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DOI: 10.12677/ass.2024.13121082, PDF, HTML, XML,   
作者: 李佳慧, 惠 霞: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延安
关键词: 教学评价英语教学对策Teaching Evaluation English Teaching Counterplan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越来越注重教育的发展。伴随着教育理念的演进,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学环境,而适应的教学评价也难以跟上新的教学形势。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持续的修订和完善,以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这在当今英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文章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以期能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学。
Abstract: Since entering the new era, our country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English teaching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the adap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keep up with the new teaching situ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revis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 whi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oday’s English educ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till faces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discuss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improve English teaching.
文章引用:李佳慧, 惠霞. 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2): 103-10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21082

1. 引言

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清晰地表示了,“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1]。英语教学评价扮演着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角色。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仍然存在“五唯”现象即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等五种现象,这种过于注重结果的倾向普遍存在。其次,因为对学生个体的不同和全面多元化发展的忽视,造成了“标准化”和“一刀切”的现象。此外,一些英语教师和学校对新评价方式的理解和掌握不足,使得在实施新方法时遇到困难。同时,他们无法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未能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因此,亟需解决这些问题以提升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当前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通过这一研究,旨在为推动英语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有效提升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

2. 相关研究现状

本节主要介绍了关于“英语教育评价”的相关研究现状,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评价标准的构建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等领域。

首先,众多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框架和指标。以美国学者泰勒为例,他提出的“四维度”模型涵盖了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泰勒认为,课程评价的核心在于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吻合程度。这一模式以目标为中心,通过评价手段促使教育活动达成设定的目标,这也发展出了基于课程目标的目标评价模式。

其次,其教学评价方式在不断更迭。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应用,融合了定性与定量评价,不仅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还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此外,新时代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引入新技术与工具。例如,通过增值测评技术进行的学生成绩进步程度的定量评价,以及利用课堂观察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定性评价等,均提升了评价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总体来看,国外在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果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这些研究为国内英语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2.2. 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北大核心”和“CSSCI”文献的统计分析,检索方式为篇名输入“英语教育评价”。结果显示,2018年以来,关于英语教学评价的文章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和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领域的学科分布较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评价逐渐走向全面实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教育评价研究经历了“概念深化”、“转型探索”和“新兴发展”三个阶段,并形成了包括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多元评价、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教育评价体系以及教育评价改革在内的五大热点研究领域[2]。但是,通过对已发表的文章来看,可以发现英语教育评价研究存在追赶时事政策热点的倾向,且研究成果呈现碎片化特征,缺乏对英语教育评价研究热点的系统性和全局性把握。

3. 理论基础

本节主要介绍了英语教育评价的两个理论基础: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3.1.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是一种动态地评价学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表现上,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帮助学生迅速调整其学习状态和方法[3]。在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中,该理念强调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超越了传统以学习成绩为主导的甄别与选拔模式,认为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等多个维度并倡导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例如,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应用。这些多元公平的评价方法既可以真实评价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还能全方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鉴于每种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应选择最合适的评价方式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符合我国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也契合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诉求,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

3.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这个理论主张,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力:语言技能、数学逻辑技能、音乐技能、空间技能、身体活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自我认知技能[4]。这些智能在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天生具有这七种智能的潜能。

该理论指出不同的智力相组合形成了学生个体的不同。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别性,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选取适合学生本身的教学方法。同时提到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体现出多元化和多维度的特征,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与潜力。它突破了传统智力观念的局限,促使教育工作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智力领域发展的整体性。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化成长,从而实现教育的更高目标。这样的教学与评价方式,旨在为每位学生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推动其全面发展。

4. 理论分析问题

4.1.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

笔者认为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的框架下,英语教学评价应坚持动态化评价的理念。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则相对较少,甚至被忽视。发展性教学评价重视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全过程,倡导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客观评价。例如,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表现,通常需要通过特定的学习过程来显现。因此,开展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客观和全面的认识,还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采取更加科学公正的教学评价,认真科学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

4.2. 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以站在全新的角度探究英语教育评价体系,提出教学评价的切入点应该是多元化的,重视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变化,要关注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完整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差异性。它主张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多个智能领域,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学术学科。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设计多种课堂类型,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对学习英语兴趣。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比如观察、作品评估和自我评价等。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学生本身的不同,避免采用统一评价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表现,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力,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评价不仅能够更公平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 建议

对于教学评价,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国家要建立科学的英语教学评价标准,加强教育评价学科建设,推动英语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创新[5]。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时,可以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发音清晰度、语法准确性、词汇丰富度、表达流畅性等,并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真实情境的测试方式,结合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来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口语水平。

其次,新时代用好评价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规范、分层分类、多元参与的英语教育评价体系,树立“以评促改”的评价理念,以科学健康的评价导向引领教育发展,防止评价标准与评价结果的简单挂钩[6]。因此,要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横向评价体系,利用综合素养评价模型,涵盖学科知识、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举例来说,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式学习活动时,不仅由教师评分,还结合同学互评和自评,采用多维度评分标准,如创新性、团队合作和执行效果等,确保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际能力。通过定期收集反馈和调整标准,形成一个动态、适应性强的评价体系。要遵循英语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教育特点进行分类设计,形成分类连续进阶的纵向评价方式[7];例如,在小学阶段,可采用游戏和互动活动评估学生的基本听说能力;在中学阶段,则通过项目展示和辩论来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在高年级,可以引入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如模拟面试或演讲。这样的分类设计能够确保评价与学生发展阶段相匹配,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逐步提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以便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了解教学情况。同时,要注重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元化的评估工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定量的测验和考试获取学生的语言知识分数,同时使用定性的观察记录和学生自评,评估他们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语言运用能力。这种“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能够确保评价结果既客观又全面,从而推动英语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变革[8]

最后,大力发展英语教学的专业发展能力,这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以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应加强对新评价方法的宣传和培训,以提升教师对这些新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必须科学合理分析评价结果,有效利用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向正向激励的转变。应加强对英语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持续完善和发展这一体系[9]。通过定期举办工作坊和培训课程,专注于新评价方法的实践应用。例如,组织一系列研讨会,邀请教育专家介绍基于项目的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策略,同时通过小组活动让教师们互相分享和实践这些新方法。这样的培训不仅能够增强教师对新评价方法的理解,还激发他们的内在发展动力,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特长的识别以及强化人文关怀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 人民日报, 2020-10-14(001).
[2] 司林波, 马佩玺, 乔花云. 近三十年国内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领域及变迁特征[J]. 现代教育管理, 2023(11): 63-73.
[3] 李君丽, 祝智庭. 基于新课改的发展性教学评价设计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 2007, 28(4): 66-68.
[4]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
[5] 石中英. 回归教育本体——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刍议[J]. 教育研究, 2020, 41(9): 4-15.
[6] 朱德全. 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如何通向学生的美好未来? [J]. 教育科学究, 2023(10): 1.
[7] 严蕾. 教育评价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机制与实践研究——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J]. 英语教师, 2023, 23(17): 8-11.
[8] 汤青, 周杰. 英语教育教学评价: 理念导向、实践痛点与化解之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8): 35-40.
[9] 刘志军, 徐彬. 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与应对[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8):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