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mestays in Hebei Province
DOI: 10.12677/sd.2024.1412329, PDF, HTML, XML,   
作者: 介明芳: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核密度河北Homestay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Nuclear Density Hebei Province
摘要: 旅游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物质载体,以独特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区域文化集中表现以及个性化旅客服务等特征获得旅游市场的青睐,并在多地形成了集群分布态势。但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因其市场需求的不同导致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基此,本研究使用Octopus数据采集技术获取了截至2024年3月20日河北省11个地市正常营业的旅游民宿POI数据,并利用距离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算等分析方法,分别对河北省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河北省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呈“以市区为中心,各市均有旅游民宿集聚点,且每个集聚点集聚效果显著”形态;旅游资源是影响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具有严重的景区依赖性,森林覆盖率、交通可达性等对民宿空间分布均无影响。对旅游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丰富了旅游民宿研究内容,对优化河北省旅游民宿空间布局并促进其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aterial carrier of rural tourism, homestays have won the favor of the tourism market with their unique architectural and decorative styles, concentrated regional culture, and personalized and thoughtful services, and have formed a cluster distribution trend in multiple places. But as a new form of tourism,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system cannot keep up with its development speed, resulting in extremely uneven spati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used Octopus data collection technology to obtain POI data of homestays operating in 11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as of March 20, 2024. Using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nearest neighbor index and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mestays in He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Hebei homestays exhibit a clustered distribution, with a multi-core point like distribution and a single core clustered distribution; Based on further analysis of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ourism resource overview, population overview, regional economic overview, and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as well as 10 influencing factor indicators, it is found that tourism resour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omestay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omestays has a serious dependence on scenic spot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stays have been enriched,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spatial layout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omestays in Hebei.
文章引用:介明芳. 河北省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12): 2953-2962.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12329

1. 引言

近年来,休闲旅游和度假已逐渐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者对更具独特性、更有亲切感的住宿环境越来越向往[2]。旅游民宿作为旅游业的重要配套服务设施,因其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成为了众多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旅游民宿最早源于欧洲农家,其主要目的是为增加收入而逐渐兴起。中国旅游民宿最早出现在台湾,并因向观光农业转型成为当地的新兴乡村旅游经济类型。我国大陆最早引用台湾地区对旅游民宿的定义,其将民宿定义为:利用自用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为旅游者提供的住宿场所。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将旅游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3]。基此,本研究将旅游民宿定义为:利用自用闲置或新建住宅,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条件,为游客提供的具有个性化的住宿设施。途家民宿预订平台发布的《2023民宿行业发展观察》报告显示,2023年新房东数量比2019年增长77%,同年,全国公安机关新增纳管乡村旅游民宿2.5万家,新增发证乡村旅游民宿5万家,接待旅客入住1.21亿人次,带动就业89.3万人。旅游民宿除了直接带动的就业和“旅游民宿+”产业所产生的收益外,其带来的延伸就业前景无限。

伴随着旅游民宿经营主体规模的扩大,该行业逐步形成了显著的集聚空间分布。旅游民宿的集聚具有客源共享的规模经济效应,保障了游客与单个房东交易的风险;同时,可吸引到更多相关机构及专业人才在当地集聚,如房屋清洁、广告策划等。这些相关供应商相对能够更容易获得市场机遇,减少寻求客户的时间与成本。2022年,文旅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具有区域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民宿品牌,鼓励优质乡村旅游民宿品牌输出旅游民宿设计[4]。同年,河北文旅厅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全省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河北旅游民宿规范化、集聚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5]

