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mmerce Platforms for Promoting Rural Development
DOI: 10.12677/ecl.2025.141357, PDF, HTML, XML,   
作者: 姚 娅:贵州大学医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电子商务农村高质量发展E-Commerce Rural Quality Development
摘要: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与广泛普及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已成为驱动农村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力量,为农村地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带来了丰富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作为衡量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与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农村经济的繁荣程度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电子商务平台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稳步迈进,还能够显著提升农村人口的数字技能与综合素质。鉴于此,本文将对电子商务与农村发展融合进程中遇到的核心挑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e-commerce has become a key force dr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rural economy, injecting unprecedented vitality into rural areas and bringing abundant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many challenges. As a key element in measuring the overall economic strength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a country, the prosperity of the rural econom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e-commerce platform and rural economy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optimis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the rural economy to a higher 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git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will conduct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cor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e-commerce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from an all-round and multi-angle perspective.
文章引用:姚娅. 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1): 2841-284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1357

1. 引言

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正稳步踏入数字经济的新纪元。这一背景下,传统线下交易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便捷化需求。电子商务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顺势而为,崛起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而数字技术创新更是成为推动变革的核心动力,全面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然而,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成为当前亟需深入探究的问题。

2. 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意义

2.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助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一系列农村电商政策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诸如阿里巴巴实施的“千县万村”计划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等。首先,农村电商成功打破了传统农作物销售链条的束缚,使农民能够直接借助线上销售平台、视频直播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媒介,将农产品展示给城镇消费者,并直接销往这些地区,从而摆脱了对批发商的依赖[1]。同时,农村电商还具备实时对比同类产品价格的功能,帮助农民确保以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出售商品。其次,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推动了快递物流、仓储管理、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丰富的学习机遇和就业岗位。众多村民通过掌握电商技能,得以在家乡就近就业,拓宽了非农收入的渠道,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

2.2. 电子商务有效降低信息与搜寻成本

电子商务在降低信息与搜寻成本方面成效显著。首先,它突破了时间的局限,能够即时提供产品的销售与采购信息。以往,农村居民在销售产品时,常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比对不同中间商的采购信息来把握市场行情和收购价格。而今,电子商务平台的涌现,让村民得以迅速且精准地获取农产品的价格信息,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能轻松获取来自不同地域的产品信息。生产者只需在销售网站上简单检索,即可洞悉产品的平均价格,从而大幅降低信息与搜寻成本。其次,电子商务还打破了空间的桎梏,促进了农产品的跨地域销售。在过去,农产品大多囿于本地城镇销售,因此村民难以触及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信息。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村民如今能够轻松掌握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需求动态,甚至将产品远销海外。电商互联网交易平台不仅实现了跨地域的快速交易,还使得交易活动挣脱了时间和地点的束缚,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

2.3. 促进地方旅游业繁荣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农民群体能够更加精准地运用电商平台来推广当地的旅游特色。他们借助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现个人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将农村地区的那份宁静祥和、勃勃生机以及无限活力传递给远方的游客。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策略,不仅有效促进了就业,还显著缓解了人口外流的现象。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旅游业与畜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和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号召,深入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3]

3. 电子商务给农村带来的困境与挑战

电子商务在农村领域的深入渗透与不断拓展,正持续驱动着农村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日益构建起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乡的关键桥梁,有力促进了城乡商品流通的“双向互动”。然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在迅速崛起与扩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亟需应对的难题与挑战。

3.1. 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与拓展。农产品作为农村电商销售的核心力量,其仓储与运输环节始终是农村物流体系中亟待强化的薄弱环节。在仓储方面,农产品因其易腐易烂的特性,导致损耗率居高不下。然而,现有农村仓储设施的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充分满足农产品对特殊仓储条件的迫切需求。在运输环节,受限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道路条件,公路运输成为农村电商物流的主导方式。然而,复杂的农村居民街道与田野道路状况,为物流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定位不准确致使运输导航困难重重,加之农村道路对大型运输车辆的通行限制,往往需要依赖小型货车进行多次中转,这不仅耗时费力,更导致了资源消耗与农产品损耗的双重增加。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物流运输的难度更是显著加剧。冷链运输作为保持农产品新鲜度的优选方案,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损耗,但其高昂的成本却令农村物流体系难以承受。因此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带动农村居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瓶颈因素。

3.2. 缺乏品牌竞争力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中,品牌已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核心构成,它不仅是企业形象的直观展现,更是产品品质的直接映射。然而,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品牌竞争力不足的严峻挑战。尽管众多农村地区孕育着独具魅力的农产品,但由于专业营销理念的缺失与文化素养的不足,其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打造出统一且富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加之包装设计的简陋,难以有效吸引消费者的关注[5]。此外,部分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仅限于地域性范围,难以跨越地域界限,获得更广泛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这无疑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关键的是,部分农民的电子商务营销与管理能力尚待提升,他们在宣传推广方面缺乏专业技巧,难以充分展现农产品的独特优势与鲜明特色,导致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度不足,进而制约了农产品品牌效应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3.3.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领域正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严峻考验,这一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蓬勃兴起与持续发展。理想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应深度融合“三农”领域的深厚知识底蕴,具备敏锐的市场营销嗅觉,以及精湛的网络操作技能,能够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无缝对接,实现两者的高效融合与创新发展。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农村电商领域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当前,农村电商的主力军多为本地农民,他们虽对农产品有着深厚的认知与情感,但在网络营销能力和网络操作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同时,农村地区本就稀缺的高质量专业人才还面临着严重的流失问题,这无疑加剧了农产品网络销售业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困境。此外,电子商务的繁荣兴盛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撑与引领,特别是在农村电商经营的多个核心环节,如产品筛选、仓储物流管理、销售推广策略制定、物流配送优化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亟需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深度参与。然而,当前农村电商领域的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导致传统经验与数字化管理经验的融合度不足,难以形成高效协同的运作机制[6]

