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域下社区体育俱乐部促进“康养之都”建设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ommunity Sports Club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and Wellness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Fitness
DOI: 10.12677/aps.2024.126152,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樵 漩:商洛学院人文学院,陕西 商洛;康 聪*:商洛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陕西 商洛
关键词: 全民健身康养之都社区体育俱乐部National Fitness Health City Community Sports Club
摘要: 近年来,在人民对于健康的热情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政府愈发重视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建立适合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等。2016年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如何不断的完善场馆器材和公共体育进行了说明,对如何实现“全面健身”也给出了方法。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载体和指标,也是社会体育的主流表现形式。本文的研究目的是:1) 研究社区体育俱乐部对城市软实力的影响,促进“康养之都”的建设;2) 对开展和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好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特色的群众体育体系有较大的实践意义;3) 推进民间体育竞赛业的发展,提高人文素质,拓展城市健康新方向,建立居民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社区体育俱乐部如何促进“康养之都”建设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相关结论,希望对“康养之都”如何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enthusiasm of the people for health, the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greater importance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national fitness and establishing a public service system suitable for community sports. The “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 for Sports Development” released by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in 2016 explained how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venue equipment and public sports, and also provided methods for achieving “comprehensive fitness”. Community sports clubs are the carriers and indicators for achiev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also the mainstream form of social spor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1)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ommunity sports clubs on urban soft power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 and wellness capital”; 2) I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arrying out and guiding mass sports activities, better implementing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and building a distinctive mass sports syst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competition industry, improve humanistic quality, expand new directions for urban health, and establish residents’ confidence and pride.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survey on how community sports clubs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 and wellness capital”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drew relevant conclusions.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 and wellness capital”.
文章引用:樵漩, 康聪. 全民健身视域下社区体育俱乐部促进“康养之都”建设的路径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12(6): 1055-1060.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4.126152

1. 前言

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载体和指标,也是社会体育的主流表现形式。社区体育具有闲暇性的特点,居民完全在自己的闲暇时间参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安排越来越丰富,社区体育服务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这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2. “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概念界定

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体育协会、晨晚练点等二级组织,这些组织在俱乐部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中起到协调和管理的作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内容多样,包括健身训练、体育竞赛、团队建设等,旨在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居民的需求。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提供锻炼场所和环境,还能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力量。综上所述,社区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公益性群众体育组织,在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社区体育俱乐部”、“康养之都”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检索,全面收集诸多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整理前沿信息,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

3.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目前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康养之都”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调查,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研究。

3.3. 访谈法

围绕目标现象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编辑访谈提纲,对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相关负责人等进行访谈,为课题研究获得一手研究材料。

3.4. 逻辑分析法

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演绎,实现调查内容的可操作化测量;对相关数据、一般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康养之都”与社区体育俱乐部协调发展的“寒冰”所在,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撑。

3.5. 案例分析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发展与建设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 社区体育俱乐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活动,加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体育强国奠定基础,并打造出健康社区、健康城镇和健康家庭的全民健康事业[1]。近年来,在人民对于健康的热情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政府愈发重视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建立适合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等。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不断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加强场馆设施建设与管理,对“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社区体育俱乐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何伟[3]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社会体育;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区体育法治体系,加强新时代体育理论研究,使社区体育健康良好地发展。祝良[4]对上海的实践创新角度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诊断,最后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王林[5]对安徽省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资源整合机制和志愿者的招募制度等进行了整合,提出了相关的社会资源发展路径。赵嘉宜[6]提出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全面健身的发展基础,有利于公共服务体质和居民的健身体能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在体育发达国家,社区体育俱乐部在社会体系中的定位十分明确。它们被视为福利体系体育健身领域的基层实施单位,与学校、医院等机构一样,肩负着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基础服务的重任。例如,在意大利的福利体系中,社区体育俱乐部隶属于大众体育领域,而大众体育则被划归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属于福利体系的普遍措施领域。