然而,由于住宿业的市场需求差异导致的旅游民宿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使得国内外学者对住宿业的空间分布及形成规律尤为关注,包括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区位特征以及选址因素、发展演变等问题[6]。如对环莫干山旅游民宿做了等级分异并展开时空分布研究,发现不同等级旅游民宿集聚程度均呈快速提高趋势,集聚过程与地形地貌、旅游资源、居民点密切相关[7];桂林旅游民宿呈“两中心高度集聚、其他区域零散分布”和“南热北冷”的分布格局[8]。但各地空间分布结构分异情况显著、旅游业发展规模不一,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的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9]。由于我国北方旅游民宿起步较晚,各地区因其市场需求的不同,致使旅游民宿业在空间分布上是否合理需要进一步讨论与分析。为此,本文将河北作为研究区域,分析其旅游民宿的时空分布现状及分布成因,以期为河北实现布局合理的旅游民宿提供有效参考。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为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及旅游民宿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河北省下辖11个地市,冀北地区旅游业相对发达,其中承德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清朝皇家园林;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是众多游客避暑、度假的首选地,崇礼承办国际国内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带活了区域经济;秦皇岛、唐山的滨海之域受到了众多青年游客的赞誉;石家庄的红色旅游胜地——西柏坡最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赵州桥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跨度最大、科学水平极高、艺术形象极美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苍岩山是《西游记》《花木兰》等许多影视剧的拍摄地;保定是河北省拥有5A景区最多的城市,其中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清西陵景区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墓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廊坊打造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成为了京津冀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从图1中可知,河北旅游总收入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呈稳步增长趋势,2023年旅游业逐渐复苏,1至11月旅游总收入陡然恢复至2019年同期。图2显示,一直过夜游客量高于一日游游客且数量稳步上升的趋势在2019年出现了拐点,开始一日游游客数量高于过夜游客,由此得知,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很大。2024年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2200.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9.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3%和25.4%。旅游市场的复苏及大众消费水平的升级等加速新业态的规范化发展,因此,民宿业应加快整合市场、合理规划,以迎合大众消费需求。

Figure 1. Tourism economy in Hebe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23

1. 2014年~2023年河北省旅游经济情况

Figure 2. Tourism reception in Hebei Province in the past ten years

2. 河北省近十年旅游接待情况

2.2. 数据来源

本文以百度地图为基础,以Octopus数据采集软件为工具,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开设的旅游民宿为调研对象,调研了截至2024年3月20日正营业的旅游民宿信息,采用的字段为“民宿”“旅游民宿”“乡村民宿”“农家乐”“家庭旅馆”“客栈”,获取了河北省旅游民宿POI数据及各个旅游民宿点的经纬度坐标信息等,进一步通过去重、纠偏删除连锁酒店等信息,最终获取了3610条旅游民宿信息。矢量化地图数据来源于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利用ArcGIS10.2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河北省的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图(图3)。

Figure 3. Distribution map of tourist homestays in Hebei Province

3. 河北省旅游民宿分布图

3. 研究方法

3.1.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以计算点状地理要素在整个研究区域的凝聚状况。核密度值越高,表明样本点分布越密集。公式如下:

F( x )= 1 nh i=1 n k [ d( x x i ) h ] (1)

式中, F( x ) 表示核密度估值;表示i (i = 1, 2, 3, ∙∙∙, n)点位置坐标;n为河北省旅游民宿数(个);h表示带宽; k[ d( x x i ) h ] 为核函数; d( x x i ) 为两个旅游民宿点之间的估计距离(km)。

3.2.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探索某一地理实体对其周围地物影响,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空间临近性或接近程度的空间分析方法。公式如下:

B={ x|d( x,O ) L } (2)

式中,B为一定距离范围缓冲区;dxO之间的距离;L为缓冲距。

3.3.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用以判别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公式如下:

r E = 1 2 n A (3)

R= r I r E (4)

式中,A为研究区面积(km2);n为河北省旅游民宿数(个); r E 为理论最邻近距离(km); r I 为实际最邻近距离(km);R为河北省旅游民宿的最邻近指数。通过R的计算结果进行河北旅游民宿的空间分布等级的判断,当R < 1、R > 1R = 1时,分别表明研究对象存在集聚、离散、随机分布特征。

4. 结果分析

4.1. 河北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特征

4.1.1. 分布类型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homestays and nearest neighbor index values in cities of Hebei Province

