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优化方法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in High-Rise Buildings
DOI: 10.12677/hjce.2024.1311236, PDF, HTML, XML,   
作者: 李彦霖:广东宏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优化可靠性High-Rise Building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Design Optimization Reliability
摘要: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是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灭火效果和建筑安全,针对当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设计规范有待完善、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创新性不足等,从系统设计、管材选用、水泵选型、供水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如建筑高度、建筑功能、火灾危险性等。本文提出了系统布局优化、管路设计优化、水泵选型优化等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实例分析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效果,为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水平,保障高层建筑火灾防控能力。
Abstract: The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of high-rise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high-rise buildings. The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its design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ire extinguishing effect and building safety when a fire occur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f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s in high-rise buildings, such a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insufficient design depth, and insufficient design innovation, this paper conducts in-depth discussions from aspects such as system design, pipe material selection, water pump selection, and water supply method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sign of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s in high-rise buildings, such as building height, building function, and fire hazard. This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s such as system layout optimization, pipeline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water pump selection optimization. Combined with exampl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is analyzed,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s in high-rise buildings, improving the design level of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s in high-rise buildings, and ensuring the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i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文章引用:李彦霖.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优化方法探讨[J]. 土木工程, 2024, 13(11): 2157-2163. https://doi.org/10.12677/hjce.2024.1311236

1. 引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其火灾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提高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对于保障高层建筑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2.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现状

2.1. 设计规范有待完善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和依据是相关设计规范,然而当前的设计规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难以完全满足日益复杂的高层建筑消防给水需求。一方面,现有规范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要求不够明确和具体,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规范中的部分技术参数和设计方法难以适应现代高层建筑的特点如大空间、多功能、高火灾荷载等,导致设计出的消防给水系统可靠性和有效性不足。设计规范的更新速度相对滞后,难以及时吸收和体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成果,制约了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创新和优化。因此亟需完善和更新现有设计规范,提高其针对性、适用性和前瞻性为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2.2. 设计深度不够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建筑、给排水、电气、自控等多个专业,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设计和优化。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深度往往不够,难以满足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实际需求。一些设计单位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认识不足,设计时简单套用常规模型,缺乏针对性的分析和计算,导致设计方案不够合理和可靠。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协作不够,综合优化不足导致系统各部分衔接不畅、性能发挥受限、设计图纸深度不够。如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施工详图等不够完善给施工和运维带来困难。因此,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深度,加强各专业协同优化,完善设计图纸是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

2.3. 设计创新性不足

高层建筑不断向高度化、复杂化、智能化发展,对消防给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难以适应高层建筑的需求,亟需进行创新和优化。然而,当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创新性普遍不足,难以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和效益。一些设计单位创新意识不强,固守传统做法,缺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探索,设计方案难以体现时代特征。设计单位对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和吸收不够,难以借鉴和运用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高层建筑业主和管理部门对消防给水系统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不足,设计单位创新动力不足,需要转变设计理念加强技术创新,鼓励设计单位积极探索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创新性和先进性[1]

3.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3.1.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是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难度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大。一方面高层建筑的供水高度大,管道布置长、给水压力损失大,需要设置多级泵站和压力分区,合理控制管道水流速度和压力;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垂直空间布置复杂,给水管道需要与风管、电缆等其他管线合理布置避免交叉干扰。同时,要满足高层建筑的抗震、气压平衡等特殊要求,对消防给水系统的流量压力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高度的影响,合理确定给水方式、管材选型、泵站布置等。

3.2.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是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功能的高层建筑,其火灾特性、用水需求、使用人群等存在差异,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消防给水设计措施。根据《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要求,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需要设置高可靠性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满足大流量、长时间灭火需求;高层商场、展览建筑等火灾荷载大,需要设置大流量的消防给水系统,并合理布置消火栓和自动喷水头,有效控制火灾蔓延;高层医院、养老院等建筑内部分区复杂,人员疏散困难,需要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保证各区域的消防用水安全可靠。高层建筑的特殊功能区域如餐饮区、停车区、变配电区等,火灾危险性大,需要进行重点防护,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因此,在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时,需要全面分析建筑功能特点,评估火灾风险,合理确定防护方案和给水系统设计参数,提高系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火灾危险性

火灾危险性是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核心因素。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全面评估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合理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提高其灭火和控火能力。根据《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和《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要求,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可燃物数量、种类、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火灾荷载和火灾等级,据此确定消防给水系统的流量、压力、储水量等设计参数;另一方面要分析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可能场景和蔓延途径,合理布置灭火设施和给水管网,实现火灾区域的快速有效灭火,还需要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电梯等紧密配合,形成完整的火灾防控体系,提高系统的联动性和可靠性。在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时,需要以火灾危险性为核心,综合考虑建筑特点、功能需求等因素,优化系统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和人员安全[2]

