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译西书第一要事为名目,作为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专门用语,专业术语至关重要。“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对科技发展、信息传递、科技交流、标准化工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物流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不断革新,“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新词汇也悄然落到寻常百姓人家中。因此,准确理解并翻译物流专业词汇对国家经济发展、语言服务行业的资产管理和个人翻译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许多大学,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Systems Management作为一本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教材广泛使用。其1.2至1.5章节分别介绍了物流系统、逆向物流、综合物流及物流目标,涉及物流、贸易、统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能够帮助初学者了解物流行业的运行。翻译实践多以项目的形式多人协同分工运作,前期的术语翻译和整理工作成了整个翻译项目开展运作的基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为:(1) 何为术语或提取什么样的术语;(2) 物流术语的特点及如何使术语翻译更具专业性。
2. 术语的定义
在各行各业的交流中,术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术语定义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都会影响人们的理解。国外,现代术语学奠基人Eugen Wüster (1977) [2]提出“术语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指称系统,它包括了所有的专业表达,这些表达是一般的、常见的”,具有“固定的、被概括到一个定义中去的效果”。隆多(1985) [3]认为“术语”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语言统一体,即索绪尔所定义的语言符号,而术语的特别之处在于需依据所指的关系而非依据能指的关系定义其语义外延。Bussmann (1996) [4]将术语定义为“一个科学系统中定义明确的技术词语的集合”。Wrigh (1997) [5]指出术语是主要出现于专业领域或与其相关领域的文本中的,在专门语言中表示概念的字词。Shuttleworth & Cowie (1997) [6]提出,术语指技术领域相关话语中的专业词汇的集合。Bowker (2009) [7]则认为术语是与概念相匹配的语言称谓。据魁北克法语办公室的定义,术语或术语单元是由单个词(单一术语)或几个词(复合术语)构成的意义单位,代表某一特殊语义场内的一个概念,具有单一指向性。ISO国际标准提出术语是表示专业概念的词和词组。
国内,计算语言学家[8]冯志伟(2011)在《现代术语学引论》一书中认为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具有单义性、稳定性、准确性、系统性、简明性、理据性、能产性等特性。此外,林煌天(1997) [9]将术语描述为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或学科或专题的特定词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10]对术语的定义为“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郑述谱(2005) [11]认为术语是有别于普通词汇的一种用于特殊功能的词。方梦之(2011) [12]提出术语的表现形式为单词或者词组,作用是正确表示生产、科研、生活中的事物、动作、关系等。
根据以上观点,可以归纳出构成术语的几个要素,即指称、专业领域、约定性和概念、语言符号,本文认为术语是用于指称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约定性含义的概念或语言符号。根据这些要素,可以在定义专业领域的术语时更有方向性。例如“货架”在物流领域表示由立柱、隔板或横梁等结构件组成的储物设施,是一个物流专业术语。
3. 相关研究综述
在术语提取方面,20世纪90年代前后,伴随着语料库建设的进步,利用信息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术语快速获取的想法应运而生[13]。王华树、张静(2018) [14]介绍了语帆术语宝等计算机辅助工具自带的术语提取功能与操作方法,指出其工作原理为词频高低排列;吴俊等人(2020) [15]基于谷歌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及中文预训练字嵌入向量,融合BiLSTM和CRF的中文专业术语抽取模型,为中文专业术语库的构建提供实践指南;常宝宝(2022) [16]介绍了基于序列标注的建模思想。
在术语翻译方法方面,在CNKI中对“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主题词、关键词检索,通过阅读摘要及结论部分,对研究主题进行梳理,发现2014年~2024年的核心期刊文献主要聚焦于中医、农业、法律、民航等行业术语特征研究、术语翻译中主要问题的探讨、翻译策略及技巧。在行业术语特征研究方面,喻希晨(2017) [17]总结农业领域文献翻译中农业科技术语的特点,主要有专业性强、派生词、复合词多、缩略词多等特征;常帅、王少爽(2024) [18]剖析路桥工程英语术语的特征和构词方法,分别将长术语的截减、多语素的组合、通用词的术语化归类为缩略词、合成词、次技术词。在术语翻译中主要问题的探讨方面,杨先明(2014) [19]将术语误译分为术语化不足、文采不足、表义模糊、语义偏差、似是而非、低级错误。在翻译策略及技巧方面,李亚舒、徐树德(2018) [20]则通过分析认为术语正译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均为“找译译法”;卢华国、张雅(2022) [21]从普通术语学视角梳理了术语翻译的方法,主要有配对与回溯、形译、直译、意译等。
可以发现,在术语提取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靠传统术语收集的方式难以满足大量新兴术语涌现的现状,转而关注自动提取技术,而ChatGPT的出现可以为翻译实践赋能。在术语翻译方法方面,现有相关文献对物流行业术语特征及翻译问题的关注较少,对翻译策略及技巧的探讨多停留在普通术语学视角,停留在语言层面,缺乏对借助网络、新技术翻译及查证术语方法的关注。
