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向赛事高质量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rienteering Events in Gansu
DOI: 10.12677/aps.2024.126137, PDF, HTML, XML,   
作者: 侯才豪, 于 晴, 郝世博: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定向运动体育赛事SWOT分析体育旅游Orienteering Sporting Events SWOT Analysis Sports Tourism
摘要: 依托“国家战略”探索定向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对甘肃省打造品牌赛事和促进全民健身给予强大推动力。对甘肃省开展定向系列赛事情况进行分析,经研究认为:甘肃省定向体育赛事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乏力、但开展定向体育赛事基础好、机会多。依托体育强国路战略推进国际体育赛事合作为交流点、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战略为出发点、培育体育赛事 + 旅游为增长点、强化赛事风险管理为基本点、赛事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打造赛事品牌为突破点,借助“体育强国”战略的新格局促进甘肃定向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national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rienteering sports events, Gansu Province has given a strong impetus to build brand events and promote national fitn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eries of orienteering events in Gansu Provi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orienteering sports events in Gansu Province is congenitally insufficient and weak, but the foundation for orienteering sports events is good and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Relying on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strong country through sports, promoting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as the exchange point, thoroughly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fitness strate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cultivating sports events + tourism as the growth point, strengthening event risk management as the basic poi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 as the foothold, and building the event brand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with the help of the new pattern of the “sports power”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rienteering sports events in Gansu.
文章引用:侯才豪, 于晴, 郝世博. 甘肃定向赛事高质量发展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12(6): 949-954.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4.126137

1. 前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1]。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段目前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但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以下简称国家战略)倡议的发展框架下,甘肃被空前地推到了发展的前沿,以河西走廊为标志性空间的甘肃大地“坐中四连”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甘肃传统的资源禀赋优势地位越来越显著;甘肃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生成地”和“宝库地”的文化优势正在渐次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优势、文化交流优势和跨境文化旅游发展优势,利用甘肃如此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探索分析甘肃省定向运动赛事发展为甘肃体育赛事发展注入新动力。定向运动按交通模式可分为徒步定向、山地车定向、滑雪定向、轮椅定向和其他交通定向,前世界定向锦标赛冠军奥尔森常说的一句话是:“定向比赛,就好比一个人在同时进行马拉松和国际象棋比赛”,定向运动既是一类竞技性运动项目,又是一类休闲娱乐性活动[2]。定向运动作为新兴体育项目起步晚发展因而发展空间大后劲足,甘肃省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借助“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定向赛事为甘肃体育赛事以强大推动力。

2. 甘肃定向运动发展现状

甘肃省定向运动发展起步晚,早在20世纪80年代定向运动就进入中国,甘肃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将该类运动引入甘肃,甘肃省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于2019年1月22日在兰州挂牌成立,之前也陆续举办过一些赛事,但是就目前效果来看,定向运动参与人数少、精品赛事缺乏。以兰州市为例义务教育阶段定向赛事的开展率约为30%其中城区学校占比约在已开展学校的90%左右[3];从兰州市高校层面上来看只有24%左右的高校参加或开展过定向赛事[4]。近几年各类赛事开展有序进行,但绝大部分赛事知名度不高、参与人数少、受众群体小,如表1所示甘肃省近几年定向赛事可知,甘肃省定向赛事没有自己独立品牌,缺乏连续性发展的动力。

Table 1. Orienteering events in Gans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1. 甘肃省近年定向赛事开展情况

甘肃省定向运动赛事开展情况

2015年甘肃省“无线电管理杯”科技体育定向锦标赛

2016年甘肃省“无线电管理杯”科技体育定向锦标赛

2017年甘肃省青少年定向越野锦标赛

2017年“华日通讯杯”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暨甘肃省科技体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2018年全国无线电测向公开赛(甘肃站)暨甘肃省科技体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2019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甘肃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比赛

2019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暨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2019年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定向锦标赛

2020年甘肃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2020年甘肃省定向锦标赛

2020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甘肃平凉站)暨甘肃省科技体育定向锦标赛

“波跃陇原·打卡甘肃”甘肃省定向锦标赛暨2023年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定向锦标赛

2023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乡村定向系列赛暨“波跃陇原·打卡甘肃”科技体育进基层赛事活动

3. 甘肃定向赛事发展SWOT分析

3.1. 甘肃开展定向赛事的优势(Strengths)

甘肃省地貌复杂多样几乎拥有除海洋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如果开发合理甘肃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将独树一帜。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这就意味着甘肃在开展定向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开展定向体育赛事。甘肃省境内拥有54个民族,“战略”中明确提出要走的繁荣之路,甘肃是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发展定向赛事有利于各民族在同场竞技中交流发展促进多民族共同繁荣,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甘肃省内交通网发达,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航空运输发达为甘肃定向体育赛事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2. 甘肃开展定向赛事的劣势(Weaknesses)

