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校园语言景观现状及问题研究——以云南工商学院为例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i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aking 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摘要: 校园语言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实践,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文化特色的象征。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对云南工商学院的校园语言景观进行现状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园语言景观的关注程度以及后者对前者文明行为养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校校园语言景观在语码取向、字刻、材质与置放、英译质量上都有较大改进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想要最大程度发挥校园语言景观的信息、象征和育人功能,学校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各个学院,合作进行校园语言景观的设计、美化和英译,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全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共建文明、美好的校园环境。
Abstract: As a special language practice,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symbolize the spiritual outlook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chool. Taking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the main method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in 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YTBU) and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se landscapes as well as the latter’s influence on students’ civilized behavior form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still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in this university in terms of code orientation, inscription, material and placement, as well a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to maximize the informational, symbolic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the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the university’s publicity department and other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collaborate with various majors and departments to jointly design, beautify and translate the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thus to enable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to develop a sense of ownership and build a civilized and beautiful campus environment.
文章引用:任丹.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语言景观现状及问题研究——以云南工商学院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5, 13(2): 223-23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5.132150

1. 引言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这一概念最先由加拿大学者Laudry & Bourhis提出,它是指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含网络虚拟空间)中所有可视的书面语言的集合[1]。语言景观通常具有指示、告示、提示、警示等信息功能,同时,Shohamy认为各类语言在公共空间呈现的多寡,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语言在社会中的中心或边缘地位[2] (转引自陈瑾,2023),这也体现了语言景观具有象征功能。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社会语言学、符号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语言景观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对语言景观的研究经历了从现实世界的典型性语言景观调研向非典型性语言景观拓展的历程。朱燕秋[2]、梁瑶[3]、陈瑾[4]等分别对贵州贵阳、四川丹巴、大连等城市的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尚国文、周先武[5]研究了非典型性语言景观的类型、特征和研究视角;边婷婷[6]认为语言景观的调研要向多类型生活空间拓展,这让乡村空间、少数民族地区空间以及校园空间成为语言景观研究的最新热点。

校园语言景观,作为校园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语言陈列或呈现,相反,它不仅能展示校园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而且能通过其独特的创设和呈现形式“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校园中几乎每一个人。它是显性的存在,同时也发挥着隐性的作用。从显性角度来说,校园语言景观的准确性、规范性、统一性不仅有利于提升校园环境的秩序感和美观度,而且能够体现学校在校园建设和管理上的严谨性;从隐性角度来说,校园语言景观作为学校语言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恰到好处的设计能同时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的艺术性和育人性,其对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文化自信培养、校园文化养成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各地新建了许多民办本科和专升本院校,这些院校也成为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战场”。目前国内对于高等学校校园语言景观的研究多集中在老牌公办高校或公办高校聚集的大学城区,如:伍莹[7]对长沙市大学城的语言景观进行了实证调查;王晓梅、刘敏娜、张怡明[8]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内语言景观进行现状调查等,但很少有学者关注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语言景观建设。基于此,本研究拟对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进行现状调查,从语码取向、字刻与置放、英语翻译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办学定位与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2. 校园语言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现状调查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云南工商学院(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YTBU)为研究对象。云南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99年的云南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2011年升格为云南工商学院。

作为一个新建高校,云南工商学院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政治可靠、品德优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学校比较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其校园语言景观建设在云南省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具有典型代表性。

(2) 研究方法与材料收集

观察法

本研究以云南工商学院的校园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教学区域以及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学生活动中心、校园主干道等地的公示牌、宣传标语、文明标语、广告语等语言景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拍照和笔记记录的方式采集了232张语言景观图片。通过对收集的语言景观图片进行分类整理,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

Table 1. Content classification of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in YTBU

1. 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内容分类

容量/类别

方向指示

文明标语

文化建设

设备使用提示

广告宣传

安全提示

其他

合计

语言景观数量

47

23

70

20

37

24

11

232

问卷调查

我们在校园里设置了问卷调查点,对过往的学生现场发放电子问卷码,现场完成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采访,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校园语言景观的关注程度以及校园语言景观对学生的隐性作用。本次问卷设计的内容在丁俊杰、张嘉杰[9]校园语言景观规划与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YTBU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47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2024级(98人)、2023级(45人)、2022级(4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24人。

