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of Anal and Rectal Diseases with Compound Huangbai Liquid Coating
摘要: 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首经典名方,出自《医宗金鉴》,其立方严谨,疗效可靠,由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及蜈蚣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散痈消肿祛腐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该方具有抑菌、消炎、镇痛、促愈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肛肠类疾病的治疗中。本文从近年来复方黄柏液涂剂对治疗肛肠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促进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因其临床中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基于对复方黄柏液涂剂的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Compound Huangbai Liquid Coating is a classic prescription originating from the Jingzongjinzhen, which has a rigorous formulation and reliable efficacy. It is composed of Forsythia, Huangbai, Jinshuihua, Pu Gongying, and Zhiyu, and has the functions of clearing heat, detoxifying, dispersing swelling, and removing decay. Modern medical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formula has the effects of inhibiting bacteria, anti-inflammation, analgesia, and promoting healing.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and rectal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anal and rectal diseases with Compound Huangbai Liquid Coating in recent year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its clinical rational use. Because of it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clinical practic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ompound Huangbai Liquid Coating is worthwhile.
文章引用:张丽娜, 张立东.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5, 15(1): 901-906.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5.151121

1. 引言

肛肠类疾病的发生,除与人类的生理结构有关,还与生活、饮食习惯、久坐、精神压力及胃肠功能失调有关,伴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肛肠类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临床常见的肛肠类疾病为: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门湿疹等,在临床治疗中可应用的药物选择性较少,而复方黄柏液涂剂在治疗该类疾病时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复方黄柏液涂剂源于古方《医宗金鉴》,其组方严谨,药精力专。由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五味清热解毒药物组成的中成药,其中连翘、蒲公英、蜈蚣消肿散结与抗炎作用,蜈蚣还可活血走窜;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金银花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散痈消肿祛腐之效,常用于疮疡溃后伤口感染属阳证者[1]。在肛肠疾病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现就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 肛门瘙痒症

肛门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以肛门顽固性瘙痒及无原发性皮损为主要特点的神经功能障碍性局限性皮肤病,可因瘙痒难耐继发搔痕、渗出、血痂及苔藓样变等皮肤损害,少数可蔓延至会阴、阴囊部[2]。贾梦奇[3]等对60例湿热阻滞型肛门瘙痒症患者研究发现,治疗后,肛门瘙痒症状总积分观察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 + 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涂) (0.90 ± 0.85)显著低于对照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 (1.67 ± 1.30) (P <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6.67%) (P < 0.05),且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观察组(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 (P < 0.05)。

3. 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周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通常无传染性,范围较为局限,一般不累及周围正常皮肤,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与变态反应、遗传因素、精神与神经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瘙痒、皮疹、糜烂、渗液等[4] [5]。复方黄柏液涂剂是著名的中医方剂,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6]。白克运[7]等对160例肛门湿疹患者进行研究,治疗后,治疗组(复方黄柏液涂剂)和对照组(2%硼酸溶液)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83%),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79.47 ± 4.73)高于和对照组(2%硼酸溶液) (69.27 ± 7.85) (P < 0.05),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在改善临床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硼酸溶液。

4. 肛周脓肿与肛瘘术后

复方黄柏液涂剂可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改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起到加速创面组织生长、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的作用[8]。戴亭亭[8]对60例低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患者,行一次性根治手术或肛瘘切除术后研究发现,至术后第28天,实验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创面后再常规换药)治愈率(93.33%)高于对照组(康复新液熏洗创面后常规换药) (80.00%) (P > 0.05),统计结果二者差异不明显;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创面面积均值及创面分泌物评分对比,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坏死组织脱落时间平均数小于对照组(P < 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及创面水肿均值: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疼痛评分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均值小于对照组(P < 0.05);且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坏死组织脱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明显改善创面水肿,缓解术后创面疼痛等情况,安全疗效可靠。在低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和低位肛瘘患者术后的创面恢复中,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较康复新液有促进作用。

