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DOI: 10.12677/tcm.2024.1312502, PDF, HTML, XML,   
作者: 高羿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于学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三科,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针灸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Acupunctur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Research Progress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它通常在青春期和育龄期的女性中较为多发,其特征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受孕困难、体毛过多、面部痤疮以及体重超标等表现。针灸在治疗PCOS方面凭借着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广受患者好评。文章通过总结针灸治疗PCOS多种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与思路。
Abstrac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a complex metabolic disorder that is usually more common in women of adolescence and childbearing ag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rregular menstrual cycles, difficulty conceiving, excessive body hair, facial acne, and excess weight. Acupuncture is widely praised by patients for its simplic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PCO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various method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CO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ideas for clinical practice.
文章引用:高羿鹏, 于学平.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学, 2024, 13(12): 3371-3374.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4.1312502

1. 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以及超声下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COS发病率高达10%,这个比例使其一跃成为育龄期妇女群体中最为普遍的内分泌相关疾病[1]。本病不仅会对女性的生殖功能造成影响,还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患病风险,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负担[2]。尽管PCOS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它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3]。西医治疗PCOS多以卵巢打孔术、口服激素类药物及对症治疗为主,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费用高昂、副作用过多等缺陷令患者难以接受。针灸疗法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个性化治疗,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患者耐受度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治疗PCOS的不同针灸疗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PCOS提供参考。

2. 单纯针刺疗法

在临床治疗PCOS的过程中,穴位的选择至关重要,多数医家以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肾俞、中极、气海及子宫作为主穴,并结合中医辨证进行配穴,同时一些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形成了独特的认识,并依据各异的治疗原则选择穴位,均成功实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伍洲梁等[4]采用俞募配穴法针灸治疗PCOS患者32例,强调本法能够补虚泻实,调和脏腑,使冲任充盈有时,治疗12周后,患者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指标及内脏脂肪含量明显改善。陈欣[5]针对心脾两虚型PCOS,选用安神培土针灸法治疗,穴取神庭、百会、内关、足三里、神阙、三阴交,诸穴共奏补脾益肾,养心安神,通调冲任之功,疗效较佳。王宝莲[6]认为治疗本病之关键在于使失调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恢复平衡,其根据月经周期各阶段气血阴阳变化的差异,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经治后患者妊娠率提高,卵巢体积缩小。李童[7]对32例脾虚痰湿型PCOS患者运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他着重于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化解痰湿,通畅气血,使月经来去有时,治疗总有效率达70%。

3. 电针疗法

电针是以古代针刺技术为基础,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而成的治疗方法。操作者先进行针刺直至得气,随后在针体上施加微量电流波,以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8]。沈凌宇等[9]使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腹部肥胖型PCOS,发现与2 Hz低频电针相比,采用2 Hz与100 Hz交替的疏密波电针在减少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的腰围方面疗效更佳。这种电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提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并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痤疮状况、减轻疲劳感以及缓解痛经症状。刘晓竹等[8]采用电针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34例,并与安慰针刺组作对照,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清睾酮、雄烯二酮水平降低,月经及排卵情况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可达68.75%。姚敏等[10]研究发现,电针能够平衡PCOS患者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机体性激素水平得到改善,促进月经周期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胰岛素传导信号表达,降低胰岛素抵抗。

4. 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是将针刺的机械刺激与艾火的温热效应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调和气血、温通经脉的作用[11]。彭冬梅[12]应用温针灸治疗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30例,其认为本病以痰瘀为标,肾虚为本,使用温针灸疗法能够温养胞宫与肾脏,通调气血经络,祛除痰瘀,使月事以时下,经治后月经恢复率为73.33%。林旭明等[13]对30例PCOS患者使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并以常规针刺组作为对照,其发现患者多以痰湿蕴结及肾阳亏虚为多,故临床以健脾益肾,化痰祛湿为治疗原则,总有效率为66.67%。徐彩霞等[14]设置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克罗米芬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督脉温针灸疗法,治疗9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流产率、性激素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2.7%。杨婷等[11]采用温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COS,其认为本法能够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推动卵泡达到成熟状态,进而增加患者的受孕可能性。