2.2. 数据分析与存在问题

(1) 语码取向与字刻

语码是指公共空间里语言景观上所出现的不同语言,一种语言即一种语码;语码取向是指通过观察双语或多语语言景观上不同语言之间的顺序和位置,查看不同语码的优先关系[10]。字刻是指语言景观中标牌类语言的呈现方式,包括语言的字体、字色、字号以及排列方式等。双语或多语语言景观通常通过字刻的大小、文字排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顺序来体现语码的优先关系,通常在中国文化中,大小体量常以大为显,上下结构常以上为尊,左右顺序因现代汉字从左至右的写作习惯以左为贵。

云南工商学院目前语言景观的语码呈现主要有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且约70%的语言景观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呈现,剩下的30%为英汉双语呈现,这些以双语呈现的语言景观主要包括文明标语、部分设备使用提示和部分文化建设与介绍板块等。作为积极响应国际化办学政策的高等院校,云南工商学院现有在校留学生五百余人,但其校园中有汉英双语语码呈现的语言景观只占30%,这对于一个国际化办学的高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其语言景观多通过字刻的位置排列和字体大小来凸显语码的优先性。汉语语码字刻多位于上下结构的上排,其字刻大小通常为大号,这也说明汉语语码在校园语言景观中的绝对优先权。

(2) 材质与置放

标牌材质是指标牌的物质载体,一般包括金属、塑料、木头、布艺、纸张、石头等各类材质。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的标牌材质按其放置位置是室内还是室外可主要分为两大类。室外标牌材质主要包括耐风吹日晒的石质、木制、布艺以及金属材质,其中以木制字刻最多,而室内标牌材质主要为纸张、塑料等轻便且物美价廉的材质。在目前所搜集的232个语言景观图片中,标牌材质的具体明细如表2所示。

Table 2. The material of campus linguistic landscapes signboard in YTBU

2. 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标牌材质

字刻 材质

石质

木制

布艺

金属

纸张

塑料

雕塑、雕像类

室外路标、指示牌

横幅

校内交通标识、广告牌

张贴类短期告示

文化建设类宣传牌

数量

3

56

4

52

18

99

因语言景观标牌字刻材质的不同,校园中有些室外的语言景观标牌,特别是纸质或塑料标牌因年代久远、风吹雨晒上面的字迹或背景已经褪色,甚至部分出现字迹不清晰的情况,如图1所示,标牌红底已经完全褪色,上面的白色字迹虽字号很大但几乎已看不清楚。

Figure 1. The instruction of fire hydrant in a main teaching building

1. 主要教学楼消防栓的使用标牌

置放是指标牌放置在不同的地点所激活的意义[10]。语言景观标牌的置放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去语境化放置、场景化放置和越轨式放置。去语境化放置是指无论标牌放置在哪里,其语言景观标牌上的文字无论放置在哪里都表示相同的意义,传达相同的功能;场景化放置是指语言景观标牌只有放在一定的场景中才能发挥其功能;而越轨式放置是指语言景观标牌被放置在“错误”的场景或位置,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云南工商学院语言景观标牌置放中的去语境化放置主要是具有提示、警醒功能的标牌以及具有说明功效的设备使用流程等,如在教学楼和图书馆区域常见的No smoking,keep quiet标牌等;校内语言景观标牌置放有80%以上属于场景化放置,如在校园中适当位置摆放的方向指示牌、楼层说明图,以及具有指示和提醒作用的各场所文明行为语言标牌等。此外,校园中的部分语言景观标牌置放属于空间上的越轨式放置,比如,致知楼一楼进门处右手边走廊中的名人名言标牌,因一楼此处并无教室,也非学生活动空间,此处的语言景观标牌基本无人察觉,难以发挥其语言景观的基本功能。另外,校园中还有部分语言景观置放属于时间上的越轨式放置,如:学校西门进来不远处的7步洗手法,如图2所示,仍是新冠疫情时期设置的标牌,虽然其在任何时期仍延续其告知众人洗手步骤的功能,但因时事已变,其已丧失置放当初强烈的提醒警示功能。

