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Graph in Marketing
DOI: 10.12677/ecl.2025.143727, PDF, HTML, XML,   
作者: 吴 丹: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江苏 镇江
关键词: 知识图谱市场营销人工智能Knowledge Graph Marke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摘要: 随着数据在市场营销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图谱凭借对多源数据的高效整合与语义关联分析,正成为优化营销决策的重要工具。本文系统阐述了知识图谱的概念与构建流程,探讨了其在市场营销中的多项应用,结合典型案例,展示了知识图谱在精准营销与客户体验提升方面的价值与潜力。研究还指出,数据质量、隐私保护及技术实现等问题是知识图谱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强知识图谱构建与管理、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of data in the field of marketing, knowledge graph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ol for optimising marketing decisions by virtue of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multi-source data and semantic associ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knowledge graph,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in marketing, and demonstrates the value and potential of knowledge graph in precision marketing and customer experience improvement based on typical cases. The study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problems of data quality, privacy protection and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are the main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graph,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lockchain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graph and improve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are proposed.
文章引用:吴丹. 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3): 439-44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3727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据在各行各业中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市场营销领域,海量数据为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不少挑战[1]。传统市场营销方法主要依赖经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显得有些难以应对。近年来,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知识管理工具,凭借其高效整合和利用数据的能力,在各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知识图谱通过节点和边将实体及其关系有机组织起来[2],不仅是简单的数据整合,更强调数据间的语义关联,是人工智能推理的基础。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面临的众多挑战包括准确识别客户需求、优化营销策略、高效监测品牌声誉等[3],知识图谱的引入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其在市场营销的应用具有不容小觑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2. 知识图谱与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2.1. 知识图谱概况

知识图谱是一种通过图结构表示和存储知识的技术[4],通过节点和边将实体与关系有机组织起来。知识图谱的概念并不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了语义网络的概念,但当时的语义网络侧重于描述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具有推理能力,仅作为一种知识的表现形式。随着计算机水平和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语义网络 + 推理能力渐渐演化成了描述逻辑,这在九十年代已成为了知识表示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人们在1995年开始思考如何使用互联网的语言对描述逻辑进行表述,知识图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便开启了。此后,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使用,信息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然而这些数据却无法被计算机理解和使用。2012年谷歌公司首次提出知识图谱的概念[5],其本质是描述实体之间联系的语义网络,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支持智能应用,如问答系统、推荐系统等。知识图谱在文化遗产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如基于CIDOC-CRM模型和EDM模型的文化遗产知识图谱,已在大英博物馆、俄罗斯文化遗迹云平台、荷兰国立博物馆等机构得到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被用于构建医学知识库,支持医学诊断和治疗决策[6];在教育领域,被用于构建教育知识库,支持个性化学习和教育资源推荐[7]等。

通用知识图谱通常规模较大,覆盖面广,含有许多现实世界中的常识知识。国外知识图谱研究相比国内较早,例如柏林自由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联合公开DBpedia [8],包含了音乐、药品和地理信息等领域知识,提高了维基百科的搜索效果。美国软件公司Metaweb推出的Freebase [9],致力于打造一个允许所有人快捷访问的资源库。还有如维基媒体建立的Wikidata [10],能对给定的实体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国内的中文知识图谱起步较晚。为了解决中文知识图谱相对缺乏的问题,清华大学的Wang [11]等人创建了首个大型中英文双语知识图谱XLORE,该图谱融合了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知识。此外,复旦大学知识工场实验室推出了CN-DBpedia [12],它可以对知识进行持续的抽取,降低了知识图谱的维护成本。

特定领域知识图谱通常规模较小,但更加注重知识深度和专业性。阮彤等人[13]利用文本抽取和数据融合等技术构建了中医药知识图谱,为中医药知识问答的实现提供了基础;Haussmann等人[14]构建了农产品食物知识图谱;王丹丹[15]针对不同数据源的内容分别做了知识抽取,成功构建出水稻知识图谱。这些知识图谱在特定领域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促进了知识图谱的进步。

知识图谱的构建通常包括数据采集、实体识别与抽取、关系抽取与链接、知识融合与去重、知识存储与管理、知识更新与维护等步骤,完成实体、关系、问题名称规范后,使用Protégé软件进行建模,通过制定规则、导入实例数据生成RDF数据,完成对领域知识的细粒度组织。

