记替换,不会影响句子的表达。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then”“and then”和“and”属于下文所要讨论的话语标记。
3. 话语标记语“然后”及其英译形式的人际功能
Halliday (1994) [10]将语言的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指出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说话者利用语言向听话者表达态度和判断,并试图影响其态度和行为。“然后”及其英译形式“then”“and then”和“and”作为话语标记,在汉英话语中具有提示互动功能、情态功能和填补语流空白功能。
3.1. 提示互动功能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1指出,语言交流是一种互动的认知过程,为了保证听话人能够正确理解说话人的会话含义,说话人在传递话语信息时要对自己的语用意图做出最佳关联的提示。“然后”作为话语标记,具备提示互动功能,常用来吸引对方注意,提示对方参与交际,进行互动。例如:
(6) 性格题:你看了一个博主去大草原旅行的视频,好想去,你想要不你也去玩一下,然后你——
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发布的性格测试题,以“然后”结尾,彰显了说话者的互动意图。评论区出现了一批以“然后”开头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评论,如“然后把自己蒙在鼓里,这样大草原就是我的家乡了”“然后想了一下,想了两下,想了三下,睡着了。”这样以“然后”开头的“列队评论”现象,被高静(2022) [11]称为“然后”的“接龙使用”。这里博主在句尾用“然后”,是为了留有悬念,吸引网友参与互动,是一个提示互动标记。
(7) So what, then? Is my surprise party after this one?
(8) Gordon: Awesome. I am glad to hear that. And then?
(9) A: Hi. I’m here to apply for a waitress job.
B: At your age?
A: I’m 27!
B: And?
上述例子中,“然后”的英译“then”“and then”和“and”在句中是一个疑问标记,可译为“然后呢?”“所以呢?”,放在句子末尾或者是单独成句,表示追问或反问,也具备提示互动功能。
3.2. 情态功能
在功能语法框架下,情态(modality)被看作是人际意义的语法体现形式之一,表达的是“讲话者对自己所讲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柴同文2006) [12]我们认为,话语标记“然后”在交际中可以传达言者态度、情感,具备情态功能。例如:
(10) 昨天跟她约好了一起写作业的,我刚刚敲门,然后她家没人好像。(自拟)
(11) 好心帮助他,然后落下许多埋怨。
(12) I clearly left it here yesterday and it’s gone now.
(13) I didn’t take any medicine, and then I recovered from my illness.
1Sperber和Wilson (1986/1995)把关联理论言语交际看作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从人的认知特点与过程出发,将言语交际当作一种认知活动,认为人类的认知有一个总的目标,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说话者通过使用话语标记来引导听话者根据语境作出最佳关联的假设,从而实现交际的顺利进行。
例(10)“昨天约好了那么她应该在家”,而该句的显义是“她家没人”,违背了说话人的预期,这里的“然后”带有反预期意味,从中传达出说话人对此感到的疑惑、诧异情感;例(11)的“然后”也带有反预期意味,该句隐含的前提是说话人和听者共同储存在脑海中的“帮助他人会得到感激”的社会共享预期,而该句的显义是“落下许多埋怨”,两者形成反差,“然后”传达出说话人的不满、无奈。例(12)“left it here yesterday”,按理来说应该还在那,结果“it’s gone now”,“and”传达出说话人的困惑;例(13)“didn’t take any medicine”,按理来说不吃药就不容易好,结果“recovered from my illness”,“and then”传达出说话人对此感到的惊喜。
由于英语是一种形合(hypotaxis)语言,其句子结构通常通过形态和形式词的运用来表达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而“then”作为副词必须要与其他连词共现连用才能连接两个小句,如“and then”、“but then”等。因此不会出现“then”“and then”和“and”各自重叠连用的情况。相比之下,汉语作为意合(parataxis)语言,偏重于语义的整合,表达方式更为灵活多变,因此几个“然后”可重叠连用,同样用来传达说话人的态度、情感。例如:
(14) 某人号称自己是中级摄影师,然后然后,他就给我拍成这样,我严重怀疑他那证是买来的!
(15) 求推荐面膜,我皮肤是油性的,然后然后然后祛痘啊黑头啊,一定要管用!
