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商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Internal Control in E-Commerce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摘要: 数字化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部分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在转型过程中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内控控制体系是核心。本篇文章分析了电商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内部控制的优化意义,提出电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数字化体系建设滞后、缺少跨部分协同管理、缺少数字化内控人才以及数据信息泄露风险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对电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econom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goal of most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 sou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re the core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optimizing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commerce enterpris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gging digital system construction, lack of cross departmental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hortage of digital internal control talents, and high risk of data information leakage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e-commerce enterprises. Specific solutions are propose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e-commerce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文章引用:陈楠.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商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路径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1): 2474-2481.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1309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5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40%以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也超20万亿美元,占GDP的43.5% [1],显示出数字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电商企业在业务模式、用户体验、市场竞争等方面体现巨大优势。但数字化转型也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商企业在内部控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电商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还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为保障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电商企业亟需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从顶层设计、技术应用到风险防控进行全面改革,全面保障自身稳定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关于数字化转型与电商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案例众多。毛彝润[2]提出,随着电商平台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多元化,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已不再适应现代电商企业的需求。他结合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的实践案例,研究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灵活性,尤其是在风险防控、财务管理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毛彝润建议,电商企业应采用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施杰[3]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关注数字化转型对电商企业财务控制和审计的影响。通过分析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发现,这些企业通过引入ERP系统、电子支付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大大提高了财务透明度和运营效率,降低了财务风险。同时,数字化手段使得审计流程更加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干预的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平[4]。王平通过对拼多多的内部控制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拼多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注重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了风险管理和财务控制的水平。研究表明,拼多多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来监控商品价格、库存和消费者行为,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运营问题,进而进行调整,避免了因传统人工监控带来的误差与滞后性。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电商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也有诸多案例,尤以欧美学者和企业实践为主。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商学院的研究人员Yoo W J [5]通过分析亚马逊和eBay等电商巨头,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深刻影响。他们认为,利用先进的商业智能(BI)工具和人工智能(AI)系统,电商企业能够实现自动化决策和动态风险评估,有效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此外,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德勤[6] (Deloitte)也进行过相关研究,重点关注全球电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实践。德勤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领先的电商平台如Amazon、Alibaba通过全面集成ERP系统,提升了财务和运营的透明度,同时减少了因人为错误或欺诈行为带来的风险。此外,德勤还提到,通过区块链技术增强交易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不可篡改性,进一步优化了电商企业的财务监控和合规管理。例如,沃尔玛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采用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其供应链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其庞大电商平台的财务安全和信息准确性[7]。沃尔玛通过集成ERP系统实现了采购、库存、销售等各环节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减少了物流风险。

2.3. 文献评述

国内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数字化技术如何在电商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商企业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实时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大数据分析在监控业务运营、预测潜在风险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方面展现了重要作用,云计算技术则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协调效率。随着数据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的增多,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热点议题。国外的研究则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的集成及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全方位应用。通过引入ERP、BI工具、AI等,电商企业能够增强财务透明度、提高审计效率、优化财务流程,并加强对交易安全的管控。许多国外电商平台通过集成智能化系统,实时跟踪交易和物流信息,从而及时识别和应对可能的运营风险。尽管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数字化转型下电商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大中型电商企业的案例分析,关于中小型电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内部控制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有效的技术应用与管理整合,尚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次,虽然许多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提升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作用,但对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技术实施中的实际挑战及其效果的长期跟踪研究较为欠缺。最后,国内外的研究较多关注单一技术或管理工具的应用,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来综合考虑技术、管理、法律等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部分研究缺乏跨学科的深度分析。

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化电商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3.1. 保障内控工作质量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内部控制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化系统,将企业管理流程进行模块化和透明化,清晰划分各部门与岗位的职责范围,减少因权责不明引发的管理矛盾。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企业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中因信息不对称或流程不规范而导致的权责重叠问题。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公平性,还使管理者能够精准识别内部控制问题,有助于持续改进内控质量。同时,数字化手段还为企业内部监督提供了方法,利用自动化审批流程能够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关键业务节点效率,不但杜绝了“暗箱操作”和“人情审批”等问题,还显著降低了操作风险,提升了内部控制的效能。可见,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系统性重塑作用,为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更好地发展。

3.2. 强化风险防控水平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商企业面临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系统故障等风险,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高等特点,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已难以满足风险管理需求。针对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赋能下,企业可对海量的交易数据、用户行为以及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例如,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模型,能够快速捕捉系统中的异常交易行为,并对恶意爬虫流量、账户盗用等潜在的安全威胁进行预防,避免风险持续升级。此外,内部控制可以精确定位风险因素,将风险来源与业务环节关联,为后续风险处理与管理提供针对性建议。例如,当系统监测到某区域的异常交易激增时,可以通过内控系统启动操作权限规则,并通知风险管理部门介入调查。这种以技术驱动的风险识别方式不仅提高了识别的效率,还显著减少了因延迟或误判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电商企业在数字化环境中稳健运营奠定了基础。