3.4.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障机制不健全

电子商务,作为依托互联网崛起的新型交易模式,其虚拟化特征尤为显著。因此,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与保障机制,成为了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挑战。在农村电子商务的演进过程中,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极易诱发欺诈、虚假宣传等失信行为,进而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持续稳健发展构成潜在风险。此外,部分农民在电子商务运营实践中,往往未能充分重视售后服务的关键作用,这导致消费者对电商农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进而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了严重制约。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障碍。监管力量的薄弱、电子商务准入门槛的偏低,以及农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品类划分与资质审核缺乏专业鉴定机构的介入和统一认证标准的规范,使得平台上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进程。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监管机制的缺失,消费者在面临权益受损时,往往难以寻找到有效的维权途径,这不仅极大地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还进一步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4.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发展的策略

4.1. 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道路上,基础设施建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首要之务在于构建农村电商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需深度整合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物流等各个链条的信息资源,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引入前沿技术手段,以提升电商交易的透明度、精准度和整体效率,进而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信且高效的购物环境。最后,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同样不可或缺,必须配备先进的温湿度调控系统,以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有效减少损耗,让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充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迫切需求。

4.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

为了塑造农产品品牌的独特性与市场辨识度,采取多项措施。首先,通过组织品牌知识培训和分享成功案例的沙龙活动,旨在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深入挖掘并明确自身品牌的独特价值与差异化定位,确保农产品品牌形象鲜明、易于被消费者识别与记忆。其次,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商标注册与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构建坚实的法律屏障,有效防范了侵权风险。此外,通过建立完善的品牌危机应对机制,对任何可能损害品牌形象的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合理的赔偿,从而确保和品牌的良好形象与声誉不受损害,促进品牌效应的良好循环[7]。最后,我们积极探索农旅结合项目,开发农产品文化衍生品,以此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提升品牌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进一步巩固与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4.3. 优化专业电商人才队伍

在推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历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构建人才队伍时需坚定秉持人才为本的理念,采取“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并重的双轮驱动策略。首要之务是加大对农村电商从业者的专业培训力度,以全面提升其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为此,应着手建立专门的农村电商培训中心,配备前沿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实操演练场地,同时,定期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电商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旨在深入浅出地传授电商知识,使从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商业务操作流程,并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其次,我们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商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优化激励机制。在此过程中,应特别关注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及创新人才的引进工作,他们将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同时,应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持农村电商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精心培育并扶持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市场竞争力强劲的农村电商企业及团队。通过为他们搭建更加广阔的成长平台,创造更加丰富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农村电商事业的繁荣发展[8]

4.4. 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农村电子商务因其涵盖内容的广泛性和业务操作的复杂性,若缺乏健全或实用性欠佳的制度支撑,极易导致监管漏洞的出现。若不能迅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强化监督机制,这一状况恐将持续恶化,进而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首要任务在于构建一套统一的电子商务行为准则。在推进农村电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把控农产品售前环节,加强市场准入门槛的监督,明确农产品的经营与销售质量标准,并推行以二维码溯源技术为依托的市场准入与产地准出制度。这一制度将赋予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追溯农产品生产全流程的能力,使其能够全方位了解农产品的品质信息,从而享受到高质量的售前服务保障。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还需对所有农产品信息进行统一规范与管理,将这些信息标准化后上传至电商平台,确保消费者能够随时便捷地查阅,以此保障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对称。此外,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样不可或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坚实可靠的售后保障。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经营者的监管力度,营造有利于网络交易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并建立网络交易的长期监控机制,对电商交易活动进行实时追踪。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强化对网络交易的法律监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网上售假等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以此激励农民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规范自身的商业行为。在电商活动中,农民应坚守诚信为本的原则,对交易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问题迅速作出响应并妥善处理,以免对农产品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5. 结束语

农村电商平台促进农村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村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优化专业电商人才队伍、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为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而为推动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何艳君, 李龙鑫. 基于“数商兴农”工程的农村“直播 + 电商”模式研究[J]. 山西农经, 2024(19): 8-10.
[2] 陶艳萍, 吴国宝. 电商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 新疆农垦经济, 2025(1): 60-72.
[3] 朱竑, 陈晓亮, 尹铎.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阶段、路径与制度研究[J]. 管理世界, 2023, 39(8): 74-90.
[4] 蒙芹. 政策支持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调节效应[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20): 102-105.
[5] 段禹阳, 邵雨琪, 任晓航. 数字经济模式下农村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 山西农经, 2024(9): 70-72.
[6] 刘凤兰.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路径研究[J]. 现代商业, 2024(20): 11-14.
[7] 楚方元.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30): 17-20.
[8] 孙艺芹, 李晶晶. 电子商务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流通经济增长[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9):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