Figure 2. The signage of the seven-step hand-washing method beside the west gate

2. 校园西门旁的七步洗手法标牌

(3) 英译现状

目前,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只有30%有汉英双语语码,且具有汉英双语语码的语言景观主要体现在具有提示功能的设备使用、具有指示功能的方向牌和路标、具有提醒功能的文明标语以及部分具有展示与推介功能的文化建设板块,其他的大部分横幅、广告宣传、文化建设等都缺少英文翻译,这对一个秉承国际化办学理念,且具有数百名在校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来说急需改进。在既有的英汉双语语言景观中,大部分的翻译比较准确,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① 单词拼写问题:如图3所示,致知楼几乎所有的灭火器标识英文都是extinguishre,其正确的英文单词应为extinguisher。如图4所示,在墙壁消防栓使用方法步骤2中,展开消防水带的“展开”被写成了spresd,正确的单词应该是spread。如图5所示,卓越东路中的“东”因为粗心被翻译成了west,其正确单词应该是east。如图6所示,在消防栓使用步骤的下面第一条“爱护消防设施人人有责”中的责任被写成了reponsibility,正确的拼写应该是responsibility。

Figure 3. Extinguisher

3. 灭火器

Figure 4. Instructions of wall hydrant

4. 墙壁消防栓使用方法

Figure 5. One of the traffic signs on campus

5. 校园交通指示牌之一

Figure 6. Instruction of fire hydrant

6.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② 句法问题:在图6中,消防栓的使用方法下面的第二条“消火栓前禁止堵塞”,此句中文缺乏逗号断句,导致其英文也未根据正确断句后的语义来翻译,这里将“前”翻译为“former”,而事实上,这里的“前”应该是指消火栓的“前面”或“面前”,应该翻译为“in front of”,这里整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能将物品堵在消火栓的前面”,正确的英文翻译应为“No blocking in front of the fire hydrants”。

(4) 功能体现

语言景观通常具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信息功能是指语言景观标牌上的文字、图像、图形等对公众及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和生业等具有的提示、指示、告示、显示、警示、标识等功能。象征功能是指语言景观能够反映当地、当下的语言政策与语码优势,由此折射出语言权势和身份认同。笔者认为校园语言景观除了信息和象征功能外,还具有育人功能,且其育人功能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层面是指校园语言景观的客观存在让其成为学生每天目睹的事物,其语言的流畅性、英译的准确性使其成为学习资源;隐性层面是指校园语言景观的文字、图片内容对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具有促成和监督作用,这让其发挥了潜在的育人功能。根据在校园里向学生随机发放的《校园语言景观的隐性作用》问卷结果可知,97.28%的学生认为校园语言景观标牌对规范师生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99.32%的学生认为校园中非常有必要设置语言景观标牌,因为其与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当学生被问到是否会在具体的文明提示类语言景观旁做出不文明行为时,学生的具体选择如下表3所示。

Table 3. The recessive effect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signage on students

3. 校园语言景观标牌对学生的隐性作用

条件

学生的选择

绝对不会

看情况

不管公示牌

看到“禁止践踏草坪”,你会从草坪上踏过吗?

76.19%

22.45%

1.36%

看到“禁止停车”你会将车停在此处?

92.52%

7.48%

0

看到“禁止抽烟”的标识,你会在此处抽烟?

95.24%

4.08%

0.68%

看到“禁止大声喧哗”,你会在这里大声喧哗?

97.28%

2.72%

0

由上表可知,校园语言景观对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是其隐性育人功能的体现。

3. 校园语言景观优化建议

3.1. 丰富语言景观的语码呈现,提升校园环境的体验感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拥有数百名留学生的本科高校,云南工商学院校园只有30%的语言景观标牌是汉、英双语语码,这对外籍师生,特别是初到学校的外籍师生不太友好,会直接影响她们校园生活的体验感。鉴于此,校园中那些有重要信息功能和育人功能的指示牌、宣传栏、广告牌等语言景观都应该同步进行英文语码呈现,且其英译必须准确,这样才能为外籍师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才能同步展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国际形象。

