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为了应对老龄化对经济社会、产业结构、消费等各方面的冲击,我国正积极地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约为18.7%,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约为13.5%。202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4%,我国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1]。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的政策刺激,电商也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并逐步向各行各业渗透,交易金额不断增加,推动着传统企业加快融入互联网的步伐。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们的消费潜能正在迅速地被释放出来。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银发市场已经构建了网络消费的网络通道,形成了网络化的供应链[2]。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电商发展模式——银发电商进行SWOT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较为可行的应对措施。
2. 银发电商的出现与发展
在互联网用户中,老年人群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随着他们对网络工具运用的熟练度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已然成为银发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银发电商由此而生[3]。《银发电商发展报告》中提到,“银发电商”是一种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以“银发”为主要消费对象,通过电商平台作为媒介和渠道,带动上游的生产企业和服务商,将医院、养老机构、社区等多方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面向“银发”群体,或者为其开发、设计、制造更丰富多元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以及老年人参与电商经济活动的全部电商产业生态。银发电商多样化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数据等因素,让上游的生产者、服务商等各方面的参与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电商在“助老”的同时,又为“坑老”开了一扇门,从而将中国的“方案”输出到了世界范围内,从而有效地缓解了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4]。
我国银发电商模式相关产业主要包括:银发直播电商、银发农村电商、银发跨境电商、银发生活服务电商、银发即时零售等[4],其中涉及日常生活、旅行、购物、出行、医疗健康等多个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银发电商模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
3. “互联网+”背景下银发电商模式SWOT分析
本研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银发电商模式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细化分析,整合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运用较为全面的SWOT矩阵模型分析银发电商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策略和建议,见表1。
Table 1. SWOT matrix model
表1. SWOT矩阵模型
外部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因素 |
优势(S) (1) 互联网的渠道和数据优势; (2) 老龄人群的人口数量、经济和需求优势。 |
劣势(W) (1) 互联网智慧养老的服务质量不定性; (2) 内部信息安全风险。 |
机会(O) (1) 国家政策支持,产业融合政策支持有力; (2) 社会大众的重视和支持。 |
增长型战略(SO) |
扭转型战略(WO) |
威胁(T) (1) 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 (2) 人才需求较高,而数量较少。 |
多元化战略(ST) |
防御型战略(WT) |
3.1. 内部优势分析(S)
“互联网+”背景下银发电商的内在优势主要体现在互联网的渠道和数据优势、老龄人群的人口数量、经济和需求优势这两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的渠道和数据优势能够为银发电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客观支持和动力支撑。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们的消费潜能正在迅速地被释放出来。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手段,“银发”市场已经构建了网上的消费通道与网络的供应链。互联网促进了“银发经济”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完善了“银发经济”的供给支撑体系,为“银发电商”的发展奠定基础[2]。
同时,“银发电商”可以利用互联网海量的数据,真正提高供应链效率,可以比老龄消费者更了解自己,从而创造新消费。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老年群体行为数据的高效聚合和分析,再利用信息推荐算法,根据老龄用户间的个体化差异进行信息的精准投放,删除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层层传递的步骤,实现信息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5]。电子商务凭借其数字化技术及渠道的优势,能够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从而达到更大的消费群体,从而开拓出更大的市场空间[6]。
其次,老龄人群的客观因素是“银发电商”持续发展和运行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群逐步增多,加上老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上升,导致老龄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因而,“银发电商”的消费人群相应增加。此外,老年人口消费力不断增强。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发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估计为43,724亿元,占GDP的5.25%,这一数字在2050年时或会达到406,907亿元,占GDP的比重将攀升至12.20% [7],中国老龄产业未来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而且为激活老年人消费和发展“银发电商”提供了新的动力[8]。
同时,我国老年人群的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健康生活的理念逐渐普及,我国尤其是城镇地区的老年人群在健康管理、适老化产品、适老化服务以及个人老龄金融产品等方面产生更多需求,愈加注重品质生活和健康养生,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这就为“银发电商”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2. 内部劣势分析(W)
一是科技的进步直接影响着互联网智慧养老的服务质量。目前,政府并未就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提供相应的物资,这使得互联网背景下银发电商的发展处于摇摆的阶段。
二是银发电商在为老年人提供信息化、便捷的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安全风险,例如,老年人的服务记录和隐私都有可能被窃取。从各方面的新闻报道来看,养老服务的安全性是影响老年人适应网络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这一后果的重要因素是老年人群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于基础的科技知识及诈骗信息的认识还不够透彻,这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3.3. 外部机遇分析(O)
国家政策支持,产业融合政策支持有力。2024年10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的重大任务[9]。其中着重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拉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服务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10]。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重视为银发电商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
