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护患角色转换体验机械辅助排痰在重症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方法: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以科室护理组为单位,纳入24名重症医学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对护士们知识与操作技能欠缺的薄弱点作为培训重点,培训周期1个月,采取体位管理、治疗时间、操作技巧、设定合适的参数、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角色体验,全程录像训练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培训前后分别对6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护士培训前后体位管理、治疗时间、操作技巧、设定合适的参数、应急处理等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体位管理、治疗时间、操作技巧、设定合适的参数、应急处理等的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培训后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护患角色转换体验机械辅助排痰可以提高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Abstract: Purpose: Investigate the experience of role convers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assisted sputum suction in 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lity. Method: From January 2024 to July 2024, 24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training will focus on the weak points of the lack of knowledge and operational skills of nurses, and the training cycle will be one month. The role experience was carried out in aspects of position management, treatment time, operation skills, setting appropriate parameters, emergency treatment, etc. The whole training content was recorded and made into teaching videos.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of 60 patients was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and the scores of position management, treatment time, setting appropriate parameters for operation skills,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ult: After training, the scores of nurses’ position management, treatment time, operation skills, setting appropriate parameters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he training, the master degree of the use of mechanical assisted sputum expul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train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xperience of mechanically assisted sputum excretion can improve nurses’ mastery of the methods of mechanically assisted sputum excretion,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1. 引言
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患者的呼吸系统管理至关重要,机械辅助排痰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重症患者的呼吸情况、预防肺部感染及氧合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及时有效的辅助排痰是预防VAP的关键措施[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期望也在逐渐提高,为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护患角色转换体验,让护理人员在真实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不同角色患者的感受,体验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问题,有助于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培训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与业务能力[2]。本研究分析护患角色转换体验机械辅助排痰在重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以我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为单位,纳入2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名,女性20名,年龄22~36岁,平均(29 ± 3.5)岁,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12名。
2.2. 方法
对护士提供机械辅助排痰使用培训,进行护患角色转换体验机械辅助排痰进行干预,训练期为1个月,全程录像训练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采取体位管理、治疗时间、操作技巧、设定合适的参数、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角色体验,按照专科护理组作为单位进行划分,随机抽取小组进行演示,演示结束后进行点评讨论,提出存在的问题,同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学习分享活动,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操作流程。
2.3. 观察指标
制定机械辅助排痰体验评分表,观察项目包括体位管理、治疗时间、操作技巧、设定合适的参数、应急处理;评分标准100分,单项20分,得分高表示护士机械辅助排痰效果好。培训前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70~90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 = (非常满意 + 一般)例数/总例数 × 100%,评估培训前后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流程的掌握程度,观察项目包括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掌握程度低,90~100分为完全掌握,80~90分部分掌握,<80分为掌握程度低。
2.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软件为SPSS24.0,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培训前后机械辅助排痰体验评分比较
培训后护士体位管理、治疗时间、操作技巧、设定合适的参数、应急处理的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experience scores for mechanical assisted sputum discharge
表1. 机械辅助排痰体验评分比较
时间 |
人数 |
体位管理 |
治疗时间 |
操作技巧 |
设定参数 |
应急处理 |
总分 |
培训前 |
24 |
14.93 ± 1.26 |
13.12 ± 1.13 |
15.05 ± 1.05 |
14.26 ± 1.86 |
15.01 ± 1.35 |
72.37 ± 1.33 |
培训后 |
24 |
16.07 ± 1.92 |
15.26 ± 1.70 |
17.28 ± 2.65 |
16.98 ± 2.30 |
17.21 ± 2.13 |
82.8 ± 2.14 |
注:*与培训前比较,P < 0.05。
3.2. 培训前后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熟悉程度比较
培训后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familiarity of nurses with Mechanical Assisted Sputum evac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表2. 培训前后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熟悉程度比较
时间 |
人数 |
完全掌握 |
部分掌握 |
掌握程度低 |
整体掌握 |
培训前 |
24 |
18 (75.0) |
4 (16.6) |
2 (8.4) |
22 (91.6) |
培训后 |
24 |
23 (95.8) |
1 (4.2) |
0 |
24 (100) |
注:*与培训前比较,P < 0.05。
3.3. 培训前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比较
培训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表3. 培训前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比较
时间 |
例数 |
非常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培训前 |
60 |
21 (35.0) |
18 (30.0) |
8 (13.3) |
39 (65) |
培训后 |
60 |
52 (86.7) |
7 (11.7) |
1 (1.6) |
59 (98.3) |
注:*与培训前比较,P < 0.05。
4. 讨论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体位管理、治疗时间、操作技巧、设定合适的参数、应急处理的评分高于培训前,培训效果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培训后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分析原因发现,护患角色转换为护士创造了学习的环境,有助于培养护士的知识、技能、操作信心,在重症医学科患者大都是处于镇静状态,传统的机械辅助排痰重视的是排痰的重要性,无法得到患者在排痰过程身心感受的反馈,从而影响排痰效果,通过扮演患者角色进行机械辅助排痰,护士可以更加熟悉机械辅助排痰时间长短的控制、体位的调整、振动频率的管理、参数的设置及紧急情况的处理等,促进痰液的排出,维持机体有效血氧饱和度,增加肺泡供氧,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达到减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护患角色转换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根据培训的内容可相互交流、相互监督,齐心合力,保证护理操作的准确性,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3],在操作过程中,更注重细节,周密的思考,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最佳解决对策,如机械辅助排痰时间长短的控制、体位的调整、振动频率的管理、参数的设置及紧急情况的处理等,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知晓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的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的安全性,以免时间过长、振频过大导致患者疼痛、呼吸不畅及皮肤损伤等,因此,每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多学习、多观察、多练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4],从而确保护理的高效性。
护患角色转换以增强护理人员切身感受,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会感受到具体操作对患者舒适性、体位、病情等方面的影响,让自己切身体会自己在操作中患者的真实感受,有利于在实际操作中自身不恰当行为的改善[5],如护士反馈当在排痰过程中随着时间及震动的频率的改变,感觉会有喘不上气,胸闷,偶尔会有恶心等不适感,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会感觉自己被完全被束缚,肢体有麻木感等感受,通过对时间、体位、频率的不断调整,分析患者的需求与实际护理工作的差异性,总结在机械辅助排痰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更加重视专科认知和技能学习,以此提升整体护理队伍的素质建设[6],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培训人员须因材施教[7],不断的追求最合适的参数设置,最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高频振荡及过度用力或不当操作导致患者不适,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排痰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5. 总结
综上所述,护患角色转换体验机械辅助排痰在重症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在角色转换中,通过观察和学习,不断实践,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护理能力,提高护士对机械辅助排痰的掌握程度,提高排痰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