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重叠下青年微信用户的自我呈现管理——对朋友圈“分组可见”的分析
Self-Presentation Management of Young WeChat Users under Contextual Overlap—An Analysis of “Group Visibility” in WeChat Moments
DOI: 10.12677/ap.2024.1411835, PDF, HTML, XML,   
作者: 黄鑫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分组可见情境重叠自我呈现WeChat Moments Group Visibility Contextual Overlap Self-Presentation
摘要: 现如今,微信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日常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年群体作为微信的主要用户,他们的朋友圈正在从“熟人社交”转变为“泛关系社交”。微信的分组设置功能应运而生,它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关系群体创建不同的组别,并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内容的可见范围。这种设置方式有效地帮助用户自主控制朋友圈,并对用户的自我呈现策略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微信朋友圈分组设置的行为现状、效果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青年群体在朋友圈设置分组的行为在短期内具有三个主要效果:满足用户的归属认同感,实现小范围的精准传播,同时也带来传播的功利化。长期来看,这种行为也可能导致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分组设置可能会导致自我角色认知的混乱,引发社交关系的紧张,甚至使社交逐渐走向封闭。
Abstract: Nowadays, WeChat 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dail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s the main users of WeChat, the youth group is changing their WeChat Moments from “acquaintance socialization” to “general relationship socialization”. WeChat’s group setting function was created to allow users to create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different relationship groups and choose the scope of visibl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ir personal wishes. This setting effectively helps users control their WeChat moments independently and has an impact on their self-presentation strategies. Taking youth group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is study conducte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al status quo, effects, and impacts of WeChat Moments group settings by mean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It is found that the behavior of youth groups in setting up groupings in their Moments has three main effects in the short term: satisfying users’ sense of belonging identity, realizing accurate communication in a small range, and also bringing about the utilitarian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long run, this behavior may also lead to some negative effects. For example, grouping may lead to confusion in self-perception of roles, cause tension in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even gradually lead to social closure.
文章引用:黄鑫雨 (2024). 情境重叠下青年微信用户的自我呈现管理——对朋友圈“分组可见”的分析. 心理学进展, 14(11), 604-611.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11835

1. 引言

根据腾讯控股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3.27亿,同比增长2%。该数据充分展示了微信在中国社交市场的主导地位,微信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社交应用之一。与此同时,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发布朋友圈以及在朋友圈互动已经成为人们线上社交方式之一。这种通过朋友圈进行自我展示和互动的方式,既满足了用户对于社交分享的需求,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人际沟通行为。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朋友圈进行的“一对多”的自我展演,也使得微信朋友圈在人际沟通中的角色更加多元。与此同时,微信朋友圈各种功能的使用也影响了用户自我展演的策略,如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仅某人可见、对某人进行屏蔽等(陈乾生,2023)。

分组设置是朋友圈中的一项功能,它允许用户对好友动态进行分组可见或不可见。当用户在朋友圈发布任何文字、图片、链接或视频时,如果你之前为某些好友设置了特定的“标签”并选择了“部分可见”或“不可见”,那么这条动态就不会对所有通讯录好友公开,只有被选中的组别才能看到或看不到。这一功能为朋友圈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向和范围的控制。从某种角度来看,每个用户作为信息发布者,都可以通过这一功能来主导朋友圈的信息交流方向和范围。分组设置实际上是对微信朋友圈社交场景的一种判定,通过为用户设置“标签”来设定交流情境,从而形成一个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社交“圈子”(赵瑛晨,2022)。这些“圈子”逐渐成为线下社会关系在社交平台上的展示舞台。

在网络空间中,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圈子”展现个人的各种特殊属性,进行角色表演。在不同的交往框架中,根据不同的交往情境与他人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自我的动态发展。在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研究情境重叠下的自我呈现管理,可以为自我呈现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研究,丰富对于社交媒体环境下个体自我呈现行为的理解。同时,研究情境重叠下微信用户的自我呈现管理对于深入理解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用户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情境重叠下微信用户的自我呈现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如何塑造个体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