2.2. 市场营销概况

市场营销指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以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16]。它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定价、促销、分销等环节,通过创造和传递价值来建立和维护与客户的长期关系。随着时间的进步和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营销理论难以适应新世界,市场营销也在不断迭代演化。在学者们的努力下,随着市场的进步,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发生了变化。过去,营销理论重视市场参与者,关注产品本身,并考虑商业世界中的营销问题。但目前,他们更关注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思考消费者眼中的问题,想要达到营销效果,就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同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现代市场营销呈现出以下新趋势:数据驱动营销、个性化与精准营销、全渠道营销、内容营销、自动化与智能化。

市场营销也包含众多理论基础,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STP理论和4P营销组合理论。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Smith)在1950年代首次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17]。内容是,在准备营销计划时,公司实施的市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细分的,每个细分的消费是相同或相似的消费需求,市场是根据营销规划的。因此,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开发,研究了市场细分的内容并提出了STP理论[18]。STP理论认为,在运营过程中,公司受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无法满足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公司应该将市场细分为各种小的细分市场,专注于满足这群客户的需求,并采用精确的定位方法来突出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从而加深消费者对市场上产品或服务的印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4P营销理论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家麦肯锡在上世纪50年代的《基础营销》一书中提出的[19]。当时,美国经济在二战结束后发展良好,人们对材料的需求持续增加。工业公司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对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功能方面,而是呈现出来。质量、外观等多元化趋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4P营销组合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将营销策略归纳为四个基本策略,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以及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3. 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3.1. 客户画像与细分

客户画像是基于客户的行为、偏好、人口统计等数据,构建出全面客户特征描述[10]。知识图谱通过多源数据整合,能更准确刻画客户的多维度特征,实现更精细的客户细分。

首先,管理者通过数据整合将交易记录、浏览行为、社交媒体互动等来自不同渠道的客户数据录入到知识图谱中,形成全面的客户数据库,从而避免信息孤岛。其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从非结构化数据中识别出兴趣爱好、消费习惯之类的客户相关实体及其关系,完善扩展客户画像的维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知识图谱的语义关联分析客户的多维特征,如兴趣、需求、行为模式等,进而实现客户精细化细分。

3.2. 个性化推荐系统

个性化推荐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增加销售的重要手段。知识图谱通过挖掘客户需求和兴趣,能提供更精准的推荐,提升推荐效果和用户体验。

首先构建知识图谱,包含客户、兴趣、产品等实体及其关系,形成产品与客户间的语义网络。其次,通过算法分析客户与产品之间关系,生成个性化推荐列表。最后,通过实时数据采集进行知识图谱更新,确保系统反映客户最新需求。此方法优势在于通过语义关联分析,提升推荐准确性,减少推荐偏差[20];知识图谱能识别复杂的关联关系,进行多样化推荐,避免内容的单一,且能够清晰展示推荐理由,提升用户信任感。

3.3. 市场趋势分析

市场趋势分析是企业了解市场动态、识别潜在机会和风险的重要手段。知识图谱通过整合行业报告、新闻等多源数据,能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趋势,帮助企业及时作出战略调整。企业通过收集和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市场数据,构建市场知识图谱。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关键趋势,识别市场变化的驱动因素[21]。基于分析结果,利用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进行趋势预测[22],并使用可视化工具展示结果,辅助决策。

3.4. 营销活动优化

营销活动优化是提升营销活动效果和投资回报率的重要手段[23]。知识图谱通过分析以往营销活动数据,识别出成功点和需改进点,如目标受众特征、营销渠道效果、促销策略等,基于分析结果,优化营销策略,如调整广告投放渠道、细化目标受众等,并预测优化后效果。企业执行优化后的营销策略,知识图谱辅助实时监控活动效果持续调整和优化策略,确保活动效果的提升。

4.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的国内外企业案例,可更直观了解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以下将介绍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在知识图谱应用方面的成功案例,并分析其启示。