1. 河北省各市旅游民宿分布量与最邻近指数值

河北省辖区

旅游民宿数量(个)

R

占比(%)

保定

325

0.45

9

沧州

252

0.46

7

承德

444

0.36

12

邯郸

293

0.42

8

衡水

234

0.47

7

廊坊

311

0.47

9

秦皇岛

439

0.32

12

石家庄

337

0.49

9

唐山

328

0.47

9

邢台

295

0.45

8

张家口

352

0.33

10

总计

3610

0.32

100

河北省旅游民宿POI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表1)。该结果采用ArcGIS软件空间统计工具模块下的平均最近邻分析,得知河北省各旅游民宿点实际最邻近距离为1.076 km,理论最邻近距离为3.319 km,计算最邻近指数为0.32 (R < 1),Z = −78.005,P为0.00。旅游民宿POI聚集程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河北省旅游民宿POI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呈现极显著集聚分布。河北省各市旅游民宿数量较为平均(表1),各市旅游民宿的最邻近指数(R)值均小于1,说明各市旅游民宿分布呈不同程度地聚集状态,其中作为河北旅游城市排名前三的秦皇岛、张家口和承德的旅游民宿R值均小于0.4,呈高度集聚状态。

4.1.2. 河北省旅游民宿密度分析

Figure 4. Kernel density analysis of tourism homestays in Hebei Province

4. 河北省旅游民宿核密度分析图

河北省旅游民宿整体上呈“以市区为中心,各市均有旅游民宿集聚点,且每个集聚点集聚效果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图4)。旅游民宿主要集聚在各地市区,衡水、邯郸的旅游民宿主要集聚在市区2273 km2以内,沧州、邢台旅游民宿在距离市中心1704 km2以内出现集聚点。邢台与邯郸西部接壤地带出现旅游民宿集聚点,此交界有一个3A景区——北武当山。省会石家庄只有一处集聚点,但旅游民宿集聚点覆盖范围较大,覆盖面积在2800 km2以上。张家口、保定和唐山有多处旅游民宿集聚点,但集聚范围较小,均处于1136 km2以内。张家口与承德交界的坝上草原一带也有一旅游民宿集聚点,环抱北京的河北境内有多处旅游民宿集聚点,秦皇岛临海区域形成条状旅游民宿集聚群。唐山与多地交界地带均形成了集聚点,包括市区范围的旅游民宿集聚点覆盖范围均较小,唐山东南部的旅游民宿集聚点多依托于唐山国际旅游岛,与秦皇岛交界的滦州县级市形成了同保定旅游民宿集聚点覆盖面积相同的集聚点。承德除了市区的旅游民宿集聚点以外,3个民族自治县均出现了范围较小的集聚点,位于承德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旅游民宿集聚点呈条状分布,西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与南部的宽城满族自治县的旅游民宿呈圆形。被京津包围的廊坊市北3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和香河县,其旅游民宿聚集点覆盖面积占北3县总面积的一半。

一级组团以张家口、保定及唐山为核心,文化旅游是张家口七大主导产业之一,唐山依托山、海、岛、湖等各种自然资源及长城文化等,正着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其发展,保定的古建筑群、古代运河等丰富了旅游市场,这些显著优势为当地旅游民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二级组团的城市包括邢台、沧州和廊坊,这些城市在省内GDP排名靠前,且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均处上等,所以旅游民宿市场发展前景良好[10]。对于三级组团而言,核心主要是邯郸和衡水,邯郸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所具备的交通条件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形成了1小时经济圈,衡水的基础教育优势明显,且当地政府积极推进环境保护,成为了许多家庭移居目的地,这些为当地旅游民宿交易市场寻求客户提供了便利。四级组团涉及石家庄和承德2市,石家庄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凝结了一个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内核,作为一个中转大站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承德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快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其制定的《温泉旅游医养养老产业发展》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了部分压力。秦皇岛作为最高级组团的核心城市,相较其他城市而言,其旅游民宿集聚发展较为领先,经营管理也相对成熟,其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在支持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还积极发挥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带动该产业多元化发展,在旺季住宿业供不应求,随着游客对旅游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增加,市场需求较大,因此为旅游民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