2. 文献综述

2.1. 情境重叠

“Collapsed Context”一词,由学者Boyd创造并提出,指“人、信息和准则规范从一个情境渗透进入到另一个情境的现象”,中文译为“语境消解”,或“情境重叠”,或“语境崩溃”。情境重叠(Collapsed Context, CC)这一概念源自于戈夫曼的社会情境结构分析(李洁,郑玉馨,2023)。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于自身的身份认知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他们的自我表现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立情境里,人们可以根据交流对象、环境以及自我认知,选择合适的行动策略来展示自己。

然而,在社交媒体上,不同身份的受众相互交织,导致原本线下的独立情境在线上发生了融合。这种融合情境可能导致个体的多重身份发生混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需要重新定义和理解融合后的情境,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身份展示策略。因此,情境重叠是指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表现策略会有所不同。在线下独立情境中,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行动策略来展示自己。而在社交媒体上,由于不同身份受众的交织,原本独立的情境发生了融合,导致个体需要重新定义情境并调整自己的身份展示策略。

一部分学者认为情境重叠会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使用户的形象管理更加复杂谨慎,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情境重叠有积极影响,会使用户更加主动地进行自我呈现。学者李洁和郑玉馨认为情境重叠同时具有双重影响。学者张杰和马一琨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可以把中国人的脸面观和关系逻辑纳入到处理情境崩溃的具体实践之中(张杰,马一琨,2022)。因此在研究情境重叠问题时,需要讨论的不仅仅是社会情境意味的自我呈现问题,更是关系情境中的关系建构、关系中的自我建构和脸面建构的问题。

2.2. 自我呈现

自我展演(Self-Performance)这一概念来自欧文·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戈夫曼把社会比作一个剧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作为表演者的人们,会有意识地倾向于给他们的观察者一个理想化的印象。陈乾生指出现如今的微信朋友圈是开放式、互动式的自我呈现,同时这种自我呈现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可以通过各种功能的使用调控自我呈现的策略。赵瑛晨指出,朋友圈的分组发布是一种区分前台和后台行为的自我呈现过程。李子元和郑达威认为分组发布其实是一种群体分隔的方法,以寻求小众文化的非正式群体认同(李子元,郑达威,2023)。

具体到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问题,用户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网络社交平台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让人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另一方面,多重的身份转换自我呈现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并不能代表真实的自我。但过度沉迷和依赖网络的用户可能会模糊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对自我认知产生困惑。

3. 研究方法

3.1. 参与观察法

由于微信属于私人领域,其封闭性使得我们难以收集到完全客观且真实的数据,尤其是在涉及隐私话题时。参与观察法非常适合用于研究日常生活现象,而作为微信的长期使用者,随着朋友圈社交群体的广泛,笔者本人也会使用分组设置功能。自2019年起至今,笔者已经使用该功能4年。基于对朋友圈的长期使用经验和日常观察,笔者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形成了相应的归纳与推论。

3.2. 深度访谈

本研究采用了深度访谈法。为了引导对话,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并采用了开放式的问答方式。在采访过程中,没有限定问题的次序,允许访谈员根据对话内容调整问题次序或继续追问。按照使用时长超过3年且有过1年以上的朋友圈分组可见使用经验的筛选标准,最终选择了7位青年用户进行面对面与线上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用户的使用动机以及网络社交中自我呈现的影响。下文对访谈对象的引用将仅使用编号形式,分别为A、B、C、D、E、F、G。访谈对象的具体情况见表1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n respondents

1. 受访者基本情况

编号

性别

年龄

教育程度

A

19

本科

B

25

研究生

C

18

本科

D

21

本科

E

23

研究生

F

20

本科

G

26

本科

3. 分组设置的使用效果

3.1. 构建小众圈层社交,寻求群体归属感

以用户为中心的圈层社交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社交关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创建和加入不同的社交圈层。这些圈层可以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职业领域、地理位置、社会关系等原因建构而成。用户在特定的圈层中分享、交流和互动信息。社交圈层不是封闭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随时加入或离开不同的圈层(李耘耕,朱焕雅,2019)。同时,社交圈层也具有开放性,允许其他用户的加入和交流。以用户为中心的圈层社交有助于提高社交媒体的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创建和加入适合自己的社交圈层,用户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个人关系网络。而分组可见功能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达到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创建不同的标签,自主选择哪些人可以看见自己的朋友圈并进行交流互动,形成自己的小范围的社交圈层。

