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设计背景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游客对高品质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据了解,人们越来越渴望体验乡村生活的慢节奏,越来越注重体验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一些古建筑是拆除重建还是保留不动,有很多呼声。建筑的拆除和保留从侧面看都有正反两方面意义。在固有的地理位置中进行重新考察和考量才是对建筑持有的尊重和保护。对旧建筑进行重新改造,从小方面来说有利于带动周边经济体的发展,从大方面来说有利于城市甚至国家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将其进行改造,可以确保更为完善的经济性,安全性。提高房产的价值,非常具有性价比。有利于资源节约,城市环境的更新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1.2. 设计目的
此设计是针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民宿进行改造(图1)。将原场地中固有的破旧建筑进行重新改造,改变建筑不堪的面貌及周边环境的杂乱无章和毫无秩序。营造一个集自然与疗愈为一体的新型民宿。设计的目的是从实地出发,就地取材,契合当地文化的同时,加入了环保因素。与周边景观建筑相融合,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打造安全舒心的旅游环境。
2. 前期调研
2.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图1)。一个极具特色且风光秀丽的海岛——养马岛。它位于烟台的东海岸,牟平区的北部,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在春末夏初的五月,我启动了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民宿改造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选择这个时间段进行调研,是因为五月的气候宜人,既能够体验到春季的温和,也能感受到初夏的活力,这对于评估养马岛的旅游潜力和自然环境尤为重要。养马岛,这个被称为“中国马尔代夫”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1.1. 项目区位分析
养马岛北临黄海,南连内陆。养马岛属于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小。受热带气旋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养马岛此地过去是以养马为主的小岛。传说是秦始皇东巡时发现的宝岛,看到岛上浩浩汤汤的景象格外惊喜和异常震撼,于是将此地封为“皇家的养马岛”,从此马就成为古代征战的主角,有了飞马驰骋的景象。后来因古代百姓不满秦始皇的统治,将其改名为养马岛。根据烟台的气候温和舒适的特点,牟平区养马岛文化渊源的特色,此地适合建造一个自然疗愈并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民宿。
Figure 1. Geographical location
图1. 地理位置①
2.1.2. 项目文化分析
养马岛的著名景点有秦马广场,此广场正如景点名称一般,是将秦始皇东巡以及驰骋天下时的景象打造而成的浮雕雕像和文化墙,处处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为后世带来了无限的想象,是人类智慧的财富和结晶(图2)。七骏雕塑位于海域中,七骏是七匹骏马的名称,反映了骏马奔腾的景象和气势磅礴的势气。雕塑做工运用防腐材质和钢筋混凝土加工而成,避免了海水的摩擦力和海浪的冲击力。御笔苑位于养马岛东部,树林、礁石、海浪和红色步梯的结合,给人带来错落有致的立体感和通往未知小路的神秘感。
Figure 2.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图2. 历史文化演变①
2.2. 优秀案例分析
2.2.1. 成都温江悦椿酒店
成都温江悦椿酒店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酒店采用了仿川西民居式建筑,具有淳朴浓厚的川西当地风情,让游客获得浓浓幸福感[1]。酒店入口采用当地砖石砌成,石块颜色不均,大小不一,朴素的同时又不失时尚的韵味。建筑以青瓦和木色墙体为主色调,与周边的树枝干、草丛、群山浑然一体。整体建筑古典小众又惊艳,不失设计中疗愈生活的理念。建筑的疗愈空间采用竹编特色元素制成的木质窗台,开窗的同时日光照射下来,竹编的阴影反射在地面,层次丰富[2]。另外镂空的竹编窗台的设置,容易让整个室内空间更好地通风,不会对成人儿童造成气味的伤害。建筑的住宿空间采用现代的窄扇落地窗,色调仍然是木色调,视野开阔又让窗户排列有序,不显得空洞。根据地理位置考量,地域性特征显著[3]。建筑的周边布置了原木色的休闲茶桌椅和少量座椅,使游客闲暇时光可以放松身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置身于自然中。