4.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4.1. 系统布局优化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布局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需要根据建筑高度、功能分区、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合理确定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和压力分区。对于高层建筑,可采用多级泵站和多压力分区的供水方式减少管路压力损失,为保证远端用水点的压力和流量,应合理布置水泵房、高位消防水箱等设施减少管路长度。需要优化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和管径选择,采用环状管网或闭环管网提高供水可靠性;合理选择管材和管径减少管路阻力保证管网水力平衡,合理布置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头等灭火设施,充分考虑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需求,减少管路弯头、变径等局部阻力,提高灭火效能。与电缆、风管等进行综合管线布置满足安全和检修要求,系统布局优化可以充分发挥消防给水系统的性能,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

4.2. 管路设计优化

管路设计是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其优化设计对于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建筑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合理确定管路设计参数,如管径、流速、压力等。既要满足消防给水需求,又要兼顾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需要优化管道布置方式,尽量减少弯头、三通、异径管等管件的使用,降低局部阻力损失;合理选择管材和连接方式提高管路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减少漏损和维修,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还需要优化管道支吊架设置,满足管路的伸缩、振动等要求,避免应力集中和损坏,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管网的水力特性,提高管网的水力平衡性和经济性,管路设计优化可以提高消防给水系统的输配水能力和可靠性,减少能耗和水损,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4.3. 水泵选型优化

水泵是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重要设备,其选型优化对于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消防给水系统的流量、扬程、压力等参数,合理选择水泵类型和数量。对于高层建筑,通常采用立式多级离心泵,消防泵一般配置两台或多台,实现工作泵和备用泵的切换,提高系统可靠性需要优化水泵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效率等。

在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中,立式多级离心泵是常见的选择。消防泵通常配置为两台或多台,以确保工作泵和备用泵之间的有效切换,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为维护和检修提供了便利。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水泵的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和效率等,以确保泵能够满足不同楼层和使用条件下的需求。

考虑到系统分区的优化,高位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分别配置在建筑的不同部位,以确保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供水泵部分则采用直接串联的方式,从消防水池向高位消防水箱提供水流。这种设计能够在需要时迅速启动供水泵,保证消防用水的及时供应。此外,地下一层的供水泵配置,以及高区和低区泵,进一步优化了泵的分布,使得系统分区更为合理,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建筑需求。

既要满足消防给水需求,又要降低能耗和噪音,需要合理布置水泵房和机电设备,满足水泵的吸水条件和安装要求;合理设置吸水管、出水管、控制阀等附件设施,提高水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需要加强水泵的运行监测和维护管理,定期检查水泵的性能和状态;及时更换易损件,优化运行策略延长水泵使用寿命,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泵选型优化可以充分发挥水泵的性能,提高消防给水系统的输水能力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4]

4.4.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节能与智能化设计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着重于节能和智能化,其方法涵盖多个方面。首先,系统采用分区高位水箱搭配加压提升泵的供水方式,这一设计能够根据各区域的消防用水需求进行精确供水,有效降低系统整体能耗和水资源的浪费。此外,所选用的管材和阀门具备良好的密闭性、耐腐蚀和耐久性,从而减少了漏损和维护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节能节水措施的引入,如雨水回收系统,不仅为非消防用途节约了水资源,还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了额外的水源,增加了系统的冗余性和灵活性。通过智能化手段,如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消防设施的远程监控、智能预警和实时数据分析,提升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消防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包括硬件设施、数据传输、云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安全保障措施,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集成解决方案。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和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

5.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本实例选取某高层商业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为对象,对其优化设计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该建筑总高度为98.70 m,地上30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火灾危险性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功能包括办公、商业、餐饮、娱乐、旅业等,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根据建筑特点和火灾危险性需要在办公区域、商业区、餐饮区等人员密集区域,以及仓库、设备房等易燃物品存放区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每层楼的公共区域、楼梯间、电梯间等易于到达的位置设置消火栓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使用;在建筑的中庭、大堂等高大空间布置自动寻的水炮系统等多种消防给水设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大面积火灾,对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建筑高度大,给水管网布置复杂,管路压力损失大,需要合理设置泵站和压力分区,协调生活、消防给水系统,优化系统布局和管路设计提高系统经济性和可维护性。因此,如何在满足消防给水需求的情况下兼顾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是本工程消防给水系统优化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5.2. 设计方案

针对上述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经过多方案比选和优化,最终确定了如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案:

1) 对于100米以内高度的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设计推荐采用分区串联方式,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和效率。在这种设计中,建筑被划分为2个压力分区,每个分区配备1个消防水箱和2台消防泵,不仅实现了区域独立供水,还通过互为备用的方式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具体到系统分区的措施,水泵房和水池应选择在建筑物的底层或地下室,这样的布局便于操作和维护,同时减少了对建筑上部的干扰。高位消防水箱则应设置在建筑的顶部,利用其高度优势为低层供水提供额外的水压,确保供水的连续性。

分区串联系统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建筑的具体结构和需求,灵活地进行供水分区,优化了供水路径,减少了管路的长度和复杂性。此外,通过在建筑的特定层级布置水箱和泵房,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降低成本。在消防水泵的配置上,高区和低区的供水泵可以集中设置在低区水泵房内。高区供水泵需选用具有足够扬程的型号,以适应高层供水的需求,而向高区供水的管道则需采用耐高压设计,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高区消火栓系统则可以采用标准压力管道,避免了不必要的高压管道使用,从而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控制了成本。