4.1. 国内企业应用知识图谱的案例——阿里巴巴的客户画像系统

阿里巴巴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商平台,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和海量交易数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是支付宝、淘宝天猫、优酷,他们分别隶属于金融业务、电商业务、娱乐业务。支付宝2003年由淘宝首次推出[24],2004年即成为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25],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球用户超过10亿[26]。为提升用户体验和销售转化率,阿里巴巴利用知识图谱整合用户的购物行为、浏览记录等数据构建客户画像。通过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阿里巴巴深入分析客户兴趣、需求和购买习惯,形成多维度客户特征描述。基于此,阿里巴巴优化广告投放策略,将广告内容精准匹配到潜在客户,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商品推荐,显著提升了用户购买意愿。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策略的实施,促进了阿里巴巴的销售增长和客户满意度提升。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阿里巴巴集团进入榜单前十名。我们国家互联网百强企业在2019年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达到2.75万亿元[27],超过上一年互联网百强企业收入1万亿元[28],成为支撑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分析与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增长率,全国有86个互联网企业实现收入增长[29]

阿里巴巴的成功案例表明,知识图谱在构建客户画像和实现个性化推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企业应充分利用知识图谱整合多源数据分析客户特征,实现精准营销。

4.2. 国外企业应用知识图谱的案例——亚马逊的推荐系统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亚马逊为提升推荐系统的准确性,不断优化推荐算法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亚马逊通过知识图谱增强了其推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知识图谱帮助亚马逊理解产品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客户的兴趣偏好,使得亚马逊向用户推荐其感兴趣的商品,提升购买转化率。通过理解产品间语义关系,亚马逊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推荐选项,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增加了客户的忠诚度和黏性。

据亚马逊广告基准报告,展示型广告作为站内广告的主要形式,亚马逊展示广告支出的60% [30],集中在增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方面。同时,展示广告的70%~90%用于推动亚马逊以外渠道的销售[31]即展示广告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品牌知名度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品牌在独立站、线下门店的销售量。此外,10%到60%的商品推广和品牌推广也会在平台之外产生影响[32]。此外,亚马逊的A9算法会考虑产品的正面评价数量,当消费者搜索时,第一页展示的大多数为超过1000条四星以上评论的商品。

亚马逊的案例表明,知识图谱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能显著提升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企业应充分利用知识图谱构建产品和客户关联网络,提升用户体验和销售转化率。

5. 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应用中的挑战

知识图谱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虽展现出创新的知识表示能力与决策支持潜力,但其实际部署仍面临多重技术挑战与系统性风险,主要体现于以下维度:

首先,在数据整合层面,市场营销场景中多模态数据的异质性特征导致知识图谱构建面临显著障碍。结构化交易记录、半结构化用户评价与非结构化社交媒体内容等不同形态数据源间的格式差异与语义歧义,使得数据清洗、实体对齐等预处理环节产生质量损耗,进而影响知识图谱的拓扑完整性与推理效度。数据缺失、噪声污染及冗余冲突等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剧知识表示的失真风险。其次,隐私安全与合规治理构成另一关键挑战。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涉及的用户行为轨迹、消费偏好图谱及社交关系网络等敏感信息,存在违反数据最小化原则与动态授权机制的风险,要求企业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隐私保护体系,实施基于属性加密的访问控制策略与自适应脱敏技术。此外,知识图谱的构建效率与自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当前构建流程中的人工标注依赖度过高,且本体模式层的静态设计范式难以适应营销场景的动态演化需求。通过引入自动化实体消歧算法与增量式知识更新机制,可显著优化知识获取效率,同时增强图谱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响应敏捷性。最后,跨场景应用中的知识融合瓶颈限制技术普适性。单一数据源驱动的知识图谱存在语义覆盖盲区,难以支撑全渠道营销场景的协同决策需求。采用联邦式知识图谱架构可在保障数据主权的前提下,实现跨域知识的分布式融合与协同推理,从而提升多维度营销策略的适配性。

智能决策的透明性与伦理性问题亦不容忽视。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系统因推理路径可解释性不足,可能引发算法偏见放大与责任追溯困难。需构建融合可视化推理链与影响因子归因分析的解释框架,确保决策过程符合伦理准则并具备可审计性。

