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哈转折复句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Kazakh Adversative Complex Sentences
DOI: 10.12677/ml.2024.12121164, PDF, HTML, XML,   
作者: 颜 婷: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汉语哈萨克语转折复句对比Chinese Kazakh Adversative Complex Sentence Compare
摘要: 转折复句作为复句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汉语和哈萨克语的日常交际及翻译实践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学界对转折复句的研究多集中于转折关联词语、转折标记以及转折关系范畴等专项领域,而对于汉哈转折复句的研究仍不全面。本文基于前人对汉哈句法结构及关联词语的研究,通过对比法分析汉哈转折复句的分类与构成形式的异同;以例证法将其语义关系分为并转、递转、承转、理转四类;运用分析法探讨其语用功能,旨在实现准确运用语言、提升交际能力的目标。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ypes of complex sentences, adversative complex sentence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Chinese and Kazakh. At present, most of the studies on disjunctive complex sentences focus on disjunctive connective words, disjunctive marks and disjunctive relation categories, while the studies on Chinese and Kazakh disjunctive complex sentences are still incomplete.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related words of Chinese and Kazakh senten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ormation forms of Chinese and Kazakh sentences by contrast. The semantic rel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y example: conjunctive, incremental, successive, and causal on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using language accurately and improv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pragmatic function by means of analysis.
文章引用:颜婷. 汉哈转折复句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2): 398-40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21164

1. 引言

汉语中转折复句的研究起步较早,从汉语语法初创时期至今已形成较为全面的体系,包括定义、分类、分句间逻辑关系、标记、篇章功能、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文献资料较少,关键术语定义不一。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汉哈转折复句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完善汉哈转折复句的分类与构成形式,深入探究其语义关系,并剖析其语用功能,进而充实汉哈对比语法研究理论,丰富汉语和哈萨克语语法的本体研究,为语言学习者在语言研究、学习以及翻译实践过程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语料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现有哈萨克语语料库等,还有部分的自拟例句。

2. 汉哈转折复句定义和分类

2.1. 汉语转折复句的定义和分类

转折复句是指分句间具有转折关系的复句。转折复句前一分句(偏句)提出某些事实或情况,后一分句(正句)则转而叙述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也就是说正句才是说话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偏句常通过使用预设关联词“虽然”、“尽管”、“固然”、“虽说”、“虽则”等关联词预示正句会出现转折,正句常使用“可是”、“但是”、“然而”、“不过”、“只是”等关联词与偏句的关联词相呼应。

汉语转折复句从转折程度的角度,可分为重转、轻转、弱转三类。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第六版)中根据前后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程度的强弱,把转折复句分为重转、轻转、弱转三类[1]。重转句前后分句转折意味重,偏句与正句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矛盾关系,通常要合用关联词,即“虽然(固然、虽说、尽管)……,但是(可是、而、然而、也、还)……”;轻转句前后分句转折意味较轻,偏句与正句之间语义关系是相对的,通常单用关联词:“虽然”、“但是”、“然而”、“却”等;弱转句前后分句间的转折意味最轻,前后分句没有那么明显的对比,只有部分相反,有时兼有补充作用,也是常单用关联词:“只是”、“不过”、“倒”等。

2.2. 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定义和分类

武金峰在《汉哈语言对比研究》中将哈萨克语复句界定为在语调和意义上有密切的联系,而在结构上又互不包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组合而成的一个语言单位。构成复句的简单句就是分句,转折复句前一分句用来陈述一个事实或情况,后一分句转而描述与偏句相反或相对的方面[2]

哈萨克语转折复句根常使用转折连接助词“biraq (ta)”、“al”、“alajda”、“sonda da”、“dese de”、“degenmen”、“æjtse de”、“øjtkenmen (de)”、“æjtkenmen (de)”、“øjtse de”、“solaj bolsa da”、“solaj bolʁanmen (de)”、“olaj bolʁanmen (de)”等来表示。