2) 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必须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消防水池应配备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设置远程水位显示和报警系统,以便在水位异常时能够及时响应。同时,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采用间接排水方式,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再者,补水时间和进水管管径的合理设计也是保证水质的关键。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对于大型水池,补水时间可以延长至96小时,但进水管管径应经过精确计算,确保不小于DN100,以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此外,水质标准也必须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等相关规范,确保pH值、色度、嗅味、浊度、溶解性总固体、BOD5、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氧、总余氮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在安全范围内。

为确保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系统合用时的安全性,避免交叉污染,本项目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卫生隔离措施。首先,在设计阶段就明确了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各自独立的供水路径,仅在特定条件下允许二者在初期阶段共享同一水源。为防止任何可能的水质污染,系统中设置了专用的隔断装置,如双止回阀组合,确保在任何时候生活用水都不会受到消防管网中水质的影响。对于采用中水作为补充水源的情况,增设了先进的水处理设施,确保中水经过充分净化后再进入生活用水系统。具体来说,中水必须经过多级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后,方可接入生活用水管网。同时,在中水与生活用水的接口处,安装了高质量的防回流污染装置,有效阻止任何形式的逆向污染。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质安全管理,项目还配备了智能化的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水质参数,一旦检测到异常指标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切断潜在污染源与生活用水系统的连接,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定期对整个给水系统进行水质检测与维护,确保所有设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从源头上杜绝水质污染的可能性。

3) 优化管网布置,采用环状管网,管径采用DN100~DN200,管材选用镀锌钢管和不锈钢管,管道支吊架采用弹性支撑和滑动支撑,减少管路局部阻力和热胀冷缩应力。

4) 室外消火栓系统独立设置,其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50 m,以确保在建筑外部任何位置都能迅速接入水源进行灭火。室内消火栓系统也独立配置,同样遵循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 m的原则,以满足建筑内部不同区域的灭火需求。同时,自动喷水系统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需求合理布置喷头,喷头间距调整为不大于3.6 m,以提高灭火效率并确保覆盖所有关键区域。这样的设计既符合消防安全规范,也兼顾了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

5) 考虑到建筑的高度和消防用水需求,特别是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需要,加强水泵选型优化,我们选择了工作扬程为110米的立式多级离心泵,这个扬程的选择是在实际扬程的基础上增加了10%到15%的余量,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对于室内消火栓系统,我们配置了额定流量为40 L/s的泵,以满足室外灭火时的用水需求;室外消火栓系统则独立配置了额定流量为40 L/s的泵。对于室内消火栓系统,我们配置了额定流量为40升/秒(L/s)的水泵,确保在建筑内部各个楼层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压和水量来进行灭火作业。与此同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配备了相应规格的水泵,其工作扬程同样考虑到了额外的安全余量,以适应不同的楼层高度和管道布局。至于室外消火栓系统,则单独配置了一套供水系统,其中包括额定流量同样为40升/秒(L/s)的水泵,专门用于满足室外消防灭火的需求。通过将室内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各自独立成套,不仅提高了供水运行的安全性,还增强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确保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充足的消防水源。

6) 为提升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我们增加了楼宇智能化系统,实现全方位的监控与联动控制。首先,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不仅实现水泵、阀门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同时对水位、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通过集成的智能化平台,这些参数能够互相协作,实现自动化的联动控制,比如在水位或压力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会自动调整水泵运行频率或阀门开度,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系统还包括消防值班日常巡检打卡功能,确保消防值班人员能够按照预定的巡检路线和时间点进行日常检查,巡检数据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记录和管理,便于查询和分析。

进一步增强系统智能化的是消防设备自动巡检功能。根据公安部消防安全行业标准GA30.2规定,消防水泵必须加装自动巡检装置,以防止设备锈蚀、受潮等问题。我们的系统采用低频巡检方式,不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安全性。自动巡检装置具备声光报警及故障记忆功能,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通知值班人员进行检修,确保消防设备随时处于最佳状态。

另外,因项目需求引入消防物联网平台,该平台的集成,为系统带来了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该平台能够实现对消防设施的远程监控、智能预警和实时数据分析,通过硬件设施、数据传输、云平台、应用系统开发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的整合,提升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响应速度。特别是自动巡检装置的引入,符合公安部消防安全行业标准,通过低频巡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7) 节能节水方面,设计采纳了分区高位水箱与加压提升泵的供水系统,这样的配置可以有效减少系统运行中的能耗和水资源的浪费。管材和阀门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密闭性、耐腐蚀和耐久性能,进一步降低了漏损风险。

8) 协调消防给水与其他管线布置,与电气、暖通等专业合理布置避免交叉干扰,兼顾安全、经济、美观。经过优化设计,该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消防给水和其他给水的协调统一,为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5]

6. 结束语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优化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特点、火灾风险、给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文章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以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志恒.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优化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1): 143-145.
[2] 戴力.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法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29): 64-66.
[3] 李传志, 李辉, 胡鸣镝. 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优化探讨[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武汉: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 2022: 6.
[4] 李涛.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优化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 2018.
[5] 徐海涛. 某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优化设计[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2(10):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