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癫痫属于一种由多种因素所致的脑部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癫痫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临床上仍依靠影像检查为主要诊断标准[1]。而影像学是在临床医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影像学医师及专业型学生对影像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提示着应高度重视教学实践[2] [3]。研究显示,医学影像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复杂、枯燥,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教学效果并不理性[4]。基于上述背景,在本文中分析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数据库与多学科综合诊疗(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儿童癫痫影像教学中的价值,以期望增强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于我院影像规培医师12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1人、观察组60人,其中对照组男30人,女31人,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约(23.23 ± 0.97)岁,观察组男32人,女28人,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约(22.83 ± 1.24)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中均衡可比,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 均为影像规培医师,完成整个规培过程。(2) 每次布置的学习任务均能够完全完成。(3) 每次讨论和座谈全部参加。(4) 所有的考试和问卷分析,全部认真对待。排除标准:(1) 自制力较差,不能完成整个规培过程。(2) 每次布置的学习任务均不能够完成。(3) 讨论和座谈无故缺席。(4) 考试和问卷分析不当回事,纯属应付。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所有参与者均签字确认。
2.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教学,首先由规培老师提前选好授课教材、教学案例。请学员在案例情境中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答案,以此来锻炼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再结合其他学科教材,规培老师与影像科专家提前沟通,收集儿童癫痫及其流行病学病因、生理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等,之后让学员分组进行MDT模拟讨论。具体包括:准备儿童癫痫病例给学员,将患儿的实际诊疗问题作为中心,包括疾病诊断、影像表现、鉴别、治疗原则等。之后将学员以10、10、10、10、10、11人分为6组,组间自主学习,将问题通过查询资料、询问专家教授等方法得出结论。7d或行课堂讨论,邀请儿科专家和影像学专家教授随堂听课点评,模拟MDT讨论课程,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提出病例影像分析结果,由规培老师或者儿科专家和影像学专家点评,进行最后总结,提出正确方案,做最后重点陈述,并介绍影像分析技巧,安排学员进行临床实际病例影像学特征分析,以促进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
观察组采用PACS-HIS影像数据库结合MDT模式下的PBL教学并用模式教学,首先建立教学用的PACS-HIS影像数据库:通过本院的东软数据库(版本:PACS 3.1)、HIS数据库(版本:5.1),我院系统中保存了近20年的所有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我们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诊断学》第3版目录定义疾病分类编码,收集确诊的儿童癫痫病例,将相关影像号和临床资料收集完整,最终导出生成文档,并作好疾病标签,建立专门的儿童癫痫影像学习室。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员如何使用PACS-HIS影像数据库,规培老师和学员共同运用,模拟日常工作,以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方式(同对照组)。
2.3. 观察指标
2.3.1. 学习行为评价
采用自制的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对两组学习行为进行调查,此问卷经多名专家函审,此问卷效度指数(CVI)为0.92。问卷内容包括学习意愿及态度、知识信息收集、分析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5个维度,其中学习意愿及态度包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每个维度得分范围为20分,总分为5个维度相加得分,分数越高说明学习行为越优。
2.3.2. 教学质量评价
采用自制的教学质量评价表对两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能力4个维度,每个维度分为优、良、差、极差4个等级,分别记为10、5、3、1分,得分范围为4~40分,总分为每个维度的得分之和,分数越高说明教学质量越高。
2.3.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试卷考试形式评价两组教学效果,试卷内容分为3大模块:理论知识、个体病例分析能力和儿童癫痫最新指南内容,考试总成绩为100分:理论知识40分,个体病例分析能力30分,儿童癫痫最新指南内容30分。在教学结束后组织考试,由同一规培老师阅卷,评定分数,所得分数越高则表示教学效果越佳。
2.3.4. 教学满意度调查
在教学结束后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两组对教学的满意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两个维度(总分为100分),总满意度 = 非常满意度(≥80分) + 满意度(60~80分)。
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先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Levene’s检验方法分别检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若正态性满足且方差齐,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两组之间多重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SNK检验)。若正态性和(或)方差齐性不满足,则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两组之间多重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 < 0.05表明差异显著。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教学模式对规培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如表1所示,观察组学习意愿及态度、知识信息收集、分析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学习行为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mode on the learning behavior of regulated trainees (
, score)
表1. 教学模式对规培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分)
组别 |
例数 |
学习意愿及态度 |
知识信息收集 |
分析思考能力 |
沟通表达能力 |
团队合作能力 |
总分 |
对照组 |
61 |
13.24 ± 1.05 |
15.26 ± 2.13 |
12.15 ± 1.52 |
12.16 ± 1.29 |
13.34 ± 2.16 |
66.59 ± 3.23 |
观察组 |
60 |
16.35 ± 2.13 |
18.15 ± 1.00 |
16.49 ± 2.52 |
16.79 ± 2.32 |
17.15 ± 2.22 |
85.64 ± 6.49 |
t |
|
10.212 |
9.527 |
11.493 |
13.596 |
9.568 |
20.491 |
P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2. 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如表2所示,观察组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能力评分和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able 2. The impact of teaching mode on teaching quality (