3.3.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在激烈的数字化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这一目标。内部控制在企业竞争能力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优化内部控制内容、流程与方法,电商企业可以对关键业务进行重新设计,减少内部控制中的冗余环节。例如,在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等核心环节引入智能化管理工具,能够通过实时监控与数据共享解决信息滞后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种以数字智能技术赋能的业务模式可以显著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内部控制的优化也是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表现,通过内部控制中的动态监控机制,企业能够获取市场动态,并迅速调整营销策略或供应链配置,抢占市场先机,这可以降低因流程混乱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

3.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资源分配依赖经验决策,可能导致资源使用不均或浪费。而借助于数字化手段优化内控管理,企业可以依托数据驱动对人力、资金和物资等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利用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时掌握销售数据、库存情况和物流进展,从而根据需要进行资源分配,避免库存积压或供应不足。数字化支持的内部控制还能够推动企业内部协同管理,打破部门间的沟通壁垒。例如,借助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各部门能够共享信息,减少重复投入和低效使用的情况,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内部控制的优化还可以通过自动化审批和预算监控工具对资金使用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每一笔支出流向透明。这种以数字化手段为核心的资源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升了企业变速响应能力,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为电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奠定了强大的竞争基础。

4.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化电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数字化体系建设滞后

电商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受数字化体系建设滞后制约问题比较严重,许多中小型电商企业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落后。据中国信通院2023年调研数据,中国约72.3%的中小型电商企业缺乏基本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如SAP ERP、Oracle ERP、金蝶云、用友U8等[8]。这些企业数据孤岛现象非常严重,内部流程以各部门为中心呈现分散型。还有部分企业数据治理能力不足,IDC一项研究表明[9],调查对象中仅有不到25%的企业建立了完整的数据治理框架,而其中仅8.5%的企业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全流程优化,大量企业在内控流程中面临数据冗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直接削弱了数字化技术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此外,数字化技术与业务流程缺少深度融合也是数字化体系建设滞后的一个体现,在IDC的调查数据中,超过25.5%的电商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时存在技术孤立的问题,即技术未能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导致效率提升有限[10]。例如,部分企业自动化风险监测系统只覆盖了部分交易环节,导致重大风险事件的预测能力降低5%~8% [11],该问题在中小型电商企业中尤为突出,进一步拉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

4.2. 缺少跨部分协同管理

电商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中跨部门协同管理不足具体表现为信息孤岛、沟通不畅和协作机制缺失等。在信息孤岛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系统之间缺乏有效集成,数据共享和流通受阻。根据上海财经大学的一项市场调研显示,华东地区超过45.6%的中小电商企业存在部门间数据分散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无法覆盖全流程,重要业务数据难以联通,资源调配效率最低为65.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72.3%,制约了整体协同效能[12]。在沟通不畅方面,主要表现为跨部门缺少交流。一项网络调查显示[13],约45%的电商企业员工认为跨部门沟通属于“无效工作”,不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这种情况常见于涉及多个部门的活动,如促销活动的规划、库存与物流协调等,内部控制措施难以真正落实,这一问题也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出现责任推诿的主要原因。在协作机制缺失方面,财务、技术和业务部门联系不紧密,缺乏明确的协作流程,部门间协同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中出现断层问题。

4.3. 缺少数字化内控人才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数据[14],目前国内仅有不到30%的企业拥有专门的数字化内控团队,而其中具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风险管理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例不足10%。这意味着大多数电商企业缺乏能够胜任数字化内控需求的核心人员,无法有效推进内控体系的数字化升级。企业现有内控人员技能普遍欠缺,与数字化转型需求脱节也是数字化内控人才缺失的另一表现。岩瓜[15]研究提出,超过55%的电商企业内控从业人员仍依赖传统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缺少应用MetricStream、SAP GRC、RSA Arche等数字化风险管理工具的能力,这导致企业内控优化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数据分析不准确等问题,内控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此外,企业在数字化内控人才培养机制上的投入不足也很严重,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才研究中心统计[16],只有约18.5%的电商企业每年为内控团队提供数字化技能培训,而其中超过60%的培训内容集中在基础软件使用层面,缺乏针对复杂技术如区块链、AI风险监测的培训。这种培训滞后不仅限制了员工能力提升,还降低了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优秀内控人才上的竞争力。

