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管理在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in the Training of Orthopaedic Nurs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摘要: 目的:观察学分制管理模式在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02月~2023年07月期间在长海医院手术室工作的骨科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年资进行分层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对骨科护士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授课为导向的常规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共纳入80名骨科专科护士,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对于骨科手术配合的理论成绩、手术配合熟练度以及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分制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院内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redit-based management model in training orthopedic specialty nurs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s: Orthopedic specialty nurses work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 Changhai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3 to July 202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raining using a credit-based management model,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ining using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teaching methods. The training effects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 total of 80 orthopedic specialty nurses, with 40 in each grou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higher theoretical scores, proficiency in surgical assistance, and doctor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 < 0.001),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Conclusion: The credit-based management model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of orthopedic specialty nurses in hospital operating rooms and warrants clinical promotion.
文章引用:黄雅, 王春玲, 周慧, 郑杭丽, 姜春平. 学分制管理在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评价[J]. 护理学, 2024, 13(12): 1731-1736. https://doi.org/10.12677/ns.2024.1312245

1. 引言

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手术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密切协作。基于此,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传统模式下的以授课为导向的常规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由于很多医院骨科手术取消了器械公司跟台人员,所以对骨科手术的医护配合要求更为严格,这就需要手术室护士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并掌握骨科各类手术的外来器械[1]。为解决传统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方式单一、师生壁垒、主动性匮乏、理论脱离实践和自我内驱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围绕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培训方式对骨科专科护士进行培训,观察该管理模式下的应用效果,并在培训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80名院内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年资分层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2023年02月~2023年04月)运用传统以授课为导向的常规教学法进行培训,试验组40例(2023年05月~2023年07月)运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对骨科护士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排除标准:中途中断实习者;两组护士的性别、年龄、年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人数

性别(人)

年龄

层级(人)

(岁, X ¯ ± S)

N3

N2

对照组

40

5

35

30.08 ± 3.14

21

19

实验组

40

3

37

29.73 ± 3.02

18

22

P

0.593

2.2. 方法

2.2.1. 对照组

对照组40例骨科组护士采用以授课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即老师进行课堂讲解和演练,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达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前做好培训计划培训周期为3个月,分为理论和实践培训。实践训练结束后每个护士必须进入临床实践,进行临床手术配合的考核。必须确保每个人完成周期内所有的授课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理论与操作考核。

2.2.2. 试验组40例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

1) 制定三个月培训周期,提前做好培训计划,分为理论和实践培训。(1) 理论授课:用时7周,为保证护士有充足时间依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知识巩固安排,每周安排2次课,线上线下各学习一次,共计14个课时,每个课时0.5学分。授课内容主要是手术部位的相关解剖、手术配合流程、公司外来器械的类别和使用方法等内容。学习完毕每周天上交学习笔记。(2) 实践教学:护士理论授课结束后,器械公司培训人员现场示教讲解各类骨科手术的配合操作流程以及器械和假体的使用规范,小组成员自行分组进行实践训练,用时6周,每周一次共计2个学时,每个课时0.5分。实践训练结束后每个护士必须进行临床实践,必须确保每个人完成周期内所有的授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所有考核成绩(课堂的签到、理论、操作、手术配合)均合格,不合格人员必须在1周内重新学习并通过考核,从而进行到下一周课程安排。(3) 情景模拟、应用与反馈:护士们自行分组每周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一次情景模拟,质量管理小组根据表现每周开会总结,了解专科护士们的工作进展,听取护士培训后对于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与建议,培训组人员和专科组组长互相交流总结出培训的不足与改进之处,设计出更贴近临床的培训课程,从而有助于下周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要对表现优秀的专科护士进行表扬与奖励,提高专科护士学习与提升的积极性。(4) 临床实践:因为护士工作本身的实操性,培训对象必须进行临床考核,由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评价。课程学习完毕必须进行经过手术室培训小组讨论最终确定专科护士培训学分标准 ≥ 25分,并颁发适认证,不同的学分项目都经过严格的考核评价、反馈并逐步改进[2]。评价主体包括质量管理小组和外科医生团队,评价合格者方能取得学分。具体学分见表2

Table 2. Specific credit values for each project

2. 各项目具体学分赋值

项目

内容

分值

参与学习

包括每个理论、操作课时的完成情况

0.5~13

日常学习

课堂表现、笔记情况、实践小结

1~5

理论考试

合格、不合格、及格、良好、优秀4个等级

−2~5

操作考试

合格、不合格、及格、良好、优秀4个等级

−2~5

手术配合

合格、不合格、及格、良好、优秀4个等级

−2~5

2) 成立质量管理及实施小组。培训质量管理小组由专科组长1名和教学组组长1名、护士长1名、手术主刀医生5名组成。实施小组包括骨科专科组长1名及专科组骨干人员2名、各器械公司培训人员9名,实施小组培训对象手术室护士40名。

3) 培训前准备。制度培训计划和内容:运用医护合作模式联合临床路径培训法,与医生共同制定阶段性、连续性培训计划,对手术室骨科护士进行专科培训。该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各项骨科手术配合操作技能、外来器械的装搭与使用、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及骨科急救应急培训等,这些培训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骨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3]