成都温江悦椿酒店适宜的群体人群不限,无论是成人儿童还是宠物都有适当的安排。设计中,为儿童考虑后在周边布置了设施项目,保证对不同群体的关注。对于自带宠物的游客来说,设计了露台,草坪等等。对于宠物的需求布置妥帖,也极具亲和力。夜晚的酒店在统一黄色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高级感满满,与深蓝色的夜晚显得浑然天成。成都温江悦椿酒店(图3)白天景色的自然古朴与傍晚景色的极致奢华被称为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完美典范。
Figure 3. Angsana Hotel, Wenjiang, Chengdu
图3. 成都温江悦椿酒店②
2.2.2. 杭州林隐西庐民宿
杭州林隐西庐民宿位于杭州上城区。是一个极其注重自然的民宿建筑。整体风格静谧深沉,有种归隐山林的感觉。建筑运用现代黑白建筑风格与古典绿植园林风格的碰撞,美轮美奂。整体色调简单大气,黑白色系搭配周围绿植,显得高级感满满。
建筑围栏采用当地砖石砌成,体现了山林民宿的特色。入口处采用深咖色木门,高度与砖石墙体一致,避免了墙体因为过高的厚重感。此外,在小景的配置上面,白色小石子铺成的地面,四周围绕单体砖石,与入口的墙体相呼应。大小不一,既有松弛又不缺失紧致感,甚有美的韵味。民宿以清秀雅致的南宋风韵为主基调,设计师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文化相结合,体现了文学思想的散发。室内布置采用原木定制,为游客打造舒适健康,安心的休息空间。淡淡的木质香气,促进游客睡眠效果,让人心旷神怡。
3. 概念设计
3.1. 项目设计立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海洋资源的无序开发,海洋渔业不断衰落,失海渔民面对产业转型现实,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是失海渔民转业的一大机遇。相应地,“旅游热、民宿风”已经成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对民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具有悠远的历史,此外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养马岛周边的区域,建筑出现了少量废弃房屋和格格不入的建筑群,影响整体美观的同时破坏了地表和周边的环境,大大影响了当地蓝天碧水的整洁面貌。为此,旧建筑需通过改造的方式来打破这种与整体格调突兀的局面。铲除随着时代变化不停增长的野草,恢复生机勃勃大自然的正常状态。
设计的初衷就是要让人们体验一种返璞归真,亲近大自然的生活状态。在喧嚣的城市里每天面对快节奏,极大压力的人能够得到一种放松和休息,给他们提供心灵庇护的港湾,愉悦身心。本民宿的设计立意是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住宿空间,打造一个集自然与疗愈为一体的民宿,营造全龄友好的氛围。让本地居民感受到浓烈的归属感,让外来游客感受到身在异乡的舒适感[4]。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考虑全面,注重功能的同时,不可忽略了换位思考的角度,如何才能抓住游客眼球,让游客放心,也是设计的初衷。
此外,根据实地考察得知养马岛周边民宿在设计中对于空间的设计较为单调,且功能性薄弱。个别民宿只存在住宿空间,环境较差,私密性较弱,性能较差。民宿的外观也是脏乱不堪,色彩规划不统一。因此,对于民宿建筑外观的设计建筑应当与海岛融情于景,把天马广场的红色历史文化运用到民宿的设计中来。继承的同时又进行变动,将养马岛的优秀文化底蕴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对待各个方面都应当妥善规划。改造成用建筑外观和内部功能属性吸引外来游客深入其中的优质民宿[5]。
海岛休闲的生活方式与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慢节奏美好生活的想象,符合他们短暂脱离日常生活方式的诉求。适应当代社会体验需求,海岛民宿可建构相对真实的海岛生活场景,并通过为游客提供经过美化,但又具有原真性的海岛生活方式,使游客获得进入场景联动的沉浸式体验,在与当地双向交融生活的体验互动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从而获得正向且丰富的超越性情感体验。
