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行业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Analysi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E-Commerce Development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摘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情境下,众多企业日益迈向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化的转型之路。本文旨在针对2014年至2022年期间,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展开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通过综合考察这一时期内企业在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与潜在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企业发展对策,旨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些对策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化时代的新要求,还能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促进经济的稳健增长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Abstract: In today’s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sation, many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ly moving towar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sation and e-commer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d detailed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sation and e-commerce development from 2014 to 2022. By comprehensively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main challenges faced by enterprises in the informationisation and e-commerce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aper reveals their inherent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potential dynamic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further proposes a series of forward-looking an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iming at 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them to achieve higher quality and m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se measures will not only help enterprises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isation and e-commerce era, but also promote sound economic growth and comprehensive social development at a broader level.
文章引用:汪翔, 李诗雪, 魏旭阳, 陕小杰. 我国各行业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1): 2137-2145.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1267

1. 引言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推动力,正在逐步改变着世界的经济格局。自1995年,中国的第一家B2B电商平台——“中国电子商城”上线,我国电商进入萌芽起步阶段。当时,电商的兴起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变革。此后,电商平台开始逐渐涌现,包括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著名电商平台。200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中国电商开始迎来了井喷式增长。各大电商平台在此时开始快速扩张,推出更多的商品种类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到2010年代初期,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电商开始迅速崛起。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移动电商平台“淘宝手机版”,在移动端持续探索,为中国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信息需求的持续增长,企业为了在这场信息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亟需提升内部运营效率,还迫切需要通过拓展市场边界来增强综合竞争力[1]。在此背景下,“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然而,尽管众多企业已认识到这一转型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瓶颈,如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缺乏、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频发等。本文着重对当前企业信息化以及各领域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企业以及相关机构提供借鉴。

2. 各行业电商发展现状

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电商市场的持续扩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末期,实体经济遭遇显著挑战,众多线下行业,诸如餐饮业、饮品零售业、美容美发服务业等,均陷入了生存困境。实体商业活动因出行限制而大幅度缩减,相比之下,电子商务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举例来说,传统餐饮业销售额的下滑催生了外卖行业的迅猛增长;类似地,消费者前往超市进行实体购物的时间大幅减少,转而更多地选择在线购物。至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将攀升至43.8299万亿元人民币,与前一年度相比,实现了3.5%的增长率1。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电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趋势,还凸显了电子商务在促进就业、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3],“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交易额从2015年的21.8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7.2万亿元;2020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1.8万亿元;过去8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同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电子商务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渠道;此外,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超过6000万,不断发展的产业和生活方式创造了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我国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仍面临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平台企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势头有所抬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使得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1. 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各行业为推动企业信息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取得了不小的成就[4]。我国使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表统计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数据,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在企业信息化方面,以企业使用的计算机数、企业拥有的网站数、企业信息技术工作员工数等指标来反映企业信息化。故而企业网站数是衡量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历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可知,企业拥有的网站数呈现快速增长模式(图1),从2014年523,741个增长到2021年597,659个网站,2022年略有下降,为580,415个网站。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Figure 1. Time series chart of the number of websites owned by enterprises

1. 企业拥有网站数时序图

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各行业企业拥有网站数统计图中,制造业企业拥有的网站数位居各行业之首,占2022年企业总网站数的44%,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其企业拥有的网站数占比18%,而建筑业企业拥有的网站数占比8%,位居第三,其他各行业占比都比较少,说明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还需要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Figure 2.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websites owned by enterprises in each industry in 2022

2. 2022年各行业企业拥有网站数统计图

2.2.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109表)》中对电子商务销售、采购金额、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数等指标来评价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近年来,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如图3所示,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从2014年的7.96579万亿元快速增长,在2022年达到30.22195万亿元,增长了279.40%。尤其是2022年,增幅达到32.7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Figure 3. Chronology of e-commerce sales of enterprises

3. 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时序图

通过图4对2022年各行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批发零售业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最高,达到了11.5344万亿元,占2022年各行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的49%,占据半壁江山。此外,制造业电子商务位列其后,销售额达到7.12677万亿元,占比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8%,位居第三。其余行业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占比仅为12%,这一数据显著揭示了电子商务在各行业间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非均衡性。换言之,电子商务在部分行业(如批发零售、制造业等)已实现了深度渗透与显著增长,而在其他众多行业中,其渗透率与贡献度则相对较低,需要探索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以促进电子商务在各行业中的均衡发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Figure 4. E-commerce sales statistics by industry, 2022

4. 2022年各行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统计图

图5展现了2014~2022年各行业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占比,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2022年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占比最多的是住宿和餐饮企业,且逐年增加;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但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占比在2016年后逐年降低。其余各行业的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占比较少,需要加强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推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

此外,根据最新的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6935.18万人,同比增长3.11%。得益于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断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企业,而是覆盖了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从就业岗位类型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技术类、运营类和综合管理类岗位。但是,在人才方面,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旧面临挑战。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电子商务及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口需求将达到7000万,而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人数供给相较需求存在巨大差距。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及时更新新模式新业态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就业需求,快速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式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Figure 5. Percentage stacking of the number of firms with e-commerce transaction activities by industry, 2014~2022

5. 2014~2022年各行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百分比堆积图

3. 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隐私安全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消费者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日益频繁,增加了隐私泄露和滥用的风险[5] [6]。黑客攻击、内部人员泄露信息和其他未经授权的手段屡见不鲜,导致大量数据泄露。一些电商企业过度提取消费者数据,滥用个性化广告投放策略,导致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严重侵犯。此外,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信息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有效保护企业的敏感数据,防止信息被盗或泄露,已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几种情况凸显了电子商务在保护消费者个人数据和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予以重视并采取整改措施。

