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lling China’s Stories Well”
DOI: 10.12677/ae.2025.151058,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魏 珊, 包青鑫, 张 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学院,新疆 铁门关
关键词: 大学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教学实践College English Telling China’s Stories Well Teaching Practice
摘要: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分析了我院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故事的现状,提出细化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加大教材建设等措施,实现语言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相结合,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elling China’s stories well in English in the new era.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integrating China’s stories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college. Measures such as refining ideology education in courses,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s, improving teachers’ quality, and strengthening textbook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knowledge teaching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se efforts aim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tell China’s stories well in English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mor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魏珊, 包青鑫, 张荣. “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1): 390-39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058

1. 引言

“讲好中国故事”作为近年来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方针,引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他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构建联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持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而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授课学生多,课程普及面广,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路径选择[2]。因此,将“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理念应用到大学英语课程中,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又有利于将语言与人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养出立足中华面向世界的大学生。

2. 我院讲好中国故事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及分析

2.1. 现状

我们分别对学校大学英语授课教师和大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教师和学生对讲好中国故事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认知态度、大学英语课融入中国故事的现状、融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三个问题设计和展开,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内容基本相同,但措辞略有差异,共收到学生有效问卷689份,教师有效问卷21份。调查结果如下:

在讲好中国故事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态度方面,所有教师(100%)认为中国故事融入大学英语课堂非常有必要、非常重要,95%的老师参加过课程思政培训,绝大多数老师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88%),提高学习兴趣(75%),提高英语能力(70%)。学生问卷显示,57%的学生和23%的学生选择中国故事融入大学英语课堂非常有必要、比较有必要,81%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中国故事,学生认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可以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71%),有能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61%)。这说明教师和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故事元素必要性方面的认知是相似的,师生双方都认为很重要,很有必要,对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有强烈的愿望,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

大学英语课程是如何融入中国故事的?现状如何?调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开展。教师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74%的教师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故事,88%的教师获取中国故事的途径是在线网站或APP,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应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选择学生主讲(85%)和相互讨论(80%)最有效,对于教学效果,90%的老师不满意。学生问卷结果在教学内容方面和教师基本一致,91%的学生选择用英语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学生主要通过电视(76%)、教材(67%)了解中国故事,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方面和教师问卷结果差异较大,77%学生认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有效,只有34%学生选择学生讲,42%的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国故事效果满意。

在调查大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国故事遇到的困难时,大多数老师认为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与时俱进(85%),教材内容缺乏中国故事元素(67%),授课内容和中国故事不能有机融合,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不够好(75%),课时比较少,没有多余时间讲中国故事(52%)。学生问卷结果显示,78%学生认为自己外语水平不够,52%的学生对中国故事了解不够,42%的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涉及中国文化话题时,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而且不会用英语表达,4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堂讲中国故事的频率偶尔有,没有形成讲中国故事的氛围。

2.2. 分析

基于上述调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国故事很重要,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受众面最广的公共基础课,在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推广中华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语言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获取中国故事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从教材中了解中国故事,而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大多以西方语言与文化为主,在讲述中国文化方面较少涉及,往往是课后习题里附带有简单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名言警句的介绍。其次,教师对中华文化了解不够深入,英文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不强,对教材中课程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到位,也影响了大学英语课程融入中国故事的效果。此外,课时量较少,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有限,课堂没有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氛围,都是影响大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国故事效果不佳的原因。

3. 大学英语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对策

3.1. 细化课程思政元素,深挖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

大学英语课程融入中国故事,首先就要对教材内容的课程思政点进行挖掘,然后根据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出中国故事元素。我院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 (第五版修订版)》,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内容,我们细化了每个单元的思政元素,凝练出每个单元的中国故事

Table 1. Table of Chinese elements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1. 大学英语课程中国元素细分表

课程单元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

中国故事

Unit 1 Hello! Hi! (打招呼和介绍)