张定京在《现代哈萨克语实用语法》中将哈萨克语转折复句可按照前后分句转折意味的强弱分为重转句和轻转句[3]。重转句表达重转关系时,偏句与正句的语义是相互对立的,通常使用“biraq”、“biraq ta”、“alajda”、“dese de”等转折连接助词来表示;轻转句表达轻转关系时,偏句与正句之间的语义是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偏句和正句所述情况可以同时存在,或是正句对偏句所述情况进行补充说明,表示轻转意思可使用“al”、“degenmen”、“æjtse de”、“øjtkenmen (de)”、“æjtkenmen (de)”、“øjtse de”、“solaj bolsa da”、“solaj bolʁanmen (de)”、“olaj bolʁanmen (de)”等转折连接助词来表示。

3. 汉哈转折复句的构成形式

3.1. 汉语转折复句的构成形式

汉语转折复句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有关联词语的形式;其二,无关联词语的形式。

有关联词语的构成形式:

成套使用关联词,偏句和正句分别有一个关联词,即“虽然(虽、虽说、尽管、固然)……,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的形式。

单独使用关联词,偏句或正句中只出现一个关联词语,即偏句是“虽然(虽、虽说、尽管、固然)……,正句不使用关联词的形式;或是偏句不使用关联词,正句是“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的形式。

无关联词语的构成形式:

在现代汉语中,常利用意合手段来连接句子从而表达分句间的转折关系。邵敬敏(2001)提到:“有一些复句不使用任何关联词语,完全靠语序以及前后分句的语义制约构成,这叫做意合法[4]。”这类转折复句是较难理解的一类,它的转折关系表达得较为隐蔽,语义关系又比较灵活,容易受主观理解的影响。

无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可通过某些形式标识来表达转折关系,也可以通过“偏句 + 正句”的形式来表达转折关系。

通过某些形式标识来表达转折关系,即无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常出现一些承载着特定的语言信息的形式标识,具有了生成转折复句的重要功用,同时也对转折复句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具有显化作用,因此有利于辨识和理解转折复句。无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有以下几种形式标识:

前后分句语义上相对、相反或产生对比,例如:

(1) 你有你的理论,我也有我的理论!

(2) 瞒得过今天,瞒不过明天。

含有跌出预期的话语标志或信号词,当前后分句中出现表示意外的信号词“没想到、谁知道、殊不知、奇怪的是”等;当前后分句中出现表示无奈的信号词“可惜的是、遗憾的是、不幸的是、无奈”等;当前后分句出现预期与现实不符的信号词“实际上、实质上、表面上,事实上、按理说”等,如:

(3) 有的人常常急切地想达到目的,殊不知水到自然渠成。

(4) 这样看来你对哈萨克语懂的不少,可惜的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5) 他们表面上好像在非常认真地听课,事实上他们一直在下面搞小动作。

使用“还、还是、仍然、竟然、居然”等副词使前后语义发生转折,例如:

(6) 语文老师一再强调要仔细审题,他的作文还是写跑题了。

(7) 我教了他这么长时间,他仍然不会做。

汉语中还有一种只靠语义关系来表示分句间的转折逻辑关系的形式,即“偏句 + 正句”。这种方式前一分句陈述一种事实或情况,后一分句没有任何形式标记,只是在语义上偏离了预期。例如:

(8) 如今多数国家在相似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不平衡性。

(9)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俩始终未能摆脱精神荒芜的状态。

3.2. 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构成形式

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构成形式也有两种:其一,有关联词语的形式;其二,无关联词语的形式。有关联词语的构成形式分三类:

使用连接助词“biraq”、“biraq ta”,这两个词可以连接词语、分句、句子甚至段落,是最常用的转折关系连接助词,常用于后一个分句句首处,且可以在转折复句中替换使用,口语色彩浓厚,转折意味强。

