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英语课程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1]。
目前,基于单元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于基于单元主题的项目式学习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有限。存在项目化学习主题不鲜明、项目式学习形式大于内容、项目化学习的主体淡化等问题。项目整体设计往往缺乏系统性、学习目标的全面性也存在不足、在重视团队合作成果的同时,个人探究成果往往被忽视等。
本研究本文以2024年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roject板块为载体,介绍了如何基于单元主题开展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设计。旨在为一线教师依据单元主题情境下来开展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提供案例参考,以期达到落实新课标、新教材预设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2.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路径设计思路
对于项目式学习的模式,不少学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金标准”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该标准包括设计七要素(挑战性困境或问题,持续的探究活动,真实性,学生的声音和选择,反思,反馈和修正,公开产品)和实践七要素(规划与设计,回应标准,建构文化,管理活动,搭建学习支架,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和指导) [2]。我国学者刘景福、钟志贤将项目式学习分为选定项目、制订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六个基本步骤[3]。夏雪梅综合巴克研究所、IB课程等提出的设计要素,将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分解为如下六个维度: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和学习评价[4]。桑国元团队等人提出我们亟须构建符合中国教育实践情境的项目式学习标准,以中国教育改革为经,以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项目式学习“金标准”为纬,依据课程发展阶段理论,从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层面构建了适用于中国教育情境的项目式学习“三六标准”模型:设计六要表、实施六要素和评价六要素[5]。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它们都包括了一些共同的部分以确立项目、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价反思。
目前,在我国对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项目式学习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努力将其融合,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英语项目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时间跨度并不长,目前理论研究处于理念探讨和模式构建阶段,理论驱动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该领域应深入探讨理论基础、内涵特征、实施原则和操作流程等理论层面问题,同时还需关注教学设计、环境构建、师生角色和教学实效等实践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全面理解其本质和规律的关键,也是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方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据此,本研究旨在针对我国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本文所提到的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路径构建参考了以上学者们提出的模式,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分为了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三个板块,层层递进,将全程性评价贯穿于始终。
本研究中的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融合了建构主义教学的几项核心思想。第一,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视化的学习成果由学生动态生成。第二,在持续的实践和实验中,研究者注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关注与小学英语学习相关的现实问题,使英语知识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第三,在项目式教学活动中,项目的完成通常需要学生小组间进行合作,这促使他们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第四,在项目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项目策划者、指导者等角色,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在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在项目分组时参考不同学生智能发展优势进行分组,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自我探索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中也蕴含着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身影,着重强调“经验、学生和活动”的三个核心要素,激励学生整合知识,应对复杂的现实挑战。
项目前分析学情、新课标、课程内容进而明确单元主题;结合现实真实需求、提炼项目主题;从而确定项目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多模态课外资源整合项目内容;教师还需预设驱动性问题。项目中教师需先提出项目背景、设置项目任务,其次师生共同探讨项目驱动性子问题、进行项目分组。最后小组探究项目活动、教师适当提供支架。项目实施后进行最终产品展示。对项目式学习的全程性评价与反思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驱动性问题后都设置评价表。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开展前。第一,教师要通过研读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于主题内容的要求,分析2024年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及学习者,进而明确单元主题。第二,再通过对单元主题意义的分析、结合现实需求来提炼项目主题。项目主题的确立应源于《新课标》划定的三大主题范畴并且要与英语课程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新课标中对主题进行了分类,包含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范畴,这三大范畴下又分别划分主题群,各主题群下设若干子主题,本文所涉及的单元主题正是基于新课标中的子主题。第三,项目式学习目标的设置应在提炼项目主题的基础上,基于《新课标》中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具体考虑学情,融合单元学习目标,并体现学科育人理念。第四,项目内容除了结合教材内容外,教师也需合理补充多模态课外资源。第五,教师可以先预设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可以在教材话题的基础上设置,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让学生能根据驱动性问题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项目任务。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施的活动过程中。首先,教师需结合现实需求提出真实的项目背景。其次,教师需要创设进阶性的项目任务来支持学生的发展,师生共同探讨驱动性问题。再次,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由于不同主题对不同学生来说的擅长和熟悉程度不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项目分组时参考不同学生智能发展优势进行分组,学生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相互学习的乐趣。