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开阔视野、增长能力和培养素养。4F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与地理研学旅行具有一定的适切性,本文以包头钢铁集团的研学资源为依托,依据4F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Fact (事实)、Feel (感受)、Find (发现)、Future (未来)设计了以工业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此外,还设计了基于4F教学模式的评价量表对学生的研学过程和研学成果进行评价。
Abstract: Research travel allows student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develop their abilities and cultivate their literacy through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in real natural and social situations. 4F teaching mode, as a teaching mode that conforms to the cognitive law of students, is of certain relevance to geographical research travel. This paper relies on the research resources of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four links of 4F teaching mode, namely Fact, Feel, Find and Future, research activities with industry as the theme are designed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ultivate students’ spirit of inquiry and the core quality of geography. In addition, the evaluation scale based on 4F teaching model is also designed to evaluate students’ research process and research results.
1. 引言
随着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1],地理教育对研学旅行的关注与日俱增,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独特实践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依据4F教学模式,以包头钢铁集团为例,设计地理研学旅行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解决研学旅行活动中“研而不学”的问题。
2. 4F教学模式与研学旅行
2.1. 4F教学模式的概念
4F教学模式是由英国学者罗贵荣根据回顾循环各个环节的特点,归纳出包含四个F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反思”式提问为教学特色组织教学。基于“动态回顾循环”引导–反思技巧的4F教学模式为:由Fact (客观事实)、Feel (感受联想)、Find (归纳意义)和Future (决定行动)组成的四阶段循环回顾式的教学模式,这四个阶段对应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过程[2]。4F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强调充分调动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感悟相关学习内容,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建构知识为主线,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3],强调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来获得理性知识的方法。
2.2. 4F教学模式与研学旅行的内在联系
4F教学模式与研学旅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4F教学模式为研学旅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框架,确保了研学旅行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同时,研学旅行也为4F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方向。
首先,Fact (客观事实)是研学旅行的基础。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需要接触和了解大量的客观事实,包括历史事实、文化事实等。这些客观事实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和思考的基础,通过实地考察、观察等方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这些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而构建对研学地点的基础认知。
其次,Feel (感受联想)在研学旅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学旅行不仅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旅行中,学生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获得感性认识,这些感受和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再次,Find (归纳意义)是研学旅行的核心目标之一。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和掌握知识,更需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学生可以发现新的知识、新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案,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重构的过程,获得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Future (决定行动)是研学旅行的终极指向。研学旅行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学习和发展,更要关注他们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为未来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3. 4F教学模式在研学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Fact (客观事实)环节的注意事项:事物的表象是多方面的,在此环节,学生要通过多元途径,如资料查阅、实地考察、专家讲解等方式,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多方位的了解,获取客观事实,构建起对研学点的基本认知。
Feel (感受联想)环节的注意事项:学生在获得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观察,进一步加强对研学地点的感知,获得感性知识。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感受。
Find (归纳意义)环节的注意事项:学生在充分的客观事实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地理客观事实本质,通过合作探究等,发现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探究成因归纳总结,加深理解,获得理性知识。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
Future (决定行动)环节的注意事项:学生将研学过程的所学所得进行创新思考反思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
3. 基于4F教学模式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
3.1. 研学地点概况
包头钢铁集团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地处黄河上游、大青山南麓的土默特平原,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在国家向北开放的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靠近山西、内蒙古煤炭富集区,毗邻资源丰富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包头钢铁集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包头钢铁集团自1954年开始建设,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蕴含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和历史变迁。
3.2. 研学主题与活动设计思路
包头钢铁集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钢铁企业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工业实力,自成立以来,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钢铁企业。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了解钢铁产业的地理环境工艺流程以及对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此次研学依托包头钢铁集团的研学资源,确定研学主题为“钢铁巨擎的地理探秘”,并依据4F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划分“初识包钢”“感受包钢”“探究包钢”“展望包钢”四个子主题,四个子主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研学活动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3. 研学目标
本次研学活动的目的是参观和考察包头钢铁集团,对包头钢铁集团的工业文化和历史变迁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从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四个维度设计了此次的研学目标(如表1所示)。
Figure 1. Research activity design ideas
图1. 研学活动设计思路
Table 1. Research goal
表1. 研学目标
核心素养 |
研学目标 |
区域认知 |
1. 通过地图查阅及实地考察,描述包头钢铁集团的地理位置。 2. 分析包钢集团所在地区的区域特征包括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说出其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 |
综合思维 |
1. 结合地理位置,说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 通过访谈调查,分析产业转型及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
地理实践力 |
1. 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包钢选址的原因,了解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 2. 通过调查访问等,分析包头钢铁集团与周围产业的关系。 |
人地协调观 |