使用连接助词“al”,这个词只能用来连接两个分句,常用于后一个分句句首处,以表示较为轻微的转折意味。

使用连接助词“alajda”、“dese de”、“sonda da”、“æjtse de”、“deɡenimen”、“øjtse de”“æjtkenmen (de)”、“øjtkenmen (de)”、“byjtkenmen (de)”、“solaj bolsa da”、“solaj bolʁanmen (de)”、“olaj bolsa da”、“olaj bolʁanmen (de)”等,这些词可以连接分句和句子,常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处。

无关联词语的构成形式有两类:

一种是前一分句的谓语用“动词词干 + sa/se + 从属性人称词尾 + da/de”格式,后一分句写为陈述句。例如:

(10) osəlaj bola tursa da, køŋil kyjim æli de ʤaqsə.

尽管这样,但是我的心情仍然很好。

(11) ol talaj ret sætsizdikke uʃərasa da, sylkini tyspedi.

虽然失败了好多次,然而并不灰心。

另一种是前一分句的谓语用“动词词干 + ‘ʁan形式形动词’ + 从属性人称词尾 + 助格”的格式,后一分句写为陈述句。例如:

(12) qəmbat bolʁanəmen, ʤaqsə narse.

虽然很贵,是好东西。

(13) ol øte arzan bolʁanəmen, bizdiŋ ʤaŋa birewin satəp alwəməzdəŋ qaʤeti ʤoq.

虽然它很便宜,我们不需要买一个新的。

3.3. 汉哈转折复句构成形式的异同

构成形式的相同之处:汉语和哈萨克语转折复句主要都通过使用关联词来表达转折逻辑关系。关联词的作用在于显示、选示、转化、强化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合理且准确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转折复句的逻辑力量增强。

构成形式的不同之处:汉语转折复句的构成对关联词依赖性强,可单独使用,也可成套使用,与之相比,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构成对转折连接助词的依赖较弱,一般在后一分句的句首处使用,并且通常都是单独使用的。

尽管汉语和哈萨克语中都有可以不使用关联词来表达转折关系,但构成形式也不尽相同,哈萨克语可以利用语法构形的手段,构成转折复句,而在汉语中并没有这种利用语法手段来构成转折复句的方式。汉语在不借助关联词构成转折复句时,可以仅通过“偏句 + 正句”的形式来表达,也可以通过使用信号词等形式标识和副词来表达转折逻辑关系。

4. 汉哈转折复句的语义关系

4.1. 汉语转折复句的语义关系

语义简单来说就是语言所蕴含的意义,语言形式(能指)所表达的内容。语言关系是指语言单位之间在意义上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以及逻辑关系。陈小红根据现代汉语转折复句偏句和正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将现代汉语转折复句分为并转、递转、承转、理转这四种类型,其语义关系分别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顺承关系、因果关系,即矛盾对立(相反或对立)、比较差异(比较与对比)、偏离预期和违背常理[5]

并转是指两分句在语义上是相反、对立或是对比的,例如:

(14) 现在富人很多,穷人也不少。

(15) 这次组织的比赛虽是全国性的,参赛的队伍不是全国性的。

递转是指正句比偏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包含补充说明和强调语义,例如:

(16) 这是困难的事,这是必须执行的政策。

(17) 我们要体验不同的爱好,各种爱好都可以尝试,尤其要尝试的是对我们心灵有滋养的爱好。

承转是指偏句和正句之间的顺序以时间为主,正句的事例是已发生的事,如:

(18) 虽然没能在约定的时间交方案,还是赶在下班之前把方案做完了。

理转指的是偏句叙述一个事实或情况,而正句叙述的事实或情况是偏离预期或违背常理的,偏句和正句若是叙述同一事例,正句叙述的这个事例会受到限制,如:

(19) 我早就和她说过要提前出门,她还是迟到了。

(20) 他早就放学了,到现在还没有回家。

(21) 病人本来也能自己行走,既然病了,就得像个病人的样子。

4.2. 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语义关系

人类思维在逻辑层面存在着共通性。尽管汉语和哈萨克语在转折复句的构成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分句间的语义关系却存在共同性。根据实例为佐证,无论是汉语还是哈萨克语,其转折复句都可以根据语义类型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并转、递转、承转、理转这四种类型。

并转是指作为并列项的偏句和正句在语义关系上必须是相反或者相对的,表示对立式转折关系意义,前后分句之间不具有因果推导关系的情况。如:

(22) bygin kyndiz øte əstəq, biraq tynde øte swəq.

