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分析
Analysis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New Energy Vehicles
摘要: 为了追求低碳环保发展绿色经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汽车产业本就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在汽车产业中争取国际市场份额的关键。为提升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帮助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研究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七个因素,并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所选取的七个因素对于出口竞争力的正负影响。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In order to pursue low-carbo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new energy vehicles have become a major trend in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already the “pearl on the industrial crown”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t present,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s the key for China to strive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hanghai’s new energy vehicle exports and help increase China’s shar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 empir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Shanghai, selecting seven factors and using a mixed regression model for regress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seven selected factors on export competitiveness.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文章引用:华彦丰, 王领. 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分析[J]. 运筹与模糊学, 2025, 15(1): 287-300.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5.151027

1. 引言

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无疑是能源领域。目前国际原油储备正在不断下降,全球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绿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近些年来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也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国内新能源汽车在世界汽车产业中拥有“换道超车”的机会。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中心,在新能源汽车出口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标杆[1],因此研究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并提出对策,对提升其出口竞争力、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有重要意义[2]。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上海的出口现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定性分析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最后采用混合回归面板数据模型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现状

2.1. 出口规模与商品结构

从2017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新能源汽车商品代码以来,上海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极快,实现了从38.93百万美元至17,221.79百万美元的增长,增长幅度超过400倍,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Figure 1. Export valu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Shanghai from 2017 to 2023

1. 2017~2023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

出口产品结构是指在本年度内,出口产品种类和数量在出口产品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上海出口的新能源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电动的,另一种是混合动力型。两种新能源车型出口量及出口占比见图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Figure 2. Proportion of Shanghai’s pure electric and hybrid new energy vehicle exports in 2023

2. 2023年上海纯电动型和混合型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

图1得,自2017年,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逐年上升,出口规模也快速增长,尤其是2018年之后,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22年,其出口额将突破100亿,从2017年的38,900美元增至2023年的172.2亿美元,增幅442倍以上。表明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在这几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另外,上图中存在一个异常数据,2018年的出口额较2017年的有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2018年美国宣布对中国进行贸易战,许多相关商品被加征25%左右关税,导致出口量短期大幅下降。

关于商品结构,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以纯电动型汽车为主,近三年稳定在90%以上,例如图2所示,2023年纯电动车出口占97.72%。纯电动型出口量增长明显,从2017年的3230辆增长到2023年的551,798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纯电动型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占比在大多数年份都保持在高位,尤其是从2019年开始,超过了90%。这反映了纯电动型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出口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2.2. 出口地理分布

出口地理分布是指本年度内出口额较高的国家(地区)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Table 1. Top 10 countries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export value of Shanghai new energy vehicles from 2017 to 2023/value