1. 了解包钢集团的工业发展史,逐步树立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工匠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2. 分析包钢发展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3. 结合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现状,提出包钢未来该如何发展。 |
3.4. 研学准备
研学准备工作是研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个方面。其中教师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研学点,收集研学点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等相关信息;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研学主题和目标,设计研学活动和任务;编订研学手册,准备相关研学用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进行分组,做好学生的分组与管理工作;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签订安全责任书。学生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研学地点的基本情况,熟悉研学目标和内容;实践技能准备,电子地图的使用以及各种研学用具的使用;研学物品准备和安全出行准备。
3.5. 研学活动过程
本次包头钢铁集团研学活动设计是依据4F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Fact (客观事实)、Feel (感受联想)、Find (归纳意义)和Future (决定行动)进行的,依托包头钢铁集团的研学资源,通过实地考察与体验,感受工业魅力,研学活动内容主要是针对工业主题,设计了“初识包钢”“感受包钢”“探究包钢”“展望包钢”四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下有详细的研学活动,具体的研学活动内容如表2所示。
Table 2. Research activities specific content
表2. 研学活动具体内容
研学环节 |
研学主题 |
研学任务 |
研学活动内容 |
设计意图 |
Fact (客观
事实) |
初识包钢 |
① 包头钢铁集团的基本概况。 |
① 借助手机,结合电子地图,描述包头钢铁集团的地理位置。 ② 通过现场观察、访问、资料查阅等方式,了解包头钢铁集团的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情况、历史沿革、产品种类以及钢铁生产流程等基本情况。 |
① 引导学生通过多元途径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② 了解包头钢铁集团的基本信息,构建对包头钢铁集团的基础认知。 |
Feel (感受
联想) |
感受包钢 |
① 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历程。 |
① 通过参观企业展览馆,观看宣传片,了解包钢集团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① 使学生置身包头钢铁集团,亲身体验钢铁生产现场,感受工业生产的震撼与魅力。 ② 通过现场调查访问,感受钢铁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体会工匠精神和工业情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③ 通过沉浸式体验以及现场调查访问,进一步加强对包头钢铁集团的感知,激发学生探究包头钢铁集团的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和探究包钢奠定基础。 |
② 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现状。 |
① 学生通过对包钢集团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访问,了解包钢集团的人员配备和技术运用等。 ② 访问包头钢铁集团的工作人员,了解包头钢铁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
③ 工业生产流程。 |
①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钢铁生产线,观察原料的采集、加工、冶炼、成型等各个环节,了解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 ② 绘制钢铁生产的流程示意图。 |
④ 钢铁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① 通过实地考察,直观感受钢铁生产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如空气、噪音、水源等,并记录下来。 |
Find (归纳
意义) |
探究包钢 |
① 包头钢铁集团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
① 结合所学知识以及现场考察和访问调查,归纳总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
① 在对包头钢铁集团的区域特征、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有了充分的事实基础和感性认识后,通过访问调查等方式,进一步探究包头钢铁集团,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 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调查和自主发现,深化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② 包头钢铁集团产业转型的过程及原因。 |
①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问调查,归纳总结包头钢铁集团产业转型的过程,分析包钢集团产业转型原因。 |
③ 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①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问调查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分析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的影响,归纳地理意义。 |
Future (决定
行动) |
展望包钢 |
① 针对包钢集团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
① 针对包钢集团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
① 通过对包钢集团的宣传,感受工业绿色发展的工业美,使学生逐步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②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发展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为产业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 |
② 宣传包头钢铁集团的工业美。 |
① 通过图片、视频、绘画、诗歌以及小论文等形式,宣传包头钢铁集团绿色发展。 |
③ 包钢集团的发展 |
① 探讨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包头钢铁集团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
3.6. 研学评价
基于4F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设计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量表[4] (表3),采取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研学过程表现,也关注学生的研学成果,同时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采用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自评和组评占30%,师评占40%,避免了单一评价的主观性。
Table 3. Research travel activity evaluation scale
表3. 研学旅行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方式 |
评价标准 |
评价内容 |
评价主体 |
自评 |
组评 |
师评 |
过程性
评价 |
Fact (15分) |
1. 主动观察,了解包头钢铁集团的基本概况。(5分) 2. 能对搜集和观察到的包头钢铁集团的相关内容作简要描述,感受工业生产的震撼与魅力。(5分) 3. 能使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搜集和处理信息。(5分) |
|
Feel (15分) |
1. 能对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历程和钢铁生产流程进行观察并记录,直观表达自己对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和钢铁生产的感受,感受工匠精神和工业情怀。(5分) 2. 通过实地考察,直观感受钢铁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记录。(5分) 3. 通过访谈和调查,对他人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感知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分) |
|
Find (15分) |
1. 多方面感受联想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工业区为选择的因素。(5分) 2. 从多角度分析,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分) 3. 包头钢铁集团的绿色发展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5分) |
|
Future (15分) |
1. 回顾研学内容,收获学习与生活经验,宣传包头钢铁集团的工业美。(5分) 2. 结合包头钢铁集团的发展现状,针对包头钢铁集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5分) 3. 从多角度出发,为包头钢铁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5分) |
|
终结性
评价 |
作品展示 (20分) |
1. 作品与研学主题内容相贴合,体现一定的设计想法和理念。(10分) 2. 从多个维度研学主题进行梳理和概括,能拓展研学过程中的所学知识,能体现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过程,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逻辑性。(10分) |
|
汇报交流 (20分) |
1. 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语言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流畅性。(10分) 2. 汇报内容充实且有深度,且紧扣研学主题,体现研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10分) |
|
总分: |
根据得分划分等级:总分为100分,得分大于或等于85为优秀,等级为A;得分大于或等于70为良好,等级为B;得分大于或等于60为合格,等级为C,得分低于60为不合格,等级为D。 |
4. 总结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依据4F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依托包头钢铁集团的研学资源,通过“选定研学主题–设计活动思路–确立研学目标–做好研学准备–组织研学活动–进行研学评价”的路径进行设计,以“初识包钢–走进包钢–探究包钢–展望包钢”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研学效率,有效避免研而不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