3.2. 项目设计理念
民宿的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和环保。通过结合环保理念、提供特色文化体验和多元化服务,实现盈利潜力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由此可见,只有综合考量才能发挥设计的最大价值。
人类自古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当代喧嚣的城市生活状态下,海岛民宿应运而生。其以海岛特有的地形地貌为据建造,为人们提供亲近海岛特有自然环境的休闲体验。
海岛自然环境核心体验资源在于其天地自然、花鸟虫鱼、浮云水月、四季朝暮之趣。游客通过体验自然之趣,产生时间错觉,忘却烦恼。其主要方式是建构海岛相关故事情境,与自然之乐趣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唤起人心中美好的记忆沉淀,达到自我情感的升华。海岛民宿以一种独具的媒介方式传递着海岛乡土文化的信息,其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海岛当地乡土文化的主导性,是海岛乡土文化的表现与反映,同时也为之增添了新的内容。
色彩处理是否得当也是考虑的核心。颜色搭配中排除了单色调的过于单一乏味,不能凸显建筑外观的视觉重点,让人视觉方面分不清主次的关系。也排除了多色的选择,会造成视觉方面的疲劳,眼花缭乱后影响情绪的波动,从而不会优先选择此民宿。在养马岛民宿建筑外观的设计上在衡量和比较下最终选择了双色系青色和木色的搭配。屋顶瓦片的青色与建筑外立面木色一冷一暖既有对比,又不突兀。这种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不仅井井有条,而且极具中国化建筑的古典韵味。
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文化底蕴深厚,记录了秦代的红色文化印记,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表达。设计中对于文化底蕴的思考也不可或缺。疗愈空间的窗台设计,融入了剪纸艺术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让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参观居住时能够及时发现设计的点睛之笔,找到古典的设计元素,从心中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感慨中国文化的运用无处不有,博大精深[6]。从而对山东省烟台市和养马岛海岛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经历。
4. 方案设计
4.1. 功能布局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的核心是功能布局的优化。在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民宿改造设计中,将所选择改造区域的民宿建筑重新布局,包含疗愈空间,住宿空间,餐饮空间和售卖工艺品空间等重要空间。建筑大小错落有致,整个建筑部分,分为一层或二层空间。其中,住宿空间为二层空间。疗愈空间,餐饮空间和售卖工艺品空间为一层空间。
本设计建筑功能有居住功能、观览功能、文化功能和商业功能。空间的功能属性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建筑实施不可或缺的标准。同时,应该考虑建筑的内部空间私密性和安全性的协调统一。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出发,换位思考在保证游客隐私的同时,不能忽略安全隐患问题。
空间构成中各个功能区合理分布,大致在一条水平线上,相互距离的位置合理。二层建筑和一层建筑根据空间将其划分开,相互建筑间视野宽广,不被遮挡。遇到疏散情况,人流组织可通过室外楼梯或室内楼梯进行多途径撤离。楼梯安排在交通关键位置,且本设计按照民宿容纳的客流量而定。
安全问题是建筑设计首当其冲考虑的重点,此设计在外墙的装修过程中安装抗震材料等来满足国家的安全规定。让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在选择住宿过程中放下顾虑,得到踏实和心安。
本设计建筑的布局为行列式布局(图4)。养马岛优越的地形条件和周边的环境较为适宜,便于建筑的施工。另外,采光和通风也是民宿应该考虑的重点因素。本设计中民宿的布局大致分为三部分从东往西依次是餐饮建筑和多人民宿建筑群,奢华民宿建筑群(图5)和疗愈建筑。在形制上,主次分明,布局灵活,形成具有封闭性和轴线对称的有序空间组合体。
Figure 4. Evolution of building blocks
图4. 建筑体块演变①
