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I: 10.12677/tcm.2024.1312516, PDF, HTML, XML,   
作者: 熊青青: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张 淼*: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十科,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药针灸综述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verview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病因复杂且尚未清楚,中医药疗法作为祖国中医的特色疗法,在治疗本病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文章通过查阅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国内外文献,从祖国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一定的参考。
Abstract: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is a common degenerative disease with complex causes and unclear eti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s a unique treatment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cervical spondylosis, focusing on the therap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cervical spondylosis.
文章引用:熊青青, 张淼.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中医学, 2024, 13(12): 3454-3458.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4.1312516

1. 引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引起颈椎退行性改变从而压迫神经根[1]出现肩背疼痛、上肢放射痛、手麻、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工作的需要,较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产品、坐卧姿不良、缺乏锻炼等,颈椎病发病率上升,且CSR的发病率超60%,并呈上升、年轻化趋势发展[2],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当前CSR的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保守治疗,而中医药治疗作为非手术疗法,因其简单、方便、效优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选择。本文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2.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古籍中没有明确的病名,根据其头痛、头晕、肢麻、颈项疼痛等症状可归属中医“痹证”范畴。《张氏医通》云:“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至头肩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杂病广要》言:“若气滞血瘀,经络不行,臂痛不能举。”《诸病源候论》亦曰:“体虚弱,若中风寒,随邪所中之筋则挛急,不能屈伸。”中医认为CSR的病因主要是外邪侵袭,内在脏腑亏虚,长期劳损等合而为病。病久不愈,经络受阻,筋骨失于濡养故引发疼痛、麻木、僵硬。

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3.1. 中药治疗

3.1.1. 中药内服

目前CSR的中医证候分型可主要分为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风寒痹阻[3] 4种。孟庆亮等[4]选择8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药汤剂辨证治疗,研究结果发现急性发作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情严重,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治疗,此过程中使用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缓解患者疼痛,意义显著。赵兴龙等[5]采用葛根汤加减配合牵引治疗CSR,对照组40例CSR患者采用常规西药配合颈部牵引治疗,治疗组40例CSR患者则给予颈部牵引配合葛根汤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

3.1.2. 中药外用

中药外用法主要包括中药热敷疗法、中药熏洗疗法、中药药膏外敷疗法等,中草药有效成分通过直接接触或热效应等方式作用于病灶部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舒筋活血、散寒除湿、消肿镇痛的功效。梁凯等[6]采用中药封包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CASCS评分及VAS评分,且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 0.05),能有效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王赟[7]的临床研究纳入200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对照组采取针灸,观察组在针灸疗法基础上加入中药熏蒸治疗,研究表明观察组在各个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进而提示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张艳国[8]选用常规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法治疗90例CSR患者发现,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CSR,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3.2. 针灸治疗

3.2.1. 针法

1) 毫针

针灸作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9]发现,针刺具有缓解肌肉粘连、镇痛以及改善患者颈椎症状的功效,这可能与针刺可以减轻神经机械压迫、调节颈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因子刺激、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调节机体免疫水平的机制相关。王晓君[10]的临床研究将110例CSR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颈复康颗粒治疗55例和观察组颈复康颗粒加针刺治疗55例,治疗后发现颈复康颗粒联合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单一颈复康颗粒治疗。

2) 电针

电针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基础上,连接输出脉冲电流的电针仪,通过持续不断地针刺和电流刺激人体局部,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11],具有抑制炎性反应、镇痛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郭佳坤、程凯[12]等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CSR患者,将124例急性期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发现,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电针颈夹脊穴在各项观察指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单一西药常规治疗,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电针颈夹脊穴可改善急性期CSR临床症状。

3)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一种将人体可吸收蛋白线或羊肠线放入特定针具里,埋入穴位后,利用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特殊针灸方法。研究[13]发现,埋线疗法具有改善局部循环;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代谢循环等独特优点,可用于治疗多种慢性疾病。邓越等[14]的研究发现,颈部七线法穴位埋线治疗CSR具有很好的疗效。夏子茗等[15]将9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穴位埋线组30例与小针刀组30例,结果显示,穴位埋线联合小针刀治疗CSR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4) 其他针法

姚智渊等[16]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7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CDN治疗35例和试验组在对照组PCDN术后第2天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35例,研究发现,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进一步提示二者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优,且安全可靠。杨文博[17]的临床研究发现,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CSR的临床疗效较电针颈夹脊穴更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3.2.2. 灸法

艾灸疗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种,是将艾草等中药炮制后制成可以点燃的形状,放置于患处皮肤,对患者进行治疗。人们在古时候就意识到当某些疾病经过针刺治疗效果不佳或无用时可以使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具有温热效应[18],可以调控炎症反应[19],因此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曹玉华[20]研究结果表明,艾灸疗法结合针刺治疗CSR的效果较针刺治疗效果更显著。曹锦涛[21]等研究发现,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用的干预方法主要以温和灸为主,其次为温针灸和热敏灸。郭明柯[22]将82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局部药物注射治疗41例和观察组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联合循经温和灸治疗41例,治疗2周后发现,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循经温和灸联合局部药物注射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温速女[23]等观察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临床症状、预后的影响,将10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联合牵引治疗) 50例和研究组(药物、牵引联合温针灸治疗) 50例,结果显示,观察组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椎活动度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 < 0.05),提示温针灸治疗CSR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功能,减轻疼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推拿治疗

