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理论视角下线上线下翻译实践方式效果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Online and Off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ory
DOI: 10.12677/ml.2024.12121144, PDF, HTML, XML,   
作者: 方 芳, 李瑶昕: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与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翻译实践对比研究Project-Based Learning Translation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y
摘要: 翻译实践是MTI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翻译实践方式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学生在项目式学习的模式下开展翻译实践,有利于提高翻译实践的效果。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线上翻译实践和线下翻译实践哪种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翻译能力?将线上翻译实践学生和线下翻译实践学生分为两个实验样本,在实践前和实践后分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两次笔译能力自我评价,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访谈,反馈实践效果。对比发现,线上或线下翻译实践方式的选择对翻译能力的提升并无明显差异,不同之处在于,线上翻译实践方式明显提升了学生的资源利用能力,选择线下翻译实践方式的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
Abstract: Translation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TI training process. Different translation practice methods will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effects. Students carrying out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mod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on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or off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can better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translation ability. On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students and off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two experimental samples. They conduct two self-evaluations of written translation abilit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actice.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throughout the project to feedback the practice effect.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choice of online or off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ability. The difference is that on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significantly improves students’ resource utilization ability, and students who choose offline translation practice have higher efficiency in solving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文章引用:方芳, 李瑶昕. 项目式学习理论视角下线上线下翻译实践方式效果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2): 254-26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21144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为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整体翻译能力,高校不断调整培养计划,强化理论,重视实践,通过一整个周期的“实习式”翻译实践教学,深入各行各业的实际翻译活动中,发现问题、互译互评、总结经验、提高翻译认知及翻译能力,以适应当前整个翻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的趋势。三年疫情期间,传统的线下实习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各行各业的线上办公、线上实习模式蓬勃发展,由于翻译行业的特殊性,线上实践同样可以完成企业要求的翻译任务[1],但实习效果却因人而异,利弊不同。

在项目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翻译实践和线下翻译实践的对比研究,以期发现不同翻译实践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调整实践计划,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收获更好的实践效果,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整体翻译能力。

2. 文献综述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最早来源于美国,被美国中小学校广泛使用,通过项目式学习加深理解,提高认知,锻炼能力。在我国,项目式学习更多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进行学习项目和实践的开发和研究以及人才的培养。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和参与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要进行深度的学习,抓住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以提升学习能力[2]。项目式学习是学生解决真实和具体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3],同时项目式学习也可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4]。这与本研究中关于翻译实践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将MTI学生的线上或线下翻译实践类比为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解决问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

在以往的研究中,不断有学者对翻译实践模式进行探索与思考,完善培养体系,对当前主流实践模式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现状。疫情时代,以线下为主的实践模式逐渐发生转变,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的整合,翻译实践更多是在线上进行,这就需要调整培养计划,完善实践方案,以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鲜有学者将项目式学习与实践模式的研究相结合,在计划项目和实施项目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反馈信息,对比实践效果,此项研究通过真实的问卷数据反应翻译实践过程中的现实情况。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调查不同的实践模式下的MTI学生实践效果,通过“问卷星”平台共发放问卷调查62份,其中线上实习人数35人,线下实习人数27人,问卷内容为笔译能力自我评价量表,设计了17个问题,在实习初期和结束后分别进行一次问卷填写,调查了翻译策略、描述、语法使用等不同方面的能力,选项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为五个不同的翻译水平等级。

3.2. 研究方法

使用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翻译能力与实践方式和实践进度是否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的依赖性的非参数指标,利用单调方程评价两个统计变量的相关性。可用来衡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统计上有无显著性。对异常大数不敏感,其原理是将两因子的样本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位次,以各因子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加以计算。

以翻译实践方式和翻译实践进程分别为因变量,分析对比哪种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翻译能力以及探索研究翻译进程与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整个实践周期内对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记录不同实践模式的流程和要求,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提高翻译能力的影响。

4. 结果分析

4.1. 线上和线下实践方式对提高学生整体翻译能力差异不大

问卷通过15个问题测评学生不同方面的翻译能力,从中选取三个较典型的问题与英语实践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

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问卷中的问题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和问题8“我能根据英语语法习惯恰当补充词语,确保译文语法结构完整(见表1)。”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具体分析可知: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25,接近于0,并且p值为0.079 > 0.05,因而说明问题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和问题8“我能根据英语语法习惯恰当补充词语,确保译文语法结构完整。”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Table 1. Spearman correlation-detailed format

1. Spearman相关–详细格式

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

8、我能根据英语语法习惯恰当补充词语,确保译文语法结构完整。

相关系数

0.225

p值

0.079

样本量

62

* p < 0.05, ** p < 0.01.