6. 解决对策

针对数据来源多样,格式和结构不统一,数据质量差的问题,可以开发自动化脚本,使用正则表达式和算法(如聚类、相似度计算等)对数据进行去重和去噪声。例如,对于客户数据,可以基于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进行去重;对于产品数据,通过匹配产品ID或SKU去除冗余信息。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如KNN填补、插值法、回归填补)对缺失数据进行估算。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可以通过NLP技术进行关键词补充或情感分析。对不同数据源进行格式转换,使用ETL (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确保数据统一。例如,将所有时间格式统一为ISO 8601格式,金额统一为本地货币单位。采用语义匹配技术(如OWL-S、RDF)解决数据源之间的语义差异。例如,一个电商平台可能将“顾客”称为“客户”,而另一个平台使用“买家”一词,通过语义映射统一其含义。

针对数据涉及大量个人信息的问题,在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时,使用去标识化技术以避免直接识别用户身份。对于敏感数据(如信用卡信息、身份证号等),使用AES等强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存储。对于客户行为数据,采用脱敏技术,将用户的个人信息替换为随机标识符,确保数据在分析和建模过程中无法暴露敏感信息。实施“数据最小化”原则,仅收集必要的用户数据,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同时,明确用户同意条款,确保透明的隐私政策。提供用户数据控制面板,允许用户随时查看、下载、修改或删除自己的数据。并提供选择退出数据收集的选项,如“Opt-out”机制。采用差分隐私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确保在不泄露个人数据的前提下,依然能够从大规模数据中得出有意义的趋势和洞察。在分享数据或构建外部共享模型时,使用安全多方计算(SMPC)技术,确保在不暴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完成数据处理。

针对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繁琐,人工干预多,效率较低的问题,可以通过NLP技术,结合命名实体识别(NER)、关系抽取(RE)等方法,自动从文本中提取实体(如产品、品牌、客户)、关系(如购买、评价、关注)等。例如,自动从客户评论中提取“顾客–购买–商品”的关系,并将其映射到知识图谱中。使用现有的开源工具(如GraphDB、Neo4j、Amazon Neptune等)来构建和管理知识图谱,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如图神经网络,GNN)自动化生成实体和关系。利用流处理技术(如Apache Kafka、Apache Flink),自动化地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保持知识图谱的时效性。例如,自动处理客户的实时购买数据并更新其客户画像。也可以构建基于反馈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通过用户行为(如点击、转化率)反馈,自动调整知识图谱中的权重和推理规则,不断优化营销策略。

针对现有知识图谱往往局限于单一数据源,难以全面覆盖多样化的市场营销场景的问题,可以结合文本、图片、视频等数据构建更加全面的客户画像。可以使用图像识别技术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整合进知识图谱。在广告文案和个性化推荐中,结合知识图谱中的信息,通过自然语言生成模型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营销内容。对来自不同平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合。例如,整合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线下门店等多渠道的数据,构建全面的用户行为图谱。使用集成学习模型(如随机森林、XGBoost)来融合这些数据源,提升营销策略的精准性。

针对知识图谱在决策中的应用可能面临透明度不足和伦理问题,可以开发图形化界面,将知识图谱的推理过程通过可视化工具展示,帮助用户理解决策的依据。利用解释性AI模型解释知识图谱中做出的推荐或决策,确保用户能够理解AI模型的判断依据。建立伦理审核机制,定期评估知识图谱的应用对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影响,确保符合行业伦理标准。在用户授权阶段,提供详细的隐私政策和数据使用说明,确保用户知情同意,避免隐私侵权。