最后,在项目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因此,项目活动的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从低阶向高阶发展过渡。这样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从简单的知识掌握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创新应用。在学生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单纯的旁观者,教师需搭建适当搭建的学习支架,如情境型学习支架、策略型学习支架、资源型学习支架、交流型学习支架与评价型学习支架,包括具体案例的展示、提出问题、提出建议、操作步骤的指导,以及图表和表格的辅助说明。从而使学生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完成进阶性的项目任务、活动,完成知识向素养的转化。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施后需要让学生进行结果展示,包括个体成果,团体成果。鼓励展示多样多元作品。如海报,手工作品,模型,视频等。项目成果主要指向的是学科技能目标和育人目标,可分为表现类和说明类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将全程性评价与反思贯穿在整个项目前、中、后期,是为了用评价与反思来牵引学习,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以及多样化项目成果的准备与呈现。教师可以提供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个维度的团队评价表,设计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包括项目成果评价、口头表达和书面测试,以全面评价、全程评价估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3.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际教学案例设计
基于教材的项目化学习是指项目探究的主题基于教材单元主题或话题,以解决教材学习和关联生活的真实问题而进行的学习[6]。
本研究旨在以2024年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roject板块为载体,依托文本,根据上文思路进行案例设计。本单元Amazing Animals,这单元主题属于新课标中的人与自然这一范畴,涉及“常见的动物,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动物,会对不同动物的外形都有深刻印象,所以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兴趣,利用他们好奇心强的特点,带领他们探索动物世界,在本单元Part A & Part B部分学生已学习了核心词汇:like, dog, fish, cat, bird, rabbit, lion, panda, tiger, elephant, monkey, cute, giraffe, lion,核心句型:What’s this/that? It’s a/an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本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动物”。结合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明确项目背景,即凤凰中华大熊猫园不仅仅只有熊猫,还有其他动物,很多人以为只有熊猫,今天的项目主题就是“制作动物图画书”,项目任务就是为凤凰中华大熊猫园制作一本动物图画书,介绍其中的动物。育人价值为:(1) 学生能够加深对野生动物与宠物的了解,明白它们之间的不同。(2) 知道不同动物的样子、声音、喜欢的食物,询问并模仿不同的动物。能够理解动物种类的多样性,热爱动物。(3) 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从而进一步学会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并能树立积极的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基于此,本项目设置的具体目标如下:
1) 能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动物类(like, dog, fish, cat, bird, rabbit, lion, panda, tiger, elephant, monkey, cute, giraffe, lion)单词,并能运用核心句型(“This is my animal picture book. This is a(n)... t’s...”)进行问答。(学习理解)
2) 学生应能够理解录音内容,并准确圈出所听到动物的折纸图,同时识别并区分各类动物。(理解学习)
3) 学生需要掌握动物间的差异,并能够将它们分为宠物、野生动物以及个人喜爱的动物类别,进而制作动物图画书。(实践应用)
4) 学生应能够创作动物图画书,并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描述书中的动物,形成小语篇,以此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认识到动物种类和特征的多样性。(实践应用)
5) 学生应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技能,并增强与同伴的协作能力。(创新迁移)
2024年小学英语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roject板块展现的话题有4个,话题一:孩子们喜欢什么动物?听并圈出。话题二:这些动物不同吗?思考并归类。话题三:制作你的动物图画书。话题四:在课堂上分享你的动物图画书。这四个话题是呈进阶性的,驱动性问题就可以在这四个话题的基础上设置,基于教材,活用教材。据此,把驱动性主问题拟定为“如何制作动物图画书?”根据驱动性主问题师生合作探讨设置4个递进的驱动性子问题,驱动性子问题一:你喜欢什么动物?驱动性子问题二: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动物?驱动性子问题三:怎样去制作一本动物图画书?驱动性子问题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物图画书?(具体如图1所示)
Figure 1. Project-driven problems
图1. 项目驱动性问题
让学生能在这些递进的驱动性问题的引领下,完成进阶性的项目任务,由自主思考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到团队合作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动物、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基于此怎么去做一个动物图画书、为什么这样制作。在学生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适学生实施情况提供支架,如提出的四个驱动性问题后提供评价支架、教师可提供制作动物图画书的结构支架、在展示阶段,教师可以提供语言支架,即建议学生可以运用本单元学习过的核心词汇和句型介绍制作的动物图画书等。
基于本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施后需要让学生进行结果展示,鼓励多种形式的展示。如个人制作的动物图画书,团体制作的动物图画书,让学生口头表达进行成果介绍。
对项目式学习的全程性评价与反思分阶段进行,评价主体包括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每一个驱动性问题后都设置评价表。如驱动性问题一后设置评价标准为:1) 能够准确识别并朗读动物相关的单词。2) 能够运用适当的句型来描述动物的特征,以及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好。驱动性问题二后设置评价标准为:1) 能够依据动物的特定特征进行分类。2) 能够听懂录音,并准确圈出相应的动物图像。展现出对动物种类多样性的理解,并表现出对动物的热爱。3) 展现出对动物种类多样性的理解,并表现出对动物的热爱。驱动性问题三、四后设置评价标准为:1) 学生应能够创作出结合图像和文字的动物图画书。2) 能够使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介绍自己的图画书,同时确保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以及表达的流畅性。3) 图画书的制作应精美且具有创新性。
4. 结语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研究,符合当前核心素养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需求,为小学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这一教学模式需要教育界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以更好地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基金项目
2024年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DY20240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