今天白天很热,但是夜里又很冷。

递转是指在前一分句的基础上,做出补充说明,或是强调,如:

(23) ol til qatpadə, biraq onəŋ bul ʃeʃimge pikiri bar ekeni ajdan anəq.

他没说话,但是很明显他对这个决定有意见。

(24) ol qajtəs bolʁanəmen bolsa da, biraq ol bykil el xalqənəŋ ʤyreginde mæŋgi ʤasajdə.

虽然去世了,她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

承转是指正句的事例顺承偏句所述事例,主要以时间顺序为主,还可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时空顺序、事物的不同类别和方面等进行,如:

(25) muʁaləm mæseleni egʤej-tegʤejli qarawdə talaj ret dæriptedi,sonda da bir mæselenə qate kørdə.

老师多次强调要仔细审题,他还是看错了一道题。

理转是转折复句最典型的一种语义,包含偏离预期、违背常理、限制三种语义,如:

(26) ol tyjindi wnjversjtetterdiŋ aspjrantə, biraq bir bajandama da ʤaza almajdə.

她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但是连一份报告都不会写。

(27) bul kitaptəŋ mazmunən men onʃa unatpajmən, biraq men onə oqəp boldəm.

尽管这本书的内容我不是很喜欢,但是我还是把它读完了。

(28) men senəŋ talabəŋa maquləmən, biraq bul talap təm kyrdeli bolmawə kerek.

我答应你的要求,但是这个要求不能太复杂。

5. 汉哈转折复句的语用功能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学科。从句法或语义方面看言语,只能获得言语表层的信息,从语用学的视角看言语,能分析出言语在语境中的功能[6]。翻译时最应注意的就是内外对等,内部对等是为解决与词法、语法相关的问题,而外部对等则是需要考虑语言使用的语境和情境,使用正确的语用功能,以达到原文与译文对等的目的。探讨汉哈转折复句的语用功能旨在研究语言在特定的语境和情境中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

由于汉语语用功能研究较为丰富,而哈萨克语关于转折复句的语用功能研究则是少之又少,本文对照汉语转折复句语用功能的研究,对哈萨克语语用功能进行细致地探讨分类,基于语料库实例分析,将汉哈转折复句的语用功能分为正反对比、补充说明、限制强调、礼貌委婉四大功能。

5.1. 汉哈转折复句的正反对比功能

正反对比功能在汉语和哈萨克语转折复句中具体呈现为:前一分句先提出某一事实或情况,后一分句则转而叙述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内容信息。转折复句能够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展现出来,偏句与正句所描述的情况为相反或相对情况,与预期不一致,常常运用反义词来突显事物或情况的差异,使听话人聚焦和集中于句子后一部分信息[7]。从而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看待问题。例如:

(29) ʃeʃemniŋ dawəsə awelgisindej qattə bolʁanimen, burənʁədan alde qajda səpajə edi.

母亲的声音依旧严厉,但是比先前温和些了。

(30) ʤapalə orta onəŋ bet alpetin kartejtip ʤiberdi, biraq onəŋ rwhə qartajmadə.