1. 2017~2023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前十的国家(地区)/出口额

单位:百万美元

排名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1

美国/32.13

美国/3.86

荷兰/108.98

比利时/337.86

比利时/2368.38

比利时/3767.7

比利时/3211.3

2

孟加拉国/3.34

德国/3.22

英国/54.1

英国/180.8

英国/1192.28

英国/2665.79

英国/3163.03

3

德国/1.05

瑞典/0.85

泰国/41.23

荷兰/76.67

斯洛文尼亚/454.91

西班牙/1615.34

西班牙/2923.99

4

瑞典/0.79

英国/0.51

瑞典/9.44

比利时/33.99

澳大利亚/388

斯洛文尼亚/1393.45

澳大利亚/1567.66

5

加拿大/0.65

加拿大/0.31

以色列/6.61

以色列/20.65

中国香港/233.43

澳大利亚/857.69

加拿大/1505.07

6

法国/0.28

韩国/0.26

瑞典/5.9

挪威/17.77

以色列/162.09

阿联酋/464.07

斯洛文尼亚/1062.97

7

阿联酋/0.24

泰国/0.12

哥伦比亚/5.85

澳大利亚/9.86

日本/150.09

以色列/457.98

泰国/670.32

8

墨西哥/0.11

多米尼加/0.12

瑞典/3.13

新西兰/5.7

新西兰/94.36

中国香港/404.27

荷兰/355.97

9

台湾地区/0.08

马来西亚/0.1

尼泊尔/2.57

瑞典/5.13

阿联酋/60.18

比利时/300.91

中国香港/310.18

10

英国/0.06

格鲁吉亚/0.08

美国/2.13

德国/4.02

新加坡/59.39

以色列/257.89

韩国/298.53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表1可以看出,2017年至2019年,美国与孟加拉国是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力,但2019年之后,两国都迅速从上海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前十名中剔除。从那以后,比利时、英国在2020至2023年四年中一直占据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前二。总的来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区域以欧洲、亚洲为主,其中西方国家又占主导地位,美国、比利时、英国、荷兰等国家在多个年份都位列前几位,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是一种新兴的产品,其市场并不稳定。

2.3. 竞争力相关指数

2.3.1.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的出口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国际市场占有率公式如下:

MS dy = X dy / X wy (1)

式中:MSdyd地区y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dyd地区出口y产品的出口额;Xwy为国际市场wy产品总的出口数额。

据中国海关及联合国相关资料,2017至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取得了明显的增长,且在全国城市中处在绝对的领先地位,如表2所示。

Table 2. Comparison of MS index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 Shanghai from 2017 to 2022

2. 2017~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年份

上海/%

广东/%

北京/%

中国/%

2017

0.09

0.15

0.00

0.76

2018

0.02

0.13

0.02

0.97

2019

0.29

0.17

0.07

1.69

2020

0.56

0.16

0.06

2.68

2021

2.94

0.12

0.01

5.65

2022

5.24

0.54

0.10

10.1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国贸易数据。

2017~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见表2,表中显示了2017年至2022年间上海、广东、北京和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的变化情况。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17年逐年增加,到2022年上海的该指数达到5.24%,较2017年增长了超5000%,这表明上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同年广东的该指数为0.54%、北京为0.10%,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两者的十倍左右,且占全国国际市场占有率一半以上远超国内其他省份。上海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在全国省份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领头地位明显。

2.3.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某一商品的总额占该国或该地区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商品世界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之间的比率,公式如下:

RCA dy = X dy X de / X wy X we (2)

式中: RCA dy d地区y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X dy 为某国家或地区dy类商品的出口额; X wy 为国际市场wy产品总的出口数额; X de 为某国家或地区d出口全部产品(e)总额; X we 为国际市场出口全部产品(e)总额。

根据中国海关及联合国相关资料,2017至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增速极快,增幅超过500倍,远快于广东、北京,如表3所示。

Table 3. Comparison of RCA index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 Shanghai from 2017 to 2022

3. 2017~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RCA指数的比较

年份

上海

广东

北京

中国

2017

0.0846

0.0408

0.0131

0.0600

2018

0.0171

0.0371

0.0499

0.0760

2019

0.2735

0.0508

0.1655

0.1290

2020

0.4891

0.0429

0.1475

0.1820

2021

2.6167

0.0344

0.0282

0.3750

2022

4.7056

0.1556

0.2585

0.6602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国贸易数据。

表3,2017年至2022年间上海、广东、北京和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相对竞争优势(RCA指数)的变化情况。RCA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在特定产业中的竞争优势的指标,数值大于1表示该地区在该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从整体趋势来看,上海的新能源汽车RCA指数在这六年间呈现出了显著的增长。这表明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虽然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RCA指数总体上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其中上海市的贡献尤为显著。

2.3.3.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该类产品贸易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TC dy = ( X dy M dy )/ ( X dy + M dy ) (3)

式中: TC dy d地区y类商品贸易竞争指数; X dy 为某地区d出口y产品的出口额; M dy 为某地区d进口y产品的进口额。

根据中国海关及联合国相关资料,2017至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取得了瞩目的增长,并在2022年达到了国内领先的地位,如表4所示。

Table 4. Comparison of TC index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Shanghai from 2017 to 2022