4. 术语提取
术语提取是从术语收集过程中所得材料或数据中分析并识别术语的过程,可以分为手动提取和机器提取。机器自动提取术语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词典、基于统计、基于语言规则、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以及结合其中若干种方法[22]。ChatGPT是一个由OpenAI公司开发的基于大语言文本的智能对话模型[23]。“GPT”代表“生成预训练转换器”,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大量文本数据中学习语言规则和模式,从其工作机制来看,能够帮助译者高效提取术语,过程如图1。
Figure 1. Flow of term extraction
图1. 术语提取流程
语料清洗:先利用Convertio网站将书籍由pdf格式转化为doc格式,将1.2至1.5章文字内容提取出来。再清洗噪声,利用word的查找替换功能调整隔行断开的单词(如“pro-duct”改完“product”)。
机器翻译:采取机器翻译 + 译后编辑的方式进行。使用ChatGPT进行翻译。提示语包括指令、背景信息、能力与角色、个性等要素。输入提示语“这是一份介绍物流系统的英文材料(背景信息),请将其翻译为地道的中文(指令),确保语言通畅并注意专业术语的翻译(个性),以便物流专业学生及其他行业从事者阅读(角色)。”最后,制作双语对照文本,使用word的“文本转换为表格”功能将原文文档和译文文档分别转为表格后合并,再使用“转换为文本”功能输出上下对照文本。
术语提取:先尝试了语帆术语宝和SDL Trados Extract,但是出现字符限制、响应速度较慢等问题,所以使用ChatGPT提取术语。首先输入提示语“这是一份物流相关的英中双语对照文本(背景信息),假如你是该翻译项目的项目经理(角色),需要收集和整理英中双语术语表格(指令),术语是用于指称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约定性含义的概念或语言符号(个性),请你确保英中术语一一对应”并将对 照文本输入。响应完毕,再次引导ChatGPT将表格转换为CSV格式,见图2。而后新建记事本,粘贴表格,并保存为CSV格式。再次打开就会以EXCEL表格呈现。
Figure 2. Generation of the CSV format files
图2. CSV格式文件的生成
表格制作:上述环节共提取出164条术语,删减了重复的词条,以及“Facilities”、“Infrastructures”、“Means”、“Equipment”、“Resources”等词汇。术语翻译属于译前准备的环节,需要不断查证、更新,最后在EXCEL中添加框线,形成术语表。
5. 术语分析
5.1. 案例术语特点
在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Systems Management 1.2~1.5章节的汉译翻译中,术语有以下三个特点:专业术语多、使用缩略语、跨学科性强。首先,物流专业术语多,如“Cold chain”、“Reverse logistics”等;其次,存在许多缩略语,如“CDC”、“RDC”、“3PL”、“GOD”、“ERP”等;最后,术语涉及多个学科,经济学术语“ABC classification”;数学、统计学术语“Continuous random variable”、“Mean”等。
5.2. 术语翻译方法
依据案例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将分析专业化普通名词、专业术语、缩略语的翻译方法。
5.2.1. 专业化普通名词
普通名词专业化指的日常英语词汇在特定语境中具有专业涵义的现象。专业化了的普通词汇又称为“半技术词”或“次技术词”,学者方梦之将其描述为“跨学科出现的频率很高的独立于上文的词、来自英语词汇的共核部分,具有一定的技术含义”的词[24]。曹芳(2021) [25]将普通名词专业化分为借用型、隐喻型、多义型、词缀型和组合型并讨论了翻译方法。因此,在翻译这类术语时,不能望文生义,应将普通词汇与相应的专业知识相匹配。
例1 returns
ST: Reverse logistics is the sector of logistics dealing with product flows (unsold items or returns) from their final destination to the initial producer, or to a facility dedicated to their treatment.
TT:逆向物流是物流领域处理产品流动(未售出的物品或退货)从最终目的地返回到最初生产者或专门用于处理其设施的部门。
“Returns”一词本身比较简单,常见意思为“返回、回报”,但是在翻译时让译者觉得熟悉又陌生,需借助“回”这一基本词义,再结合例句背景及并列词“unsold items”,可以将“Returns”译为“退货”。
例2 marketing mix
ST: The service level encompasses the overall degre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depends on numerous factors (indicated collectively as marketing mix ), connected to the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price, promotional offers and mode of distribution.
TT:服务水平包括整体客户满意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统称为营销组合),与产品特性、价格、促销优惠和分销方式有关。
“Marketing mix”为一个组合型的专业化普通名词,“mix”的基本含义表示“混合”,而在此例句中这个基本释义不适用。通过术语在线网站https://www.termonline.cn/及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的双重验证,“Marketing mix”应该译为“营销组合”。
5.2.2. 缩略语
缩略语是“把词、短语或名称中的一部分字母去掉,或仅用词的首字母,使之成为简写形式;词或词组的简写形式”(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4) [26]。缩略语形式简练,但只保留首字母的构词方式会产生翻译困难。因此,翻译时必须还原缩略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
例3 ERP
ST: A case of intelligent relations is that of Calzedonia, which uses an ERP software.