艰苦的环境让他的面容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她的精神并没有衰老。

例句(29)将同一事物母亲的声音做了对比,使用“严厉”和“温和”这对反义词,让母亲声音的变化更形象。例句(30)将同一事物的两个面进行了对比,将他的面容和精神做了对比,凸显出面容虽衰老,但精神依旧。

5.2. 汉哈转折复句的补充说明功能

补充说明功能在汉语和哈萨克语转折复句中具体呈现为:偏句与正句之间语义相互联系,且并不对立,正句在肯定偏句所陈述内容的基础上,又对偏句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而正句补充的内容往往才是关键所在。例如:

(31) æʤem køzi tərəsənde turʁan køne yj ʤarəldə, biraq æli qulamadə.

奶奶生前住的老屋子已经出现了裂缝,还没有倒塌。

例句(31)偏句和正句讲的都是同一事物“老屋子”,偏句对老屋子的状态“出现裂缝”进行了描述,正句对偏句描述的信息又进行了补充说明,“没有倒塌”则是这句话的重点。

5.3. 汉哈转折复句的限制强调功能

限制强调功能在汉语和哈萨克语转折复句中具体呈现为:利用转折关系强化偏句和正句所描述事物之间的差异,使之更为明显。其中,正句所表达的内容才是重点和想要着重强调的信息,同时也是希望引起注意的部分。例如:

(32) biz kətaptə keŋ kølemde oqwəməz kerek, ær qandaj kitaptardi da oqwəməz kerek, biraq bastəsə, bizdiŋ yjrenwimizge pajdalə bolatən kitaptardi oqwəməz kerek.

我们要广泛阅读,什么书都要看,主要是看对我们学习有用的书。

例句(32)偏句指出要广泛阅读,而正句限制强调了书的类型,限制强调我们主要是要看“对学习有用的书”。

5.4. 汉哈转折复句的礼貌委婉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因为种种原因要婉拒或批评他人的情况。为防止直截了当的话语给他人造成伤害,或者在传达某些信息时能让他人更好地接受,在表述时就必须注重方式和技巧,以含蓄委婉的方式传达信息。在这些情形下,转折复句便具备较高交际价值的委婉表述功能。例如:

(33) kijno kæsibine sawatsəz bolʁandəqəm sebepti, qarapajəm atawlardə da køp izdewɡe tuwra keldi.

因为我于电影一道是门外汉,虽是平常的术语,需查考。

例(35)说话人将自己说成是“门外汉”,委婉地表述了自己对电影方面谦虚谨慎的态度,具有委婉表述功能,如果在将汉语翻译成哈萨克语时,不注重这一语用功能将“门外汉”翻译为“tæʤirjbesiz kisi”(无经验的人)就不贴合原意,而翻译成“sawatsəz”(大老粗、无知的人)更贴合原意,更能加强说话人谦虚委婉的情感表达。

综上所述,汉语和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语用功能大同小异,结合例句分析归纳出汉哈转折复句具有正反对比、补充说明、限制强调和礼貌委婉的语用功能。语言是人人都在使用的,但并非是所有人都能正确使用的交际工具,使用正确的语用功能,才能达到语言交际的理想效果。换而言之,译者在翻译汉哈转折复句时,只有系统地了解并正确地使用汉哈转折复句的语用功能,把握原文中不同的语境,才能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避免出现不合时宜的词句造成误解和尴尬。

6. 汉哈转折复句的语用功能

本文对汉哈转折复句的定义分类、构成形式、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对比,从中发现汉哈转折复句在构成形式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译者和双语学习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鉴于汉语转折复句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的研究较为丰富,遂依据对汉语转折复句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的研究,对哈萨克语转折复句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和分类,以期推动语言理论的发展,为翻译工作者和双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增订第6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138-139.
[2] 武金峰. 汉哈语言对比研究[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8: 337-353.
[3] 张定京. 现代哈萨克语实用语法[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550-557.
[4] 邵敬敏. 现代汉语通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49-261.
[5] 陈小红. 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的语义基础[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2(4): 86-93.
[6] 罗国莹, 刘丽静, 林春波. 新编语用学研究与运用[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20: 13-35.
[7] 郭昊. 哈萨克语句子的焦点[J]. 民族语文, 2022(2): 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