4.4. 数据信息泄露风险高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商企业因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和开放的数字化环境,数据信息泄露风险日益加剧。据《2024全球网络安全报告》[17]统计,电子商务行业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2023年全球超过65%的电商企业遭受过数据泄露事件,平均每起事件导致超过400万美元的损失。这些攻击多集中在企业支付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等关键节点,直接威胁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安全性。在电商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是导致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出现泄露的主要原因。据腾讯研究院调查[18],超过35%的中小电商企业未对敏感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导致内部数据泄露成为可能。员工违规操作也是隐患之一,约30%的企业泄密事件与内部人员不当操作有关。此外,用户隐私保护措施不到位也是数据信息泄露的主要表现,根据《中国消费者隐私保护研究报告(2023)》[19],约有3562万消费者担心电商平台对其个人信息保护不足。而部分电商企业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时,未对用户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可能导致敏感信息被非法获取或滥用,不仅损害消费者信任,也使企业面临合规性风险。

5.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化电商企业内部控制优化路径

5.1. 推进数字化内控设施建设

推进数字化内控设施建设对于电商企业至关重要,因为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高效、安全、透明的内控需求。数字化内控能够实时监控各项业务流程,提高数据的可追溯性,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同时,数字化内控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业务挑战,实现智能化的内控管理。数字化内控体系的建设应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传输和保护等多个环节,因此对硬件和软件的需求较为复杂。在硬件方面,需要采购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以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存储。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高性能的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平台,或自主采购本地服务器。这些硬件设备将支撑企业日常运营的数据流转,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快速处理能力。在软件方面,电商企业可采购ERP、CRM、SCM等核心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将助力企业内部控制实现数据整合、自动化管理和风险预警功能。例如,SAP、Oracle等ERP系统能够帮助电商企业打通财务、库存、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20]。Salesforce、HubSpot等CRM系统能够协助企业管理客户数据,优化销售流程和客户服务,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数字化内控体系建设往往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对于中小型电商企业而言,资金短缺可能成为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商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一是可以通过风险投资、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渠道获取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软硬件设备,降低初期投入压力。三是通过分阶段投资的方式,根据收入情况逐步完善数字化内控管理体系。

5.2. 建设跨部门内控沟通机制

随着电商企业规模的扩展和业务流程的多样化,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和协调不畅常常导致内控失效。通过建立有效的跨部门沟通机制,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确保企业的各项内部控制措施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具体而言,跨部门沟通机制能够实时传递和整合各类数据,使得管理层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公司运营的整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此,企业应深度推进跨部门机制建设工作。企业应通过数字化平台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可以引入统一的跨部门协作平台,例如ERP系统或Jira、Asana、Trello等管理工具,将跨部门任务和责任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并实现实时更新[21]。例如,对于大型综合电商平台,采用集成化ERP系统整合财务、销售、库存、供应链等各部门数据,确保各环节信息同步更新。通过ERP系统,实时追踪订单、库存和物流状态,确保跨部门任务得到协调。或利用Jira或Asana等任务管理工具,在项目层面进行更精细的任务分配,确保各部门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协作。对于专注于农产品的电商,可使用Trello、Asana等轻量化项目管理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帮助管理者清晰地分配任务,简化跨部门协作流程,保证信息透明。对于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利用具有全球供应链管理功能的ERP系统并结合Jira进行跨国、跨部门协作管理,可以确保不同地区的团队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共享信息、同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因时差或沟通障碍带来的滞后问题。社交电商平台则可以利用Asana或Trello等工具进行更灵活、便捷的跨部门协作,特别是在内容创作、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团队成员实时协作和反馈,确保活动策划和执行的顺利进行。

5.3. 培养专业数字化内控人才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大对内控人才的培养力度,选拔并培养更多具有高专业性和数字化能力的内控人才。内控团队的成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内控流程和管理技能,还应具备数据分析、信息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等数字化技能,能够应对复杂的业务环境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系统化的数字化内控培训,确保团队成员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并能将其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故企业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体制建设,选拔和培养更多专业性高的内控人才。一是应根据数字化转型需求,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规划,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确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商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培养规划,确保内控团队能够适应技术和管理的双重挑战。例如,对于大型综合电商平台,人才培养计划应侧重于数据分析与信息系统管理,帮助员工掌握大数据分析和ERP系统的运用,同时强化跨部门协作能力和风险评估技能,以应对复杂的业务流程和全球化运营。垂直电商平台则应注重提升人才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如供应链管理、市场推广和用户数据分析能力,并加强团队的创新思维和领导力培养,以支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重点关注国际业务流程、外语能力及网络安全管理,确保跨国团队能够高效协作并保障信息安全。二是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为员工提供数字化系统实操机会,使员工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这不仅能加深员工对内控流程的理解,还能帮助其积累经验,从而培养出既懂内控理论,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对于初创型电商企业,由于资源和规模较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立跨部门实习项目,鼓励员工在不同岗位间轮岗,以便在多样化的工作场景中积累内控经验。初创企业可以利用灵活的小团队合作模式,在数字化系统应用中提供“边做边学”的机会,员工通过亲身参与流程设计、数据管理及风险监控,逐步掌握内控的实践操作。对于中型电商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专项任务和跨部门合作项目,要求员工在具体业务中应用数字化系统,深化对内控流程的理解。通过引入项目经理制度,针对业务发展中的具体挑战,培养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帮助员工从中层管理者的角度,获得全流程内控管理的经验。