此外,各国政府在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持上也给予了社区体育俱乐部极大的支持。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保障居民能够合理享受体育权益、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社区体育俱乐部作为大众体育开展最有效、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对体育人口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为社区体育俱乐部更深层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社区体育俱乐部在我国群众体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的社区体育俱乐部面临着供给与资源的有限性、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性、居民体育活动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等挑战,俱乐部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意识不强、依赖政府财政、体育场馆投入使用后的维护费用很高、管理人员不足,工作职能范围模糊,服务产品达不到预期效果等。

4.2. “社区体育俱乐部”对“康养之都”建设的研究现状

根据研究所知,国外对于“康养之都”有关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还是空白。社区体育俱乐部是整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城市体育的文化之中。社区体育俱乐部通过推广全民健身和体育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水平,也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成功案例如商洛市,通过一系列措施,成功推动了体育事业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文献调查发现,“社区体育俱乐部”促进“康养之都”建设这一区域的研究还是空白,没有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实施方案。体育产业可以对本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体育生态旅游项目、体育赛事项目的承办等,社区体育俱乐部可以协调与配合[7]

5. 社区体育俱乐部对“康养之都”建设的影响分析

5.1. 塑造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是凸显城市个性、身份、魅力的标准。现阶段居民虽然生活水平大部分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对于社区体育俱乐部等体育文化的认识还有所欠缺。这不仅局限于生理层面的参与感,在文化价值取向的作用和动机方面也有所欠缺。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身心愉悦,还是对生活质量的完善和提高,精神愉悦的同时实现身体的锻炼。这是文化现象的体现,也是城市体育文化、体育使命、人文活力、人文气息、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

5.2. 提高人文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意识淡薄、人类环境恶化与人情淡漠等现象显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迷茫与心灵空虚。人们的身体与心理和社会道德等出现新的挑战。人文素养的要义就是人文精神。体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社会体育俱乐部有助于加强与提高城市居民的人文素养,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8]

5.3. 激活城市生命力

社区体育俱乐部在激活城市生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还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社区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服务,不仅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还通过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激活了城市的生命力。

5.4. 增强城市凝聚力

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增强城市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服务,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对于居民而言,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便利的交通和充实的生活,城市软文化可以丰富城市精神建设。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提供精神营养和全面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和意识。社区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服务,不仅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还通过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激活了城市的生命力。全民健身背景下,社区体育俱乐部可以提升全民健身的推广,支持地区的社区体育建设。为提高居民水平和城市文化建设、健康与人文、建设城市形象和发展力做出贡献。

6. 社区体育俱乐部促进“康养之都”建设的路径

6.1. 建立健全体育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的体育政策法规可以保障居民的自身利益和权利。社区体育俱乐部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可以确保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合法合规运营,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规范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6.2. 定期组织进行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俱乐部定期进行体育活动对于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定期进行体育活动是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核心任务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还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社区体育俱乐部可以成为推动社区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6.3. 传播体育部健身知识

聘请健身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指导,有效的普及健康知识与保健内容,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专业的人士管理社区体育俱乐部。定时的开展体育健身讲座与研讨会,促进社区体育健身与健康护理等知识的传播,引导居民科学的健身与锻炼。

6.4. 加大体育设施投入

社会体育俱乐部加大体育设施投入,不仅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需求,还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和公私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当地政府也要广泛吸纳社会、个人、企业等捐赠行动,进行资金的有效监管,实施责任制,防止虚报与挪用,充分利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设施与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7. 结论与建议

社会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服务,不仅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还通过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激活了城市的生命力。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社会体育俱乐部可以成为推动康养之都建设的关键力量。

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全民健身视域下社区体育俱乐部促进“康养之都”建设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SWK017,项目类别:商洛学院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023-11-01.
[2]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https://www.sport.gov.cn/n10503/c722960/content.html, 2023-11-01.
[3] 何伟.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交际, 2021(2): 226-228.
[4] 祝良. 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成长: 发展历程、问题诊断及未来出路[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2019: 4261-4262.
[5] 王林, 王兰. 安徽省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整合路径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 2020, 22(5): 89-92.
[6] 赵嘉宜. 全民健身视域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参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路径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7): 93.
[7] 党率航. “一都四区”描绘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画卷[N]. 商洛日报, 2022-06-20(001).
[8] 王婕妤, 党率航. 商洛: “一都四区”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N]. 陕西日报, 2022-07-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