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塔教育合作现状与思考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ajikist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DOI: 10.12677/ae.2025.151100, PDF, HTML, XML,   
作者: 何红艳: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中国塔吉克斯坦教育合作China Tajikistan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摘要: 自1992年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建交以来,两国间的合作顺利开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塔吉克斯坦是世界上首位与中国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备忘录并成立合作委员会的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塔两国教育合作稳步推进。本文旨在探讨中塔教育合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中塔教育合作的潜力,以期为两国教育合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ajikistan in 1992,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been carried out smoothly and the scale of cooper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ed. Tajikistan is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sign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th China on jointly build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set up a cooperation committe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ajikistan has made steady progress.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Tajikistan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alyze the potential of China-Tajikistan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 mor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文章引用:何红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塔教育合作现状与思考[J]. 教育进展, 2025, 15(1): 730-73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100

1. 引言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是中国毗邻友好的邻居,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国家。塔吉克斯坦独立后,中国成为最早与塔吉克斯坦建交的国家之一。2007年1月,中塔两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3年5月,中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塔两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促进双方不断深化合作,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动也随之蓬勃发展。2017年8月,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2023年双方宣布打造世代友好、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中塔命运共同体……中塔关系不断谱写新篇章。现如今,中塔教育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平台,这一合作的成功不仅促进了两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及推动科研学术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

2. 中塔教育合作现状与交流成果

教育合作是中塔人文合作的重点,也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教育领域签署了一系列法规和协议,营造了良好的合作环境,走出了一条探索与实践并重、合作与互利同行的发展道路[2]。多年来,两国政府通过高层对话、教育部门间的合作协议等形式,推动了教育政策的完善与创新,在语言教学、留学生互换及教师交流、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塔教育合作概况与历史回顾:

(1) 签署教育协议。中塔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两国建交30多年来,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交流层次逐步加深,政府间、部门间和校际间签署了一系列以多边合作为主的教育合作协议[3]。2002年2月,中塔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教育科学部教育合作协议》;2017年10月,西安石油大学与塔吉克斯坦教科部第一副部长米尔波波耶夫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帮助塔吉克斯坦石油企业储备高质量技术人才;2024年6月,为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发展学科建设,兰州大学赴塔吉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中心进行交流访问,双方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2024年7月,中塔交换了关于相互承认同等学历、学术学位和科学职称的协议、塔吉克斯坦国际外国语大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谅解备忘录等2份合作文件。这些协议的签署成为双方教育合作的一大里程碑,将促进两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对接与融合,推动两国在教育领域持续深入合作[4]

(2) 举行教育工作会谈及教育论坛。中塔两国多所高校和教育部门在互访交流、联合研究、互派留学生、培训教师队伍等方面展开合作。2016年9月,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校长等人赴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并就教育问题进行工作会谈;2019年9月,塔科学院院长拉希米与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高鸿钧在塔吉克斯坦举行座谈会,就加强两国教育合作展开了深入探讨;2023年12月,在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和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同步举行第一届中塔职业教育论坛;2024年7月,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塔吉克斯坦教育和科学部部长萨义德佐达举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就加强语言和国别研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数字教育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系列共识。

(3) 开设“中文”课程:语言作为跨国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得到中塔两国的高度重视。1997年,俄罗斯–塔吉克(斯拉夫)大学在塔开设首个汉语专业。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塔吉克斯坦多所大学和语言学院已经开设了汉语课程,包括中国文学、汉语翻译、公文翻译(塔汉)、语法对比(塔汉)汉语语言学史、导演翻译(塔汉)、汉语语音学等。近年来,塔吉克斯坦的一些中小学也陆续开设汉语课程,作为第二外语或选修课,为培养塔吉克斯坦青少年的汉语能力奠定了基础[5]。此外,塔吉克斯坦还设立了语言考试中心,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多年举办汉语水平考试。两国教育合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不久的将来,汉语教育可能会在塔吉克斯坦全境推广。