3.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领域专业人才的匮乏,对电子商务的进展构成了显著影响。受限于发展瓶颈,众多企业不得不承担高昂的费用,以招募能够契合企业计算机技术应用需求的专业人才[7]。此外,尽管我国企业分布广泛,但具备专业网络技能的人才大多集中于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导向型企业之中,导致难以寻觅到既精通技术又擅长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群体。因此,如何有效应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该领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亟需引起业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

3.3. 市场竞争激烈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导致出现了一大批电子商务公司,它们采取了各种竞争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只是其中之一。这种非良性竞争态势,不仅体现在价格层面的无序竞争,更深层次地影响了行业的服务质量、物流效率以及商品质量等多个方面。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短期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采取了过度促销、牺牲产品质量或发布不实广告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还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所谓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有效规范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维护行业健康发展,是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课题[8]

3.4. 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的冲突

电子商务的迅速扩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引发了众多传统零售店铺的关闭潮,进而减少了就业机会。以大型超市为实例,电子商务的竞争压力导致其盈利下滑,超市不得不缩减规模甚至关闭店铺。这一系列变化不仅使超市员工面临就业难题,也影响了整个供应链中的就业状况。另外,电子商务与传统实体经济的融合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小型零售商在数字化转型中遭遇重大挑战。因数字化技能不足及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些零售商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3.5. 各行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不均衡

不同企业因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的不同,在信息化技术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型企业往往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而中小企业则可能面临技术瓶颈和资源限制。并且,不同行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和应用程度不同。例如,制造业可能需要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和智能管理系统,而服务业则可能更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和在线服务平台的建设。此外,部分行业如零售、金融等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部分行业如农业等则相对滞后。各行业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有所不同。部分行业可能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主导,而部分行业则可能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所以,企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导致信息不对称,且各行业电子商务差异性明显,使得资源整合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4. 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措施

4.1.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

在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今天,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9]。所以,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应当包含数据保护、访问控制、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此外,数据的备份与加密工作也不能忽视,通过定期备份关键数据,以及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性评估。定期查漏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还能对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估,为后续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与创新提高电子商务安全性的新技术与新措施也需要我们加以重视。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切实保护公众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隐私权不受侵犯。故而,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是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我们从制度建设、数据保护、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信的电子商务环境。

4.2. 注重培养电商人才

在电子商务领域,人才培养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商企业需要主动出击,联合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打造一个电子商务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这种联合不应当被传统的课程框架所限制,而应寻求一种将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全面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模式,既能培养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培养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

专家顾问制度的建立对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相当重要。有了德高望重且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和指导,学生和企业才能紧跟市场需求和前沿技术发展的最新步伐,为电子商务教育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了激励更多有潜力的人才投身电子商务,可以建立专门的人才库,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因此,建立电子商务学院,开设专业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知识水平,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理论结合实际,为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4.3. 规范电子商务行业恶性竞争

我国政府应当增强对电子商务的政策扶持力度,旨在有效推动其繁荣发展,这包括制定并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围和处罚措施,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公平竞争提供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加强对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此外,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最后,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4.4. 推动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政府应积极促进在线服务与网络服务的深度融合,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并大力支持零售商进行数字化转型与现代化创新,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帮助传统零售商顺利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使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机会。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其数字化能力,以便更有效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两者共同迈向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4.5. 推动促进企业间协同发展

为了推动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紧密协作,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健全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并非仅依赖于单一企业的奋斗,而是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的结果。因此,我们需采取以下策略以构建可持续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第一,增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确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第二,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深度;第三,不断推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完善。最后,需强化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桥梁与纽带功能,促进各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产业文化氛围和有利的发展环境。

5.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呈线性增长模式,发展迅速。其中,制造业信息化程度最高,企业拥有的网站数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其企业拥有的网站数占比18%,建筑业企业拥有的网站数位居第三,其他各行业占比较少,还需要加快企业信息化。

(2) 我国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其电子商务销售额呈指数增长。其中,批发零售业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最高,达到了11.5344万亿元,占2022年各行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的49%。此外,制造业电子商务位列其后,占比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8%,位居第三。其他行业还需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抓住时代机遇。

在数字化经济的新纪元中,电子商务为跨行业企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契机,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复杂挑战[10]-[12]。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就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创新能力,还离不开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本文旨在全面剖析不同行业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具体行动方案。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与市场环境的动态变迁,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将趋于多元化与复杂化。因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需携手并进,共同为各行业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蓬勃发展营造更为优越的环境与条件,同时激励企业探索并实施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实现快速而稳健地成长。

NOTES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2》。

参考文献

[1] 王占先, 张雅楠, 刘小溪.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22(3): 17-20.
[2] 赵妍洁.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现代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13): 105-107.
[3] 商务部网站. 商务部解读《“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1/01/content_5648151.htm, 2021-11-01.
[4] 邹佳桐, 邵华清.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13): 5-6.
[5] 李思哲. 后疫情时代电子商务发展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12): 66-67.
[6] 陈亚男. 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困境与具体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24(18): 27-29.
[7] 王呈月.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电子商务与人才培养战略[J]. 人力资源, 2019(12): 54.
[8] 梁小晓. 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8): 62.
[9] 李明聪. 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体系构建方案的优化研究[J]. 知识经济, 2020(19): 55, 63.
[10] 李林. 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4(10): 44-46.
[11] 凌艳. 信息化为浙江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赋能蓄力[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11): 13-15.
[12] 韩晓明, 李辉, 刘英娟. 泰安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化商务发展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2(14):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