TT:卡索多丽娅(Calzedonia)就是智能关系的一个例子,这一公司使用了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
作为一本信息性较强的教材,当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原文都会用括号的方式解释缩略部分,但是在正文中“ERP”一词没有注明。在阅览时,发现书籍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Systems Management正文前列出了缩略语的全称“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因此,在翻译时,需利用好原文的附录、图片等资源。在必应中搜索,翻译结果统一,译为“企业资源计划”。
例4 MTO
ST: The flow of materials is integrated with an information flow which follows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n the logistics systems of the MTO-type (Make to Order), for example, customers’ orders influence the production plan and the latter determines the demand for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of the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plants.
TT:物料流与信息流相互融合,信息流的方向与物料流相反:例如,在按订单生产型(MTO)物流系统中,客户的订单影响生产计划,而后者又确定了加工和装配厂物料和零部件的需求。
材料对于“MTO”的说明为“Make to Order”根据下文“customers’ orders influence the production plan”,可以确定“to”是“according to”的意思,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时,有“订货型生产”、“按订单生产”、“按单制造”、“面向订单生产”等多种表达。在知网中搜索关键词“Make to Order”,打开一些核心期刊论文,如《现代制造工程》期刊收录的“基于二次选择策略的订单接受与排程决策系统研究”和《系统工程》收录的“基于收益管理的MTO企业订单定价和接受策略”等,“Make to Order”为其关键词,中文对应关键词为“按订单生产”。通过学术搜索方式,确定中文译文。
5.2.3. 专业术语
材料中的一些物流专业术语包含专业性强的词汇,比较容易识别,通常采用直译,如“repackaging (重新包装)”、“Central warehouse (中央仓库)”、“stock levels (库存水平)”、“Order-cycle time (订单周期时间)”、“Reverse logistics (逆向物流)”、“material flow (物料流)”等。但是,也存在术语翻译不统一的情况,需要译者加以甄别、进一步查证。
例5 distribution
ST: A logistics system is made up of facilities, where one or more functional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e.g.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T:物流系统由设施组成,这些设施进行一个或多个功能活动(例如仓储和配送)。
“distribution”在材料中共出现27次,属于高频词,但是对于该词的翻译,有“分发”、“配送”、“分配”、“分销”等不同的版本,这些词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通过必应搜索,找到了双语平行文本,“BRCGS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Certification”的翻译为“BRCGS 全球仓储和配送标准”;同时,在搜索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物流术语》(中文标准号:GB/T 18354-2021) [27]时发现“distribution”译为“配送”,表示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分类、拣选、集货、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文件被从业者广泛使用,这三类标准文件中的术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例6 Delivery note
ST: The second, the delivery note, accompanies the consignment, using the same channel as the goods and travell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TT:第二个是交货单,它随货物一起配送,使用与货物相同的通道,流向也相同。
在搜索“Delivery note”的翻译时,出现了“交货回单”、“交货单”“送货单”、“发货单”、“提货单”等含义,还与“delivery order”相混淆。在维基百科中,“Delivery note”释义为“When the inventory arrives at the premises of the purchaser, the delivery note is signed by the purchaser and is evidence that the goods ordered have been delivered.”,以及查找“Delivery note”的图片,见图3,可以得出“Delivery note”是由供应商或销售方提供给客户或买方的一份文件,用于确认交付的货物的详细信息,通常在货物实际交付后签署,就像收货人拿到重要信件需要签署返还快递公司的单子,因此应翻译为“交货单”或“交货回单”。
Figure 3. Delivery note example
图3. Delivery note示例
6. 总结
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术语的看法,归纳总结,认为术语是用于指称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约定性含义的概念或语言符号。详细说明了借助ChatGPT进行术语提取的流程。同时,归纳出材料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Systems Management 1.2~1.5章节中术语的三个特点:专业术语多、使用缩略语、跨学科性强,并通过分析实例分别探讨来探讨专业化普通名词、缩略语和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如查询专业术语词典、借助标准化文件《物流术语》、平行文本对照、学术搜索、上下文理解、图片搜索等。翻译专业化普通名词时,不能望文生义,应将普通词汇与相应的专业知识相匹配;翻译缩略语时必须还原缩略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必须理清专业概念,经过交叉验证得出合理翻译;为使术语翻译更具专业性,在搜索时需要发挥搜商,甄别信息,选择可信度高的翻译来源。研究中尚有不足之处,如未对不同指令下ChatGPT生成的术语进行对比。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指示语的调试,以更高效提取术语;可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与人工翻译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术语翻译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