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拉动国民经济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农村地区,交易地点限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崛起盘活了乡村经济,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和增收的新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关于农村电商发展,国家每年都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播、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明确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培养农村电商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村电商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盘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关于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学术界众多学者展开了研究。朱丹妮等认为农村电商可以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传统农业方式和提升农民经济生活水平来影响乡村经济发展,但是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和乡村人才缺乏两个难题[1]。赵芳等学者检验了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效应,并且分析了农村电商通过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供销售渠道等途径来增加农民收入[2],付永才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但是存在中间环节过多和物流不足的问题[3]。
总体来说,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效果,但是具体的路径和对乡村经济的具体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的影响途径增加家庭收入的方法,来进一步讨论如何优化信息优势,使农村电子商务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可能。
2. 文献综述
随着农村电商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参与到农村电商中,很多学者都展开了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关于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带动农村居民就业三方面。
2.1. 关于农村电商促进农民增收的研究
熊雅芬等提出与没参与农村电商的人群相比,参与电商的农民工资更高[4]。赵芳认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5]。高文静等研究提出,“淘宝村”的入驻数量超过平均数的乡村和没有达到平均水平的乡村相比,其村民的收入更高,“淘宝村”的入驻有利于乡村经济内循环[6]。尹文渊等提出随着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升高,对农民的促进效果越明显[7]。农村电商还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户交易成本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8]。
还有学者发现,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大多数学者将全国农村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来展开分析。汪茫等学者提出农村电商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并且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比东部地区更好[9]。陈婷婷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电商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增收,但对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10]。
2.2. 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研究
农村电商可以为农村破除信息障碍,为农村经济提供发展动力。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让城乡信息共享,缓解城乡居民信息差,进一步缓解收入差距,有效促进城乡经济农村电商对农村增收有正向作用,能够显著缩短城乡差距,是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11]。王瑞峰提出农电商可以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也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2]。刘清认为农村电商不仅可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也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3]。鲍文哲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村电商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且在电商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中促进效应更明显[14]。熊春林等提出农村电商发展对缩小东、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强于西部地区[15]。
2.3. 关于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就业的研究
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够通过带动非农就业机会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杨瑞等学者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可通过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和农业技术进步两个间接途径带动非农就业[16]。田野提认为农村电商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使之农民收入增加[17]。农村电商可以增加农户创收机会、促进农民就业结构的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18]。祝业亮认为农村电商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农户进行创业和提供就业岗位两个渠道,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19]。李伟强提出农村电商发展可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有利于农村非农就业面的拓展,有效调动起农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能享受到更多的非农收益[20]。张靖汶认为农村电商为农户提供了直接参与市场和产品商业化的机会,带动了农村农业和非农劳动力就业[21]。
3.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增长,农村网民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底,中国农村互联网用户总数为3.08亿占互联网使用总人口的28.86%,普及率达到62.85%1,农村电子商务规模正在稳步扩大。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网络零售额13.78万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7.2%2。
“淘宝村”指的是在乡村地区,通过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像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物资的有效整合,从而催生出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这种模式反映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新趋势,其特点包括快速的非农业就业转型、全面的生活现代化进程,以及空间利用的集约化趋势,这些都是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显著标志[22]。2009年是农村电子商务的“萌芽期”,2009年,由阿里研究院发布了全国三个“淘宝村”。到2014年,淘宝村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该时期阿里研究院发现了全国共计211个淘宝村,其中中西部地区首次出现了两个淘宝村,这一时期标志着淘宝村的迅速扩张和影响力的提升。
随着数字经济在乡村的深度融合和应用,以及乡村经济的全面转型,“淘宝村”经历了高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淘宝村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80个市(地区),数量达到7780个,较去年增加757个,增速11%。淘宝镇数量达到2429个,增加258个,增速12%3。2013~2022年“淘宝村”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农村电商逐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分析。
Figure 1. Changes in the number and growth rate of Taobao villages from 2013 to 2022
图1. 2013~2022年淘宝村数量与增速的变化
3.2. 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物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物流企业能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例如,京东物流通过与众包配送平台的合作,提高了配送效率,而菜鸟网络则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化了物流配送的预测需求分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物流行业通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冷链物流基地等,加强了物流网络的布局和效率,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企业竞争方面,当前我国物流业形成了多企业竞争,其中中远海运集团、厦门象屿、顺丰控股、联邦贸易和中国外运五家物流企业的业务收入均达到千亿元级别,构成了行业的中坚力量,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增强。
中物联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物流总额352.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42018~2023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23年全年物流业总收入为13.2万亿,同比增长3.9%,物流收入规模延续扩张态势。运输、仓储装卸等基础物流收入同比增速在3%左右,支撑物流市场稳定增长。5我国2018~202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农村物流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根据人民网数据,2023年累计建成1267个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28.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邮快合作建制村覆盖率超70%,新增交邮联运邮路1300余条,农村邮路汽车化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6农村寄递服务更加快速准确,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整理。
Figure 2. Total logistics volume of China’s whole society from 2018 to 2023
图2. 2018~2023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
3.3. 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国内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的销售额实现了显著增长,总额攀升至5870.3亿元,较前一年提升了12.5%。这一增长势头已持续数年,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格局,各类农产品的在线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扩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商务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抗击连续三年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不仅改变了农产品的传统分销模式,还催生了全新的流通体系。当前,农产品电商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锋力量和关键增长点。
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同时,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约是2014年的5倍。如图3所示,2019~2023年农产品零售额保持整体稳步上升态势,表明农产品电商市场一定的韧性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Figure 3. Online retail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from 2019 to 2023
图3. 2019~2023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4. 农村电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
4.1. 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农村电商的兴起,犹如一股清泉注入了传统农业的土壤,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农产品能够跨越山川河流,直接与广阔的市场对接。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它让农民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调整生产策略。此外,农村电商还促进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物流,再到销售和服务,各环节通过电商平台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高效、灵活的生产供应网络,不仅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也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电商为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农业可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服务方式,甚至催生出全新的产业形态,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的附加值,也将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2.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热情
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让那些曾经被地域和资源所限的人们,有了展现自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在农村电商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自己的农产品。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销售模式,而是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这种销售方式的变革,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农村电商还为农民提供了创业的机会。许多农民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了自己的网店,销售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这些网店不仅成为了他们创业的起点,也成为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4.3. 助力农村金融发展与普惠
农村电商的崛起,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农村地区由于地理偏远、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难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然而,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农民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轻松地进行支付、转账、贷款等金融操作,无需再像以前那样跑银行、填表格。这种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农村电商还促进了农村金融的普惠化。在电商平台上,金融机构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农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种普惠化的金融服务,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问题,也将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 结语
农村电商可以从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信息沟壑、促进产业升级和提供技术支持等,还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推动农产品高质高量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电商平台为农户提供了销售平台,农村电商平台可以为农民提供及时性的市场信息,根据这些市场消息,农民可以调整生产决策和生产方向,进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也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尽管农村电商与农民收入增长紧密相关,但仍需深入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确保农村电商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持续优化农村电商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技术培训和扶持的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继续关注农村电商的发展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电商培训,提高他们的电商技能和素养。同时,还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物流配送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保障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稳定发展,通过农村电商将资源聚拢,为农村经济提供发展动力,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发展。
NOTES
1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23-3-2.
2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 2023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R]. 2023-3-15.
3阿里研究院.2022年“淘宝村”名单正式发布. 2022-10-31.
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恢复向好质效提升——2023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 2024-02-07.
5预见2024:《2024年中国物流行业全景图谱》. 2024-05-11.
6人民网——人民日报.全国将新增10万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 20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