4. 2017-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贸易竞争指数的比较

年份

上海

广东

北京

中国

2017

−0.801

0.075

−0.999

−0.815

2018

−0.945

0.811

−0.993

−0.728

2019

−0.575

0.933

−0.980

−0.661

2020

−0.231

0.958

−0.972

−0.009

2021

0.538

0.458

−0.991

0.173

2022

0.785

0.670

−0.914

0.51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表4,从上海的数据来看,2017年至2022年间上海的贸易竞争指数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显示出了上海在新能源汽车贸易竞争中竞争力的明显增强。上海在这一指数上明显强于北京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对比广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2019年至2021年间其贸易竞争指数高于上海。总的来说,上海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净出口地不久,仍然需要稳固其竞争力。

3. 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从钻石模型的六个因素入手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具体分析。

3.1. 生产要素分析

生产要素中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条件主要有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方面,作为国内超一线城市,上海的人力资源方面一直是充裕的。首先是人口,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了2475万人,位居全国第二。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升并加大投入,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至2023年上海已有普通高校64所,根据上海统计局数据,2021年,上海高校在校生总数为54.87万人,其中40.58万名本科生和92,000名毕业生。而工学,则是工科院校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2021年的在校生数量高达14万。同时,各大院校还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尤其是高水平的人才可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

资本资源方面,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资本资源具有优势。2022年末,上海股票市场规模已达49万亿元,沪交所经历了30多年发展,目前已有超1600家上市公司,居全球证券市场前列;债券市场累计融资近34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充足的资本资源能够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企业可以更容易地通过接受投资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自然资源方面,上海较为匮乏。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中,主要需要制造核心部件电池和电机所使用的稀土永磁材料,钠、锂、镍、钴等稀土金属,上海所使用的上述金属主要依靠进口。上海基于其地理位置,有良好的稀土材料进口条件,2023年上海进口碳酸锂超117632吨,占全国碳酸锂进口量74%以上。上海在自然资源上较为匮乏,若要保持出口竞争力不因此受限,通过进口来保障产业链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生产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在这一方面,上海可以利用其经商便利和地理位置。

3.2. 需求条件分析

需求条件分为两个方面,消费者购买能力与国内外需求量。

一方面,在消费者购买能力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状况也有很大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同比增长5.4%,不断提高的收入也促进了消费。同时,政府还推出了多项补贴政策,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总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对中国来说,而且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上,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EVTank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从这些数据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都很大,其中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大。通过适度的竞争,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会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新技术研发等,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将国内外的销售量情况及自2017年以来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变化结合,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3. 支持及相关性产业

上海及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拥有了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主要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此外后期市场服务也是重要支持性产业。在三大核心部件中本文重点考察电池电机,因为当前汽车中的电控技术门槛并不高,电池电机是限制最终产品力的主要部件。

在动力电池领域,长三角地区已有众多知名企业,包括上海市的远景动力、瑞浦兰钧、上汽时代、江苏省的中创新航、蜂巢能源、浙江省的华友钴业、安徽省的国轩高科等。其中许多企业都与下游的车企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区别于广东省比亚迪一家独大的格局[3],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动力电池领域缺少龙头企业,各家的装车量较少。

在驱动电机领域,上海的制造商在制造技术上无明显短板,传统厂商如上汽集团、方正电机等;新兴专业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商,如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郡等都能够进行生产。该领域同样呈现出行业集中度不高的特点,2021年上海最大电机供应商为方正电机,市场份额为6.7%.

后期市场服务上,上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正在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有公共充电桩19.6万根,个人充电桩报装接电51.81万户。目前上海市公共充电桩乡镇覆盖率超99%。

3.4. 产业结构和竞争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加剧,各大车企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例如同属上汽集团旗下的五菱、荣威、智己的十余款车型价位上分别占据10万元以下、10万~30万元、30万元以上的价位区间,蔚来的车型则集中在30万元以上,而合资品牌特斯拉的车型Model3和ModelY都处在20-30万元区间。上海传统车企通过大量的车型来占据市场,新入局的新势力厂商则需要差异化战略来进入市场,他们把高端产品作为主要车型,例如蔚来的所有车型都位于30万以上价位段。对于国内汽车行业来说,30万元以下往往是销量较好的价位段,因为普通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往往考虑的也是这个价位段,因此上海传统车企通过大量的车型来占据30万以下的部分,新入局的新势力厂商则需要差异化战略来进入市场。上海车企现阶段新能源车型价位逐渐走高,高端车型正在逐渐完善,但整体售价相较于进口品牌仍然较低[4]

