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意象对济南融创茂广场中的泉城文脉元素的改造设计
Renovation Design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Quancheng in Jinan Sunac Mao Plaza Based on Spatial Imagery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济南的泉城文脉元素融入融创茂广场的空间设计之中,通过空间意象的塑造,提升广场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设计实验等方法,对泉城文脉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运用空间设计的手法对其进行创新表达。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地呈现泉城文脉元素,增强广场的文化魅力。结果表明,融创茂广场设计理念传承了济南泉城城市文化的内涵,意象空间的营造也符合泉城济南城市的空间意象。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Jinan Quancheng into the spatial design of Sunac Mao Plaza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quare through the shaping of spatial imagery. The study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experiments to deeply excavate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Quanchen and uses the techniques of spatial design to express them innovativel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rough reasonable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Quancheng can be effectively presented and the cultural charm of the square can be enhan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concept of Sunac Mao Plaza inherits the connotation of Jinan Quancheng urban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image space is also in line with the spatial image of Jinan City.
文章引用:郭凤茜. 基于空间意象对济南融创茂广场中的泉城文脉元素的改造设计[J]. 设计, 2024, 9(6): 116-123.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6673

1. 引言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逐渐丧失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产,因此城市文脉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们不仅是城市身份的象征,也是吸引游客和增强市民归属感的重要因素。济南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城市,其“泉城”的特色和文脉尤为重要。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正面临着被淡忘和消失的风险。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是展示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关键场所,其设计也日益受到关注。空间意象是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感受,是设计师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空间意象与济南泉城文脉的关联性,分析如何通过空间设计展现泉城文脉元素,为济南融创茂广场的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据资料查阅结果显示,融创“甄生活”旨在打造一个覆盖全产品周期以及生活周期的服务体系,包含对产品定位、品质营造、业主共建、社区文化等多方面综合体,中国共有20家融创茂,分别为成都融创文旅城、大连融创壹号院、广州融创文旅城等,在其建造设计的过程中极为注重文化的传承。如杭州文旅城的景观设计从“时石”为整个景观设计的主要设计概念,呈现的是对于海盐片区商业的一种新的尝试与突破,包容在地文化及如何做到与商业需求共生共存,考量整体空间的地标性,同时为项目商业功能考虑,延续杭州海盐下一段美好的故事。在杭州文旅城“礁石”则是设计中意象的切入点,在设计时嵌入城市的文脉印记。

城市广场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改造广场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弘扬。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及人口的增长,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广场改造可作为一种策略,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交通效率等手段,助力城市应对这些问题。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生态化设计、功能性规划等。

意象是一切艺术创造和艺术审美的核心,而景观场所中的意象则是场所营造和场所体验的核心。当前学者们对于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间分布特征、景观空间意象表达、活力评价及规划设计方法等方面,蒋粤闽(2020)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无锡融创文旅城的总体空间意象进行研究,林青、田逢君(2011)采用印象都度和美誉度两个评价指标对南昌市居民游憩场所评价意象进行测量,傅琪(2019)通过代表性城市文本的共时性感受柏林城市意象与空间的对话。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空间意象的设计表达呈持续发展趋势[1]-[5]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实地调研法

对融创茂广场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相关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主要对广场的布局、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等方面地观察和分析。融创茂广场规模较大,空间开敞,能够为人们提供自由地漫步和交流,且融创茂广场现代感也比较强,流线型地建筑设计、抽象地雕塑和照明设施等都体现出强烈地现代感。

2.1.2. 图像分析法

通过对广场的照片和影像资料进行解析,提取空间意象特征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广场内采用流线型的立面设计以及层层递进的地面铺装和树池打造自由的演绎欢快的游乐体验,是利用“泉城”济南中“泉水”为设计元素,展现济南的文脉特色。

2.1.3. 案例研究法

杭州湾文旅城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拥有海岸及运河双重水景资源,在杭州湾打造世界级主题娱乐活力之城,见图1。将海塘文化淬炼,以「时石」为整个景观设计的主要设计概念,希望通过景观的手法,将一个长时间发生的事件及文化调性,浓缩并萃取成一个人性尺度体验的感知片段。理解「时间」与「石」的交互关系,探索流动的时光与静态的自然物之间的慢影响与瞬间冲击的力度。浙江海盐主题小镇位于融创文旅城的南端门户位置,周边拥有文旅城丰富的业态配套,融创水世界、主题乐园、雪世界、童世界、豪华酒店群、奥莱公园等。

