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妇科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护理对象为患病的女性,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巧,还需要掌握患者心理、判断方法、沟通技巧等。因为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创新性与批判思维,鉴于妇科护理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出的要求,实习带教期间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升护生的能力。使护生逐渐具备专业的、全面的妇科护理技巧与知识,三明治教学法联合角色代入法,为妇科护理带教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是临床教学的全新切入点。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穿插式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换学习与活动方式引导护生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这种模式,护生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和应用,再通过反思和总结来巩固和拓展知识。由此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三明治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展现出更为清晰的层次性,且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灵活变换,教师引导护生进行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的提升[1]。
角色代入法即学习者在假设处于环境中,并按某一角色的身份进行活动,从而达到学习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特定的场景、情景下,教师引导护生代入情境或场景中的某个角色中,使护生从角色的角度感受处境。在妇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法,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强护生对妇科患者的感受,以此提升学习效果[2]。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铜仁医院妇科开展护理带教工作,活动地点为铜仁市人民医院妇科。本次工作共有60名护生参与,采用随机抽签将护生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生的年龄均在在23岁至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5 ± 0.5)岁,其观察组中男生1名,女生29名。对照组中男生1名,女生29名。经过护生基线资料审查,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护生予以传统教学法指导,带教教师有序安排护生到本院妇科参与实习,由带教教师按照预先制定的实习方案与妇科护士为护生示范临床操作要点,护生认真观察的同时予以详细记录。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护生予以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法带教指导。
(1) 学习小组。教师组织将观察组护生划分为学习小组,可结合妇科护理带教实际内容与护生实际情况,确定多层次、多形式的实习小组划分方式,并且最大限度上确保各实习小组内人数一致;(2) 带教设计。① 提出问题;② 实习小组内讨论;③ 实习小组间互动;④ 护生代表汇报讨论、互动情况;⑤ 教师小结;(3) 护生自评。① 学习积极性提高效果;② 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效果;③ 操作能力强化效果;④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效果;⑤ 综合能力提升效果。
2.2.1. 制定“三明治联合角色代入法”带教方案
(1) 制定教学方案
根据临床护理教学大纲对妇科护理带教内容进行调整;根据护理学、妇产科学等相关学科要求,为本次带教活动的开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包括护生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等;对带教及护生产生的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包括护理评估、用药知识、健康宣教、文件撰写、应变能力等[3];
(2) 编写教学方案
负责带教的教师结合带教实际情况,制作操作技能、专科操作技能示范教案;编写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专题教案;编写临床妇科特殊、典型疾病模拟演示教案。
2.2.2. “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法”实施方案
(1) 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操作技能示范授课
护生正式入科后,在负责带教的教师监督下,初期由资深妇科护师对护生进行授课。带教开始第1周,每日8:00 am~8:30 am开展基本操作技能带教,具体方式为妇科护师以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向护生详细讲解、演示临床基础护理操作技巧与知识,包括铺床、注射法、体位变换等,同时为护生示范、讲解临床妇科一系列专科护理操作,包括清洁会阴、湿热敷会阴、导尿等[4]。每日基本操作技能带教即将结束时,负责带教的教师组织护生自评、互评,由带教教师帮助护生指出不足,使护生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为提升护生的自学能力,自带教第2周开始分别由观察组、对照组各1名护生作为示范教员,替代资深妇科护师负责操作技能教学工作,时间仍为每日的8:00 am~8:30 am且流程不变,实现护生的示范角色代入。
(2) 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专题讲座