3.5. 政府政策

政策导向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合理布局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5]。通过梳理2009~2024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得出表5

Table 5. Policies related to new energy vehicles in Shanghai

5. 上海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18年2月1日

《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

对本市纯电动乘用车进行补助符合条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分别按照中央财政补助的50%和30%进行补助。

2021年2月4日

《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核心技术、交通能用体系等方面的目标,提出重点任务。

2021年3月1日

《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

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本市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2022年6月25日

《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

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

2024年1月1日

《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

调整申请个人拥有车辆条件,由上一轮政策要求名下“无新能源车”改为名下“既无新能源车,也无燃油车(沪c号段车辆除外)”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表5,在生产和消费两头,政府都在不断地制定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上一系列政策反映出上海市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制定了明确详实的规划,在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是通过补贴等手段进行了鼓励,有利于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和增强上海新能源汽车竞争力[6] [7]。同时对于相关政策不断进行修订,以保障产业发展需要。

3.6. 机遇

当今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国外车企发展放缓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进。

首先,新能源汽车主要车企相继宣布退出新能源汽车的一线竞争,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着填补空缺的机会。苹果已宣布放弃造车计划[8],奔驰、宝马也先后宣布放弃原定的全面电动车计划。这标志着国外新能源汽车竞争者发展脚步放缓,知名汽车制造商、有力潜在竞争者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导致国际竞争的减弱,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

其次,“一带一路”将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沿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加之上海在“一带一路”中有着独特地位,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区域间贸易和投资的机会,上海将将开拓更大的市场、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进驻[9]。另一方面,上海作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能够更好地连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加强贸易往来和物流合作,此外,上海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一带一路”的推进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进驻。“一带一路”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出口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4. 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见公式(4):

InEX ijt = α 0 + α 1 lnGDP jt + α 2 lnPOP jt + α 3 lnMF jt + α 4 lnCO 2jt + α 5 lnNPA it + α 6 lnRD it + α 7 lnEX 2jt +ε (4)

式中: α 0 为截距项; α 1 α 2 α 3 α 4 α 5 α 6 α 7 为解释变量的系数; ε 为误项差。

本文选择了上海地区新能源汽车对世界各国的出口额(EXijt)作为其出口竞争力的指标。故选取2017~2023年上海对14个国家的出口贸易额作为被解释变量,这14个国家中包括9个发达国家,为比利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挪威、澳大利亚、以色列,五个发展中国家,为印度、卡塔尔、泰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孟加拉国。

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为主要目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GDPjt)、人口数量(POPjt)、经济自由度指数(MFjt)、二氧化碳排放量(CO2jt)、各国本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InEX2jt)和上海的居民专利申请数(NPAit)、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it)作为解释变量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被解释变量上海新能源汽车对各主要国家的出口额(EXijt)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

解释变量中GDPjt、POPjt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MFjt来源于美国《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报告,CO2jt数据来源于OECD数据库,InEX2jt来源于Un comtrade数据库,NPAit和RDit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本文的数据基础是全球14个国家2017~2023年七年的数据,共98个数据,模型变量(增加对数化形式后)描述性统计如表6

Table 6. System resulting data of standard experiment

6. 标准试验系统结果数据

variable

样本量

均值

中位数

sd

min

max

InEXijt

98

12.11

14.15

7.389

0

21.97

lnGDPjt

98

27.72

27.95

1.740

24.57

30.67

lnPOPjt

98

17.30

17.54

1.820

14.54

21.07

lnMFjt

98

4.234

4.256

0.116

3.963

4.414

lnCO2jt

98

12.38

12.49

1.576

9.232

15.42

lnNPAit

98

11.76

11.85

0.346

11.20

12.10

lnRDit

98

7.387

7.388

0.180

7.094

7.623

lnEX2jt

78

19.77

20.63

3.145

11.93

25.05

4.3. 实证分析

4.3.1. 相关性分析

表7,经济发展水平与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经济自由指数、专利申请数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以下简称R&D)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CO2排放量与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初步证明了这些因素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影响。

