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下,各行业企业纷纷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借数字化之力革新经营管理模式,引发企业全方位变革。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环节,财务云建设作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优化决策以及推动企业整体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聚焦广西区内的企业,部分企业因自身发展阶段、转型经验等的局限,在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受阻,云平台搭建、系统集成、财务人员能力等方面问题突出。本文深入探讨财务云建设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剖析财务数字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联系,细致分析当前财务云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搭建财务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与建议,保障企业业务流畅运行,助力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Abstract: At present, enterpris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wav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using the power of digitalization to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rigger all-round changes in enterprises.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key link. As a key driving force of financ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inancial cloud construc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ptimizing decision-making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digital proces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nterprises in Guangxi. Some enterprises are hindered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stage and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problems of cloud platform construction, system integration and financial personnel ability are prominent.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financial cloud construction for financ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igitization and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current financial cloud construction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ways and suggestions to build financial cloud to help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enterprise business and help the overal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1.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中提出中国经济社会要迎接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科技飞速发展与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1]。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到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再到财务机器人RPA的推广,旧的财务管理规则终将被打破,以云端化、智能化为新兴财务管理规则的新时代标识越来越清晰[2]。财务工作向上对接管理战略,向下连接一线业务,掌握着企业从业务经营到管理决策的大量数据,进行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3]。财务云作为数字化财务管理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提升财务效率、优化决策、整合资源的重任,对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因受限于地域、人才、资金等因素差异,广西区内企业在财务云建设、进行财务数字化转型中困难重重,亟待探索切实可行的转型之路。
2. 财务云建设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 财务云建设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财务云借助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大大提升了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错[4]。云平台规范业财税流程正常运转、促进各部门协同配合,能够实现海量财务数据的瞬间采集、自动分类与快速汇总,标准化操作与自动化流程能从源头降低人为主观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有效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5]。特别是针对有众多分支机构、会计核算复杂的集团公司,在传统财务核算时,每月的财务报表编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引入财务云后,各地分支机构的数据能实时上传至云端,系统自动进行核算与报表生成,报表出具时间从原来的耗费半月缩短至几天,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财务云服务提供商,大大降低运维成本。企业根据实际使用的财务云平台资源付费,无需操心基础设施的运维,大大节约了企业自行建设和维护财务信息系统投入的硬件设备购置、软件升级、人员培训等成本[6]。在实际调研中,以本地一家中小企业为例,原本每年用于财务系统硬件更新与软件维护的费用高达20万元,使用财务云付费服务后,费用降低至每年5万元左右,节省了大量资金用于核心业务发展。
2.2. 财务云建设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
是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当今市场瞬息万变,企业需要及时掌握财务信息以调整战略决策。财务云能够实时反馈财务数据,如产品成本波动、客户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等,企业管理层可据此迅速作出反应,调整产品定价、优化销售策略。若企业仍依赖传统财务系统,信息滞后将导致错失市场良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是企业满足监管,合规运营的要求。随着金融监管日益严格,企业需确保财务数据的合规性、透明度与及时性。财务云平台通常内置合规监管模块,能自动跟踪政策变化,提醒企业进行相应调整,帮助企业轻松满足监管要求,在新会计准则、税务政策等变化出台后,财务云平台及时推送相关解读,并辅助企业完成财务核算方法的变更,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是政策引领的要求。国家及广西地方政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涵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基金支持等多领域。关于积极搭建财务云平台、应用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项目申报中优先考虑。2024年,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南宁市和柳州市作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分别获得中央补助资金最高1.5亿元、1亿元。广西财政厅将中央补助南宁市的首笔资金1.09亿元下达南宁市,并配套奖励资金1090万元,用于支持南宁市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铝精深加工等6个行业314家中小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也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和区块链创新中心方面的专项补贴通知[7]。企业若不抓住政策窗口期,不仅错过资金支持的资助,还可能在后续区域产业布局、行业资源分配中发展滞后,影响长远发展。
3. 财务数字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关联
3.1. 财务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的基石
财务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的基石,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者,负责收集和整理企业运营中各类与资金流、物流等相关的数据,涵盖采购、销售、生产、人力等各个环节,财务数据是企业运营数据的核心部分,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流、成本结构、盈利状况等关键信息。财务数字化通过精准的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为企业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规划时,必然以财务数字化所揭示的现状与问题为出发点,依据财务数据分析确定业务流程优化的重点环节。
3.2. 企业数字化为财务数字化创造环境
企业数字化从技术、业务、管理等多方面为财务数字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整个企业的技术升级、流程再造与管理文化变革。一方面,为财务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设施,如高速网络、云计算资源等;另一方面,促进了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打破数据孤岛,使财务数据能够与业务数据相互印证、协同分析,提高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拓展了财务数字化的广度与深度。