5.4. 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在线交易和客户数据大量积累,数据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电商企业处理的数据量庞大且涵盖了大量敏感信息,如客户个人资料、支付信息、交易记录等,这些数据一旦泄露、篡改或丢失,不仅会对企业的商业信誉造成毁灭性打击,还可能引发法律诉讼、罚款及其他财务损失。电商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敏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或丢失。首先,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数据信息安全政策,明确规定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使用和销毁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例如,数据存储应采取加密技术,对客户信息、交易记录等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即使数据被盗取,也无法轻易读取和滥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使用安全的协议,如HTTPS或VPN,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或篡改[22]。其次,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机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特定数据。企业可以引入密码、指纹、手机验证码等多重认证方式,提高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同时,根据不同职能和职责划分访问权限,员工只能访问与其工作相关的数据,减少内部人员滥用职权或疏忽大意造成的数据泄露风险。最后,对数据进行备份管理,大型综合电商由于运营数据庞大且涉及的业务系统复杂,应采用多层次的备份方案。定期将关键数据备份到不同的物理位置或云存储服务中,并设置自动化的备份机制,以减少人工干预的风险。垂直电商平台可以选择私有云备份与公共云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数据同步备份,并采取端到端加密保护备份文件的安全。跨境电商平台可采用多区域备份方案,确保数据在不同地区的可用性,同时加强跨境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保护。

6.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为电商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成为提升管理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数字化环境下,传统内控模式已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提升内控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完善数字化内控设施、加强跨部门协作与人才培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电商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未来,电商企业应持续关注技术创新与内控机制的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体系,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迪尔, 宋琦琦, 葛世龙, 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审计质量?——基于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J]. 商业会计, 2024(21): 25-32.
[2] 毛彝润. 基于数字化转型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分析[J]. 商业文化, 2024(18): 137-139.
[3] 施杰. 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绩效与内部控制质量[J]. 商业观察, 2024, 10(26): 69-73.
[4] 王平.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34(17): 88-91.
[5] Yoo, J.W., Fan, B. and Chang, Y.J. (2024) CS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nal Control: Three-Way Interaction Effect on the Firm Valu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Systems, 12, Article 236.
https://doi.org/10.3390/systems12070236
[6] Li, X., Zhao, F. and Zhao, Z. (2024) Corporat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ternal Control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PLOS ONE, 19, e029863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98633
[7] Zhou, Y., Xu, J. and Liu, Z. (2023)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Roles of Analyst Coverage and Internal Control.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45, 373-393.
https://doi.org/10.1002/mde.4009
[8] 苏可.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研究[J]. 现代商业, 2024(20): 181-184.
[9] 胡莹.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4(19): 19-20.
[10] 王琳琳. 数字化环境下小微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与管理途径研究[J].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34(23): 81-83.
[11] 汪勇, 赵宸宇.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基于2010-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考察[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5): 94-103.
[12] 成村. 企业内部控制数字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路径探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4(17): 20-21.
[13] 吴庆逸.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内控管理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4(19): 146-148.
[14] 陈光.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 2023, 40(12): 1-5.
[15] 岩瓜.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路径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17): 162-164.
[16] 方思宇, 张座铭, 任俊霖. 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与探索式创新[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 37(4): 65-73.
[17] 张瀛予.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优化路径[J]. 投资与创业, 2024, 35(16): 151-153.
[18] 肖鹏, 王宁博, 孙玉洁, 等.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及其细分维度的影响[J]. 科技管理研究, 2024, 44(15): 177-187.
[19] 孟祥松, 唐雨萱. 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重污染企业的经验数据[J]. 会计之友, 2024(16): 103-110.
[20] 杨洁, 叶旺东. ESG表现、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绩效——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7(5): 64-76.
[21] 刘羽.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13): 146-148.
[22] 吕卓.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理工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