例(14)两个“然后”叠加连用,可看作一种传递情感的言语手段,“他就给我拍成这样”的语境显然与“中级摄影师”不符,“然后”叠加连用传达出说话人的负面情感,即震惊、不悦;例(15)中三个“然后”叠加使用,情感进一步加深,这里是说话人在求面膜推荐,“然后”后是对面膜的要求,三个“然后”叠加使用表明“面膜必须要能够祛痘祛黑头”的重要性,表明说话人此时焦急、迫切希望的情感态度。
除此之外,高静(2022) [11]还将“分散式间隔重复”的“然后”看作强化说话人情感的标记。例如:
(16) 说好的今晚好好学习的哟,然后拿起手机吃鸡,然后淘宝,然后看起李佳琦这个魔鬼,然后疯狂剁手,然后半夜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例(16)中7个“然后”间隔连用,看上去略显累赘,去掉也能够表达完整的语义,但几个“然后”间隔连用表现了说话人的情感,即懊悔、无奈,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
3.3. 填补语流空白功能
当说话赶不上思维的时候,就会出现话语停顿。有时候说话人还没想好下一句要怎么表达,就会用“然后”为自己争取时间,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尴尬,此时“然后”用来填补语流空白,保持话轮。例如:
(17) 刚刚收到那件紫T,感觉色差好大。然后,还有,嗯,我觉得布料一般。
(18) I just feel like they’re gonna grow up... and they’re gonna be gone, and... this will be you and I, and we’re gonna be on to another chapter of our life.
(19) A: I couldn’t possibly do that.
B: You’ll be all right. I’ll help you. And then… you’re going to help me destroy this place.
(20) Well, then... I guess I don’t need you anymore...
例(17)中,说话人主要是讲对刚收到的紫T的评价,在话语中间产生了停顿,“然后”填补了话语中的空白;例(18) (19) (20)中的“and”“and then”“then”同样用来填补语流空白,保持话轮。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或者为了委婉、礼貌交际的原则想要换一种说法,就会不自觉地添加一些衔接词来填补谈话的间歇,比如说表示“然后”的“and”“so”以及“yeah”“oh”等。
4. 话语标记语“然后”及其英译形式的语篇功能
刘丽艳(2011) [13]指出,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体现了交际主体对交际活动自身连贯性的关注。交际活动的连贯性既包括内容连贯,也包括形式连贯。据我们考察,“然后”及其英译形式在语篇的内容连贯和形式连贯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信息标记功能和话语组织功能。
4.1. 信息标记功能
传递信息是交际的一个目的,各种语言手段、语言策略的运用都是为了正确地传达信息,并被听话人理解。“然后”作为话语标记,具备信息标记功能,包括信息短缺标记和询问信息标记。
4.1.1. 信息短缺标记
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必等说话人陈述完毕,听话人就能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并做出推断。当说话人在陈述完一句话后紧接话语标记“然后”,却被听话人打断时,此时的“然后”就是一个信息短缺标记。例如:
(21) 甲:我当年要出国刚会做饭那会儿,就是我爸妈联合起来说我做的饭菜特别好吃。结果我出国了,跟人家到处说我做饭做的好,邀请人家吃。然后……
乙:你是不是那时候真觉得自己做饭还蛮好吃的哈哈哈。
(22) A:Well, while you were in our living room hosting a Burning Man Festival, I was at the pastry school getting us a work-study arrangement. And...
B: You’re going to pastry school? No way!
(23) A: How do you think of professor Wang?
B: He is good at his subject and is kind to his students. Then...
A: A good man.
例(21)中“然后”后的话还没说出就被听话人打断,说话者没说完整,但根据语境我们能够推测出说话者要表达的是“在爸妈的夸奖下我一直以为我做饭很好吃,实则不然”,显然,听话者的回应表示他也完全理解了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这里的“然后”就是一个信息短缺标记;例(22)“and”后本要接说话人劝说烘焙学校的结果,因被听话人打断而缺少信息,同样是一个信息短缺标记;例(23)听话人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出“then”后省略的是对王教授的赞美,因而直接得出结论“A good man”,“then”在这里是一个信息短缺标记。
4.1.2. 询问信息标记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为将话题进行下去,或为获得更多的信息,会用“然后”“然后呢”来进行追问,此时“然后”是一个询问信息标记。米海燕(2008) [8]和刘利曼(2011) [6]都提及“然后”的询问信息功能。例如:
(24) 王伟:10%呢,这么多呢,够大方的啊。老板是不是看上你了,但这老板的眼光也忒差点儿。行,我不说了,你继续。然后呢?