(4) 建立孔子学院。目前,中国已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了两所孔子学院,主要负责汉语教学、培训、组织中文水平考试、举办中国文化活动等。2008年8月,新疆师范大学和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共同创办了塔吉克斯坦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该孔子学院成立10多年来,中方共派出100多位汉语教师,并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培养出约3.9万名学生。2014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共同建立了塔吉克斯坦的第二所孔子学院——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孔子学院,这是中亚地区第一所融合职业教育培训一体化的孔子学院,该孔子学院联合中塔院校、企业合作开发“中文 + 职业技术”项目。不少孔子学院学生毕业后在外交部、中资企业、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就业。由此可见,孔子学院在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建立鲁班工坊。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是中国在中亚地区设立的首家鲁班工坊,位于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内,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于2022年11月29日正式运行。鲁班工坊以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为方针,由中国教育部支持,各高职院校实施,以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塔吉克斯坦教师为教学主体,对塔吉克斯坦学生进行系统技能培训[6]。自塔鲁班工坊开设以来,天津城建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与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紧密协作,开设了两个专业——工程测量和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建成两个教学区——智能测绘实训中心和绿色能源实训中心。总之,鲁班工坊为当地乃至整个中亚地区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技术人才,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

(6) 设立“中文 + 职业技能”教育模式。2021年12月,冶金学院孔子学院与中塔泽拉夫尚公司就“中文 + 矿山开采、有色冶金”课程、员工语言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并计划设立实习基地、开展联合实习培训,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等;2023年10月,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实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塔吉克斯坦国立商业大学经贸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塔吉克斯坦胡占德市现代农业墨子工坊”,致力于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文 + 职业技能”课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技术人才,丰富和扩展中外人文交流的内涵和范畴;2024年5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语合中心和塔中矿业有限公司三方在塔吉克斯坦联合开展了“中文 + 电解铅冶金技术”培训班,从汉语技能、电解铅专业知识和中国文化三个方面对学员进行强化培训。“中文 + 职业技能”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塔吉克斯坦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也促进了塔吉克斯坦当地经济发展、为中塔“一带一路”合作和中塔经济人文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7) 双向留学交流。据塔吉克斯坦教育与科学部统计,目前有2900名塔吉克斯坦公民在中国学习。中国是塔吉克斯坦学生最喜爱的留学目的国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塔吉克斯坦选择到中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在中国留学的塔吉克斯坦学生人数从2013年的1944人增加到2024年的2900人。2017年4月,在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大学举行了新疆大学大学生互换学习交流基地和实习基地揭牌仪式。拉贾布佐达校长高度赞扬了国立语言大学与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近年来在开展学生交流、教师培训、教学实习等合作交流项目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7]。调查显示,塔吉克斯坦来华留学生们更倾向于选择文化学、语言学、经济学、政治学、新闻等专业。据初步统计,塔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回到本国从事教育、文化、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工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员。

(8) 建立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塔两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通过互设中塔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高校智库建设合作。2017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2018年12月,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中心的设立促进了中塔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等,成为助力中塔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2023年6月,据塔吉克斯坦“霍瓦尔”国家通讯社消息,塔吉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穆罕默德佐达在参加中国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举办的讲座时,双方讨论了在西安建立“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的事宜。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大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建立,两国建立的研究机构通过学术会议、科研项目及人文交流活动等方式,为两国合作发展汇聚力量[8]

(9) 进行文化人文交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塔两国文化与艺术机构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访互学日益增多,文化节、文艺演出、音乐会、展览、讲座等各类文化项目和交流活动层出不穷,两国人民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彼此欣赏。2017年11月,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亚欧语言系举办了中国文化知识竞赛[9];2020年度塔吉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包括线上“厨艺大赛”“塔吉克斯坦全国大学生网络汉语桥大赛”“好声音”歌唱比赛等精彩纷呈;2024年4月,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为庆祝“国际中文日”和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组织了为期一周的“2024中国音乐文化之旅”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中塔两国的文化价值观,增进了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为加强中塔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0) 设立奖学金。为鼓励塔吉克斯坦青年学习中文,资助优秀的汉语学习者赴中国各大高校学习,培养为中塔友好交流服务的专业人才、语言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塔友谊,中国特设立“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中国大使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等项目。塔吉克斯坦也积极宣传各类奖学金、积极动员,鼓励大批优秀学生赴华深造。这些学生学成回国后,活跃在中塔两国经贸、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为加强两国友好关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0]