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问题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和问题12“我能翻译描写性短文,译文内容完整,层次清晰”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见表2)。具体分析可知: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18,接近于0,并且p值为0.088 > 0.05,因而说明问题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和问题12“我能翻译描写性短文,译文内容完整,层次清晰”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

Table 2. Spearman correlation-detailed format

2. Spearman相关–详细格式

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

12、我能翻译描写性短文,译文内容完整,层次清晰

相关系数

0.218

p值

0.088

样本量

62

* p < 0.05, ** p < 0.01.

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问题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和16、“我能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处理原文中的修饰成分(见表3)。”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具体分析可知:二者的相关系数值为0.087,接近于0,并且p值为0.500 > 0.05,因而说明问题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和16、“我能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处理原文中的修饰成分。”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

Table 3. Spearman correlation-detailed format

3. Spearman相关–详细格式

1、我的英语翻译实践方式

16、我能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处理原文中的修饰成分。

相关系数

0.087

p值

0.500

样本量

62

* p < 0.05, ** p < 0.01.

通过选取以上三个典型问题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在实践进程进入末期及已经结束的学生中,翻译能力的提高与翻译实践方式之间并无明显相关关系。

经过访谈发现,本研究中线下实习模式的学生多数为翻译流程中的一校,在原文经过排版、机器翻译之后进行审校,找出语句、标点符号等基本的错误进行修改,审校之后发给二校进行进一步的审校,在整个的流程中不同环节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团队协作效率高。但是访谈时多数实习学生反馈工作任务量多,工作压力大,缺少复盘总结的时间,导致有时候审校质量不能保证,成长空间较小。

相比而言,线上实习作为一种新的实习模式,成为培养学生的“新赛道”,特别是在三年疫情期间,不断进行模式的优化调整,使得线上实习模式更加高效便捷,时间支配灵活度高,办公地点自由,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但是本研究中的线上实习模式类似于老师布置作业,学生配合完成,学生实践的切身感受不明显,而且带教老师负责的学生太多,有问题无法及时沟通,问题解决效率低,与不同部门的沟通少,学生无法切身了解企业内部结构及功能,实习模式无法与行业很好的接轨。

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不同的实践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全面发展。

4.2. 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与实践进程呈负相关

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问卷中的问题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和问题8“我能根据英语语法习惯恰当补充词语,确保译文语法结构完整(见表4)。”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从表中数据可知:二者的相关系数值为−0.357,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问题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和问题8“我能根据英语语法习惯恰当补充词语,确保译文语法结构完整。”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Table 4. Spearman correlation-detailed format

4. Spearman相关–详细格式

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

8、我能根据英语语法习惯恰当补充词语,确保译文语法结构完整。

相关系数

−0.357**

p值

0.004

样本量

62

* p < 0.05 ** p < 0.01.

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问题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和问题12“我能翻译描写性短文,译文内容完整,层次清晰”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见表5)。具体分析可知:二者的相关系数值为−0.284,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问题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和问题12“我能翻译描写性短文,译文内容完整,层次清晰”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Table 5. Spearman correlation-detailed format

5. Spearman相关–详细格式

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

12、我能翻译描写性短文,译文内容完整,层次清晰

相关系数

−0.284**

p值

0.025

样本量

62

* p < 0.05, ** p < 0.01.

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问题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和问题16“我能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处理原文中的修饰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见表6)。具体分析可知:二者的相关系数值为−0.258,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问题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和问题16“我能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处理原文中的修饰成分”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Table 6. Spearman correlation-detailed format

6. Spearman相关–详细格式

2、我的英语翻译实践进程

16、我能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处理原文中的修饰成分。

相关系数

−0.258**

p值

0.043

样本量

62

* p < 0.05, ** p < 0.01.