通过“分组可见”,用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区分不同的社交群体。比如,朋友圈中的家人分组、同事分组、同学分组等,利用这些分组设置可以让用户更加明晰和有序管理自己的交往圈。通过“分组可见”,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圈层发布有针对性的内容,这样,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与不同的人建立深入的联系,不同的分组所能展示的内容和形式会有所不同。在小范围圈层的交流互动更有助于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2. 分隔互动交流,实现精准传播

朋友圈展示特定内容和主题可满足需求,营造交流氛围。通过“分组可见”,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交互动中的角色扮演和印象管理。同样地,微信朋友圈的分组功能也体现了这一理论。用户通过分组可见功能,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在不同观察者面前的“表演”,塑造理想的自我形象(李华伟,2017)。微信朋友圈相当于一个虚拟的舞台,用户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形象,而分组设置则隔离了不同的观众群体。用户可以根据心理预期和不同群体的需求,设置信息可见性,实现针对性有效互动。通过这种方式,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提高了信息接收者的参与度。

微信朋友圈对所有通讯录联系人公开,可选择屏蔽,不屏蔽默认所有人可见。随着用户增多,各类群体展开竞争(刘松吟,刘德寰,2022)。青年群体在分享内容时会考虑影响,区分不同群体。分组设置避免通过“隐私”选项就可隐藏朋友圈,每个联系人只能通过分组可见。好友只能选择,不易发现差异化处理,实现有效互动。青年群体在朋友圈发布有针对性的内容,确保信息准确传达。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信息接收也得到保证。建立社交圈,将有共同话题的群体分类,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分享内容,避免信息打扰,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例如,在“朋友”分组中,用户可以发布一些关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信息,而在“家人”分组中,用户可以发布一些与家人和朋友分享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社交需求,还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用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来发布内容,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朋友圈。

3.3. 完成虚假工具行为,传播走向功利

哈贝马斯在深入探究人类交往活动的研究中,区分“交往理性”与“工具理性”。但是当“工具理性”过多地渗透到人际交往中时,往往会向消极方向发展。人与人的交往开始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被漠视,与最初沟通理解的诉求相违背,丧失了交流的初衷所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道德观念,使人们的情感交流和道德观念面临挑战。特别是青年群体,他们更视微信为维护人际关系的工具,以满足心理需求。在朋友圈中,他们展示信息和状态,既是为了展示生活和兴趣,也是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同,满足社交需求和自尊心。例如,一些青年人展示美食、旅游、学习等内容,以吸引他人的关注和点赞。同时,功利观念也影响了青年群体在朋友圈的互动。他们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和需求,忽略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因素。例如,一些青年人频繁点赞他人动态,以获取关注和赞赏,这种功利化的交往动机使互动变得虚假和表面化。分组功能也对青年群体在朋友圈的互动产生了影响。总的来说,青年群体在朋友圈的互动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他们在朋友圈中的信息、话题、意见、情感等都变得工具化和功利化。交流的双方对传达的信息更多地是从经济或者利益的角度进行考量,人际交往的情感因素被消解,人情味大大降低。这导致互动表面化、虚假化,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朋友圈的互动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以建立更健康、真实的人际关系。

4. 分组可见的行为动机分析

4.1. 表演化生存,回避情感冲突

微信朋友圈隐含了多重代际情感冲突,包括不同年代用户的年龄代际,职业与兴趣圈层间的身份代际,意识形态观点冲突的思想代际等。用户在发布朋友圈时会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根据内容性质以贴标签的方式对不同圈层好友分组呈现,即以一种表演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前台行为(洪杰文,段梦蓉,2020)。