7. 结论

本文探讨了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及其潜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而知识图谱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整合和知识管理工具,为解决企业面临的客户需求识别、营销策略优化等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构建包含多维度客户数据的知识图谱,企业能够精准地描绘客户画像,实现精细化市场细分;同时,利用知识图谱的语义关联分析,可以提升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精准度和多样性,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和销售转化率。此外,知识图谱在市场趋势分析和营销活动优化方面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战略,优化营销效果。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等国内外企业的成功案例表明,知识图谱在实际营销操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客户画像构建、个性化推荐和广告精准投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案例为其他企业在知识图谱应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然而,尽管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中具有显著优势,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质量、隐私保护和跨平台数据整合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开发更加智能化的工具和方法,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并加强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如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知识图谱结合,进一步提升其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知识图谱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企业在应用时需要注重数据的整合、隐私保护以及技术的持续创新,以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刘晓丽, 史红. “互联网+”视域下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新思考[J].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 29(4): 101-104.
[2] 韩普, 陈文祺, 叶东宇. 面向中文电子病历的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4, 68(23): 30-40.
[3] 张睿宁.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 营销界, 2024(16): 32-34.
[4] 方思怡. ISO国际标准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研究[J]. 标准科学, 2024(12): 73-77.
[5] Berners-Lee, T., Hendler, J. and Lassila, O. (2001) The Semantic Web. Scientific American, 284, 34-43.
https://doi.org/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501-34
[6] Baader, F. and Laux, A. (1995) Terminological Logics with Modal Operators.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al Intelligence, Montréal, 20-25 August 1995, 808-814.
[7] 王萍, 黄新平. 基于关联开放数据的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方法研究——欧洲数字图书馆案例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12): 29-37.
[8] Auer, S., Bizer, C., Kobilarov, G., Lehmann, J., Cyganiak, R. and Ives, Z. (2007) DBpedia: A Nucleus for a Web of Open Data. In: Aberer, K., et al., Eds., The Semantic Web, Springer, 722-735.
https://doi.org/10.1007/978-3-540-76298-0_52
[9] Bollacker, K., Evans, C., Paritosh, P., Sturge, T. and Taylor, J. (2008) Freebase: A Collaboratively Created Graph Database for Structuring Human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ACM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Vancouver, 9-12 June 2008, 1247-1250.
https://doi.org/10.1145/1376616.1376746
[10] Vrandečić, D. (2012) Wikidata: A New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ve Data Coll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Lyon, 16-20 April 2012, 1063-1064.
https://doi.org/10.1145/2187980.2188242
[11] Xu, B., Xu, Y., Liang, J., Xie, C., Liang, B., Cui, W., et al. (2017) CN-DBpedia: A Never-Ending Chinese Knowledge Extraction System. In: Benferhat, S., Tabia, K. and Ali, M., Eds.,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pringer, 428-438.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60045-1_44
[12] Haussmann, S., Seneviratne, O., Chen, Y., Ne’eman, Y., Codella, J., Chen, C., et al. (2019) FoodKG: A Semantics-Driven Knowledge Graph for Food Recommendation. In: Ghidini, C., et al., Eds., The Semantic WebISWC 2019, Springer, 146-162.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30796-7_10
[13] 阮彤, 孙程琳, 王昊奋, 等. 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6, 37(4): 8-13.
[14] Wang, Z., Li, J., Wang, Z., et al. (2013) XLore: A Large-Scale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Knowledge Graph.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Posters & Demonstrations Track), Sydney, 23 October 2013, 121-124.
[15] 王丹丹. 宁夏水稻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与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银川: 北方民族大学, 2020.
[16] 陈天才. 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关键因素与策略研究[J]. 中国市场, 2024(28): 119-122.
[17] 廖宸. D公司素质培训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2024.
[18] 王赛. 增长底牌: 价值结构的增长[J]. 销售与市场, 2024(4): 114-118.
[19] 储小敏. M医药公司印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4.
[20] 王云花, 邓翠艳. 基于大数据的客户画像构建与精准营销策略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24(7): 141-144.
[21] 张雪凝, 刘兴波, 宋井宽, 等. 面向大规模图像检索的哈希学习综述[J]. 软件学报, 2025, 36(1): 1-28.
[22] 王滨. 广告内容生产与管理的变革[J]. 新闻文化建设, 2024(20): 193-195.
[23] 林炳坤, 郭国庆. 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创意农业发展机理[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 46(12): 80-93.
[24] 黄浩. 数字金融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挑战——来自中国的经验[J]. 经济学家, 2018(4): 80-85.
[25] 黄益平, 陶坤玉. 中国的数字金融革命: 发展、影响与监管启示[J]. 国际经济评论, 2019(6): 24-35.
[26] 李聂. 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放大“小屏”声量[J]. 中国广播影视, 2023(15): 93-95.
[27] 许宪春, 张美慧, 张钟文. 数字化转型与经济社会统计的挑战和创新[J]. 统计研究, 2021, 38(1): 15-26.
[28] 葛建华. 融合: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价值创造模式[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2: 326.
[29] 吴秀夫. BL数据分析公司核心竞争力识别与培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24.
[30] 郑秀田. 跨境电子商务概论[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305.
[31] 史航航. 亚马逊卖家推广引流方式及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32] 刘电威, 张芳旭. 跨境电商B2C实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