Figure 1. Hangzhou Bay Tourism City project location map

1. 杭州湾文旅城项目区位图

设计过程中不断探索演绎方式,尝试如何呈现海盐的文化气质并兼顾商业调性,在材料及尺寸不断追求,落实设计理念并考虑完整项目落地性。尊重时间留下的印记,赋予未来无限的想象。我们建造的不只是一座商场,而是一个延续海盐生活的轨迹,见图2。浙江海盐主题小镇呈现的是对于海盐片区商业的一种新的尝试与突破,在现代商业中寻找一种新的实践,包容在地文化及如何做到与商业需求共生共存,见图3图4

Figure 2. Seawall culture map

2. 海塘文化图

Figure 3. The view of Hangzhou Bay Tourism City

3. 杭州湾文旅城景观俯瞰图

Figure 4. The rectangle superimposed play area of Hangzhou Bay Tourism City

4. 杭州湾文旅城矩形叠加游玩区

2.2. 研究范围

本文研究对象为济南融创茂广场,所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项目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位于经十路、凤鸣路东,冰篮球场西边,融创乐园北,景和山庄南,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此项目区域人口密集,周边学校、医院、社区等设施齐全,目前济南东边区域常驻人口数量逐年上升,且消费水平较高,为设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基础。

济南融创茂广场所在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济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广场周边历史建筑、古迹众多,如大明湖、千佛山、凤凰山、雪山、韩仓河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为广场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本设计旨在研究如何将济南泉城文脉更好的融入广场设计中,使得融创茂广场作为济南的重要城市节点之一所表现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同时为融创茂广场设计注入新的灵魂[6]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了全面的了解广场的现状和泉城文脉元素的体现情况,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现有的网络照片数据来源分为两类,一类为专业机器记录的城市照片数据,如地图街景照片等;一类照片来源为社交网站的用户个人分享,如微博、豆瓣、facebook、小红书等,拍摄者多为游玩的市民和游客。本研究采用第二类用户体验分享的照片数据,更贴近融创茂广场的使用者即居民和游客对融创茂广场的真实感知,更加反映人本视角下的济南城市空间意象。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改造设计中应强化空间意象与泉城文脉的融合,如增加泉城特色的景观元素,休闲设施、雕塑等,使其与广场的整体布局相协调[7] [8]

3. 空间意象与泉城文脉的关联性分析

空间意象在影响文脉元素的表达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首先,空间意象为文脉元素的呈现提供了具体的载体和语境。文脉元素,作为文化的精髓和历史积淀的产物,往往需要一个合适的舞台来展示其深厚的内涵。而空间意象正是这个舞台的构建者,它通过特定的空间形态、布局和氛围,为文脉元素提供了一个富有意义的展示环境。其次,空间意象能够强化文脉元素的情感表达。空间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它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当文脉元素融入空间意象时,它们之间的互动会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济南的泉文化代表了城市的生命力与活力,当泉水的形象被巧妙地融入广场的空间设计中,市民和游客便能在其中感受到泉水的灵动与活力,从而深化对泉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9]

再者,空间意象的创新表达方式能够赋予文脉元素新的生命力。传统的文脉元素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面临被遗忘的风险,但当它们与现代的空间意象相结合时,便能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时代解读[10]

最后,空间意象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使文脉元素在互动中得到传承和扩散。当空间意象与文脉元素相得益彰,它们能共同创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还能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11]

4. 济南融创茂广场的空间意象分析

4.1. 空间布局

济南融创茂广场的空间布局以开放式广场为主,通过合理的分区和功能规划,呈现出一种流动而富有层次的空间形态。广场中央设置了一处大型喷泉,与周边建筑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增强了空间的开阔感和通透性。此外,广场的交通流线设计合理,既满足了人流集散的需求,又保证了空间的流畅与连贯[12]