带教开始第1周,由带教老师结合预先制作的教学方案,对护生开展1次妇科护理专题讲座,在正式讲座3 d前,带教教师会预先通知护生此次讲座的主要方向,并要求每一名护生在正式参与讲座前查阅相关资料、梳理在查阅资料时发现的问题,并在讲座结束后提问。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了临床妇科常见疾病的病症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式、护理要点等。教师讲座结束后为护生解答疑问,同时指导护生制作PPT、收集查阅资料的正确方式,同时帮助护生明确妇科护理查房要点、注意事项等关键内容。自带教第2周开始分别由观察组、对照组以各自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讨论,并根据带教教师选定1例教学查房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观察组、对照组各选出1名护生代表,按照带教教师讲座的模式,为其他护生进行专题讲座,以此实现护生的讲座角色代入[5]。带教教师对代入讲座角色的护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记录,必要时可及时补充讲座内容,为专题讲座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3) 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临床情景模拟演示
带教开始第1周,教师根据护生现阶段的专科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选取1例临床情景模拟病例为护生示范护理步骤,包括处理药物渗漏、处理不良反应、护理操作失误引起患者不满意的沟通方式、患者抢救配合等。通过临床情景模拟演示,为参与带教的护生还原妇科护理的真实场景。
自带教第2周开始,带教教师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选择1个临床情景模拟演示病例,并要求在30 min内完成准备工作,随后正式进入模拟现场演示,使护生代入临床情景模拟角色。带教教师全程观察护生在临床情景模拟当中的表现,并对相关信息予以详细记录。临床情景模拟结束后,带教教师为每1名护生指出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
2.3. 观察指标
考核综合成绩、临床演练评分、教学方法评价,其中教师对护生的临床演练评分的标准为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各项分值与对应的效果成正比。
2.4. 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① 日常考核成绩达标;② 本校全日制妇科护生;
(2) 排除标准:① 日常考核不及格;② 非全日制护生;③ 中途请假退出。
2.5. 统计学分析
结合SPSS28.0的检验结果对带教的差异性进行量化分析,连续性资料(
)由t进行检验,非连续性资料n (%)接受x2检验。检验结果P < 0.05则认定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各组护生考核综合成绩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each group [(
), points]
表1. 各组护生考核综合成绩对比[(
),分]
组别 |
理论知识 |
基本操作 |
综合测评 |
带教前 |
带教后 |
带教前 |
带教后 |
带教前 |
带教后 |
观察组 |
86.34 ± 5.73 |
96.67 ± 3.42 |
83.14 ± 6.18 |
97.11 ± 2.07 |
84.34 ± 4.97 |
95.88 ± 3.27 |
对照组 |
85.81 ± 6.62 |
91.52 ± 4.88 |
83.87 ± 5.83 |
90.28 ± 4.72 |
85.14 ± 5.84 |
90.14 ± 3.98 |
t |
0.332 |
4.734 |
0.471 |
7.258 |
0.571 |
6.103 |
P |
0.741 |
<0.001 |
0.640 |
<0.001 |
0.570 |
<0.001 |
表1为各组护生考核综合成绩对比,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分值与成绩水平成正比。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各组护生在参与带教前的考核成绩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 > 0.05)。两组护生参与带教后,各项考核成绩相比参与带教前均呈现显著提升,其中观察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表现为成绩对比差异突出(P < 0.05),说明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法指导在妇科护理带教工作中效果显著。
3.2. 教师对护生的临床演练评分
表2为教师对护生的Mini-CEX评分比较,评分为十分制,评分分值与演练效果成正比。Mini-CEX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组间评分存在突出性差异(P < 0.05)。
Table 2. Comparison of Mini-CEX scores given by teachers to nursing students [(
), points]
表2. 教师对护生的Mini-CEX评分比较[(
),分]
组别 |
临床判断 |
医疗阅读 |
沟通技巧 |
人文关怀 |
组织效能 |
整体表现 |
教师满意度 |
观察组 |
7.28 ± 0.87 |
7.54 ± 1.13 |
7.88 ± 0.94 |
8.12 ± 0.63 |
7.74 ± 1.06 |
7.28 ± 1.25 |
8.54 ± 0.88 |
对照组 |
5.48 ± 1.26 |
5.34 ± 1.28 |
5.88 ± 1.35 |
5.41 ± 1.17 |
5.21 ± 1.34 |
5.08 ± 1.58 |
5.72 ± 1.65 |
t |
6.439 |
7.057 |
6.659 |
11.170 |
8.111 |
5.981 |
8.260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3. 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表3为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观察组护生认为参与带教对自身多方面能力具有提升效果的占比超过对照组,且评价对比结果展现突出性差异(P < 0.05)。说明三明治教学联合角色代入法指导在妇科护理带教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多方面的能力。