第一部分有餐饮空间、住宿空间两个区域。采用竖向并排式直线布局进行设计,带动整个建筑的动感。第二部分从东到西依次为文创售卖空间,住宿空间和前台。在建筑设计中,采用“U”形布局,将主要建筑部分形成围合空间,突出主体的整体性和隐蔽性。第三部分为疗愈空间,建筑物设计成倒“L”形建筑体,一定程度较为独立,打破了一二部分的布局形式,建筑物活泼有设计感与室内沉稳静心疗愈的模式形成反差。
4.2. 建筑外观设计
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民宿设计,总建筑外观采用青色和木色。古朴淡雅的色调,没有过多使用鲜亮的色彩。建筑总材质有乳黄色硅藻泥,原木色纹路,咖啡木纹,浅褐色砖石材料组成。建筑材质方面,民宿主入口处采用中国传统榫卯建筑结构设计(图5)。展现了中国物理和力学原理的运用。榫卯建筑结构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它适应性强,相较于其他木质材料抗震性能更为优异,极具文化智慧和美学价值。
屋顶的布置运用简约海草房表皮,与木质材料属于同色系,既简单容易布置又与周边环境相映衬。“U”形民宿空间的布局采用落地窗和平开窗相结合的形式,在借鉴成都温江悦椿酒店建筑外观的同时又加入了丰富的搭配方法,让每个独立的建筑既有华丽的外表又有实际的功能。
Figure 5. Effect diagram
图5. 效果图①
疗愈空间西侧的窗台设计借鉴了成都温江悦椿酒店的开窗形式,与之不同的是,入口两侧的窗台为仿竹木条式方形木质材料全落地横向排列,在外部加入通体透明宽大的玻璃窗,层次感十足(图6)。在西侧疗愈室内的窗户采用平开窗,窗口的设计运用木质材料进行镂空的处理手法,镂空的样式采用中国剪纸的对称式布局层层叠叠的设计,将一扇窗打造得精美绝伦。这种一半镂空透光一半采用落地窗的手法若隐若现,给游客带来了无限神秘感。
疗愈建筑东侧的窗台与建筑倒“L”形相同,两个部分相互呼应。“L”形窗台的设计使游客视野更加赏心悦目,一望无际。
拓宽视野的同时又将设计的出彩度拉满,颇有意境。由此可见,建筑的外观从内到外,从局部到整体都是设计的中心。设计新颖的部分是设计理念的体现,也是设计的关键点。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相互呼应打造游客心中的民宿(图7)。
Figure 6. Bird’s-eye view
图6. 鸟瞰图①
Figure 7. Building elevation
图7. 建筑立面图①
总建筑设计参考了中国民宿酒店许多优秀参考案例,打造成了一个注重功能性且落落大方的实用性民宿建筑。运用了当地的建筑材料,环保的同时又避免了铺张浪费。既将中国人民优秀的智慧结晶聚集在一起,体现了传统又不失大众对于现代建筑的评判水准,具有现代感[7]。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民宿改造设计,建筑外观的设计融情于景,与周边景观、人物。色彩相协调,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衡量建筑的利弊,打造成真正被世人所认可的建筑。
5. 结语
通过对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民宿进行改造设计,借鉴吸收许多民宿案例得知,中国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式的问题,如何造就合适又合理的建筑体,值得深思[8]。无论是修建开发还是推倒改造建筑,都不能脱离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的关系。在这个注重美的时代里,植根于本土,不脱离实际的建筑才是让人钦佩的设计,这才是美学意义的体现[9]。美不仅局限于外表和内部的奢华,而是脚踏实地地与功能挂钩。从成都温江悦椿酒店设计案例出发,此案例与自然界相关联,反映了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设计想法,让游客感受到城市的喧嚣和此地的设计恰恰不同之处,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感[10]。关于绿色建筑的打造不单单是存在于自然界,更是应该具有环保材料的体现[11]。今后设计师建构海岛民宿的体验故事,应根据体验主体体验感知(评价)的变化,采取符合体验主体文化审美价值的海岛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构建一个既具有现代社会生活的舒适与便捷条件,又具有海岛特殊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乡土文化的特殊体验情景,帮助体验者获得正向、丰富的情感超越性体验[12]。
注 释
①图1,图2,图4~7来源:百度地图截图
②图3来源:网页引用,https://www.goooo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