4.1.3. 河北旅游民宿分布在景区周边

旅游资源是旅游民宿业发展的主要吸引物,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住宿需求的重要参考指标,与旅游民宿空间分布息息相关[11],是河北省旅游民宿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12]。本文分别以5 km、10 km、15 km为半径对河北省内的174家4A级及以上景区进行旅游民宿点的缓冲区分析(图5),结果表明:35%的旅游民宿点落在景区5 km缓冲区内,25%的位于10 km缓冲区内,11%的处在15 km缓冲区内。由此可见,距离景区越近旅游民宿分布数量越多,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旅游民宿的空间格局起主导作用[13]。景区周围有很多游客,对住宿的需求很大。旅游民宿不仅满足了游客的住宿需求,还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当地文化和餐饮特色,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14]

Figure 5. Analysis of tourist homestays in the buffer zone of 4A-level and above scenic spots in Hebei Province

5. 河北省4A级及以上景区缓冲区内旅游民宿分析图

4.2. 河北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2.1. 河北省旅游民宿分布影响因素构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旅游资源和交通条件是影响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政策支持与品牌化发展是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15]。结合研究样本的特征与众多影响民宿空间分布的因素,分别从旅游资源概况、人口概况、地区经济概况、交通可达性、城市基础建设5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旅游民宿分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表2)。

Table 2. Select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homestay distribution

2. 旅游民宿分布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编码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均值

标准差

Y

旅游民宿密度

/

0.019

0.006

X 1

旅游资源概况

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个)

15.73

6.94

X 2

旅游收入(元)

7.35× 10 11

4.39× 10 11

X 3

单位面积旅游收入(亿元)

0.04

0.04

X 4

人均消费概况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653.49

258.01

X 5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384.08

241.64

X 6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3831

4634.03

X 7

地区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934.54

2316.19

X 8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

1881.65

1045.82

X 9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5.92

2.13

X 10

人均可支配收入

33831

4634.03

X 11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40156.09

7930.81

X 12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061.64

3531.88

X 13

交通可达性

等级公路里程(万千米)

1.83

0.46

X 14

城市基础建设

森林覆盖率

38%

0.10

4.2.2. 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

根据2023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旅游民宿集聚相关指标,利用SPSS26软件中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影响旅游民宿分布的14个指标中,只有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这一因素对旅游民宿集聚分布有显著影响(表3)。

Table 3. Results of multi-factor stepwise regression equation

3. 多因素逐步回归方程结果

B

Std.

β

t

F

常量

−0.004

0.000

0.000

0.000

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个)

0.001

0.000

1.00

0.000

0.000

5. 结果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重点分析了河北省旅游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探讨了影响旅游民宿空间分布的相关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 河北省旅游民宿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集群分布,但在空间分布上较不均衡,主要呈“以市区为中心,各市均有旅游民宿集聚点,且每个集聚点集聚效果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2) 与河北各地市相较而言,秦皇岛旅游民宿形成了最高密度的集群分布,石家庄与承德中心城区形成了较高密度的城市旅游民宿集群;衡水、邢台及邯郸3市中心城区形成的城市旅游民宿集群密度适中;保定、张家口及唐山虽均出现旅游民宿集群,但密度较低;沧州与廊坊旅游民宿集聚密度相同,以市中心为核心点,覆盖范围在1700 km2以内。(3) 从各地市交界区域来看,在张家口与承德接壤一带有旅游民宿集群出现,具体位置隶属于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该县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11个;分别与北京毗邻的保定、廊坊2市,廊坊旅游民宿比保定的密集程度较高,且覆盖范围更大;廊坊与京津2市相交的中心城区拥有一个集聚密度较低的旅游民宿集群。大部分旅游民宿集群呈圆形,而秦皇岛沿海一带形成了一条带状旅游民宿集群。(4) 从影响因素方面来看,旅游资源是旅游民宿依托发展的先决条件,A级旅游景区越多,客流量就越大,则促使更多的旅游民宿在此聚集。由此可以看出,旅游民宿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旅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旅游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应将地区的整体环境提升作为重要方向。