杜拉拉:那个老板还是搞设计出身的,看着挺正派的呀。
(25) 邱杰克:没什么事,是想跟你谈谈黛西的事。
王伟:黛西什么事?听说她最近表现不错。
邱杰克:是,他学的特别快,出乎我的意料,工作认真主动,挺难得的。
王伟:然后呢?
邱杰克:是这样的,她之前跟我说她的经济状况有点问题,考虑到最近的工作表现,我想是不是可以升她为市场专员。
上述两个例子里的“然后”都是询问信息标记。例(24)是杜拉拉在跟王伟分享她找的装修公司的老板主动提出给她10%的回扣的事情,王伟在调侃一番后用“然后呢”追问,向杜拉拉询问后续;例(25)是邱杰克向王伟提出将黛西升为市场专员的事,他在前期先是夸奖黛西铺垫一番,王伟用“然后呢”追问,让邱杰克直接说明他的意图,也是个询问信息标记。
我们以“然后呢”为目的语,在北京大学CCL汉英双语语料库及自建语料库中进行检索,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Table 2. Translation statistics of “Ranhou ne” in Peking University CCL Chinese 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and Self built Corpus
表2. 北京大学CCL汉英双语语料库及自建语料库中“然后呢”的翻译统计
And then |
and |
Then what |
so |
then |
And what |
其他 |
25 |
22 |
14 |
12 |
9 |
5 |
13 |
由此可知,“and then”“and”和“then”都可译为“然后呢”作为信息询问标记,但相比较而言,“and then”和“and”的使用频率高于“then”。例如:
(26) And then? What’s to worry about?
(27) Bullies: (repeating what the victim said) Then? It’s better if you don’t touch him.
(28) Now I know. And?
值得一提的是,交际中为维持交际、获取更多信息而进行询问的询问标记“然后呢?”“然后?”本身就有提示对方参与互动的意图,我们将“然后”的询问信息标记功能与人际功能里的提示互动功能分开论述是因为作为询问信息标记的“然后”主要是在疑问句中,而作为提示互动标记的“然后”不仅可出现在疑问句中,还可出现在陈述句中,陈述句中的“然后”可能是一个提示互动标记,但不会是询问信息标记。
4.2. 话语组织功能
方梅(2000) [2]把弱化连词的话语组织功能分为前景化(foregrounding)和话题切换(topic switch)两方面,前景化主要包括设立话题和找回话题。除了话题方面的话语组织功能,“然后”还是一个用作话轮延续的连词(方梅2000) [2],因此我们将从话题、话轮两个方面来讨论“然后”及其英译形式的话语组织功能。
4.2.1. 有关话题方面的话语组织功能
Fraser (2009) [4]将话题导向标记分为:拉回话题(return to a prior topic)、延续话题(continuation with the present topic)、转换话题(digression from the present topic)和开启话题(introduction of a new topic)。我们对“然后”在本文所选语料中所主要承担的话题组织功能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由此可见,话语标记“然后”在语篇中主要用于转换话题、延续话题和拉回话题。其中,延续话题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Table 3. Statistics on the topic oriented func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Ranhou”
表3. 话语标记“然后”的话题导向功能统计
|
转换话题 |
延续话题 |
拉回话题 |
总计 |
频次 |
32 |
76 |
17 |
125 |
百分比 |
25.6 |
60.8 |
13.6 |
100 |
1) 转换话题
“然后”在语篇中可以转换话题,从一个旧话题转换到新话题。米海燕(2008) [8]、刘利曼(2011) [6]、杨彦宝(2021) [7]对于这一功能都有谈及。例如:
(29) Rose:客套的话呢我就不说了,今天你就先熟悉一下,待会麦琪呢会给你一些资料参考,然后呢,就是年度优秀员工评选需要一些支持,你的文笔怎么样?
(30) I will arrive in Haikou on Thursday, then I’m going on a business trip to Beijing now.
(31) I watched a boring movie last night, and then I started thinking about what I should do in life.
(32) I have also bravely lived for a year, working alone, watching movies alone, and you can prepare some money next year.