通过分组的方式,塑造不同的表演舞台,将朋友圈这个大的表演平台变成由一块块幕布遮掩的小舞台,用户针对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具体来说,用户会根据情感诉求呈现出风格各异的个人形象,来避免因观念不同而产生的情感矛盾。在对受访者进行访谈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经常对家人使用分组功能。家庭圈里的成员会本着关心的目的对用户进行评论,这会使发布者尽量采用“分组”等方式避免家庭圈成员过度担心,在访谈过程中,“假装过得好”、“报喜不报忧”在家庭圈中尤为明显。

“可能面对家人,我就想呈现出自己努力学习有规律地作息的样子,不怎么出去玩不熬夜,那么分组这个功能在这个时候就很好啊,我不希望我自己熬夜、出去玩的样子被家里人看到。”(受访者D)

“不规律的生活不会让亲戚家人知道。避免他们唠叨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争执。”(受访者B)

此外,年轻人的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也是造成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表演的原因之一。年轻人希望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刘茜,2019)。这就导致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呈现出和现实生活完全相反的自我形象,展示自己的“理想自我”。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点赞,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展示自己的优秀形象。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表演策略,希望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4.2. 展示真实自我,化解角色压力

在线下生活中,人们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师、学生、朋友等,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人们常常需要调整自己的形象,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展现出较为一致的前台形象(郭淼,王立昊,2021)。然而,在某些社交场景中,社交角色可能会发生重叠,例如在与老师交流时,我们可能同时也是学生的角色,在与朋友相处时,我们可能同时也是同事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好地平衡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展现出更加自然、真实的形象。

而在线上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分组可见”功能,根据不同的社交角色设置不同的可见权限,让自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更大的自由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关系,将好友分为不同的组别,并根据不同组别的需求,展示自己不同的形象。可以让用户更加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形象,而不用担心是否会存在角色冲突,甚至是“人设”崩塌。因此,在好友圈中,用户更倾向于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更接近“本我的回归”,更加接近真实自己的形象。总的来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分组可见”功能,更加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形象,更加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生活,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更好地平衡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

“自从我开始使用‘分组可见’后,我觉得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更加自由了。我发布的内容都是自己最真实的生活,如果担心被有些人看到会有不好的评论我就直接发布时就设置分组。”(受访者C)

4.3. 防御式公开,保护个人隐私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变得更加便捷,使得我们对信息数据的监测变得更加便利。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便利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个人隐私的泄露便是其中之一。由于社交网络的开放性,每个人发布的信息都可以被所有人看到,这使得青年群体在人际交往中难以掌控信息的流向,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面对那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个人信息可能会被利用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担忧促使青年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谨慎,倾向于保持沉默或选择性地进行信息公开。在发布信息时,他们会筛选“在场的观众”,以避免暴露过多的个人信息。

朋友圈分组设置功能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掌控自己信息呈现的内容和范围。通过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来选择向哪些人展示自己的信息,他们能够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因为经过筛选的“在场观众”更具有可信度,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曾静平,赵伽艺,2019)。

“朋友圈好友太多了,有的人只是有一面之缘就加上了微信,但平时发在朋友圈的内容都太私人了,不想被不熟的人看到,所以就会屏蔽他们,或者在加的时候就设为仅聊天。”(受访者A)

“有一个固定的分组是由一些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组成,一般会对他们不可见,因为不想不认识的人在评论区胡乱猜忌、讨论。”(受访者E)

4.4. 仪式化发布,维护社会关系

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日,媒体与公众之间的权力关系得到了重塑,节点间的互动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和便利。微信作为一款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社交应用,其朋友圈功能不仅是用户自我展现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发展和维护社交关系的重要平台。微信分组设置可以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和需求对微信好友进行分组,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好友关系,保持稳定,并不断发展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张庆园,张凌媛,2021)。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发布自己的私生活照片、动态等内容,激发好友在评论区点赞参与和回应,与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甚至分享自己的过往经历和体验,与好友共同回忆和品味过去的时光,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和维护自己的现实社交关系。微信用户之间通过评论、点赞、私信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好友圈,保持这种互动仪式的持续。在这个过程中,微信用户之间的信任感会不断增强,并在长期的交流与互动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情感能量,进一步强化自己在圈子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姜力卓,2023)。