5. 藏毛窦

藏毛窦发生于骶尾部臀沟区,因毛发倒长入皮下致局部感染,以局部红肿、疼痛、流脓为主要表现,并可形成窦道迁延不愈,治疗以手术根治为主。近些年皮瓣转移术治疗藏毛窦的临床应用较广,但同时皮瓣转移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其中以感染为主[9]。而复方黄柏液涂剂可通过清热解毒和通络逐瘀下调感染性创面中TNF-α和IL-6的蛋白水平表达,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创面的炎症病理状态,改善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环境,从而促进创面愈合[10]。侯雨辰等[9]对19例藏毛窦患者,分别采用Lim-berg、Karydakis和Bascom II 3种藏毛窦皮瓣转移术手术方式,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进行局部冲洗,术后进行随访6~96个月后,发现Limberg手术患者疼痛反应较强于其他2种手术者,1例Limberg手术患者因非吸收线结异物而导致感染复发,Karydakis和Bascom II手术患者均正常愈合,均未复发。得出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VSD治疗藏毛窦皮瓣转移术后感染切实有效的结论。

6. 混合痔术后

中药熏洗坐浴是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使药液直接接触病灶,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有利于减轻疼痛,消散水肿,促进伤口愈合[11]。复方黄柏液涂剂通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12]。勾鸣强[13]等对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研究发现,总有效率观察组(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 (94%)高于对照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80%) (P < 0.05);术后伤口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术后第10日)、伤口分泌物量评分(术后第3、10、15日)、伤口水肿程度评分(术后第3、10日)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利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可缩短混合痔术后伤口的愈合的时间。苏其玲[14]等对1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治疗7 d后,观察组(复方黄柏液湿敷、熏洗和坐浴)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 (P < 0.05);且治疗3 d后、7 d后的VAS评分、水肿程度评分以及创面分泌物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水肿症状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熏洗、坐浴疗法在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治疗中应用效果肯定,促进水肿疼痛症状缓解及创面分泌物的消失,促进创面愈合。

7. 肛裂

现代研究证实,复方黄柏液涂剂可抗菌、消炎、镇痛、增加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创面愈合[15]。可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上皮细胞迁移、增殖,促进角质细胞分层和分化,促进创伤局部血管增生及微循环的重建,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组织再上皮化[16]。陈淑玲[15]对60例肛裂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比较切口疼痛积分、创缘组织水肿积分,治疗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换药)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纱条换药) (P < 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观察创面出血积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综合总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换药可明显缓解术后肛门疼痛、消退肛缘组织水肿,减少术后创面出血,加速愈合。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8. 功能性直肠肛门痛

功能性直肠肛门痛,临床主要表现为肛门部坠胀不适及疼痛,疼痛可放射到腰骶部、臀部等[17]。苏文通[18]等对64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进行研究,治疗2周后,试验组(热奄包外敷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 (P < 0.05);VA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热奄包外敷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肛门直肠疼痛症状。

