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海岸带是以海岸线为基线分别向陆地和海洋延伸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在地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交界处[1],受到来自陆地、海洋、大气、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丰富多样的生境类型[2] [3]。海岸带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防灾减灾、景观人文、社会及经济价值。我国海岸侵蚀十分严重,岸线蚀退率 > 1.1 m/a,局部5.5 m/a或更大[4]。2015年,原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等工程,对海岸带生态修复区域进行布局[5] [6]。2016~2017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工作部署,中央财政对沿海城市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给予奖补支持,统筹支持地方实施“蓝色海湾”“南红北柳”和“生态岛礁”等重大修复工程[7]。2017年国家海洋局出台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是我国专门针对海岸线管理的首部规范性文件,弥补了我国海岸线管理的空缺[8],管理办法明确了编制海岸线整治修复规划,制定海岸线整治修复技术标准等内容[9]。2018年财政部印发了《海岛及海域保护资金管理办法》[10],该管理办法明确了对海洋环境保护、入海污染物治理、修复整治、能力建设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023年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了《威海市域海岸带保护规划(2020~2035年)》,该规划是指导威海市域海岸带地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我国香港浅水湾最早实施海岸带养护工作,增加了海滩宽度,美化了城市环境,发展了旅游业[11]。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海滩,1975年进行了保护和修复,旅游业从1977年的800万人次/a增加到1983年的2100万人次/a,收入增加40倍[12]。
我国海岸带经济具有重大的发展潜力,对海岸带进行保护和修复,发展海岸带经济对当地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具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当地的旅游业也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威海市石岛湾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 主要生态问题
2.1. 砂质岸线退化,滨海沙滩生态系统消亡
石岛湾北流口沙滩自然状态下为一典型的沙坝泄湖海岸,曾发育有超过4 km长、干滩宽度超过60 m的大型天然优质沙滩,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湾动力环境的改变,沙滩不断遭受侵蚀,沙滩长度不断变短。
2.2. 岸线后方生态系统受损
由于岸滩逐渐退化,使岸线失去防御海浪等灾害的屏障能力,对后方生态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为了防止滩后陆地继续遭受侵蚀,该处沙滩之上修建了防潮堤和水泥护坡等海堤工程,彻底阻断了该区域的海陆物质交换,致使强海洋动力转而向堤脚砂质海床掏蚀,并常出现堤顶越浪现象,对堤后沙滩和海堤堤身造成了破坏。
3. 工程概况
作为海洋大省,山东省海岸线长度约3345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 [13]。威海是山东省海洋生境最丰富地区之一,威海市域总面积为5822.52平方千米,近岸海域总面积1.13万平方千米。威海市海岸带北起牟平环翠交界,南至乳山口,总长度约967.57公里。威海市海滨沙滩有59处,占山东省海滨沙滩的47.97% [14]。
工程位于荣成市石岛湾海域,修复范围包括北流口岸段和桃园村岸段。
3.1. 北流口段
北流口段修复海岸线长度2327 m;拆除滩面上现有混凝土及块石护面4.6万 m3;岸线前进行滩肩补沙,形成干滩面积19.7公顷;在河口处建设拦沙堤345 m;在北流口段东侧赤山大酒店前方水域建设427.6 m离岸潜堤;离岸潜堤内侧修建长500 m、宽50 m的水下沙坝;在赤山大酒店前方沙滩处建设95 m长丁坝。修复后的遥感影像如图1所示。
Figure 1. Revised remote sensing image
图1. 修复后的遥感影像图
3.2. 桃园村段
桃园村段修复海岸线长度599 m,岸线前进行滩肩补沙,形成干滩面积1.43公顷;在沙滩后方建设921 m滨海步道,滨海步道宽度2 m;对桃园村处岸线进行整治,滩肩西侧区域铺设沙6.6万m3,滩肩南侧堤坝面层整修。修复后的遥感影像如图1所示。
4.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根据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石岛湾周边旅游收入2020年1~6月为65326万元,2020年7~12月为56260万元,2021年1~6月为66823万元,2021年7~12月为57473万元,2022年1~6月为79265万元,2022年7~12月为63062.26万元,2023年1~6月为88325万元。赤山大酒店收入2020年1~6月份为374万元,2020年7~12月份为382万元,2021年1~6月份为399万元,2021年7~12月份为405万元,2022年1~6月份为411万元,2022年7~12月份为433万元,2023年1~6月份为421万元。
从图2可以看出,石岛湾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后,石岛湾周边旅游收入和赤山大酒店收入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就有所提升,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43%,说明该修复工程对当地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Figure 2. Comparison chart of tourism revenue around Shidao bay (Left) and revenue comparison chart of Chishan hotel (Right)
图2. 石岛湾周边旅游收入对比图(左)赤山大酒店收入对比图(右)
4.2. 社会效益
根据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石岛湾周边投资项目2023年新增3个,投资金额3000万元。
石岛湾周边旅游人数2020年1~6月份为92.6万人,2020年7~12月份为82.16万人,2021年1~6月份为95.14万人,2021年7~12月份为82.49万人,2022年1~6月份为128.1万人,2022年7~12月份为102.1万人,2023年1~6月份为150.46万人。赤山大酒店入住人数2020年1~6月份为1.53万人,2020年7~12月份为1.55万人,2021年1~6月份为1.68万人,2021年7~12月份为1.726万人,2022年1~6月份为1.75万人,2022年7~12月份为1.81万人,2023年1~6月份为1.86万人。
从图3可以看出,石岛湾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后,石岛湾周边旅游人数从2022年开始有所增加,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7.46%,赤山大酒店入住人数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增加。
修复工程实施以后,当地投资项目增多、旅游人数增加,对当地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地的旅游业也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Figure 3. Comparison of tourist arrivals around Shidao bay (Left) and check~in numbers at Chishan hotel (Right)
图3. 石岛湾周边旅游人次对比图(左)赤山大酒店入住人数人次对比图(右)
5. 总结
我国海岸带经济具有重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精神,威海市开展了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本文基于威海市石岛湾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对该工程对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石岛湾周边旅游收入、赤山大酒店收入均稳定增长,石岛湾周边投资项目2023年新增3个,石岛湾周边旅游人数从2022年开始有所增加,赤山大酒店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增加。石岛湾周边的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7.4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43%,说明石岛湾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对当地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当地的旅游业也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项目。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