4.2. 景观设计

济南融创茂广场的景观设计充分挖掘了泉城文脉的特色元素,通过引入泉水、石桥、古建筑等景观元素,塑造出富有泉城特色的空间意象。例如,广场中央的喷泉设计灵感来源于济南的趵突泉,水景的动态效果与周边静态的建筑和植被形成对比,增强了空间的活跃氛围。此外,广场周边的植物配置也考虑到了生态和景观的双重效果,采用乡土树种和特色花卉营造出宜人的绿色环境[13] [14]

4.3. 文化氛围

济南融创茂广场的文化氛围营造尚显不足。虽然广场在景观设计上融入了泉城文脉元素,景观设计中地面铺装是以泉水递进为元素设,但在文化活动的组织、艺术装置的设置以及环境装饰等方面还有待加强。未来可增设与泉城文化相关的艺术装置、文化墙、互动体验设施等,通过丰富的文化元素增广场的文化氛围,提高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15]

5. 融创茂广场改造设计方案

5.1.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再现泉城记忆,塑造文脉空间”为设计理念。这个理念旨在通过深入挖掘泉城文脉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创造出与泉城文化相呼应的空间意象,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具体而言,这一理念旨在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 文脉重塑与传承:我们深知,泉城济南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脉元素是广场改造设计的核心灵魂。通过对泉城文化的深入挖掘,提取其独特的色彩、符号和故事,我们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广场的各个角落。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希望市民和游客在广场中感受到泉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领略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 艺术与创新的设计手法:我们相信艺术与创新是提升广场品质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在改造设计中,我们将运用现代艺术和创新设计手法,为广场注入鲜明的艺术氛围和创意元素。例如,我们可以引入数字化艺术装置、互动性雕塑和创意照明系统等,为广场增添现代感和科技感。此外,我们还将注重技术与设计的结合,探索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通过这些创新的设计手法,我们期望将广场改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创意无限的文化地标。

(3) 长期维护与动态发展:为了确保广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注重长期维护和管理。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将制定科学的管理和维护计划,确保广场的设施、植被和艺术品的完好和美观。同时,我们还将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市民的需求,对广场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完善。例如,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文化展览等,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通过动态发展,我们将使广场保持活力,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6] [17]

5.2. 设计策略

5.2.1. 空间规划设计

为提升广场的整体品质,赋予其独特的泉城文化魅力,并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综合运用空间规划设计、艺术装置规划、绿植景观配置、休闲设施布置和导视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策略对融创茂广场进行改造设计。

整体布局以泉城文脉为核心,将广场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包括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区等。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融创茂广场入口由于车辆的随意停放使得广场入口拥堵,因此加大对车辆的管理并做好导示牌引导游客合理停车,同时适当扩大入口区,使得空间更加开敞[18]

5.2.2. 艺术装置规划

结合泉城文脉特色,选择适合的艺术装置形式,体现广场的文化底蕴,同时考虑定期更换艺术装置,为广场带来新鲜感,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关注。

5.2.3. 绿植景观配置

绿植选择方面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确保绿植的生长效果和生态效益。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将绿植与硬质空间有机结合,创造优美的绿化景观。

5.2.4. 休闲设施和导示系统规划

由于融创茂广场会不定时举办大型活动,又临近商场和融创乐园,行人数量较大,因此休闲娱乐设施的增加是很有必要的。延续融创茂以“泉水”为元素的出发点,为人们提供休闲设施,同时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使市和游客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性和便利性。

广场入口堵塞问题、广场内部无明确导视为是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在合理安排休闲设施位置的同时提供完整的导视信息。

5.3. 方案实施

在融创茂广场改造休闲区设计中,将曲线元素与泉水水元素相结合,旨在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生动的休闲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曲线元素的应用,可以柔化空间的硬朗感,增强休闲区的温馨与舒适度,整个休闲区呈现出一种流畅、优雅的氛围。同时,将原水元素巧妙地融入曲线设计中,可以进一步提升休闲区的品质。不仅突显了济南休闲区的独特魅力,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诗意和韵味的休闲空间。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体验心灵的放松与愉悦。

从生态角度看,植被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要素。实地考察发现融创茂广场中植被覆盖率较低,因此在广场内部增加植被覆盖率,帮助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其次,绿树、花草等植被能够美化广场环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宜人的休闲娱乐空间,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济南融创茂广场步行街也是用曲线元素,泉城文脉始终贯穿在整个融创茂广场的设计之中,使其成为济南重要城市空间节点之一,也能更好地展现泉城济南的传统文脉,增强市民和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重复表现济南的历史底蕴和城市特色。