这些部分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塔教育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这些合作与交流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双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架起了桥梁。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塔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塔两国的教育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合作深度不足、留学规模较小、语言普及与文化认同度不足、留学生专业选择偏文科,人才培养不均衡、协议项目缺乏可持续性、中塔两国教育优势专业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尚未充分挖掘等。以下是具体问题:

1) 合作深度不足,留学规模较小。近年来,两国留学生双向交流人数虽呈持续增长态势,但相较于其他热门留学目的国,规模仍较小。在过去十年间,中国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签订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合作协议,然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虽制定了联合培养计划,但因招收人数及派出学生数量受到限制,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现阶段,中国高校吸收和外派留学生主要依赖政府类奖学金等项目,但中方提供的奖学金无法实现全面覆盖,且通过“校际合作”方式进行交流交换的学生数量也较为有限[11],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塔吉克斯坦赴华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同时,选择赴塔留学的中国学生也极度匮乏。首先,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塔吉克斯坦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教材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经费有限、科技设备更新缓慢等问题,大部分高校也未能建立良好的宣传机制。其次,受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院校开设塔吉克语专业较少。此外,经济因素限制了塔吉克斯坦政府为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最后,受文化背景及塔吉克斯坦大学整体国际排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选择到塔留学的中国学生积极性较低[12]

2) 语言普及与文化认同度不足。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语言人才已成为中塔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塔吉克斯坦开设中文专业或中文课程的高校较少,目前还主要依托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进行中文教学,学习内容也主要局限于日常交流。另外,当前中国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较多,但开设塔吉克语专业或课程的高校较少,国内塔吉克语人才匮乏,缺乏对塔吉克斯坦文化和国别的研究。

3) 留学生专业选择偏文科,人才培养不均衡。由于理工专业对专业知识及语言能力要求较高,毕业相对困难,因此,许多塔留学生会对理工科专业望而生畏。在中国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倾向于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如中文、文学、经济学、艺术学和管理学等;只有少部分留学生选择理工科专业,如工学、理学、医学和农学等。人文社科类的大量集中很容易导致人才过剩,而国家急需的理工科人才则储备不足[13]

4) 协议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匮乏、管理经验不足等都对中塔高等教育合作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此外,从双方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一些交流活动缺乏连续性和影响力,高校合作主要采取组织相关比赛、开展夏(冬)令营、短期师生交流、参加对方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14],但合作一旦结束,很快就会被遗忘,许多合作项目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常常收效甚微或效果不佳。

5) 中塔两国教育优势专业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尚未充分挖掘。中塔教育交流与合作有很多领域等待开发,塔吉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和水力资源;农业和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主要生产棉花、小麦、水果和羊肉;塔国的旅游业也因其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然而,两国目前并未从双方优势领域开展教育合作,这在无形中导致了资源浪费。同时,缺乏熟悉中塔国情、了解中塔问题,适应两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4. 深化中塔教育合作的展望与思考

中塔教育合作在过去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政策变化等。如今,中塔教育合作在新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中塔教育合作的历史发展令人振奋,合作、交流和共同成长的经验不断积累。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塔教育合作潜力巨大。这种合作在帮助双方国家培养人才和促进互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塔教育合作的未来前景充满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未来中塔教育合作与交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扩大留学生规模,调动合作积极性。为扩大学生交流规模,中塔两国应积极推动签署教育合作协议,简化留学手续,优化交流程序,促进学生双向流动;奖学金计划是激励人才流动的重要措施,双方可共同完善中塔奖学金计划,增加奖学金名额,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经费支持和动力;针对塔吉克斯坦教育基础设施匮乏的现状,中国可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鼓励中方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塔吉克斯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数字化学习模式;国家应积极鼓励高校拓展合作办学内涵,丰富合作办学形式,高校既可以采取学生交换培养等形式,也可以采取在对方国家建国际分校的形式,让中塔两国学生不出国就享受到彼此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在线教育的国际辐射力,结合中国5G技术、智能手机和社交平台等,打造符合当地需求的数字教育平台;提高学历、学位、学分、课程、职业证书互认程度,加强师生互访交流、人才联合培养、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领域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倡议高校合作联盟、教育联盟和专业教育机构,培养更多爱华、亲华的丝路青年;同时,塔方也需打破信息闭塞,积极宣传本国优势专业,打造教育品牌项目,扩大院校国际知名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奖学金项目,让塔吉克斯坦高校“走出去”与“引进来”;建立健全良好的留学政策,为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增加留学生选择赴塔留学的吸引力[15]

