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mm.2024.1412376, PDF, HTML, XML,   
作者: 吕天旭: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惠农政策和专项资金进入了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落后的财务管理则给乡村振兴的进程造成了一定阻碍。文章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其次又提出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推广信息化技术、多环节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农村地区财务管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special funds are flowing into rural areas. However,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has posed certain obstacles to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initially elaborates on the function of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ubsequently, it puts forward solutions such as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special funds at multiple stages, facilit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aiming to raise the level of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achieve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goals.
文章引用:吕天旭.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现代管理, 2024, 14(12): 3132-3137. https://doi.org/10.12677/mm.2024.1412376

1. 引言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旨在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推动资源均衡分配、有效保障农民权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涵盖农村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是合理配置资源、保障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环节,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分析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 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农村财务管理对于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农村财务管理能够合理规划资金,通过准确记录收支情况,科学安排资金投向,保障农业生产、农村产业项目顺利推进,避免资金闲置或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2]。其次农村财务管理能够助力产业发展,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还是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良好的财务管理能进行成本核算、效益分析,帮助经营者了解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促进产业兴旺。

(二)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农村财务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利益的公平分配。在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比如土地流转收益、集体企业分红等,规范的财务管理能保证利益分配过程透明、公正,确保每个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3]。其次,农村财务管理还能够强化财务监督,使农民能够参与和监督集体财务,让村民清楚了解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益,增强农民对集体事务的信任和参与度。

(三) 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对于规范财务流程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可以约束基层干部的经济行为,减少财务违规操作,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和廉洁度。农村财务管理还能够提升农村决策的科学性,准确的财务数据为农村基层治理决策提供依据,在涉及公共项目建设、集体福利分配等问题上,能够根据财务状况制定合理方案,提高决策质量,促进治理有效。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财务管理是对农村集体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核算和监督等工作[4]。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国家为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对其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如《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等。但在农村实际调研中发现,农村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部分农村地区的突出性问题。首先,是资金管理和统筹协调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农村地区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包括政府的专项补贴、社会资本的投入、企业的帮扶以及各种公益捐赠等。然而,这些不同来源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统筹协调。以政府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和社会捐赠的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为例,二者本可以相互配合,用于打造更优质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但实际情况是往往分属于不同的管理和使用路径,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形成协同效应,甚至可能出现重复建设或建设空白的问题。

其次,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核算问题。乡村振兴涉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如乡村道路修建、农村教育和医疗设施改善等,但缺乏与之对应的专项资金核算办法。在道路修建中,除了建设资金的核算,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临时用地补偿、工程变更带来的额外费用等往往没有清晰的核算规则。对于公共服务项目,像农村教育设施改善项目,资金来源可能包括政府专项拨款、社会捐赠等,在核算中如果不能清晰地将不同来源资金用于不同建设内容(如教学楼建设、教学设备采购等)的情况准确反映,就无法有效监督资金使用效益,也无法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工作的持续推进[5]

(二) 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基础设施与设备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的财务信息硬件设备缺乏或陈旧,农村财务办公场所没有配备足够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无法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部分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完善,存在信号差、网络速度慢甚至无网络的情况,这使得在线财务管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其次是信息人才匮乏。农村财务人员大多习惯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普遍缺乏信息化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不熟悉,难以适应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在数据录入、报表生成等操作上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除此之外,农村财务管理还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维护人员,一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及时修复,导致财务工作停滞,影响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最后是财务软件适用性差。现有的财务管理软件大多是针对城市或企业环境开发的,没有充分考虑农村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求[6]。比如,农村的财务收支项目具有很强的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农村事务特殊性,但软件无法很好地体现这些内容,导致功能使用不顺畅,也不能适应乡村振兴中不断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财务管理变化,如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业务在软件中无法得到有效支持。

(三) 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中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资金分配环节。由于乡村振兴项目众多且复杂,专项资金在分配时往往没有依据明确、细化的标准。例如,在扶持农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上,可能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差异,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有的村庄产业发展潜力大却得不到足够资金,而有的村庄资金过剩却无法有效利用。

其次是资金使用环节。由于农村专项资金用途监管缺失,部分地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把控不严,存在挪用现象。比如,本应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被挪用于其他非相关项目建设,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无法按计划推进,影响乡村整体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项目实施环节。农村专项资金缺乏全过程监督,对于专项资金支持的乡村振兴项目,没有建立从项目启动、建设到验收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进度拖延等问题,却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导致专项资金投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农村地区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首先,一些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部分农村财务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财务专业教育,对基本的会计原理、财务报表编制等知识掌握不足。其对新的财务政策和法规了解不够及时和深入。乡村振兴涉及大量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更新,但财务人员可能因信息获取渠道有限或缺乏学习主动性,在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其次,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在传统手工记账向信息化财务管理转型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难以适应。他们对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不熟练,如数据录入、凭证打印、报表生成等功能不能有效运用,影响工作效率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最后,个别农村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足,个别财务人员缺乏自律意识,可能出现违反财务纪律的行为,如挪用小额资金、在报销审核中不严格把关等。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有效统筹协调农村不同来源的资金和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核算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切实有效地统筹协调来自农村的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就需要从以下三个关键方面入手:其一,精心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资金规划工作。这意味着不仅要对农村的整体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水平、产业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且详尽地调研,还要精准地识别并明确各类资金的具体用途和优先级排序[7]。例如,优先保障关乎民生基础的农业生产设施建设资金,其次分配用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等。其二,全力构建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整合当前分散的各类资金管理系统,创建一个涵盖全面、功能强大的农村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此平台要能够实时呈现所有资金的来源渠道、具体规模、流向动态以及使用进度等关键信息,方便相关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精准的统一调度以及严密的监督管理。其三,积极引入高度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制定严谨、科学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标准和流程,安排定期且规范的评估审查工作。对于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迅速察觉并及时给出合理的调整建议,并且严格跟踪后续的整改情况,确保资金的使用真正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