4) 培训方法 ① 骨科相关解剖理论的授课,② 课上手术配合内容的理论考核,③ 器械公司培训人员现场示教讲解各类骨科手术的操作流程然后进行考核打分,④ 手术台上配合手术,手术医生进行打分。⑤ 根据每节课的签到内容日期发放相应的学分。

5) 培训内容 ① 外来器械公司人员讲解各种手术部位的解剖、手术方式、手术目的,各种外来器械的名称和使用方法,骨科手术中需要的假体、钉子等外来物品的安装和型号等,② 所有器械公司培训人员进行各种手术配合外来器械操作示教讲解,专科护士根据学习能够合理有序的摆放外来器械,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外来器械的名称和使用方法,③ 教学组在临床配合中进行认证,专科护士在手术配合环节中,能够在手术开始前做到外来器械的逐一清点、外来器械台的合理有序摆放、每个手术流程的无缝隙衔接、术毕后的器械清点规整,得到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④ 专科护士在手术配合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进行情景模拟,培训护士们的应变能力。

2.3. 评价方法

1) 理论和操作考试。两组专科护士在每次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不得超过课上授课内容,满分为100分。操作考试包括每次手术外来器械讲解后以及手术台上实践操作考核,满分为100分。每个人每次达到合格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汇总下来取平均分。

2) 进行骨科专科护士认证,专科组长、教学组组长、护士长对于护士进行专科技术认证。随机抽取3种手术术式进行考核并对专科护士的手术配合熟练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

3) 骨科主刀医师对配合护士进行打分,每个专科护士随机抽取3种手术进行配合,主刀医师必须对当台手术配合熟练度以及主动性进行打分,每台手术满分为100分,最后成绩下来取平均分。

4) 护士长每周开会总结,了解专科护士们的工作进展,听取护士培训后对于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与建议,培训组人员和专科组组长互相交流总结出培训的不足与改进之处,设计出更贴近临床的培训课程,从而有助于下周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要对表现优秀的专科护士进行表扬与奖励,提高专科护士学习与提升的积极性。

2.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2.1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差异,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率(%)表示,以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表3)

培训结束后,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able 3. Comparison of exam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mode

3.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两组护士考试成绩比较

组别

人数

理论考试成绩

操作考试成绩

对照组

40

87.08 ± 1.46

86.13 ± 1.54

实验组

40

93.55 ± 1.49

90.73 ± 1.32

t值

19.62

14.35

p值

<0.05

<0.05

3.2. 骨科专科护士手术台上手术配合熟练度情况比较(表4)

比较培训后两组骨科专科护士对于手术配合熟练度的情况,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护士配合手术的熟练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able 4. Comparison of surgical cooperation pro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mode

4.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两组护士手术配合熟练度成绩比较

组别

人数

配合度成绩

对照组

40

86.28 ± 2.01

实验组

40

92.75 ± 1.72

t值

15.55

p值

<0.05

3.3. 骨科专科医生对手术配合护士满意度比较(表5)

比较培训后两组骨科专科医生对于手术配合满意度,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able 5.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orthopedic doctors and nurses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mode

5.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骨科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成绩比较

组别

人数

满意度成绩

对照组

40

88.28 ± 1.15

实验组

40

93.18 ± 1.81

t值

14.43

p值

<0.05

4. 讨论

1) 学分制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专科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 临床培训为专科护士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目前我国对护士的培训多采用经验式或直接面授式进行,随着专科护士的发展,相对于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分制管理模式为专科护士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到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从而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学习和提高学习动力;同时可以根据每个专科护士的学习需求和水平,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课程设置,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表现,使学习生活更为主动、独立,这样专科护士就不会因各种各样的要求而陷入被动的境地[4]。且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让专科护士的教学更加贴近临床,适用于临床。因此可以得出,学分制模式下的管理方式可以提升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 学分制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医生满意度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医护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增强了医护学习体验和满意度,得到了良好的反馈[5]。同时,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对于临床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地全面完善,对于骨科配合手术的操作熟练度以及医生的满意度均大大提升。而且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专科护士认为学分制管理模式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同时能够培养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因此可以得出,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可以提高骨科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临床发展。

5. 结论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进步,专科化护理已成为临床医疗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手术室作为专科性特别强的科室,在理论和操作实践配合方面对于手术室护士在理论和操作实践配合方面的要求更高,然而临床传统的授课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手术室护士的培养,学分制护理管理模式下专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成绩以及手术配合满意度方面均高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此外在临床中,随着临床培训效率的提升,取消了外来器械公司人员进入,方便了手术的管理,减少了手术衔接时间,提高了医生和巡回护士的满意度。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实施成效与实施策略以及医护个人素质都密切相关。因此,在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时,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保能够实现有效提高手术室医护的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水平的目标。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吴蒸, 徐小群, 许多, 林卫红. 项目管理在骨科手术取消器械跟台人员中的运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17, 17(6): 455-456.
[2] 何小燕, 盛翠宝. 学分制管理在综合性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 26(11): 94-97.
[3] 胡娟娟, 高兴莲, 赵晶, 邓晶.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0, 27(1): 9-11.
[4] 白贵山, 成乐. 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学习过程考核评价策略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40): 28-29.
[5] 蔚玲. 手术室专科护士三阶梯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实践[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21): 3634-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