济南融创茂广场作为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导视系统的存在是必要的。首先,导视系统为广场的访客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信息识别,方便他们快速找到目的地。特别是在大型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导视系统有助于减少迷路和寻找时间,提高购物和休闲的便捷性。其次,一个清晰、专业、有特色的导视系统也是广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视系统部分也采用曲线元素并结合现代手法,简约的线条设计,更方便人民辨别[19] [20]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济南融创茂广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空间意象与泉城文脉元素在改造设计中的运用。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本文揭示了广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策略。研究发现,广场的空间意象与泉城文脉元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为改造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改造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空间意象的塑造,将泉城文脉元素融入广场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改造设计措施,包括空间布局、景观营造、设施完善等方面。

济南融创茂广场的改造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与努力。未来,我们建议进一步深化对空间意象与泉城文脉元素的研究,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应注重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应用,提高改造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广场的运营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广场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会有更多的公共空间需要进行改造设计。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改造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共同为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注 释

图1~4来源:网页引用,https://www.gooood.cn/seawall-art-plaza-in-hangzhou-bay-cultural-tourism-city-waterlily.htm

参考文献

[1] 刘为力. 景观场所意象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19.
[2] 蒋粤闽. 基于城市意象与空间叙事的城市节点设计——以无锡融创文旅城为例[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20(1): 51-55.
[3] 林青, 田逢军. 城市游憩空间意象营造实证研究——以南昌市为例[J]. 旅游论坛, 2011, 4(4): 90-94.
[4] 傅琪. 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柏林城市意象与空间话语——以《柏林童年》《柏林, 亚历山大广场》《意外之地》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 2019(11): 157-162.
[5] 刘祎绯, 于港. 北京老城朝阳门内片区的古代空间意象复原与变迁的精细化研究[J]. 建筑学报, 2022(S2): 117-122.
[6] 林磊. 凤泉广场城市广场的环境艺术设计[J]. 建筑学报, 2021(6): 117.
[7] 陈满光, 欧阳兆龙. 紧凑城市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深圳实践——以深圳湾创业广场详细蓝图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22(S1): 136-142.
[8] 庄慎.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的私密感和领域感——上海永嘉路309弄口袋广场设计策略[J]. 建筑学报, 2020(10): 22-28.
[9] 殷优娜, 李杉杉. 旅游文本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以泉城济南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3): 191-194.
[10] 王育济. 济南历史文化的变迁与特征[J]. 东岳论丛, 2010, 31(5): 5-26.
[11] 张岚, 周玮, 朱明远. 空间视角下城市感知形象对游客重游意向的影响效应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1): 111-115.
[12] 关安安. 导向系统在购物空间设计中的多重视觉体验——以香港希慎广场为例[J]. 装饰, 2019(4): 140-141.
[13] 康琳英. 广场设计[J]. 出版发行研究, 2020(9): 65.
[14] Shehu, A., Dauran, N.S. and Usman, A.G. (2023) Estimation of Missing Value in Sudoku Square Design. Asian Journal of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24, 11-16.
https://doi.org/10.9734/ajpas/2023/v24i4530
[15] Liu, N., Sun, X., Hong, S. and Zhang, B. (2022) Reproduction, Cultural Symbolism, and Online Relationship: Constructing City Spatial Imagery on TikTok.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3, Article 1080090.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2.1080090
[16] Cheng, Y., Ding, J. and Liu, H. (2022)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Coverage Using Remote Sensing Spatial Imagery. Academic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Earth Science, 4, 44-47.
[17] 曾桂林. 基于“城市意象”的泉州古城空间分析[J]. 中外建筑, 2018(4): 72-74.
[18] 马交国. 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遗产生态价值及规划调控研究[J]. 景观设计, 2023(4): 19-21.
[19] 范绍磊, 耿谦, 张江. 基于延续历史文脉的城市更新研究——以济南市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为例[C]//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武汉市城建集团(武汉市城市更新中心). 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治理. 济南: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3: 352-357.
[20] 于晓卉. 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济南泉城路片区公共环境活化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