5.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基于中医针灸学理论,与现代医疗技术相融合的特殊疗法。其主要通过特定针具将可吸收线体植入穴位,以此产生长期的刺激效果,调整并改善人体脏腑的功能,平衡气血,从而达到增强、巩固疗效的目的。本法相较于普通针灸作用时间长,刺激量大,同时能够使针灸次数减少,简易便捷,患者依从性高。宋兴瑰等[15]针对肥胖型PCOS患者采用脐周八穴埋线进行治疗,证实了本法对糖脂代谢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改善作用,总有效率为92.42%。徐颖等[16]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穴位埋线联合口服避孕药组治疗PCOS总有效率为82.43%,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避孕药组的67.57%,且对患者激素与代谢水平,卵巢储备能力的调节作用均较优,证实了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作用。刘文琼等[17]在对腹型肥胖及均匀性肥胖PCOS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后发现,两者排卵率、妊娠率及性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均匀性肥胖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腹型肥胖患者,说明脂肪的分布对于糖脂代谢水平及内分泌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6. 针药结合疗法

针药结合疗法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综合性治疗方法,该法是中医针灸与药物治疗的有机结合,能够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庄海娜等[18]运用分期针灸配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PCOS患者36例,强调女子治血的重要性,并以“冲为血海”为理论基础,针对女性不同生理周期的特点差异进行辨证取穴,疗效较佳。文慧华等[19]针对肾虚血瘀型PCOS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是在服用促排卵药物的基础上,结合通元针法与补肾活血膏方进行治疗,经过6个完整的月经周期治疗后,患者的卵泡发育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睾酮、促黄体生成素及抗缪勒氏管激素均明显下降,临床综合疗效高达83.33%。张楚楚等[20]观察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并与口服西药组进行比较,发现针药结合组对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的改善作用显著高于西药组,表明本法对PCO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7. 小结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PCOS疗效确切,能够通过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及针刺手法和配穴方案达到治疗目的,针灸不仅能够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功能、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改善内分泌功能,还可以缓解体重超标、面部痤疮、体毛过多等临床并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然而,针灸在治疗PCOS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其一便是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其二是针灸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三是目前大部分PCOS的临床研究主要关注短期效果,而对于长期疗效则缺乏持续的跟踪观察。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Goodarzi, M.O., Dumesic, D.A., Chazenbalk, G. and Azziz, R. (2011)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is.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7, 219-231.
https://doi.org/10.1038/nrendo.2010.217
[2] Nandi, A., Chen, Z., Patel, R. and Poretsky, L. (2014)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3, 123-147.
https://doi.org/10.1016/j.ecl.2013.10.003
[3] Stener-Victorin, E., Padmanabhan, V., Walters, K.A., Campbell, R.E., Benrick, A., Giacobini, P., et al. (2020) Animal Models to Understand the Et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ndocrine Reviews, 41, bnaa010.
https://doi.org/10.1210/endrev/bnaa010
[4] 伍洲梁, 柴诚诚, 孟令萃, 等. 俞募配穴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24, 35(7): 1685-1687.
[5] 陈欣. 安神培土针灸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3.
[6] 王宝莲. 针灸周期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排卵障碍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
[7] 李童.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患者的疗效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8] 刘晓竹, 汪迪, 周竞, 等. 电针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3): 211-215, 221.
[9] 沈凌宇, 富小菲, 曾沁, 等.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 针刺研究, 2023, 48(12): 1266-1273.
[10] 姚敏, 王芹, 毛慧芳, 等. 电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C]//中国针灸学会. 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 武汉: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9: 6.
[11] 杨婷, 谭姣姣, 杨静. 温针灸联合常规西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妊娠情况和性激素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23, 45(9): 1545-1548.
[12] 彭冬梅. 温针灸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13] 林旭明, 刘猛, 任珍, 等. 温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5, 31(4): 94-95.
[14] 徐彩霞, 穆艳云. 督脉温针灸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疗效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 35(4): 2153-2156.
[15] 宋兴瑰, 富宏怡, 杜海胜, 等. 脐周八穴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对雄激素水平、糖脂代谢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4(5): 838-845.
[16] 徐颖, 米海霞, 杨洋. 穴位埋线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24, 22(4): 665-668.
[17] 刘文琼, 左新. 穴位埋线对两种肥胖类型PCOS患者生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24, 51(1): 161-165.
[18] 庄海娜, 徐金龙, 邢利威, 等. 分期针灸配合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24, 43(10): 1056-1062.
[19] 文慧华, 杨婉芳, 黄瑞连. 通元针法联合补肾活血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1(2): 398-406.
[20] 张楚楚, 刘菏婧, 徐昕. 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 29(19): 1477-1482, 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