例(29)说话人用“然后”将话题从“寒暄、告知今日安排”转向“文笔如何”;例(30)说话人用“then”将话题从“周四去汉口”转向“现在要去北京出差”;例(31)说话人用“and then”将话题从“昨晚看电影”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例(32)说话人用“and”将话题从“勇敢地一个人生活了一年”转向“让听话人明年准备份子钱”。
2) 延续话题
“话题延续可以引进一个新的言语行为,使目前讨论的话题得到进一步加强”(高增霞2004:20) [14],也就是说,通过话语标记“然后”来引进一个新的言语行为,使当前讨论的话题得到加强,可以是对当前话题的解释、补充,但一定是与当前话题相关的内容。例如:
(33) 心理学家分析你的那种心理称之为冲动,然后冲动是魔鬼。
(34) A: It’s really not easy to go out and be outside.
B: Take a break these two days, then drink more water and eat fruits to accelerate body metabolism.
(35) Chengdu is so close that we can see each other on weekends, and we can play together for both holidays next month.
(36) I follow my heart and interests, and then strive to make the choices well, leaving the rest beyond my control.
例(33)说话者用“然后”延续了话题。“然后”前是“听话人是冲动的心理”,“然后”后是“冲动是魔鬼”,前后都是围绕“冲动”展开,“然后”引入新的言语行为使讨论的话题更加清晰具体,是对前面“冲动心理”的具体阐述、评判;例(34)中“then”前是“让听话人这两天好好休息”,后是“多喝水吃水果来加速代谢”,后者是对前者“休息”的具体方法、建议的阐述,说话人用“then”延续了“好好休息”这一话题;例(35)中“and”前是“成都很近可以周末见面”,后是“下个月的假期可以见面”,前后都是关于话题“见面”,“and”引进了新的言语行为,使“见面”这一话题得以加强;例(36)中“and then”前是“顺从本心和兴趣”,后是“做好选择”,两者都是围绕“自己该怎么做”的话题进行阐述。
3) 拉回话题
“然后”在语篇中具有拉回话题功能,把当前的话题内容拉回原先讨论的话题上,此时“然后”通常出现在话轮中间。杨彦宝(2021) [7]也提到“然后”具有将语篇内容重新拉回到话题链的作用,话题链就是当前后句话题保持一致时所形成的,这里我们统一看成拉回话题。例如:
(37) 就是女孩和阿姨吵架,然后女孩也没跟经理说,只是要辞职,然后她男朋友知道了,就冲进人家餐厅厨房用水泼阿姨,咱就是说属实是……然后就和阿姨打起来了。
(38) I dreamed last night that the two of us picked up a bottle with a leaf inside. I couldn’t sleep well at night because of my dream. Then, if you click on that leaf, winter will turn into summer, and if you click on summer, it will turn into winter.
(39) I am prone to insomnia, often waking up at 3 am. The problem of insomnia really troubles me, and I wake up after 5 am. (自拟)
例(37)的话题是“说话人陈述女孩和阿姨之间的矛盾”,本来是正常陈述,“咱就是说属实是……”是说话人插入的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评价,“然后”将话题从说话人的评价重新拉回到说话人对事件的陈述;例(38)的话题是“说话人讲昨晚做的梦的内容”,“梦见捡了个瓶子”后说“因为做梦没睡好”,此时话题偏离成了说话人对昨晚睡眠质量的感受,于是用“then”拉回话题,接着描述梦的具体内容;例(39)说话人在陈述自己失眠的具体表现,中间插入“失眠令我苦恼”这一对失眠的感受,话题偏离,用“and”拉回到对失眠具体表现的陈述。
4.2.2. 有关话轮方面的话语组织功能
“话轮”(turn)是会话的基本单位,是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为标志。(刘虹2004) [15]人际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在话轮之间实现的,表现在对话语权的占据、转移、抢夺等等。“然后”的话语连贯功能主要体现在话轮接续、话轮转接和话轮移交上。
1) 话轮接续
“如果一个说话人承应的话轮是接着其前一话题继续申说,为话轮接续。”(马国彦2010:74) [16]。也就是说,当说话人双方发生话轮转换后,双方讨论的话题没有变化,表面上是开启了新话轮,但实质上是对前一话轮的延续。“然后”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接续起原先没有完成的话题。例如:
(40) 甲:我今天不是去听师姐答辩了嘛?