1. 听说:如何用恰当的礼仪做好自我介绍和互相介绍

2. 写作:设计名片及填写护照及签证

3. 语法:英语句子的基本句型

4. 阅读:People’s Love to Communicate Never Changes

5. 文化:待人礼仪

1. 中国传统文化问好礼仪

2. 中国现代交际礼仪

3. 现代网络交际礼仪

4. 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给人际关系带来的改变

1.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礼”

2. 中国的故事(介绍中国国家概况、国旗、国徽)

3. 见字如面(讲述一个关于书信的故事)

Unit 2 Sorry and Thank You! (致意和答谢)

1. 听说:如何表达感谢、歉意和祝贺

2. 写作:感谢信与道歉信、祝贺卡

3. 语法:冠词

4. 阅读:Thank You, Volunteers!

5. 文化:关于“感恩”的中国谚语及诗句

1. 真诚地表达感谢和致歉

2.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3. 学会感恩

4. 中西方感恩文化对比

1.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2. 讲述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3. 讲述自己的志愿者经历或介绍一个志愿者的感人故事

Unit 3 How Can I Get There! (方位与标志)

1. 听说:如何为别人指路;如何询问地点

2. 写作:路标、办公室标识

3. 语法:名词单复数

4. 阅读:The Modern Flying Carpets and Wind-Fire Wheels

5. 文化:三星堆遗址

1. 绿色出行

2. 中国高铁的发展

3. 科技进步带动交通工具的变迁

1. 讲述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高铁的发展故事

2. 美丽中国,介绍家乡风景

3科技前沿,介绍一种最新的交通工具

Unit 4 Be on Time and in Time (守时)

1. 听说:如何根据时间表预定交通工具,如何与别人约见面时间

2. 写作:日程安排表

3. 语法:常用的英语时态

4. 阅读:Punctuality Pays!

5. 文化:汉语中有关时间的谚语

1. 守时,惜时

2. 文明互鉴,美美与共

3. 中西方守时文化对比

1. 讲述自己的守时故事

2. 讲述习总书记文明互鉴的观点

3. 讲述古人惜时的故事

Unit 5 What a Fine Day! (天气)

1. 听说:不同天气的表达以及谈论天气变化

2. 写作:天气预报

3. 语法: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

4. 阅读:Facing the Global Climate: We Can Make a Difference

5. 文化: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1.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 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 美丽中国

4.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中国智慧

1. 讲述我的环保故事

2. 讲述美丽中国之家乡的环境改变故事

3.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节气

Unit 6 Come on! Go! Go! Go! (体育比赛或户外运动)

1. 听说:如何邀请别人参加或者观看体育比赛或户外运动

2. 写作:海报

3. 语法:时态照应

4. 阅读:Dancing Beijing

5. 文化:中国武术

1. 运动的好处,积极运动

2. 北京奥运会会徽蕴含的中国文化

3. 用英文介绍事物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4. 中国的武术文化

1. 讲述北京奥运会蕴含的中国元素故事

2. 介绍中国的太极

3.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之印章

Unit 7 Let’s Throw a Party! (聚会及节日庆典)

1. 听说:讨论举行、准备、参加或邀请别人参加聚会

2. 写作:“通知”(notice)的基本要素及写作格式

3. 语法:比较级

4. 阅读:The New Year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

5. 文化:中国传统节日

1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及价值观

2.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

3. 不同国家和地区迎新年风俗的不同

1. 向外国友人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2. 介绍某个国家独特庆新年的风俗

3. 讲述节日里的中国的故事

Unit 8 Keep Fit, Not Fat! (健康)

1. 听说:询问和描述病症、寻求治疗建议、关心病人的句型和表达

2. 写作:药物说明书

3. 语法:连词

4. 阅读:Don’t Wait Until Death Knocks at the Door

5. 文化:中国修身养身之道

1. 预防疾病,关爱健康

2. 健康饮食

3. 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养生之道,感悟中国人的养身哲学和智慧

1. 讲述抗疫故事,体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

2. 讲述中华文化的养生之道

3. 介绍中国的中医文化

元素,重新修订了大学英语教学计划,试图解决中国故事现状中的“讲什么”问题,具体见表1

3.2. 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采取混合式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是课时少,我校的大学英语一个学期只有32节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困难重重,而且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堂参与度低,学生抬头率低,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转变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构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导向的大学英语“三阶六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单元导学、自主探学、教师讲学、合作研学、展示评学、课后启学“六学”的教学过程,具体见表2 [3]