甘肃省经济发展落后,远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上的乏力则会导致政策输出上有限,甘肃地处亚高原地带海拔高众多选手不适应当地气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参赛群体。场地开发不到位不全面也成为束缚甘肃省开展定向体育赛事的重要掣肘,甘肃省先前定向赛事较少,大型赛事举办经验缺乏同样也导致各类比赛场地的开发不够全面,目前一些定向赛事集中在城市或者校园。相关企业和部门对于赛事风险管理不够成为制约其开发一些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参与体育赛事人口基数正在减少,相比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甘肃省人口流失555,42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22%。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容易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同时缺乏相应的体育赛事承办公司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全程由政府牵头政府统筹举办易陷入消极办赛,在甘肃历年定向体育赛事中几乎很少出现体育赛事公司统筹举办,2023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乡村定向系列赛事活动(甘肃静宁站)中出现相关体育赛事公司的身影,如何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到体育赛事举办中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3. 甘肃开展定向赛事的机会(Opportunities)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指出要制定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发展运动项目人口[5]。定向运动门槛低,群众可参与度高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举措。“跟着赛事去旅游”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定向体育赛事能够吸引全国各地定向运动爱好者齐聚甘肃,从而推动甘肃旅游发展。例如兰州马拉松促使兰州成为夏季旅游避暑的热门城市,要充分发挥兰州马拉松、玄奘之路八百流沙极限赛的影响力让“流量”变“留量”。《“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可利用的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选定合适地方开展试点,甘肃则可利用其多样型环境展开不同自然禀赋下的定向赛事,例如草原定向、森林定向、沙漠定向等多种类型的定向赛事[6]

3.4. 甘肃开展定向赛事的挑战(Threats)

兰州马拉松作为“双金赛事”其影响力广,大大削弱了甘肃省内其他赛事的影响力,周边城市的体育赛事也给甘肃开展定向体育赛事举办带来压力,例如西安市作为西北重镇每年举办多场体育赛事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甘肃省一些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同时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甘肃省虽然地质地貌丰富多样但是极其脆弱,如果要根据甘肃特有的地貌环境来举办定向赛事,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甘肃定向体育赛事能否发展起来的重要环节。甘肃恶劣多变的自然环境也是举办大型定向体育赛事的重要威胁,例如2021年甘肃白银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酿成了悲剧,如何进行赛事风险管理成为甘肃省发展定向体育赛事的挑战。

4. 甘肃定向赛事高质量发展策略

4.1. 依托体育强国战略推进国际体育赛事合作为交流点

立足于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追求;携手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是共建“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战略倡议的提出,使甘肃从内陆腹地走向了开放前沿。依托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应积极抢抓“国家战略”建设最大机遇,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要加强与“国家战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赛事合作交流,尝试着开拓定向赛事的国际市场,开拓了一条互利共赢的体育发展之路[7]

4.2. 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战略为出发点

全民健身战略是实现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其中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兴的智慧型体育项目,具有益智性和趣味性。定向体育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是智力活动与体育活动相结合,定向运动的这类特点决定了该项运动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特别是青少年,鼓励中小学积极开展定向运动课程,将定向运动赛事融入校运会、区县运动会,打好举办定向赛事的基础。各市县要建立定向运动协会,积极开展区县级别的定向赛事,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将定向运动推向全社会,利用当地高校、公园、景区开展城市定向,优先将已有的场地资源发挥好,各地乡村要积极开发当地资源,借助火热的乡村旅游为开展乡村定向赛事“搭台”。

4.3. 培育体育赛事 + 旅游为增长点

近几年风靡全国的“跟着赛事去旅游”、“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该系列赛事是由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以及当地体育局和运动协会举办,在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并将定向运动相结合,吸引来自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甘肃近些年也举办过该系列赛事,充分展现了甘肃省秀美风景和风土人情,是群众和体育赛事的完美碰撞。甘肃省旅游景区众多,要充分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利用旅游名胜景区的名气开展体育定向赛事,例如敦煌莫高窟,张掖七彩丹霞等地名扬海内外的景区,借助其名气开展系列赛事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2023年甘肃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5261.22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70.74%,较2019年增长19.84%;全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81.93亿元,较2022年增长81.54% [8],甘肃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生机蓬勃,乡村旅游发展迅猛,要将定向体育赛事融入乡村旅游,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体育赛事相结合,充分开展“跟着赛事去旅游”和“边旅游边比赛”的旅游赛事新风尚。