Table 7. Correlation analysis

7. 相关性分析

InEXijt

lnGDPjt

lnPOPjt

lnMFjt

lnCO2jt

lnNPAit

lnRDit

lnEX2jt

续表

InEXijt

1.000

lnGDPjt

−0.261***

1.000

lnPOPjt

0.065

0.662***

1.000

lnMFjt

0.291***

0.034

−0.445***

1.000

lnCO2jt

−0.208**

0.888***

0.751***

−0.078

1.000

lnNPAit

0.551***

−0.210**

0.005

−0.021

−0.217**

1.000

lnRDit

0.627***

−0.253**

0.005

−0.015

−0.250**

0.950***

1.000

lnEX2jt

−0.027

0.320***

0.234**

0.083

0.296***

0.009

−0.004

1.000

注:*P < 0.1,**P < 0.05,***P < 0.01。

4.3.2.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对于面板数据的检验一般有单位根检验、异方差检验、序列相关性检验等。本文通过F检验法和豪斯曼检验法验证模型。当F检验相应的P < 0.05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当豪斯曼检验相应的P < 0.05时,即为固定效应模型,反之为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如表8所示。

Table 8. Inspection results

8. 检验结果

项目

检验统计量

P值

F检验

444.36

0.000

Hausman检验

10.80

0.1487

表8,F检验对应的P值小于0.05,Hausman检验对应的P值 > 0.05,因此本文最终的模型选择确定为混合回归模型。

4.3.3. 全样本回归结果

通过上述检验,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用Stata18软件运行,结果见表9。以下从全样本回归结果以及分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表9得全样本回归结果,见公式(5)。

InEX ijt = α 0 2.335 InGDP jt +3.954 InPOP jt +41.215 InMF jt 1.179 InCO 2jt 0.728 InNPA it +20.098 InRD it 0.070 InEX 2jt 289.951 (5)

表9中全样本回归结果说明,人口数量、经济自由度指数、R&D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影响显著为正,经济发展水平、CO2排放量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影响显著为负,具体而言,不同变量对新能源汽车出口影响分析如下。

Table 9. System resulting data of standard experiment

9. 回归分析

全样本

InEXijt

发达国家

InEXijt

发展中国家

InEXijt

lnGDPjt

−2.335***

−2.949***

−4.497**

(0.490)

(0.494)

(1.813)

lnPOPjt

3.954***

5.519***

−1.262

(0.519)

(0.713)

(1.661)

lnMFjt

41.215***

28.755***

−51.757

(5.173)

(5.371)

(30.363)

lnCO2jt

−1.179*

−1.171*

−1.515

(0.655)

(0.605)

(3.103)

lnNPAit

−0.728

3.408

2.547

(3.857)

(5.346)

(8.669)

lnRDit

20.098**

10.932

5.167

(7.695)

(10.069)

(18.982)

lnEX2jt

−0.070

−0.444*

−0.380

(0.184)

(0.223)

(0.282)

_cons

−289.951***

−219.359***

335.557

(29.892)

(31.899)

(212.209)

N

78.000

61.000

17.000

r2

0.763

0.814

0.866

r2_a

0.739

0.789

0.762

注:*p < 0.1,**p < 0.05,***p < 0.01;括号内为标准误。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出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越高,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市场,从而导致了其出口的减少。第二,人口规模与上海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为正,说明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对上海新能源车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促进对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第三,各国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各国经济自由度指数越高,在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上越自由不受限,使上海新能源汽车对该国的出口越多。第四,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二氧化碳代表了产业结构和竞争要素,随着出口国CO2排放水平的提高,其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都会随之增强,而随着目标国CO2排放水平的提高,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需求降低,上海向该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将会减少。第五,R&D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R&D支出属于政府政策要素,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重要因素,上海在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经费越多则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越高。此外,上海专利申请数、出口对象国本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影响不显著。