Table 2. Flow table of “three orders and six studies” mixed teaching mode

2. “三阶六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流程表

三阶

教学过程(六学)

教师

学生

形式

课前

单元导学

发布任务

完成任务

线上

自主探学

推送资源

自主探究

课中

教师讲学

讲解新知

听讲思考

线下

合作研学

布置产出

讨论交流

展示评学

欣赏点评

小组展示

课后

课后启学

答疑指导

提交作品

线上

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 (第五版)》Unit 6课文《Dancing Beijing》为例,具体阐述教学中是如何操作“三阶六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会徽的含义。知识目标是掌握介绍事物内在文化符号的含义表达,思政目标是能用英语介绍事物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和传播能力。首先,第一阶段课前阶段,第一步单元导学,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发布本单元课程资源和任务学习单,要求学生自学本课的生词和课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结构,完成词汇测试,上传思维导图。第二步,自主探学,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开幕式片段的视频,思考这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有哪些,有什么含义。第二阶段课中阶段,进入第三步,教师讲学,教师针对学生第一阶段的线上词汇测试和思维导图出现的问题,深入进行讲解,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大意,学生阅读文章,找出用于介绍事物内在含义的词汇,如be filled with, carry, a symbol of, stand for, convey, represent, etc.教师汇总词汇并讲解用法。教师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图片,要求学生造句,用文中所学的词汇介绍奥运会会徽每个元素的象征意义,学生再阅读文章,归纳出介绍事物内在含义的句型结构,如…is filled with, and carries…, …is a symbol of…, standing for…, …is the color of…, symbolizing…, …represents…, symbolizes…, and conveys…等,然后写一个段落,介绍奥运会会徽含义。第四步合作研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修改奥运会会徽含义的介绍小短文,完成初稿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当堂展示,进入第五步展示评学,教师和学生欣赏展示者的产出文章,教师、学生对展示作品点评。第三阶段课后巩固阶段,要求学生观看中国故事数字资源库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中国结以及中国国徽、国旗的视频,学生选择一个中国元素,用英语介绍它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可以以文字或录制视频的方式上传至学习平台。

“三阶六学”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展示和解答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3. 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获取中国故事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内容要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灌输中国传统文化教育[4]。《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指出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新要求,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而我们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大多是以介绍西方语言和文化为主,突出语言技能的学习,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课程思政元素不明显,网上或纸质版有关中国故事的英文版有一定难度,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中国故事比较少[6]。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新时期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能力,教材的内容选择上也要与时俱进,要有趣、有料、有可读性,把中国故事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材中,从而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7]

3.4. 提升英语教师的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故事,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深入挖掘中国故事元素,将中国故事和大学英语课程紧密融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标。但很多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意识不强,对我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理解不深刻,知识面窄,对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历史、文学、经济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理解不全面,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加强政治学习,深刻理解并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还要多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并挖掘好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4.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故事是新时代背景下,贯彻三全育人、落实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挖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采取多元、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课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加大教材建设,丰富中国故事资源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使命感。

基金项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名称:“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现状及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YBKT202424。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EB/OL].
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6/02/c_1127522386.htm, 2021-06-02.
[2] 赵应吉.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教学的意义探究——基于“讲好中国故事”视角[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9(5): 109-112.
[3] 温颖茜. 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逻辑与教学实践[J]. 社会科学家, 2022(8): 148-154.
[4] 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0-06-06.
[5] 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6] 常海潮. 大学英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现状、路径和方法[J]. 外语电化教学, 2021(5): 96-100.
[7] 何莲珍.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J]. 外语界, 2020(4):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