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策研究
Study on Countermeasures for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摘要: 本文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指出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撑。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促进农产品销售、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揭示了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随后,提出了强化网络基建、完善物流体系、培育专业人才等具体对策,旨在通过多维度、系统性的策略,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rural e-commerce, a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economy, cannot develop without the support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positive role of rural e-commerce in promoting the s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nhancing farmers’ incom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reveals the current inadequacy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bsequently, it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perfecting the logistics system, and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iz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multi-dimensional and systematic strategy.
文章引用:庞旋旋.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1): 274-279.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1035

1.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和民生的不断改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与农业领域的结合日益深化,其演变轨迹显著:从初始阶段单纯依靠网络拓宽销售渠道,现已逐步渗透至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并进一步向农业生产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引领了一场从销售到生产全链条的革新[2]。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对促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民可以更加直接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终端的农民生产者可以和潜在消费者取得直接联系,对于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3]。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是农村商业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首先,它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更加精准地获取市场需求信息,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产品的精准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其次,农村电子商务加速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电子商务平台连接了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销售商等多个环节,形成了紧密协作的农业供应链体系,推动了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进程,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还促进了农村消费升级,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村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4]。作为支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效果。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信息网络、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电子商务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2.1. 促进农产品上行,构建多元化销售渠道

农村电子商务的核心在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农产品直接对接到更广阔的市场,从而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地域限制,实现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增值[5]。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支持。首先,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升级是前提,只有确保农村地区网络覆盖广泛、网速稳定,农民才能便捷地接入互联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展示、交易和售后服务。其次,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关键,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损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产品上行、拓宽销售渠道的必然要求。

2.2. 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信息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渠道,更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提供了可能。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农民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精准施肥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6]。同时,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市场需求信息也能及时反馈给农民,指导他们调整种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撑。只有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才能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2.3.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层面,更关乎社会层面。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触并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生活用品、学习新知识、参与社交活动,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物流、金融、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而这一切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

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

在数字化转型的全球性浪潮中,农村电子商务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以其无限的潜力悄然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传统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物流瓶颈,许多优质的农产品难以走出乡村,无法获得应有的市场价值。而今,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这些农产品得以跨越地域限制,得到了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不仅提升了产品销量,也带动了农产品品牌的塑造与价值的提升。然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所依赖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考验。

3.1.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学习电子商务知识,还确保了农民能够顺利接入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交易活动[7]。此外,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还推动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尽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网络覆盖不足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偏远地区尚未实现网络全覆盖,影响了农民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便利性[8]。其次,已建成的网络设施存在老化问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难以满足电子商务交易的高要求。最后,农民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已建成的网络设施使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2.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物流配送体系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确保农产品及时、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购买所需工业品的渠道。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还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增强了他们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信任度和依赖度。然而,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境。首先,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物流配送网点难以全面覆盖,导致配送成本高、时间长[9]。其次,农产品对物流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生鲜产品需要冷链物流支持,但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完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最后,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低,难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追踪和查询,影响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3.3. 专业人才匮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信息网络等,这些领域都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来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然而,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这些专业人才,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施工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电子商务人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还承担着为当地农民提供培训指导的重任[10]。电子商务人才的加入能够显著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向更高水平发展。然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缺乏电子商务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导致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困难[11]

4.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4.1. 强化网络基建,织就信息高速网

为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城乡数字鸿沟的显著缩小,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多维度、深层次且系统性的策略,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视为首要任务,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这不仅仅意味着要铺设更多、更高效的农村宽带网络,实现网络信号的全覆盖,还要确保网络速度与质量达到城市水平,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网络体验[12]。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政府还应积极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享受数字生活的便利。此外,普及网络知识、提升农民的网络应用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联合教育部门、社会团体及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网络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活动。通过举办网络知识讲座、开设电子商务培训班、推广网络应用案例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与优势,并激发他们利用互联网进行生产生活的热情与创造力。

4.2. 完善物流体系,畅通城乡流通渠道

在深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畅通城乡流通渠道的策略需进一步细化与强化。政府应扮演引领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不仅要在政策层面给予物流企业足够的激励与保障,还需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首先,政府可推动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推动农村物流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突破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壁垒[13],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与智能调度,优化配送路径,减少空驶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村物流配送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同时,鼓励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采用新能源、智能化配送车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与执行,确保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操作规范与质量安全。通过培训与教育,提升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操作技能,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在促进物流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方面,政府可搭建合作对接平台,组织双方开展定期交流与合作洽谈,推动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14]。同时,鼓励物流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农民合作社的实际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配送方案,提高配送效率与服务质量,助力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实现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4.3. 培育专业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为了全面而深入地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并同步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政府需采取一系列综合策略,尤其聚焦于人才这一核心要素。这既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也包括了电子商务领域的精英与潜力创业者。首先,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吸引和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以及实施具有吸引力的薪酬与福利政策,鼓励更多人才投身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中。同时,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农村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15]。其次,在电子商务人才方面,政府应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一方面,通过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研讨会和在线课程,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升农民的互联网素养和电子商务技能,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及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回乡创业,将先进的电子商务理念和运营模式带入农村。此外,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交流平台,促进知识共享与经验传承,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结语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角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繁荣、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其中网络基建的强化是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网络覆盖的扩大与速度质量的提升,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铺设坚实的数字底座。其次物流体系的完善是保障,通过建设覆盖广泛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和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瓶颈问题,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与可靠性,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核心,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培训,提升农民的网络应用能力与电子商务实操技能,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回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外部智力资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持续动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完善又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网络基建、完善物流体系、培育专业人才等措施,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繁荣,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第23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策探要(项目编号:23C112)。

参考文献

[1] 李鹤宇.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 甘肃农业, 2024(6): 61-65.
[2] 代云韬, 郐媛媛.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 乡村科技, 2017(22): 29-31.
[3] 李歌朗, 王淼.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 39(8): 62-66.
[4] 王耀飞, 李建建, 马丽霞.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16): 44-46.
[5] 王红梅.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挑战[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11): 69-71.
[6] 周杨, 吴军.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1(27): 7-9.
[7] 袁也, 张凌霄. 电子商务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研究[J]. 商业观察, 2024, 10(22): 64-68.
[8] 周静.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 职业, 2022(11): 37-39.
[9] 李欢欢. 农村电子商务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35(8): 251-253.
[10] 文圣瑜. “互联网 +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1(18): 38-40.
[11] 郑福, 周祚山.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机遇、困境及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 2024(7): 29-32.
[12] 陈红.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探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32(2): 250-251.
[13] 武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白云区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10): 104.
[14] 彭娟娟.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33(22): 246-250.
[15] 王萧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电商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商论, 2024(4):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