, score)
表2. 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分)
组别 |
例数 |
教学态度 |
教学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能力 |
总分 |
对照组 |
61 |
6.00 ± 1.02 |
7.16 ± 0.98 |
7.00 ± 1.02 |
7.15 ± 1.00 |
28.16 ± 2.96 |
观察组 |
60 |
7.15 ± 1.16 |
8.12 ± 1.00 |
7.98 ± 1.09 |
8.22 ± 1.02 |
31.25 ± 3.00 |
t |
|
5.794 |
5.333 |
5.107 |
5.827 |
5.703 |
P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3. 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如表3所示,观察组理论知识、个体病例分析能力、儿童癫痫最新指南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教学质量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able 3.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mode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
, score)
表3. 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分)
组别 |
例数 |
理论知识 |
个体病例分析能力 |
儿童癫痫最新指南内容 |
总分 |
对照组 |
61 |
30.02 ± 1.09 |
22.29 ± 1.68 |
20.31 ± 1.98 |
72.86 ± 5.19 |
观察组 |
60 |
36.33 ± 2.02 |
27.56 ± 2.13 |
25.26 ± 2.19 |
88.97 ± 6.12 |
t |
|
21.432 |
15.125 |
13.046 |
15.626 |
P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4. 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
如表4所示,观察组住培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able 4.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levels between two teaching groups (n, %)
表4. 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n, %)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61 |
26 |
23 |
12 |
49 (80.33) |
观察组 |
60 |
38 |
19 |
3 |
57 (95.00) |
X2 |
|
|
|
|
5.996 |
P |
|
|
|
|
0.014 |
4. 讨论
医学影像是一门以图像诊断为基础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近年随着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住培阶段是医学影像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住培医师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住培医师的教学质量,对影像科住培医师的诊断能力尤为重要[5]。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小组讨论的教学,在规培老师的辅助下针对某一种医学影像专题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建立起循序渐进的慢适应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做好理论知识基础,之后逐步进行PBL模式教学,此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6]-[8]。但随着PBL教学模式在影像教学中的逐渐应用发现,此种教学模式虽然教学效果良好,但存在问题超标等缺点[9] [10]。而MDT模式属于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专家组为依托的新型诊疗模式[11]-[13]。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14]-[16]。在本文研究中将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童癫痫影像教学中,以分析其应用价值。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材料逐渐发展成为集文本、视频、图片为一体的形式,尤其是在医学影像教学方面,图像具有重要的意义。PACS-HIS工作站的建立使影像科临床工作实现了数字化,经建立PACS-HIS系统可为影像科医师、临床医师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可便捷地查询患者影像检查资料、临床资料等,PACS-HIS影像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临床工作服务提供了便捷,也为影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手段支持[17]-[19]。临床研究发现[20] [21],经建立PACS-HIS影像数据库可明显简化规培老师的备课过程,一方面减轻了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可促使老师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教学改革中。在本文研究中首次将PACS-HIS影像数据库与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并用于儿童癫痫影像教学中,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MDT模式下的PBL教学的学员相比,将ACS-HIS影像数据库与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并用的学员学习行为明显改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两组结合可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员的诊断思维,改变学习意愿,最终改变学习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决定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同[7],本文结果同样表明,ACS-HIS影像数据库与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并用后教学质量明显优于单纯使用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且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提高,此结果提示着,ACS-HIS影像数据库与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并用更加利于提高儿童癫痫影像教学质量。
虽然本文研究发现,ACS-HIS影像数据库与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并用于儿童癫痫影像教学中,但目前并未有研究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影像教学中,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收集的样本量较少。我们还将继续增大进行并考虑多中心合作,以期改善影像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发现,在儿童癫痫影像教学中采用ACS-HIS影像数据库与MDT模式下的PBL教学模式,可明显改善学员学习意愿及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满意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广大的基层医疗机构PACS-HIS影像数据库逐渐联网,本研究在不增加费用的前提下提高了规培医师对儿童癫痫诊疗的能力,同样可以提高广大基层医师对儿童癫痫的诊断,就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金项目
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Wjlx202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