乙:嗯。
甲:然后我感觉她们真的好厉害啊,我实在想象不到我写完毕业论文的样子。(自拟)
(41) A: I only have a thin blanket here.
B: Is the air conditioning quilt?
A: Then cover it with a blanket and struggle through the winter.
(42) A: My ex boyfriend and I have been apart for over one year, and he came to me just three months ago.
B: Those who really love you won’t leave.
A: And as I told you before, I hope we can go back to the beginning.
例(40)中甲讲述的是“去听答辩”这一话题,乙的回应“嗯”可看作是附和,是一个简短回应,后甲借“然后”接续上一话轮,将之前“去听答辩”这一话题重新接续起来;例(41)话轮开始说话人谈及“只有薄被子在这”,言外之意过冬很难,听话人追问“是否是空调被”,说话人没有回答,用“then”接续起没有完成的话题,“再盖个毯子艰难过冬”;例(42)说话人在分享前男友回来找她的事,听话人评价地说到“真爱你的人不会离开”,话轮发生转变,此时说话人用“and”拉回话语权,接续起没有说完的话题。
2) 话轮转接
“话轮转接指以转换对话方的观点、立场的方式,接过话语权。”(马国彦2010:75) [16]。“然后”的话轮转接功能具体表现为用“然后”接过话语权来开始一个新的话题。例如:
(43) 李宇春:还在为我,就是各方面的吧。我在北京,他们会担心吃东西的问题。
柯蓝:早饭吃了没有?中午吃的好不好?
李宇春:对。
柯蓝:营养够不够,别忘了吃鸡蛋。
李宇春:对对对对。
柯蓝:吃蔬菜。天下妈妈原来都是一样的。
李宇春:你为什么,你为什么会知道?
柯蓝:因为我妈每天都会给我叨叨。
李宇春:然后,她会担心我的工作。
(44) A: My parents think that as long as people are honest and kind to me, it’s enough.
B: Yeah, I think so too.
A: Then, but I don’t like him.
例(43)是李宇春和柯蓝的对话,李宇春提及父母会担心她吃东西的问题,一番话轮转换、话题讨论之后,李宇春用“然后”接过话语权,将话题转向“担心工作”的问题,“然后”在其中起到话轮转接的作用;例(44)说话人用“then”接过话语权,将话题从“父母的观点”转向“我对男孩的态度”。
3) 话轮移交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常用“然后”“然后呢”将话轮移交给对方,把话语权交给对方,例如:
(45) 甲:背首古诗呗,“春眠不觉晓”,然后呢?
乙:然后什么然后,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46) A: Now I know. And then?
B: I have an idea. Um…
(47) A: So the government was hiding the truth, then?
B: Then I was really disappointed.
(48) A: And? Are you trying to tell me that you got discovered?
B: Yes, that’s right.
例(45)甲设立背古诗的话题,用“然后呢”提问,将话轮主动移交给乙,“然后呢”在其中起到话轮移交的作用;例(46) (47) (48)中的“and then”“then”和“and”译为“然后呢”,也起到话轮移交的作用,将话语权主动交给对方。
5. 结语
在人际交往中,话语标记语对人们理解话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帮助听话者找出最大关联性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根据我们的语料,话语标记“然后”的英译形式十分丰富,主要有“then”“and then”和“and”三种形式。本文从汉英对比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然后”及其英译形式在话语中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总结如下:
就人际功能而言,话语标记“然后”及其英译形式“then”“and then”和“and”都具备提示互动功能、情态功能和填补语流空白功能。不同的是,由于汉英语言“形合”“意合”的区别,“then”“and then”和“and”无法重叠连用,而“然后”可以重叠连用来标示、强化主观情感。另外,在提示互动方面,“then”的使用较多;在填补语流空白方面,“and”的使用较多。
就语篇功能而言,话语标记“然后”及其英译形式“then”“and then”和“and”都具备信息短缺、询问信息的信息标记功能、转换延续拉回话题的话题导向功能以及接续、转接、移交话轮的功能。其中,“then”常用于拉回话题、话轮转接和移交话轮;“and”常用于信息短缺、转换话题、延续话题和话轮接续。而“and then”较少用于信息短缺、拉回话题、话轮接续和话轮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