4.3.4. 分组回归结果

根据表9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回归结果,分别见公式(6)和公式(7)。

InEX ijt = α 0 2.949 InGDP jt +5.519 InPOP jt +28.755 InMF jt 1.171 InCO 2jt +3.408 InNPA it +10.932 InRD it 0.444 InEX 2jt 219.359 (6)

InEX ijt = α 0 4.497 InGDP jt 1.262 InPOP jt 51.757 InMF jt 1.515 InCO 2jt +2.547 InNPA it +5.167 InRD it 0.380 InEX 2jt +335.557 (7)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口数量、经济自由指数、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属于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各国本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属于负相关。具体而言,不同变量对新能源汽车出口影响分析如下。

一方面,人口状况、经济自由指数、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在部分或全部分组样本中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全样本和发达国家的回归结果中,人口规模呈现出了明显的正向关系,这表明发达国家的内需水平对提高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数量代表了需求量,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越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越大。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即便其中的部分国家人口数量大,国民也不一定具备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能力,导致该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并不大,所以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与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额不显著相关。经济自由指数在全样本、发达国家回归结果中显著正相关,而在发展中国家中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在发达国家中,经济自由度往往与更加开放的市场、更高效的政府机构和更有利于企业竞争的环境相关联,从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的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自由度可能在提高,但可能面临着其他挑战,如市场准入障碍、基础设施不足、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这些因素可能抵消了经济自由度的正向影响。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在全样本中对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上海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对于提高上海新能源汽车的综合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各国本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则呈现显著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在全样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回归结果中均为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上海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市场。通过对全样本和发达国家的回归分析,发现CO2对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力均存在着明显的负面效应。在发达国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对负影响更明显,说明对于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更多地受到其环保要求和行为的影响。越是低排放的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出行的需求就越是高,而上海对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也就越大。各国本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对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的负向影响只在发达国家回归结果中显著,新能源汽车出口额越高的发达国家其本土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力越强,上海新能源汽车在这些国家中的出口额较少说明上海新能源汽车难以在这些竞争相对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4.3.5. 内生性分析

表10,为了验证前面回归结果是否存在内生性,本文采用了替换模型进行分析。由于产品出口规模容易受到上一期影响,所以我们将上一期的出口纳入解释变量中,并采用系统GMM动态面板估计。表格中显示,估计结果满足了无自相关性和工具变量外生性的要求,解释变量利率的回归系数和显著性与基础回归结果相当,说明前文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

5. 主要结论及建议

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论文基本明确了上海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且发展速度较快反映出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发展取得初步成功,作为全国贸易中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其次,上海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电池电机的集中度较低等不足。最后,上海新能源汽车出

Table 10. Endogeneity analysis

10. 内生性分析

InEXijt

InEXijt

InEXijt

InEXijt

InEXijt

InEXijt

L.InEXijt

0.456***

0.451***

0.481***

0.296***

0.252**

0.249***

[0.029]

[0.065]

[0.053]

[0.079]

[0.108]

[0.092]

InGDPjt

−6.126***

−7.359***

−8.451***

−4.643***

−4.927***

−5.054***

[0.439]

[0.311]

[0.352]

[0.709]

[0.870]

[1.263]

InPOPjt

5.532***

7.864***

5.771***

5.565***

6.013***

[1.131]

[1.283]

[1.395]

[1.588]

[1.025]

InMFjt

58.400***

44.107***

49.699***

75.782***

[19.804]

[14.230]

[14.270]

[18.727]

InCO2jt

−4.054***

−3.364***

−1.912

[0.566]

[1.105]

[1.349]

InNPAit

1.894

−7.092

[2.216]

[5.004]

InRDit

23.153**

[9.952]

_cons

176.458***

115.504***

−142.342

−98.111

−141.078*

−340.146***

[12.235]

[27.277]

[106.795]

[84.050]

[85.212]