在进行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实践进程不断深入,学生的翻译能力在逐步提高,特别是资源利用、工具书的使用和语法结构等方面,实践环节进入尾声或是已经结束的学生的翻译能力比暂未开始或是在实践初期阶段的学生提升较为明显。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更多的翻译资源和工具,越来越熟练地利用资源和工具进行翻译活动。选择线上翻译实践方式的学生获取的翻译资源更为广泛,参与的翻译项目种类更多,对翻译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能力也更强。线下翻译实践的学生在整个翻译项目中体验感更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强,学生们通过带教老师的引导和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问题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语法结构体系,扩大翻译接触面,了解学习各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和要求,在社会文化文本、小说文本、医疗器械说明、家用电器指南等多种文本的翻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 意见和建议

5.1.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学习,线下体验

高校可在研一学习阶段让学生加入到项目实践当中或是参与课堂内容的分享,由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2022级MTI学生,在2022年秋季学期末期疫情封控较为严重,主要是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课堂分享及项目实践。在此期间,部分学生申请语言服务企业所提供的在线实习项目,例如译国译民翻译项目实习、试译宝假期实习营等。研二阶段,疫情全面放开,部分调查对象继续参加在线实习项目,还有部分调查对象进入雅信诚、中译语通等翻译公司进行线下实习,线上实习更注重工作内容的完成度,在线下实践过程中工作的体验感更强。

因此,通过课堂学习,线上实践、线下实践的过程,将学习与实践相融合、将线上实践与线下实践相结合,通过线上实践获取大量资源,发挥带教老师的指导、启发、带动作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实践效果,通过线下实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自身在工作中的短板,增强工作能力与抗压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通线上与线下实践方式的壁垒,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生态,通过不同方式全面提升翻译专业能力,为日后进入职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5.2. 企业优化实践流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企业应目光长远,提高大局意识,重视实习生的成长,为实习生建立完善的轮岗制度,每个岗位实践结束应出具实习鉴定,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工作能力,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储备人才,也为行业健康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实习轮岗过程中根据个人特点及时进行岗位调整,保证长期的投入动力,配备专业实习带教老师,及时与高校教师进行沟通,完善实习方案和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进行人才的甄选,进而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渠道,锻炼能力,开拓思维,也有利于企业改善人才结构,减少招聘和培训等人力资源成本。

5.3. 校企紧密结合,实践内容贴近行业需求

高校应该结合MTI学生群体的特点以及行业的需求,做好创新项目式学习的顶层设计,优化项目式学习内容,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实现MTI学生的专业和行业需求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增效。高校提供平台,帮助学生从课堂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到线上实习再到线下实践平稳过渡。教师可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丰富课堂形式,提升课堂质量,扎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研一学习阶段可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翻译项目研究,模拟翻译职场的真实状况,进行任务分配,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探讨解决方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在研二研三阶段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进行线上与线下的实践,与企业紧密联系,打通人才培养的通道,拓宽合作渠道,开展更广泛、更深度的横向合作,企业可对实践平台及要求进行整体设计,高校结合本校特色提供优势资源,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企业及时向高校反馈实践情况,联合共管,保证人才的高质量输出。

6. 结语

本文通过跟踪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对比线上线下不同的翻译实践方式对翻译能力的影响,发现不同实践模式对英语翻译能力的影响并无很大差异。这一结果与当前线上实践模式的技术发展有很大关系,翻译工作本身就可以远程实现,加上平台和技术的越发成熟,使得很多翻译工作足不出户便可在线完成,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项资源的融合,更进一步加快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效率,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以期帮助MTI学生更加合理有效规划自身的翻译实践工作,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璇. 后疫情时代的民航特色翻译硕士教学与实践体系构建——基于中飞院翻译硕士建设的案例分析[J]. 海外英语, 2022(7): 107-109.
[2] 焦兵兵, 王倩, 李洁, 等.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与探究[C]//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 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四). 2024: 155-160.
[3] Moursund, D.G. (1999) Project-Based Learn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4] Katz, L.G. and Chard, S.C. (2000) 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