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化病人(SP)的精神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 Psychiatric 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Based on Standardized Patient (SP)
DOI: 10.12677/ae.2024.14122388,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何庆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精神医学标准化病人资源库Psychiatry Standardized Patients Resource Library
摘要: 精神医学由于其特殊性,教学过程会出现不具化、不形象,且学生临床接触病人的机会不多,所以本研究探讨利用标准化病人(SP)这种常见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初步建设后使用一学期发现线上课程使用涉及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学生的完成度较高。后期需要从SP的培训、SP的效果评估和学习者评估三方面继续努力。
Abstrac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psychiatry, the teaching process will be incorporeal and unimaged, and students have few opportunitie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patients clinically, so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 (SP), a common teaching method. After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use of online courses involved major medical school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the completion rate of students was high. In the later stag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work on three aspects: SP training, SP effect evaluation and learner evaluation.
文章引用:何庆欢. 基于标准化病人(SP)的精神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J]. 教育进展, 2024, 14(12): 1107-111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22388

1.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一样,临床技能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与其他临床学科不同的是精神病人的表现主观性更强、缺少客观证据。大部分精神医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也有结合影视作品中精神病人的片段进行教学[1]-[3]。案例常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不生动不形象;讨论法也常因学生对精神症状的掌握不具象而很难深入。随着隐私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临床教学资源紧张,大部分院校无法组织学生去精神病院见习或实习。所以精神医学教学需要建立教学资源库。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 SP)是指:经过培训后能够准确模拟某种特定疾病的正常人或病情稳定的病人[4]。1964年[5]由Barrows和Abrahamson在南加州大学倡导发起,20世纪90年代初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引入我国,现已用于内科学、康复学、妇产学、外科、基础护理学等多种医学教育中[6]-[9]。有研究表明[10]-[12],SP已被应用于精神医学中,如通过SP验证临床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破率,通过SP学习精神症状以及临床实习中应有SP进行评估。说明标准化病人用于精神医学教学中是可行的。本研究以标准化病人为基础,建设精神医学教学资源库,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发建设线上课程。

资源库由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独立的组合而成,可以是文字、视频、图片、声音、动画或针对某一疾病的发病机理代谢的微课、经过结构化的知识点的慕课系统,也可能是某一章节电子演示文稿。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和智能手段的出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3]”。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需要资源库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目前大学生常用的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智慧职教等,这些平台上精神病学的资源存在技术门槛和资源权限、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实际操作技能缺失的问题,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通过专业教师建设系统的精神医学教学资源库,通过智慧职教中我校线上精品课程《精神病学》发布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

2.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精神医学多媒体资源库设计与建设

1) 总体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以标准化病人为基础,将精神病学知识点融入在各种疾病的多媒体资源库中。知识点包括: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干预、治疗及预后。多媒体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自制微课、电子演示文稿、音频、视频。以疾病为主体,制作标准化病人临床表现和精神检查的视频,围着各知识点进行电子演示文稿、微课的制作。

2) 标准化病人视频资源的建设

2.1. 案例选取

有本课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对接岗位要求、结合教学大纲和临床观察,选择常见的8种精神疾病,分别是阿尔兹海默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2.2. 标准化病人

2.2.1. 标准化病人选择

依照自愿择优的原则,由教师在课堂上发布招募信息,学生自愿报名,教师进行删选。选择2022级临床专业大二第二学期学生16名,男性9名,女性7名,平均年龄20.6岁。该16名SP对精神医学感兴趣、遵守纪律、服从安排、责任心强,已经学习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大部分专业课程,以往专业课程理论成绩较好,能很好理解剧本内容,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适当的表演能力。

2.2.2. 剧本编写

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编写剧本。案例确定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医院对真实病人进行问诊和精神检查,期间学生需了解病人病情,多与病人进行沟通,与病人建立信任性关系,深层次了解疾病状态下病人的情感变化和行为背后的原因,理解病人。培训教师先写出初稿,由学生进行排练,排练过程中学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建议和自己对病人的理解,对初稿进行修改、定稿。剧本以精神检查中对话的形式为主,内容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主,力求具体、可信、合乎病人逻辑,包括:病人的背景资料,家庭关系,病人的性格特点,病人病态情感和行为时的表现如表情、动作、行为,病态的认知如感知觉、思维、记忆的表现。对话语言要求口语化、通俗易懂,贴近病人真实状态。

2.2.3. 视频制作

确定好剧本后,标准化病人进行排练,教学团队教师进行提问和表演指导。教师联系拍摄团队进行场景设置,拍摄视频。16名标准化病人每人需拍摄1种疾病。为了突出SP病人的症状及问诊要点,每段视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2.4. 一致性检测

将拍摄好的共16段视频,发送给6名精神科临床医生进行症状与诊断的判断,6名精神科医生分别来自三甲医院3名,非三甲医院3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均从事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6名医生对SP的诊断与设定的诊断一致,对SP表现出来的症状判断有所不同。8种常见疾病中,对阿尔兹海默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症状判断没有差异,对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中的症状判断正确率为80%,可能与这两类疾病特点有关,也与SP的呈现有关。