4. 企业财务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4.1. 云平台搭建经验不足,存在数据隐私与合规风险
尽管财务云服务提供商宣称有完善的安全措施,但数据存储在云端,仍存在一定的数据隐私泄露风险。财务云按服务类型分类,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几类,按部署模式分类,大致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风险系数和成本投入不一,企业平台搭建经验不足,选择至关重要。企业可通过互联网按需租用公有云,可快速部署,成本低、灵活性高,但数据安全性和可控性相对较弱;私有云为单一企业或组织专属构建和使用,可由企业自行建设和维护,也可委托第三方托管,其数据安全性和可控性强,能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但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敏感度,灵活地在两者之间分配工作负载,兼具灵活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适合对多种特性均有要求的企业。同时,不同行业、地区对财务数据的合规要求各异,企业在选择财务云时,需确保平台符合自身所处的监管环境,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医疗企业在进行平台建设过程中,对数据保密性要求很高,由于财务数据涉及患者隐私信息,选用财务云时需格外谨慎。
4.2. 数据迁移工作量大,存在系统集成难题
企业原有的传统财务系统中积累多年大量经营数据,迁移至云平台过程中,挑战重重。首先数据格式五花八门,兼容性极差,迁移过程极易因各类网络故障、操作不当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迁移后数据准确性校验、完整性修复等工作都需要专人进行,耗时又费力,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财务数据混乱,给企业经营带来不良后果。企业内部通常存在多个业务系统,如ERP、CRM、SCM等,财务云建设需要与这些系统实现无缝集成,以实现数据流畅通。但由于各系统开发标准、接口规范不同,集成过程困难重重,易出现数据传输错误、系统兼容性问题,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4.3. 云平台功能多、操作复杂,存在财会人员适应问题
财务云的引入意味着财务人员工作方式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本地软件应用转向云端操作、依赖平台功能。数字化时代催生智能财税的发展和应用,财务数字化变革迫在眉睫,但部分财务人员对新技术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能,难以适应新环境,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失误频发等问题。同时,传统财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我们大多专注于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对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了解不深入。在使用财务云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时,容易出现因不懂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原理,无法深度剖析数据,挖掘潜在价值,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查询与报表生成,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高附加值的财务数据支持。最后,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个系统工程,需财务人员与IT技术人员、业务部门密切协同[8]。但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业务部门多反馈财务人员难以沟通,只埋首于财务专业工作,这一定程度反应出财会人员缺乏与其他领域人员沟通协作的技巧与经验,容易出现技术需求难以精准传达,导致系统功能与财务实际需求脱节,与业务部门协同不足,无法将财务分析有效融入业务决策影响转型进程等问题。
5. 搭建财务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与建议
5.1. 攻克云平台搭建难关
首先,企业应依据自身业务特性、财务痛点,精准定位财务云平台的核心功能。对于制造业企业,着重打造生产环节财务监控、成本动态核算、供应链金融协同功能等;对于服务业企业,聚焦客户财务数据深度分析、服务计费自动化、营收精准预测等功能。通过精准定位,确保财务云平台贴合企业实际,发挥最大效能。其次,企业应综合考虑提供商的技术实力、安全保障能力、行业口碑、合规经验等因素。在签约前,详细审查服务协议中的数据隐私条款、应急处理预案等内容。可通过实地考察、同行咨询等方式深入了解提供商的实际情况,确保选择最适合自身企业的财务云。第三,云平台搭建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搭建财务云平台,从硬件采购、软件授权到后续运维、人员培训,都需要大量资金,广西区内中小企业居多,资金链相对脆弱,从投入资金启动项目到后续持续的运维升级费用,都是沉重负担,地方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将中央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补助资金利用起来,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业务和项目的专项补贴,同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支持方面,广西财政厅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用于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投融资产品,如南宁市设立了“数转贷”金融产品,与财政扶持资金形成合力,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推动企业“愿转敢转”。最后,政府应组织专业云计算技术团队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技术评估服务,举办技术选型研讨会、培训讲座,帮助企业了解不同方案优劣;鼓励企业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云计算实验室,联合攻克数据迁移等技术难题,共享技术成果,降低企业技术风险与成本。
5.2. 强化系统集成规划与实施
首先,成立跨部门项目团队,包括财务、IT、业务等部门人员,共同制定系统集成方案,制定详细的集成路线图,明确各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接口、传输频率、同步方式。比如确定销售订单数据从CRM系统实时传输至财务云,触发收入确认与应收账款核算流程;采购订单在SCM系统完成收货后,相关数据同步至财务云进行应付账款处理,确保数据一致性与业务连贯性,通过深度业财协同,实现财务职能的关口前移,形成业务与财务的有机合作和相互制衡,提升决策的支持能力、牵制能力与执行的监督能力[9]。其次,在集成过程中,优先解决关键业务系统与财务云的对接,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统一财务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的编码、格式、定义等标准,如统一客户编码规则,避免数据重复录入与混淆,并进行充分的测试与优化,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最后,应谨慎规划并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在数据迁移阶段,提前对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备份等,采用增量迁移方式,边迁移边校验,确保数据安全、准确迁移至云平台,保障财务系统平稳过渡。
5.3. 加强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
为解决云平台功能多、操作复杂,财会人员适应不当的问题,首先应当针对财务人员开展专项培训,针对财务人员现有技能短板,设计涵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财务软件操作等多维度的培训课程,安排财务人员在财务云环境中进行公司的数据建模、报表设计练习,提升其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建立内部知识分享平台,让财务人员相互交流经验,快速适应财务云环境。其次,为激发财务人员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建立激励机制,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奖金,奖励在财务云应用、数据挖掘、流程优化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员。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纳入数字化技能提升、项目参与度、创新成果等维度,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数字化进程紧密挂钩,鼓励财务人员持续学习、勇于创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锋力量。最后,地方政府应多组织专业云计算技术团队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技术评估服务,举办技术选型研讨会,财政厅、税务机关等行政机关应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多开展专项政策补贴说明、税收政策法规培训、税务业务技能培训、信息化应用培训等相关培训讲座,助力广西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
6. 结论
财务云建设在财务数字化转型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当前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企业对云平台的审慎选择、强化系统集成规划和实施,科学规划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能够有效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财务云的优势,突破财务数字化转型困境,为企业经营管理注入新动力,推动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财务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KY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