此外,银发电商作为一个服务于老龄群体的产业平台,也是目前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发展的银发电商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视和支持。
3.4. 外部威胁分析(T)
目前,“银发经济”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传媒报道力度不够,造成了公众对养老方式认识不足、网络电商业务难以开展等问题。根据浙江省杭州市对老年人的调研结果,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对“网络养老”的概念不甚了解,对此了解和参加的也很少。由于缺乏基本知识,以及过去的惯性思维,使得线上电商的养老服务模式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与认可,这是加速互联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
此外,“银发电商”是近些年才开始兴起的,对这一群体进行研究的学者们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同时,随着信息的迅速扩散,对养老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银发电商平台需要人才不但要对养老服务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还需要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产品和设备。
4. “互联网+”背景下银发电商发展的策略建议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应该利用网络、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契机,积极发展“银发电商”,并以一种科学的心态来面对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要想满足老龄化社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还需各方通力合作。在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银发电商,基于SWOT分析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4.1. 增长型战略(SO战略)
4.1.1. 依托国家政策,集合并丰富供给端资源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将对我国银发经济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引领,同年2月,《政府工作报告(2024)》中有9处涉及2024年的养老相关工作,对新一年的老龄工作和银发经济发展做出了部署。银发电商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集合并丰富上游制造厂商及服务商,链接医院、养老机构、社区等多方资源,通过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开放用户数据赋能各方,共同分析挖掘银发人群的消费需求和偏好,推动养老产品和服务研发创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养老商业模式,促进银发电商高质量发展。
4.1.2. 发挥互联网规模效应,推进银发电商高质量发展
消费规模是我国银发经济稳中求进的必要条件,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会制约经济增长,只有将扩大消费规模和供给侧改革结合,令国内银发消费市场满足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大国在互联网上的天然的规模优势[11]。截至2020年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0.8亿,网络产业呈现出了强大的网络规模效应[5]。通过赋能相关产业和企业,推动“数字转型”,为“银发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传统公司,拥有网络能力的公司拥有扩张的潜力。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的老年人的消费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们的消费潜能正在迅速地释放出来。
因此,银发电商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强大规模效应,积极改革、利用互联网进行内部全方位赋能,从而实现银发电商高质量发展。
4.1.3. 针对性研发适老化产品,提供专业化服务
在电子商务中,由于老年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使得适老化产品和服务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由于生理机能的不同,老人的需要常常是不同的。对于普通老人而言,他们的需求主要是精神上与生命上的满足感;对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更需要照顾。对于上述两种生活形态的老人,适老化产业应该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和制造,确保他们的各项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
4.2. 多元化战略(ST)
依托互联网优势,加大银发电商宣传力度
银发电商宣传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人口规模大、分布广泛,且由于文化程度等原因,人群间生存状况存在很大差别。第二,由于老人对养老服务有不同的认识,他们的需要也不尽相同,这给网络养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第三,考虑到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老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农村和城市中,要持续地转变观念,直到他们能够慢慢地被他们所接受。
互联网天生就具有普惠、共享的属性,通过多样化的电商营销,能够让银发电商的相关企业在新兴科技和云计算平台的帮助下,构建起一个网络的信息宣传平台和数据分析数据库,从而实现以现代交易的方式,改变过去乡村地区的信息隔离状况,缩短生产厂家、销售、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通过网络跟踪,快速地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偏好、消费行为和对商品、服务的需求、产品创新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以更低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新需求、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和服务。
4.3. 扭转型战略(WO)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
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重视为银发电商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对电子商务的推动、监管等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特别是“银发电商”产业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在老龄人群的权益保障方面,中国养老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解决方案。因此我国应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向银发电商产业提供鼓励性政策,推进银发电商的发展。
此外,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的复杂性,国家需要构建完善的防骗服务体系,主要是对犯罪分子的诈骗活动进行侦查和处理,同时银发电商平台要密切关注老年人防骗问题,绝不能忽视网络的安全问题,在确保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老年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等权利遭到侵犯[12]。
4.4. 防御型战略(WT战略)
加强老年教育,提高老龄人群文化水平
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同样,要发展老年电商,除了要依靠国家、大企业的大力扶持外,还不能忽略对老人的教育。要做好老龄人口的教育工作,一是要做好老龄人口的再教育;第二,开办一所以电子商业为主的“老人学院”,帮助老人提高网络知识,消除老人对网络购物的成见与畏惧;第三,对老年人进行网上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13]。另外,高校要重视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输出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以应对市场转型所需的高端人才。同时,社会团体应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相关的科普,帮助老年人更好地掌握智能手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