2) 夯实语言基础,增强文化认同。语言互通、文明互鉴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关键。中塔两国应共同促进孔子学院的本土化建设,吸引更多塔吉克斯坦学生学习中文。中国高校也应重视塔吉克语及其国别区域教学,可通过建设数字化智能教学课堂解决中国的塔吉克语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对于文化差异,要以相互尊重为原则,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彼此的文化,加深认知和理解,为中塔“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添砖加瓦。

3) 平衡留学专业,兼顾文理学科。留学生专业的选择涉及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国家应建立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鼓励两国更多高校积极参与理工类学科专业的合作办学,积极鼓励留学生选择与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相契合的专业[16]。同时,应完善相关政策,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确保两国合作办学专业均衡发展。此外,两国在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上应当有所引导,制定理工科交流合作计划,为两国教育合作培养人才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4) 保持教育合作的可持续性,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中塔需依托国际组织,通过设立合作基金确保资金来源稳定、依托高校或研究机构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以及建立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构建有利于两国国家战略的中塔高等教育合作。在今后的合作中,应确定重点合作方向、签署具体合作协议、建立联合研究中心、设立合作基金、建立教育人才培训计划等方式推动合作项目长期稳定发展,取得更好的合作成果。

5) 发展优势专业,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中塔两国需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结合两国国情,深化优势学科合作、加大开放力度,在现有的合作平台上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形成良性互补。不断拓宽学科合作领域,在教育、旅游、交通、投资、经贸、能源等领域进行人才联合培养,打造教育合作新模式,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科技创新和交流,探索更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合作项目,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17]

总之,中塔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为两国文化交流、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机遇。随着两国关系不断加强,更多创新型合作项目将不断涌现,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5. 结语

塔吉克斯坦在加速与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塔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两国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尽管目前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教育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种种困难,但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从“语言文化互通”出发,“一带一路”倡议定会为中塔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带来无限机遇与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刘进, 王艺蒙.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三十九)——以塔吉克斯坦为例[J]. 世界教育信息, 2020, 33(9): 53-56+63.
[2] 许宏, 冉甜. 中俄教育合作: 历史、现状与展望[J]. 俄罗斯研究, 2024(1): 64-84.
[3] 寿家睿, 杨丽萍.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白教育交流与合作[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3, 23(5): 73-81.
[4] 董川, 耿聪.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高等教育合作现状与思考[J]. 教育国际交流, 2024(2): 55-59.
[5] 徐墨.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巴基斯坦教育合作交流[J]. 世界教育信息, 2023, 36(9): 40-47.
[6] 卡米拉(Karaeva Komila). 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7] 李炫旻, 刘明. 鲁班工坊出海, 助力塔职教[N]. 环球时报, 2024-07-05(013).
[8] 石晓英. 新疆大学国际交换生项目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17.
[9] 刘洋, 杨东平. 绘就“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工笔画” [J]. 经济, 2023(12): 50-53.
[10] 龙紫薇. 语言教育规划视角下的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汉语传播现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 2019.
[11] 邱夏. 丝路之光耀古今中国与中亚国家共绘人文交流新画卷[J]. 中亚信息, 2023(5): 20-21.
[12] 杨忞, 奥莉娅, 杜永军. 十年历程: 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J]. 陇东学院学报, 2023, 34(3): 123-127.
[13] 邱岳, 薛东明. “一带一路”下中希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策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6): 102-104.
[14] 任耕田, 王大勇, 邢婷. 盛开在中亚高山之国的汉语之花[N]. 中国青年报, 2023-05-25(002).
[15] 颜欢, 谢亚宏, 邢雪, 等. 弘扬工匠精神架起民心相通桥梁[N]. 人民日报, 2023-08-13(003).
[16] 张振江, 吉伟伟. “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与国家侨情观察[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20: 235.
[17] 罗婉琦.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24, 46(7):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