9. 肛窦炎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窦炎的主要原理主要是抑制感染细菌的呼吸及抑制其RNA合成,消除水肿,加快受损肛窦糜烂面干燥,促进新生组织的生长[19]。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强度[20]。张鑫龙[19]对60例肛窦炎患者进行研究,治疗后,试验组(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庆大霉素和奥硝唑保留灌肠) (P < 0.05);症状总积分和疼痛、坠胀、瘙痒、充血水肿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症状总积分和坠胀积分降低程度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灌肠治疗肛窦炎较庆大霉素联合奥硝唑灌肠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10. 讨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由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构成。连翘有“疮家圣药”之称,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抗炎、抗病毒、抗癌、抗氧化、抗衰老、抗肥胖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改善阿尔兹海默症等药理作用[21]。黄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具有抗炎、抗菌、抗癌、降血糖、降尿酸、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22]。金银花清热解毒、散痈消肿、散风热、凉血止痢,为治痈之要药,具抗菌、抗氧化、解热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及保肝作用[23]。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其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和胃肠保护等多个方面[24]。蜈蚣具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药理作用在抗肿瘤、抗凝血、抗心肌缺血、镇痛抗炎、抗菌、抗惊厥、抗衰老、促进消化及调节免疫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5]。诸多文献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的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散痈消肿祛腐之效。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复方黄柏液涂剂具有以下功能:① 抗菌:因各组方药材不同,目标细菌的抑制活性有所不同。如蒲公英对变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而蜈蚣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26]。② 促愈、消炎、镇痛:复方黄柏液涂剂组方配伍研究中发现,组成复方黄柏液涂剂的蒲公英、蜈蚣药材,均有一定的促进细胞迁移作用,具有缩小创面,促进愈合的作用;且低浓度的复方黄柏液涂剂具有促进TGF-β1的作用,黄柏、连翘、蒲公英、蜈蚣具有抑制TGF-β1分泌的作用,而金银花具有促进TGF-β1分泌的作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还具有促进EGF分泌的作用,黄柏高、中浓度,金银花高浓度,具有促进EGF分泌的作用,且其促进作用强于复方黄柏液涂剂。连翘高、中浓度,金银花中浓度,具有与复方黄柏液涂剂相当的促进EGF分泌的功能。复方黄柏液涂剂促进EGF的分泌,可加速皮肤和黏膜创伤愈合,起到消炎镇痛,防止溃疡的作用[27]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肛肠疾病多样化的病因与病机特点,通过巧妙地调整“复方黄柏液涂剂”的浓度配比,我们能够显著拓展其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畴。这一灵活应用策略涵盖了肛门瘙痒症、肛门湿疹、肛裂、功能性肛门直肠痛、肛窦炎、藏毛窦、混合痔以及肛周脓肿等多种肛肠疾病,并且在术后疼痛缓解与伤口愈合方面同样展现出显著疗效。且通过精细化的治疗方案,不仅提升了“复方黄柏液涂剂”的适用性,也可进一步强化其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未来,我们应该在传承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优势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深入研究其核心配伍药物和组方规律,以更有效地发挥复方黄柏液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冬琳, 管忠安. 复方黄柏液涂剂干预溃疡性直肠炎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2, 28(1): 47-52.
[2] 陈莹璐, 徐月, 毛敏, 等. 二黄苦参汤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 38(4): 678-679.
[3] 贾梦奇, 李明, 杨锦, 等.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湿热阻滞型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 44(8): 57-59.
[4] 来丽霞, 余求祥, 孙柳, 等. 两种不同封闭术治疗慢性肛周湿疹80例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 35(8): 4278-4280.
[5] 杨丹丹, 杜光信, 冯其美, 等. 冯群虎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肛周湿疹经验[J]. 陕西中医, 2020, 41(4): 528-530.
[6] 潘彩云, 李滨, 靳文娟. 臭氧水疗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 2023, 44(14): 29-31+58.
[7] 白克运, 谷超. 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治疗湿热下注型肛门湿疹的临床观察[J]. 中国新药杂志, 2017, 26(23): 2830-2833.
[8] 戴亭亭. 复方黄柏液涂剂在低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与肛瘘术后熏洗的疗效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9] 侯雨辰, 贾小强, 贝绍生.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藏毛窦皮瓣转移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4): 78-81.
[10] 张坤, 丁克. 复方黄柏液对大鼠感染性创面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J]. 中国新药杂志, 2015, 24(19): 2222-2226.
[11] 赵莉方, 杨洁, 郭慧敏. 洗痔液行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的护理观察[J]. 心理月刊, 2019, 14(22): 148.
[12] 郑琪, 李友山, 冀凌云. 复方黄柏液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及其中AGEs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22(24): 167-171.
[13] 勾鸣强, 苏云, 张建晓, 等. 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30(11): 49-52.
[14] 苏其玲, 谢刚, 罗金娥. 复方黄柏液湿敷、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及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21, 19(10): 138-139.
[15] 陈淑玲.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湿热下注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
[16] 张坤. 复方黄柏液对大鼠感染性创面表皮干细胞表达的影响及干预机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17] 赵莉, 吴开军, 刘艳, 等.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治疗进展[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 43(3): 70-72.
[18] 苏文通, 王超. 热奄包外敷联合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24, 39(18): 3675-3677.
[19] 张鑫龙, 石健, 武岳, 等. 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窦炎临床观察[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7(5): 11-14.
[20] 郭鸣放, 宋建徽, 谢彦华, 等. 复方黄柏液促进伤口愈合的实验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1(1): 11-14.
[21] 马雪百合, 郭健敏, 温玉莹, 等. 连翘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4, 35(7): 1093-1100.
[22] 路舜, 崔红倩, 申远. 黄柏与关黄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 40(5): 478-482.
[23] 李倩, 陈燕, 窦霞, 等. 金银花、山银花、川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 32(15): 67-72.
[24] 张怡情, 黄清霞, 冯旭, 等. 蒲公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OL].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1-20.
https://kns-cnki-net.vip.immu.edu.cn/kcms/detail/21.1543.r.20240725.1612.002.html, 2024-12-03.
[25] 胡雨, 高波, 张辉, 等. 蜈蚣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24, 52(6): 98-104.
[26] 孙绪丁, 刘振勋, 樊苗, 等. 复方黄柏液涂剂体外抑菌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9): 9-10.
[27] 孙绪丁, 刘振勋. 复方黄柏液涂剂促愈药理活性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20, 18(1):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