这种线上互动实际上是一种中国式关系的延伸,它将线下的熟人关系扩展到网络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好友圈的分组设置来更好地维护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为了在微信好友圈中更好地展示自己,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骚扰和麻烦,用户往往会对朋友圈内容进行屏蔽和分组设置,重新将线下的社交场景带入线上,并对已经在线上重叠的社交场景进行再分割,为自己的自我呈现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老师让转发的朋友圈我会设置分组发送,只让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看到。”(受访者E)

“我想根据自己在现实中的人物关系对朋友圈内容进行分类,比如我发关于工作的就会只让公司的人看到,我和朋友出去玩我就不想让亲戚看到,怕他们说我不知道学习只知道玩,所以就会屏蔽他们。”(受访者G)

5. 结论

在微信构建人际交往之初,其通过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转移到微信朋友圈,极大地增强了交往的真实性,实现了在虚拟网络平台上对现实人际关系的维持和发展。然而,微信朋友圈并非简单复制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网络。在用户的主观能动性下,微信分组功能使得现实人际关系得以重构,分隔出了不同的交往情境。这一功能充分发挥了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允许用户根据自身的社交意愿划分人际关系的不同类别,对人际关系进行差异化对待和区隔管理。个体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哪些面向应该向哪些人展示。用户虽然可以利用此功能将已经融合的线上社交情境再度分开,但过度的媒介依赖也会对用户带来消极的影响(李静,2022)。

因此,如何引导年轻人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社交媒体,是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引导年轻人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引导年轻人认识到,虚拟社交空间和现实世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应该将两者区分开来。虚拟社交空间只是一个社交场所,应该以真实自我的身份出现,而不是过度展示“理想自我”。其次,应该加强对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展示自己的“理想自我”可能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和质疑,进而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和自信心。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和管理,如加强对平台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和清理,防止不良信息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年轻人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社交媒体,让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能够真实、自由地呈现自己的生活,进而更好地满足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需求和期望。

参考文献

[1] 陈乾生(2023).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从日记到微信朋友圈. 青年记者, (10), 107-109.
[2] 郭淼, 王立昊(2021). 从分场到离场: 微信朋友圈的社交演变. 青年记者, (12), 28-30.
[3] 洪杰文, 段梦蓉(2020). 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42(2), 76-81+85.
[4] 姜力卓(2023). 大学生群体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传播隐私管理——基于“仅好友可见”权限功能的实证研究. 新媒体研究, 9(11), 26-29.
[5] 李华伟(2017). 青年群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 青年记者, (23), 49-50.
[6] 李洁, 郑玉馨(2023). 行止由心还是道不由衷?——情境重叠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 图书馆论坛, 43(5), 140-151.
[7] 李静(2022). 微信青年用户的社会比较活动与社交媒体倦怠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51(4), 138-147.
[8] 李耘耕, 朱焕雅(2019). 朋友圈缘何而发: 社会心理视阈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 新闻记者, (5), 25-35.
[9] 李子元, 郑达威(2023). 青年新媒体用户的自我呈现管理——对朋友圈“分组可见”的分析. 新闻前哨, (7), 60-62.
[10] 刘茜(2019). 青年用户微信朋友圈隐私管理动因研究. 当代传播, (4), 84-89.
[11] 刘松吟, 刘德寰(2022). 去联接与非联接: 微信朋友圈非使用的技术可供性与用户能动性. 新闻与写作, (5), 83-93.
[12] 曾静平, 赵伽艺(2019). 微信朋友圈关系行为与文化分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41(11), 27-31.
[13] 张杰, 马一琨(2022). 从情境崩溃到情境再分离: 社会-关系情境中的用户社交媒介实践——基于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研究. 国际新闻界, 44(8), 28-48.
[14] 张庆园, 张凌媛(2021). 人格失焦: 数字原住民人格特质与微信个人资料图像的自我呈现. 国际新闻界, 43(1), 138-157.
[15] 赵瑛晨(2022). 从人际传播视角解读微信朋友圈“分组”发布. 新闻研究导刊, 13(6),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