其次,要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进行核算,制定详细的资金预算方案至关重要。这需要对项目从启动到完成的各个阶段所需资金进行全面、细致地预估,包括前期调研、物资采购、人员雇佣等各类费用。同时,严格的资金收支监管必不可少,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实时跟踪资金的流动,防止出现资金挪用、滥用等违规现象。另外,运用如现金流分析等科学的财务分析工具,能更精准地评估资金的投入和回报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以确保项目资金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二) 推广信息化技术

要推广财务信息化技术,就要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人才、财务软件适用性这三方面来入手[8]。第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方面。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是因为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例如,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确保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为财务管理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提供保障。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如配备满足信息化财务管理需求的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同时,要建立定期维护和更新机制,以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良。此外,还应建设数据存储和备份设施,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二,是信息人才方面。重点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方式,让他们熟悉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可以适当鼓励和支持农村财务人员自我学习和提升,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奖励机制。还可以建立人才交流机制,让农村财务人员到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学习和交流经验。

第三,是财务软件适用性方面。首先,在选择财务软件时,要充分考虑农村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求。比如,软件操作应简单易懂,界面友好,方便农村财务人员上手使用。软件功能要贴合农村财务业务,能够满足农村财务核算、报表生成、财务分析等基本需求。其次,还要注重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安全。同时,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包括及时地软件更新、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最后,还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开发,使软件更符合当地的财务管理要求。

(三) 多环节加强专项资金监管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解决农村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可分别从资金分配环节、资金使用环节、项目实施环节入手。首先是资金分配环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机制,深入调研农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特点和重要程度,制定客观、公正的分配标准。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权力寻租的空间,确保资金能够精准流向最需要、最能发挥效益的地方。例如,对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加大对道路、水电等基础建设资金的分配;对于有特色产业发展潜力的地区,增加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9]

其次是资金使用环节。要强化资金使用的过程监控,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要求资金使用单位进行严格的财务核算,定期报送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同时,加强审计监督,不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比如,通过定期审查资金使用账目,核实每一笔农村专项资金的去向和用途,防止资金被截留、挤占或挪用。

最后是项目实施环节。要注重项目实施的全程管理,明确项目责任人,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益负责。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将项目的相关信息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例如,在农村里的显眼位置张贴项目的规划、预算、实施进度等信息,让村民了解项目的全貌,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并且,在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估和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对未达标的项目追究相关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

(四) 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提升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村里应积极开展系统全面且深入细致的财务知识培训,培训课程应当涵盖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核心领域,为财务管理人员筑牢坚实的理论根基。同时,要及时、准确地为他们提供最新的财务法规政策解读,让他们能够了解到政策变化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此外,还要大力鼓励财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学习,并为他们考取相关的财务专业证书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次要培养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村里需要精心组织各类实际操作演练活动,比如财务软件的熟练使用、精准且规范的财务报表编制等等,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此外,要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案例分析讨论,引导财务管理人员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找到有效解决方案的实际能力。

最后要加强农村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塑造。积极树立表现出色、行为典范的优秀财务人员作为榜样,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在整个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10]。此外,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和举报机制,对于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给予严肃处理,以维护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公正、廉洁和有序。通过生动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深入人心的教育内容,使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深刻领悟到职业操守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坚定的道德底线和职业准则。

5. 结论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通过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推广信息化技术、多环节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解决方案。然而,要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农村自身的协同努力和持续关注。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要及时对财务管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相信通过多部门的不断努力,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郝丽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34(16): 39-41.
[2] 刘云波. 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南方农业, 2021, 15(27): 98-99.
[3] 魏海红.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 商业文化, 2022(3): 58-59.
[4] 薄夫伟.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5): 150-153.
[5] 杨静.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34(10): 66-68.
[6] 颜玮.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3(31): 121-124.
[7] 袁丽春. 农村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活力, 2023, 41(21): 172-174.
[8] 姜福德. 农村财务管理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J]. 山西农经, 2021(18): 153-154.
[9] 焦宗杰. 农村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与规范化管理探索[J]. 财会学习, 2023(14): 19-21.
[10] 闫瑞华.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33(12):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