Table 3. Evalu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by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n (%)]
表3. 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n (%)]
组别 |
提高学习积极性 |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
强化操作能力 |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强化沟通能力 |
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
观察组 |
27 (90.00) |
21 (70.00) |
27 (90.00) |
23 (76.67) |
25 (83.33) |
28 (93.33) |
对照组 |
13 (43.33) |
12 (40.00) |
18 (60.00) |
11 (36.67) |
13 (43.00) |
16 (53.33) |
x2 |
14.70 |
6.972 |
6.369 |
8.646 |
9.142 |
10.857 |
P |
<0.001 |
0.008 |
0.012 |
0.003 |
0.003 |
0.001 |
4. 讨论
医学护生转变为临床护士,需要经历大量的临床实习,由此为实现顺利的角色转换创造条件。虽然临床实习对于护生的角色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护生在校实习的时间有限,因此要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最大限度上提升护生的能力、构建灵活度诊疗思维是临床实习带教的重要目标。传统临床带教的方式更侧重于带教教师“填鸭式”向护生讲解临床知识,这种带教模式难以充分提升护生的吸引力,并且在这种带教模式下,护生学习的主要是临床理论知识,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水平提升效果甚微,整体上降低了带教质量。
“三明治教学法”在妇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填鸭式”临床带教的模式。在“三明治教学法”的支持下,教师根据各护生实际情况、带教现状进行带教设计,将更多的带教内容交给护生,并且带教期间的语言更加生动,在吸引护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充分激发了护生参与带教的兴趣,帮助护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带教学习内容。在应用了“三明治联合教学法”的妇科护理带教中,护生自主查阅学习资料、组内讨论等在带教中的时间占比增加,护生提升了带教中学习的医学基础知识巩固、转化、再输出的效率,还提升了新知识的学习效率、强化自我学习能力[6]。“三明治教学法”倡导合作学习,每1名护生不仅需要个人学习,还应当参与到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当中,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强化了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护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并通过收集知识、请教教师,充分分析并解决问题。小组讨论过程中,某些观点会遭遇质疑,而“三明治教学法”能够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使护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明治教学法更侧重于交叉、互动的学习方式,使每一名护生在参与带教期间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在不断地交流中锻炼临床能力、提升知识水平。
“角色代入法”以角色扮演教学法为基础变化而来,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实用性等特点。“角色代入法”的实质是一种情境学习方式,在妇科护理带教中应用“角色代入法”,经过专业医护人员示范后,护生在后续的带教活动中代入到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当中,通过这种方式使护生了解所代入角色的感受。在“三明治教学法”的配合下,妇科护理带教中应用“角色代入法”,护生在带教教师的引导下逐渐代入“带教教师”的角色中,并在带教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带教教师”需要负责的带教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护生梳理相关的临床知识、扫除临床知识盲区、完善临床知识体系。被代入“带教教师”角色的护生,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在临床知识学习、技能提升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够帮助其他护生处理不足,能够以“带教教师”、护生的双重视角监督其他护生积极参与临床带教。带教教师可结合妇科护理带教对“角色代入法”的应用予以适当调整,最大限度上保证“角色代入法”与带教内容的适配性,实现带教效率的提升。
根据此次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护生参与带教后,其考核成绩与未参与带教时相比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的幅度相比对照组更大,组间Mini-CEX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有所不同,所有数据对比结果均表现为P < 0.05。
在妇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法联合角色带入法,可有效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知识水平,展现出高度的临床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