3. 标准化病人其他多媒体资源的建设

3.1. 文字资源的建设

文字资源包括教案、扩展资料、电子演示文稿、题库、讨论思考等。围着疾病重难点教师自制教案,教案中可附带电子教材;围着最近热点和前沿知识分享扩展资料,扩展资料除最新理论方法外,还包含临床常用的临床评估量表和治疗手段的介绍;围绕重点知识点自制演示文稿,文稿内容包括疾病病理介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康复手段等等;围绕每类疾病进行课前讨论、课中练习、课后作业等题库建设。

3.2. 图片资源的建设

图片资源包括:课程中病人的某些特殊性表情、动作、行为的动态或静态图片,生理、病理、解剖、药理等基础知识的静态或动态图片。图片部分为自制图片,部分为网络图片,部分是漫画图片,部分是实景图片。所有图片要求表达正确、像素清晰、不侵犯版权、不侵犯隐私。

3.3. 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

微课呈现的是碎片化学习内容,主要针对与标准化病人相关的知识点。选择微课内容参考课程标准、职业考试、临床技能等。自制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5~8分钟,网络微课视频选择“中国大学MOOC”平台截选的6分钟左右视频。除此以外,扩展资料可选择视频形式,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试听教材《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4.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精神医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应用

1) 课堂应用

医学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的专业教育。本次研究的资源库中部分资源可同步用于线上线下课堂(如图1所示)。本研究中将资源库的内容运用于课前、课中、课后。以“精神分裂症”标准化病人资源为例,教学内容包括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课前布置微课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学习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病因和流行病学特点及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及对社会的影响,意识学习该疾病的重要性,形成对病人的同情心。课中呈现关于对标准化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精神检查的自制视频,导入精神分裂症的疾病临床特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精神检查的内容形象地学习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另一方面让学生从视频中学习精神检查的沟通技巧。由该标准化病人引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通过视频中病人的表现掌握药物治疗中病人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课后扩展知识为广州脑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提供的康复基地,让学生自行学习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手段;通过视频中病人呈现的状态,使学生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社会建立信息。其次,课前、课中、课后都有相应的测试题,评估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效果。

Figure 1. Examples of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resource library

1. 资源库课堂应用举例

2) 应用效果

截至2023年6月,我校医学专业网络应用平台用户达7万余人,用户均为来源于湖南、广西、安徽、四川、湖北、青海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本课程自2024年被评为精品线上课程,课程已开放1期,选择本课程的学生线上课前预学习和课后作业完成度高,同步测试结果均达标。

5. 总结

本研究初次在标准化病人的基础上进行精神医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标准化病人以学生标准化为主,通过师生共建进行标准化病人的视频制作,并通过专业医生的一致性检测。通过标准化病人展开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包括多种形式,涉及各个知识重难点。本研究的优势在于:引进标准化病人用于精神医学教学中,丰富精神医学的形象化教学资源,节省教学开支,同时增强了扮演标准化病人的学生的同理心。

但本研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 丰富各年龄段标准化病人和病种。本次标准化病人主要是学生,学生的年龄和表现比较符合常见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真实情况。但对其他如有特点发病年龄的疾病像阿尔兹海默病、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则不太符合真实情况。以后改进的方向可以参考2022年[14]有学者通过微信或社区等途径招募各年龄段的标准化病人,使拍摄视频更符合真实情况,但这些SP一般没有医学背景,需要提前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

2) 增加标准化病人的评估者。本次课题中使用的评估者主要是临床医生,评估重点是SP表现出来的症状和诊断是否与预设的一样。可以增加教学方面的评估者如医学专业教师,评估重点可以是教学目的的达成情况,如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等。还可以增加表演评估者,评估重点可以是SP表现出来的表情、动作是否符合其心理背景。

收集更多学习者的反馈信息。由于本次课程试用期不长,收集的学生反馈资料不够多。后期可以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对学习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收集学习者对课程中的呈现方式、知识点的把握、网络操作性、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基金项目

2021年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基于标准化病人(SP)的精神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编号:202115012329。

参考文献

[1] 张瑜, 董小娇, 杨云彬, 等. PBL教学模式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智慧健康, 2024, 10(17): 137-139+143.
[2] 涂冬洁. C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在精神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 43(3): 234-235.
[3] 高帅, 杨薇薇, 梁忠新, 等. 电影剪辑片段在“精神病学”症状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5): 82-84.
[4] May W, 汪青. 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十年文献回顾[J]. 复旦教育论坛, 2009, 7(6): 92-94.
[5] Barrows, H.S. and Abrahamson, S. (1964) The Programmed Patient: A Technique for Appraising Student Performance in Clinical Neurology.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39, 802-805.
[6] 张曾玲, 梁苗芳. 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分层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妇儿健康导刊, 2024, 3(17): 175-178+188.
[7] 毕朝芳, 毛剑松, 柯箫韵, 等. 标准化病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6): 108-109+142.
[8] 陈洪乔, 黄进瑜, 蒙莲, 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24, 24(5): 810-812.
[9] 何堃, 丁雄, 李金政. 标准化病人在肝胆外科急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 16(7): 129-134.
[10] 余敏, 龚雯洁, 薛文庆, 等. 匿名标准化病人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一项系统综述[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 29(1): 133-138.
[11] 柳佳, 李梦倩, 王星, 等.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症状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4): 80-81.
[12] 薛慧英, 成文文, 孔繁晔, 等. 标准化患者在精神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9): 89-92.
[13] 中国政府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https://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010-07-29.
[14] 宋莉娟, 杜苗, 马静, 等. 标准化病人的培养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 2022, 19(6): 5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