4.4. 强化赛事风险管理为基本点

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要做到提高信息的获取、保持一定的资源冗余、多主体协同参与、不断汲取经验的持续学习和快速适应[9]。要同时做到以上几点非常具有挑战性,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在现代体育赛事中的作用,提高信息的获取来源和风险识别能力来强化人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防控;还要鼓励民间赛事企业积极参与赛事的举办,发挥资本的逐利性以达到赛事越办越好赞助越办越多,政府部门要有充足资金注入并发挥体育彩票为体育事业的集资作用。充分与在甘高校合作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鼓励其开展体育旅游、运动竞赛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吸纳到甘肃体育赛事管理部门中去;与国内外具有丰富办赛经验的省份交流学习,例如广东省开展的非常火热的“南粤古驿道定向赛事”该系列赛事已经是该地的品牌赛事,每年吸引众多选手参赛同时还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飞速发展。强化赛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同时存在许多矛盾例如信息获取的稳定性和现场环境的多变性、资源的冗余和资源浪费等矛盾需要不断去突破。

4.5. 赛事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必将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无论是城市定向还是乡村定向赛事都会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破坏。为此在举办定向赛事的过程中要强化绿色低碳办赛的理念,将该理念贯穿赛事的全过程,并通过运动员和观众将该理念持续性发扬。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需要自身具有良好的理念和操作执行能力,更要依托全民办赛参赛的氛围,甘肃省毗邻西安、重庆、成都等大城市该类城市人口多经济发达要充分发挥经济一体化的“正外部”效应,实现区域体育赛事一体化发展[10]。科技赋能体育赛事,提前精准的为体育赛事人员、物资、交通做好规划,提高办赛效率避免资源过分冗余,提高体育赛事管理、人员调控和赛事风险调控能力,要充分调动办赛地群众积极性为赛事宣传和服务并做好赛事收尾工作,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注重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运动员的体验感和当地是否从该类赛事中有所获益。

4.6. 打造赛事品牌为突破点

目前如兰州马拉松这样具有自己独立品牌的赛事很少,甘肃定向体育赛事举办少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赛事,定向体育赛事的举办困难,缺乏对运动员和体育赛事赞助的吸引力从而导致赛事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小,依托兰州马拉松打造以兰马为领头赛事的“一超多强”的体育赛事格局。甘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革命文化也散落在甘肃大地,便利的交通和种类众多的地形地貌无不在催促甘肃打造自己的定向体育赛事,依托战略和“古丝绸之路”底蕴提出“重走丝路定向系列赛事”“丝绸之路甘肃段定向赛事”等为特色品牌定向赛事,并融合甘肃黄金段城市群体育旅游生态圈1) 黄金东段:以民俗体育与历史文化遗迹为主题;2) 黄金西段:以自然与人工景观、品牌赛事为主题;3) 黄金三角区:以体育旅游重点项目产品为主题,对定向赛事资源进行多重开发,发挥各黄金段内资源开展特色赛事,同时能避免赛事同质化现象[11]。例如“南粤古驿道定向赛事”能够充分发挥古驿道资源与体育赛事结合并打造出自己的赛事品牌侧面说明了甘肃省在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打造自己特色的品牌赛事是走得通的。

5. 结语

甘肃省目前定向体育赛事发展底子薄发展弱、不均衡不充分,但是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人文气息。甘肃省要依托“国家战略”抓住历史机遇将定向赛事融入全民健身战略中、融入体育 + 旅游中、融入乡村振兴中,要利用自身优越的条件打造品牌赛事,将定向体育品牌赛事推向全国。

参考文献

[1] 本报评论部. 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N]. 人民日报, 2023-09-04(005).
[2] 王翔, 等(主编). 定向运动[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 包想存. 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定向运动开展现状和发展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 2022.
[4] 韩晶. 兰州市普通高校定向越野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2020.
[5] 国务院. 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的通知[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03/content_5629218.htm, 2021-08-03.
[6]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https://www.sport.gov.cn/zfs/n4977/c23655706/content.html, 2021-10-26.
[7] 本刊编辑部.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J]. 传播与版权, 2019(4): 3-4.
[8] 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2023) [EB/OL].
https://gansu.gov.cn/gsszf/gsyw/202403/173886542.shtml, 2024-03-31.
[9] 何钢, 倪军, 何强.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组织韧性: 理论基础、现实挑战及提升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2(6): 1-7.
[10] 张晓磊, 李海. 长三角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 逻辑、困境与策略[J]. 体育文化导刊, 2023(9): 84-90.
[11] 何胜保, 高红斌.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城市群体育旅游生态圈路径规划与实施[J]. 体育文化导刊, 2020(4): 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