中医推拿疗法,是医者利用推拿手法或工具,持续作用于患者皮肤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李婉玉[24]等研究发现,推拿疗法治疗CSR的机制主要包括纠正颈椎力学失衡、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疼痛以及调节自身免疫反应这几个方面。宁雷[25]观察了推拿结合针灸治疗CSR的临床疗效,将8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医针灸治疗40例,观察组中医针灸治疗联合中医推拿治疗40例,观察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7.5% (χ2 = 5.17, p = 0.023),疗效显著。韩添龙[26]等观察了颈痛颗粒联合推拿治疗86例CSR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颈痛颗粒联合推拿治疗CSR的总好转率高于单一推拿治疗(p < 0.05),可减轻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李燕庭[27]等将60例CSR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李氏推拿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 Index, NDI)量表评分、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李氏推拿疗效较为显著。李明[28]等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整脊推拿法联合中药封包疗法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整脊推拿法(p < 0.05),能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颈椎活动度。

5.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祖国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众多,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科技进步、医学发展,综合治疗已较多地被临床应用,目前多采用西医疗法与中医疗法相结合、中医疗法与中医疗法相结合等方法,两者结合进行综合治疗以期提高CSR的治疗效果。当前,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纳入样本量较小;研究多基于短期临床观察;综合治疗时疗法与疗法之间缺乏系统性梳理及规范;有待进一步深入机制研究。相信未来CSR的中医治疗方法会越来越完善,疗效不断提高,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Lin, T., Wang, Z., Chen, G. and Liu, W. (2020) Predictive Effect of Cervical Sagittal Parameters 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Single-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World Neurosurgery, 134, e1028-e1036.
https://doi.org/10.1016/j.wneu.2019.11.081
[2] 丁小芬, 张君, 田明月, 等. 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6): 99-101+108.
[3] 魏戌, 方圣杰, 孙凯, 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证候研究进展[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37(4): 632-636.
[4] 孟庆亮, 苏艳. 中药汤剂辨证施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疗效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24, 43(8): 53-55.
[5] 赵兴龙, 冯康虎, 申建军, 等. 葛根汤加减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甘肃科技, 2022, 38(24): 108-110.
[6] 梁凯, 温乃元, 刘科万. 中药封包疗法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 35(5): 516-517.
[7] 王赟, 王慧, 陈敏.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24, 43(8): 108-110.
[8] 张艳国. 中药外敷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 29(5): 916-918.
[9] 顾雯靓, 牛晓亚, 王楠, 等.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 33(11): 40-46.
[10] 王晓君, 刘宏杰, 李继登. 针刺结合颈复康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 40(9): 1723-1725.
[11] 那木罕, 马长春, 李忠明.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 吉林中医药, 2024, 44(7): 852-855.
[12] 郭佳坤, 程凯, 朱晓晨, 等. 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1(2): 373-379.
[13] 霍金, 赵冏琪, 袁永, 等. 穴位埋线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J]. 中国针灸, 2017, 37(11): 1251-1254.
[14] 邓越, 白鹏, 刘音, 等. 颈部七线法调衡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探析[J/OL]. 中医学报, 1-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411.R.20240929.1140.010.html, 2024-11-01.
[15] 夏子茗, 徐敏, 王润生, 等. 穴位埋线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21, 43(12): 33-36.
[16] 姚智渊, 樊舒瑶. 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针刺研究, 2024, 49(6): 604-610+640.
[17] 杨文博, 王浩, 杨玲, 等. 颈夹脊穴位注射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22, 49(5): 172-175.
[18] 徐森磊, 张宏如, 顾一煌. 艾灸温热刺激对血流量的增加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探讨[J]. 针刺研究, 2018, 43(11): 738-743.
[19] 李蕾, 王欣, 李璨, 等. 艾灸疗法调控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 2020, 13(11): 1986-1990.
[20] 曹玉华. 艾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 19(14): 119-121.
[21] 曹锦涛, 钱凤娥, 王海涛, 等. 基于数据挖掘艾灸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应用规律研究[J]. 循证护理, 2024, 10(13): 2372-2377.
[22] 郭明柯. 循经温和灸联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4, 33(16): 3030-3034.
[23] 温速女, 陈董东, 汤国敏. 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临床症状、预后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 8(10): 96-98.
[24] 李婉玉, 许辉, 周运峰, 等.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9): 123-126.
[25] 宁雷.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 46(3): 1-3.
[26] 韩添龙, 朱丽, 吴穹宇, 等. 颈痛颗粒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4): 93-95.
[27] 李燕庭, 贺杰, 占家豪, 等. 李氏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J/OL].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1-1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324.R.20241011.0904.002.html, 2024-11-05.
[28] 李明, 李育凡, 崔浩, 等. 中药封包疗法联合整脊推拿治疗CRS的临床疗效研究[J/OL]. 辽宁中医杂志, 1-1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128.r.20240708.1536.016.html,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