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平台外卖已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平台外卖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更新相对滞后。由于平台、商家和骑手在运营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本论文旨在研究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法律规制现状,剖析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在立法维度、行政监管维度、司法维度、消费者维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法律法规体系、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制度、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四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保障体系,确保外卖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健康。
Abstract: Online food delivery platforms have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public lif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se platforms, the formulation and updating of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industry standards have relatively lagged behind. The lack of clear guidance and norms for platforms, merchants, and delivery riders in their operations has increased food safety risk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current legal regulatory statu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online food delivery platforms, analyzing the issues in the legislative, administrative, judicial, and consumer dimension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t propose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multi-layered, and three-dimensional legal safeguard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supervisory mechanisms and legal liability systems,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is system will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food delivered through online platforms and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health of consumers.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在线外卖平台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食品安全一直是外卖行业面临的核心风险之一,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了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外卖配送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近年来,外卖平台上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例如食物中毒、食品过期等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外卖平台虽然采取了一定的监管措施,但审核制度仍存在漏洞。部分入驻商家缺乏必要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法律监管的角度对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市场秩序和推动外卖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促进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概述
2.1. 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与传统餐饮行业相比,消费者在网络平台外卖中无法即时查验经营者信息、烹饪环境和膳食制作过程。这增加了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性,使消费者难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网络平台外卖的基本运营模式涉及四方主体: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这一运营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线上点餐和配送服务。与传统餐饮行业相比,网络平台外卖引入了配送环节。配送员负责将食品从商家送到消费者手中,增加了从厨房到餐桌的距离。这一环节的介入在提高了餐饮服务的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由于外卖平台的商家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导致平台对商家的资质审核难度增加,造成了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平台监管的漏洞,提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现象。其次,配送员在取餐和送餐过程导致食品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增高。同时,配送时间的延长也容易影响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2.2. 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我国针对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以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许可信息真实。《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则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对网络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监管做出了详细规定,要求第三方平台应审查登记餐饮服务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并与其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明确责任。同时还要求平台设置专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抽查和监测,及时制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而现实情况是,外卖平台公司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超范围经营等违规行为十分常见[1]。
3. 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维度
《食品安全法》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其第六十二条只规定了第三方平台的审查责任,而没有规定政府、消费者、实体商家各方的法律责任。没有涉及针对第三方平台的违法处罚力度、网络订餐行业标准、外卖食品事故处置方法等方面的相关法规,致使实践中仍缺乏法律指导。其次,关于网络食品新业态方面,虽然已有《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但针对网络外卖食品的特殊性,如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外卖包装标准等问题,仍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此外,外卖行业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包括物流配送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网络平台等多方责任主体,各主体的法律责任难以清晰界定,易导致涉权主体互相推脱责任。
3.2. 行政监管维度
网络外卖行业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政府初期审查不严,导致大量无资质商家进入市场[2]。由于网络外卖销售商家数量庞大,食品安全部门人员相对短缺,并且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然而现有的监管手段多为传统方式,不同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故无法有效对外卖食品进行全面监管。现有监管模式难以适应网络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亟需构建网络食品监管方式信息化、监管手段智能化、监管人员专业化[3]。
3.3. 司法维度
对于网络外卖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对于不法餐饮经营者来说违法成本较小。现有法律法规对第三方平台的罚款金额较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对平台的最高罚款仅是3万元,《食品安全法》规定对平台的最高罚款仅20万元,难以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此外,由于网络外卖食品存在跨地域性、虚拟性等特点,故导致法律执行难度较大。消费者在遭受食品安全问题时,民事赔偿难以及时到位。而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刑事责任的追究则存在证据收集难、法律适用不明确等问题。
3.4. 消费者维度
由于网络外卖食品交易的特殊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往往难以直接了解食品的生产、加工、配送等环节的情况。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同时社会监督力量如媒体、消费者协会等参与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社会共治格局尤其是对无证经营和“黑作坊”的查处难度较大,甚至出现无法判断交易商身份的情况,直接加大消费者维权难度[4]。
4. 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建议
4.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建议在现有《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框架下,针对网络外卖食品安全进行专门立法,统一规范外卖平台、入驻商户、配送人员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网络平台应承担起对入驻商家的审核、监管责任,确保商家资质合法、食品安全可靠;商家应保证食品质量,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骑手应负责食品的安全配送,避免在配送过程中造成食品污染;消费者则有权要求安全、卫生的食品,并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投诉和举报。针对外卖行业的特殊问题,如食品保鲜、包装材料、配送时间等问题制定专门规定,明确标准和要求,确保外卖食品从生产到配送的全过程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2. 优化监管机制
建立跨部门协调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监管机制,要求相关部门不断加强与外卖平台的合作,保证双方共享商户信息和监管数据。以大数据应用与服务为核心,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推动市场监管智慧化转变[5]。实时监测和分析外卖食品安全数据,及时发现和预警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加大抽检力度,对高风险商户和食品进行重点监管。
4.3. 完善法律责任制度
明确平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入驻商户进行抽查和监督,及时下架违规商户。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机制,确保消费者在遭受食品安全损害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同时,针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应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确保对于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能够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违法失信的商家、网络平台和配送员,采取限制经营、降低信用等级、公开曝光等措施,提高其违法成本和社会成本。
4.4. 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简化投诉流程,设立专门的投诉平台或热线并鼓励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动外卖行业建立自律机制,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和监督。
5. 结论
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平台外卖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监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本论文剖析了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在立法、行政监管、司法、消费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明确法律责任制度和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等措施,以期促进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相信网络平台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更有效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