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工具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大多数学科的独有特性,将口语能力作为其核心技能。为了确保交流的流畅性,人们在交谈中应当恰当地遵循礼貌原则,让对方心情愉悦地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有效的交际。《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语言能力的三级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语音、语调、用词基本正确,表达比较连贯[1]。“说”的技能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继续英语学习、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目前,初中英语口语课堂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沉迷于手机,不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时缺乏积极性,以及教师的批评导致自尊受损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高效地维护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保护学生的面子,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礼貌原则作为一个基本道德准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石。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恪守礼貌原则,他们就有能力在师生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不免会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这种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口语的把握和熟练程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而在互动过程中,恰当地运用Leech的礼貌原则,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缩短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交际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英语的课程设置中,尤其是那些英语基础薄弱或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他们更加需要这种心理上的归属感。
本文将从礼貌原则着手,分别展开讨论其遵守的情形,促成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2. 礼貌原则及其基本准则
1983年,Leech (1983)在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礼貌原则,其中包含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原则、一致原则和同情原则[2]。得体准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说话人应尽量减少有损于别人的观点,尽量增加有益于别人的观点,也就是要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获益;慷慨准则强调了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表示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体现要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多贬损自己;一致准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最大可能地采用礼貌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情准则鼓励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从这几条原则来看,Leech诠释了礼貌应该如何被应用在人们的交流中。礼貌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它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友谊,同时也能让人们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环境中了解彼此,从而促进交流。
3. 礼貌原则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的使用会使对方感觉被尊重,被平等地对待,从而使双方在和谐的关系中进行沟通。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恰当地使用礼貌原则,就能够在师生中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3.1. 得体准则的应用
在Leech的礼貌原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得体准则。这是因为得体准则适用于指令,而指令是各种言外行为中最需要讲究礼貌,也是最能体现礼貌的一种行为。因此得体准则是应用最广、最不可缺少的一条准则。
在课堂中,无论是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还是从权利分配方面来讲,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不平等的关系[3],给互动增加了一丝难度。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老师总是会问一些问题或者是一些指令,如果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语言使用,或者太过强势的话,那么学生们在老师面前就会表现出一丝畏惧和紧张。如果老师能够运用得体准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考虑学生的感受,给学生选择空间,避免直接命令式的话语,而是平等温和地进行互动,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羞怯和胆怯心理。
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得体准则要求我们遵循礼貌原则。
例如:
(1) Make your speech on the platform.
(2) Can you make your speech on the platform?
(3) Would you like to make your speech on the platform?
在课堂中,大多教师都会使用这三种提问方式。句(1)是祈使句,直接发号命令,最直接但也是最不礼貌的。初中生心智都已较为成熟、自尊心较强,这种提问方式会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不太不舒服。句(2)比句(1)较为委婉,用“你能、你可以……”来提问。句(3)也很委婉和礼貌,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从而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调动积极性。
老师在表达“请同学关教室门”这一请求时,可以用“Close the door. (祈使句)”和“Could you close the door? (疑问句)”。相较而言,后者(疑问句)要比前者(祈使句)更加得体,更加礼貌。
提问的时候当同学们不说话时,老师可以稍等片刻,用一个鼓励的目光或手势来减轻他们的紧张和窘迫,使他们更加有信心,使课堂更加顺畅。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话语不是越礼貌越好,教师需要“说适度尊重中和的话”[4],说适合自己身份的。Leech指出,诸如“威胁”、“指责”之类的言外行为,本质上是不礼貌的,在实施此类言外行为的时候,毫无礼貌可言。
3.2. 慷慨准则的应用
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依赖自己的教学权利来强迫学生参与,而是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允许他们自行决定是否加入,例如:“Anyone who would like to try?”“Any volunteer?”这种提问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
耐心等待学生解答问题的时长也是慷慨准则的体现。在课堂上的提问环节,部分教师觉得由于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往往在未完全回答之前就结束了他们的对话,或者在学生无法立刻回答问题时,他们会立刻更换回答的同学,如果再也无法回答,他们会主动说出答案,这显然表明这种提问方式是毫无意义的。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一种宽容的心态等待他们的回答。同时,也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等待回答的时间,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回答中来,从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3.3. 赞誉准则的应用
教师的赞誉与表扬是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来源,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教师的肯定与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另一个较为主要的课堂活动就是评价、点评[5]。
如果同学们表示愿意配合老师,或是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老师可以感谢学生,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估,对具体细节进行点评。例如:“Good job!You do well in…”这种教学方法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能促进师生关系,让学生会因为教师的赞扬更有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地互动。
课堂口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消极评价,但是教师切记不能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比如:“你真笨!”“你怎么老是犯同样的错误!”这种语言有悖于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师生感情的培养。老师可以先肯定学生,然后再向学生解释,比如:“思路正确,如果能……就更好了。”教师在表扬后提出一些建议或纠正,使学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委婉地指出问题或缺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提高他们的能力。
例如:
(1) Your answer is totally wrong, and the right one is…
(2) Well, your idea is wonderful, but what about…?
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对学生的错误采用先赞同后指出的原则能在最小程度上伤害学生的感情。批评是最损人面子的语言行为,如果无视学生感受,出言不慎,也许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不仅有碍了师生间一时的交流,师生双方因此而留下对彼此的不良印象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6]。
3.4. 谦逊准则的应用
在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谦逊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将自己置于次要地位,努力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并努力发掘学生的长处。尤其是对于英语能力不佳的学生,我们应该强调他们在其他领域的长处,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满足感。例如:“Your idea is great! I never think about it before.”“Your expression of this meaning is better than mine.”
然而,有些老师喜欢标榜自身的权威地位,喜欢彰显自身的能力与才华,例如:“我是老师,懂得比你多,你这样肯定是错的。”这种类型的言论不仅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削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进一步导致他们对课堂和学习过程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尊重、信任、宽容、鼓励等方式来对待学生。当面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应始终遵循“循序渐进”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同时,教师还需要遵循谦逊的准则,以耐心和谦逊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This problem was indeed explained too complicatedly by me.”
3.5. 一致准则的应用
一致准则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减少与学生的分歧,并拓展与学生一致的看法。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持续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师用语减少师生之间的分歧,力求在某些方面与学生达成一致。例如,当学生完成他们的回答后,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赞同他们的回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采纳教师后续的建议,还能确保课堂环境的和谐与融洽。例如:“I agree with you.”
另外,在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考模式各不相同。因此,当面对特定的话题或事件时,学生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的机会。对于那些与教师观点相近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支持和赞同,例如:“I agree with him.”对于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不应直接否定,而应肯定他们的勇气和创新精神,“Your idea is creative.”若教师能提供清晰且科学的解答,也可以耐心地向同学解释。
3.6. 同情准则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口语课上,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者答不上来,老师如果谩骂、训斥学生,就会让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更加回答不出正确答案,甚至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教师应遵循同情准则,鼓励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增强互动的积极性。例如,“Can you tr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We mentioned it last unit.”“I believe you can do it!”等。学生不仅保存了面子,更受到了鼓舞。长此以往,可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7]。
我们应当平等对待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不应通过言语或行为来贬低或批评他们的表现。即使是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要在表示同情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作为今后调整学习的借鉴,而不是将老师的这些行为视为对他们的侮辱和攻击。
4. 结语
课堂活动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是否恪守礼貌原则,以及如何遵循这些原则,都是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和高效进行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利用礼貌原则,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注重维护学生面子,使学生感觉到尊重,更加积极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缓和课堂的气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保证最大限度地促使课堂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