3.2. 改善语言景观的材质与置放,提升校园环境的美观度

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中有些标牌因为放置在室外,其材质不耐气候和风雨,个别纸质、塑料材质的语言景观标牌已褪色或损坏,字迹的模糊让这些标牌丧失了基本的信息功能,破裂和损坏也不利于校园环境的美观性。此外,个别语言景观标牌为越轨式置放,其置放的位置处于基本不会有学生经过的偏僻角落,无法发挥其信息功能和育人功能。鉴于以上两点,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对全校范围的语言景观标牌进行地毯式检查,对已损坏或褪色的标牌进行修补或替换,对越轨式置放的标牌进行调整;在语言景观标牌的设计方面可以与建筑与设计学院合作,通过向设计专业师生征集校园语言景观标牌设计稿件让其参与校园语言景观标牌的设计,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师生的稿件被征用,相信在校园里看到自己设计的标牌也一定能极大地提高师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也能为设计专业打造一张亮丽名片。

3.3. 规范语言景观的英语翻译,体现校园环境的学术性

目前,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的英译问题主要体现在拼写和句法上,且由第三部分英译现状可以看出,英语翻译出现较多问题的多为消防栓或消防设备使用的语言景观标牌,经跟学校相关部门了解,这些带有图画和文字的语言景观纸质贴图均为外购产品,并不是学校内部人员翻译的。鉴于此,建议相关负责部门在采购这些设备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厂商,严格把关,且不能忽略设备使用说明书或图示上的语言信息,因为一旦这些图示粘贴在校园内,它们就变成了校园语言景观,彰显的是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治学的严谨态度。任何拼写问题、句法错误都会让人质疑学校的严谨性,甚至影响到学校的国际形象。此外,对于后续需要在语言景观标牌上增加英文语码的问题,学校相关负责部门可以与英语系合作,可通过案例征集的形式向英语系师生征集合适的英文翻译,然后请英语学术委员会或英语专家对校园语言景观的英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英译在语言层面和概念层面都符合校园语言景观的要求。

3.4. 发挥语言景观的育人功能,凸显校园环境的人文性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利于文明行为养成的校园语言景观数量并不多,只占9.9%,且多出现在教学楼、图书馆和绿化带附近。在问卷调查中,超过90%的学生认为校园语言景观对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云南工商学院的校园中,利于文明行为养成的语言景观数量少,且不够醒目,难以被人察觉。鉴于此,建议学校相关部门能够在食堂、学生活动中心、校园主干道、学生宿舍等地增设利于文明行为养成的语言景观标牌,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习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凸显校园环境的人文性。

4. 结语

高校校园语言景观,作为展示校园文化内涵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直接反应校园区域语言使用的现状以及微观语言政策与规划特点,也能彰显高校校园环境的美观性、文化建设的艺术性、育人性以及高校治学的严谨性。校园语言景观因其场所的特殊性不仅具有信息和象征功能,而且具有育人功能。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云南工商学院的校园语言景观在语码取向、字刻、材质与置放、英译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后续改进过程中,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学校各个系部,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语言景观的设计和英译作为实践机会,让全校师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在实践检验真知的过程中,建设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

基金项目

此论文为云南工商学院校级研究课题《云南工商学院校园语言景观的现状分析与校园软环境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GSYBX2023008)阶段性研究成果;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5J1336)《“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办高校校园语言景观英译现状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Landry, R. and Bourhis, R.Y.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3-49.
https://doi.org/10.1177/0261927x970161002
[2] 陈瑾. 大连市语言景观调研报告[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海洋大学, 2023.
[3] 朱燕秋. 贵州省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 237-241.
[4] 梁瑶. 丹巴县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2): 81-87.
[5] 尚国文, 周先武. 非典型语言景观的类型、特征及研究视角[J]. 语言战略研究, 2020(4): 37-47.
[6] 边婷婷. 二语教育视域下语言景观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及展望[J].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2): 18-25.
[7] 伍莹. 大学校园语言景观调查建设研究——基于长沙市大学城语言景观的实证调查[J]. 海外英语, 2021(9): 11-15.
[8] 王晓梅, 刘敏娜, 张怡明. 高校校园语言景观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校内语言景观为例[J]. 新楚文化, 2023(5): 81-84.
[9] 丁俊杰, 张嘉杰. 高校语言景观规划与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J]. 文教资料, 2022(24): 190-193.
[10] 王晓军, 朱豫. 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与语言服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景区为例[J]. 语言服务研究, 2021(1): 12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