[114.644]

ar1p

0.010

0.020

0.043

0.067

0.112

0.083

ar2p

0.206

0.209

0.666

0.818

0.986

0.580

hansenp

0.839

0.816

0.721

0.991

0.959

0.814

N

84.000

84.000

84.000

84.000

84.000

84.000

注:*p < 0.1,**p < 0.05,***p < 0.01;括号内为标准误。

口竞争力与多种因素相关,且不同市场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例如,在全球国际市场,R&D对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发达国家市场影响并不显著。

基于上述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研究以及实证分析,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上海应当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因素,把握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动态发展,增强出口竞争力。根据前文影响因素分析,上海目前新能源行业的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利用上海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进口条件降低成本,利用上海丰富的资本资源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把握住3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车型市场,尝试占领更多的高端市场,在“一带一路”和传统大车企退出的机遇下满足受到政府政策刺激的国内外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带动支持及相关性产业发展。同时增长的需求也能够反向促进相关性产业形成规模,促进资源条件向该行业倾斜。至于具体的对策,一方面上海应当促进相关性产业发展,提高电池电机等行业的集中度,加强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从而增加产品竞争力。以上措施有助于建立更稳定的出口贸易、更紧密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建立以上优势。另一方面,政府在该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等机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与其他国家签订合作协议,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创造更有利的贸易环境。在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上海车企更容易与海外代理商、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市场波动和挑战,稳定订单量和销售额。以上政府政策有助于上海优势的生产要素被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取和利用、响应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抓住新出现的机遇。

第二,上海应当增加研发经费支出,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力。由前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上海新能源汽车对发达国家出口额的影响因素十分明确,发达国家是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部分。最近5年里,平均每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前十的出口对象国中有9个都是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市场极为重要,上海应该发展更能满足发达国家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对于发达国家市场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需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性能方面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要。上海应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为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上海地区的相关企业呈现出集中度低的特点,各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例如在动力电池领域,各电池厂商应在改进已有技术路线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新一代电池的研究与开发。2018年比亚迪在研发投入方面,其年度报告表示,其研发人数首次超过了3万人,达到了31,090人。此外,研发经费亦达85.35亿元,较前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六点二。可以看出,比亚迪之所以能在国外取得成功,是因为它在技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第三,针对不同的地区,采用相应的战略。由前文现状分析可知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地理分布呈现的特点,由前文实证分析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因素不同。具体来说,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在亚洲、欧洲等成熟市场发展得很好,应该保持和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尤其是对于发达国家较多的欧洲国家(地区);美洲、非洲目前的出口地数目相对较少,应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掘潜力,例如对于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部署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策略,同时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同时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洋洲目前仅涵盖3个国家(地区),上海需要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保持目前的市场规模。对于还没有进入过的市场区域,要密切关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相关政策、电力基础设施等,对潜在的市场需求要有敏锐的嗅觉,抓住新的市场。此外,在前文的实证分析中也发现,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还需要考虑出口市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提供更多的参考,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受贸易自由度以及研发经费制约较严重,应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技术研发等方式加强出口竞争力。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秀中. 新能源汽车王者之争: 上海反超西安, 深圳实力不容小觑[N]. 第一财经日报, 2023-07-25(A06).
[2] 朱盛镭. 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瞻顾[J]. 汽车与配件, 2022(16): 36-38.
[3] 李东阳, 关建波.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 商展经济, 2023(16): 89-92.
[4] 高运胜, 金添阳. 双循环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机遇与挑战[J]. 价格月刊, 2021(9): 55-62.
[5] 周亚虹, 蒲余路, 陈诗一, 等. 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J]. 经济研究, 2015, 50(6): 147-161.
[6] 熊世伟, 王呵成. 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与对策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22, 10(5): 44-49.
[7] 马亮, 仲伟俊, 梅姝娥. 政府补贴、准入限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29(4): 17-25.
[8] 刘洋, 刘晓梦. 苹果不造车, 大家松口气[N]. 北京商报, 2024-02-29(003).
[9] 柯婉萍. “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23(20):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