5.2. 讨论

基于空间视角定量分析河北旅游民宿的空间分布及旅游资源等对其的影响因素,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选取的维度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后续可关注水系、山川等自然因素,进一步分析旅游民宿集群形成的因素,以优化旅游民宿空间格局。下面根据前文所研究的影响因素对旅游民宿集群发展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分析:

(1)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民宿品牌建设。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民宿品牌建设是推动旅游民宿集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挖掘旅游资源优势方面,可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等方面入手,将其融入到旅游民宿的设计与服务中,以向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住宿体验。在强化品牌建设方面,可根据目标市场和游客需要明确品牌定位,如家庭式、文艺风、简约风、主题式等;可提供贴心的、个性化的服务和丰富的文化体验,以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可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以加强品牌的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2) 改善周边交通条件,提升旅游民宿服务设施。通过不断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设施品质,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住宿体验,进一步推动旅游民宿业的繁荣与发展。在改善交通条件方面,可在旅游民宿集群所在地增加交通工具种类、加强与周边交通站点的衔接等。在提升旅游民宿服务设施方面,应顺应社会发展升级硬件设施、依据旅客需求增加导游服务及行李寄存等,同时要加强旅游民宿安全保障。

(3) 拉动多元企业投资,完善旅游民宿支持政策。拉动多元企业投资,完善旅游民宿支持政策是推动旅游民宿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拉动企业投资方面,可通过简化投资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投资门槛,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可对投资旅游民宿业的企业给与一定的税收政策;可加强银行与旅游民宿业的合作,为旅游民宿业提供贷款支持。在完善旅游民宿政策方面,可通过制定旅游民宿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以推动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加强对旅游民宿业的市场监管力度,以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提高旅游民宿业的整体形象;可通过加强对旅游民宿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Xu, J. and Wang, P. (2022) Study 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ourism Attractions i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Region in South Anhui in China. PLOS ONE, 17, e0269948.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69948
[2] 李颖. 近年来国内核心期刊民宿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 经营与管理, 2024(6): 1-12.
[3] 科技教育司. 旅游行业标准LB/T 065-2019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S]. 2019.
[4] 文化和旅游部 公安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管总局 银保监会 国家文物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Z]. 市场管理司, 2022-07-08.
[5]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4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全省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Z]. 河北文旅, 2022-10-14.
[6] 郭强, 尹寿兵, 刘云霞. 安徽省黟县旅游住宿业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4(2): 169-177.
[7] 张海洲, 陆林, 张大鹏, 等. 环莫干山民宿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J]. 地理研究, 2019, 38(11): 2695-715.
[8] 王文荟, 苏振, 郑应宏, 等. 基于POI数据的桂林民宿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3, 42(4): 95-99+105.
[9] 赵一静, 张安定, 张筠. 基于POI数据的山东省民宿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 45(8): 140-143+7.
[10] 杨州, 吴开军, 郭莹莹. 珠三角城市群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旅游研究, 2022, 14(2): 41-53.
[11] 董之滔, 孙凤芝, 田菲菲, 等. 山东省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2): 112-119.
[12] 昌杰, 卢松. 黄山市民宿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J]. 旅游科学, 2022, 36(3): 147-159.
[13] 赵莹莹, 成海. 丽江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 5(4): 26-34.
[14] 龙飞, 刘家明, 朱鹤, 等. 长三角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9, 38(4): 950-960.
[15] 谢文海, 于卓璇, 徐绮祺, 等. 景区依托型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武陵源区3个旅游村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4(5): 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