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学科竞赛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也备受关注。深入探究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有效对策,对于提升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2. 现状
2.1. 总体现状
我国教育部及各级学校积极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在这一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许多学生在学校级别的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逐步提升到更高水平的竞赛,甚至有些学生赢得了国家和国际奖项[2]。这些成果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地方师范院校学科竞赛蓬勃发展,种类不断丰富,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等多领域,其中教育相关竞赛尤为突出,如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设计、教育论文写作等。这为师范生提供了展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广阔舞台,参赛人数逐年攀升,彰显出学科竞赛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
2.2. 竞赛优点
通过学科竞赛,学生在学术素养、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竞赛经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为其未来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还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有力助推器。与此同时,随着师范院校学生在竞赛中屡获佳绩,社会对师范生的认可度持续提高,学科竞赛逐渐成为衡量师范生能力的重要标尺,在就业市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3. 存在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重点师范院校相比,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竞赛资源、资金支持、优质师资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赛水平与效果的提升。竞赛种类和层次有限,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与兴趣[3]。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问题在部分院校依然存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过度竞争和应试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科竞赛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现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教育资源分配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包括资金支持、师资力量、设施资源及区域差异等方面,直接关系到竞赛的规模与质量。学校政策支持是关键因素,学校对竞赛的重视程度、相关鼓励政策及奖励机制等,对学生参与积极性和竞赛成果有着重要导向作用。教师队伍建设影响深远,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经验及教学资源等,在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4]。学生素质和兴趣是内在动力,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及参与热情等,直接决定其在竞赛中的表现。社会需求和就业压力是外部驱动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市场竞争程度及职场技能要求等,促使学生依据市场需求参与相应竞赛。家庭背景和经济社会环境也不容忽视,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教育水平以及所处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学生参与竞赛产生影响。竞赛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直接影响竞赛的吸引力与公信力,包括竞赛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营效率、流程设计及社会责任与伦理等方面[5]。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则从宏观层面提供指导与约束,国家政策导向、法律法规约束、教育部门规章及学校内部制度等,共同规范和引导着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6]。
2.4. 分析
本研究以宝鸡文理学院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深入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并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第一手数据,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及相关方面对学科竞赛的认知、参与情况及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优化与提升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对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群体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共312份,其中男生142人,女生170人,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共74人、大学二年级学生共95人、大学三年级学生共70人、大学四年级学生共71人。
3.2. 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现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阅读以及分析,发现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问卷调查,希望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科竞赛现状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相关对策。
数据来源为问卷调查,本研究使用的是自编问卷《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现状问卷》,问卷中共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对学科竞赛的满意度,学科竞赛对于自身的提升感,以及对于学科竞赛的期望度。
3.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数据的信度
对于数据总体以及三个维度,运用SPSS分别进行信度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总体包括三个维度的α系数都大于0.7,说明信度良好,题目之间内部一致性非常好,可以进一步进行效度分析。
Table 1. Summary table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ciplinary competitions i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表1. 宝鸡文理学院学科竞赛现状分析信度可靠性分析汇总表
维度 |
Cronbach’s Alpha |
总体 |
0.927 |
满意度 |
0.794 |
提升感 |
0.808 |
期望度 |
0.814 |
4.2. 数据的效度
以良好的信度为前提进行效度分析,运用SPSS进行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各项目的KMO值为0.953,远远大于0.6,而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的值小于0.05,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得到了保证。
Table 2. Test table of KMO and Bartlett for validit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ciplinary competitions i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表2. 宝鸡文理学院学科竞赛现状分析效度分析KMO和Bartlett的检验表
序号 |
检验 |
|
1 |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
0.953 |
2 |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
近似卡方1660.239 |
3 |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
df 36 |
4 |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
Sig. 0.000 |
4.3. 比较均值
运用SPSS,在性别方面对应满意度、提升感和期望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3。在三个维度上显著性都大于0.05,满意度p = 0.789 > 0.05,满意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感p = 0.665 > 0.05,提升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期望度p = 0.807 > 0.05,期望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Table 3. Summary table of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for satisfaction, sense of improvement and degree of expectation corresponding to gender
表3. 性别对应满意度、提升感和期望度的独立样本T检验汇总表
维度 |
检验 |
F |
Sig. |
t |
df |
Sig. (双侧) |
满意度 |
假设方差相等 |
0.004 |
0.949 |
−0.267 |
310 |
0.790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
|
−0.267 |
302.703 |
0.789 |
提升感 |
假设方差相等 |
0.192 |
0.662 |
0.435 |
310 |
0.664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
|
0.433 |
295.258 |
0.665 |
期望度 |
假设方差相等 |
0.284 |
0.594 |
−0.245 |
310 |
0.807 |
假设方差不相等 |
|
|
−0.244 |
299.011 |
0.807 |
在年级方面对应满意度、提升感和期望度进行均值以及方差比较,见表4。整体满意度均值约为6.8397,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满意度最低6.5135,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最高7.2316。整体提升感均值约为6.7027,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提升感最低6.5811,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提升感最高7.0316。整体期望度均值约为6.8205,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期望度最低6.7027,大学三年级学生的期望度最高6.9895。在这里,所有的Sig值都大于0.05,这意味着年级在满意度、提升感和期望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Table 4. Summary table of th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variance of satisfaction, sense of improvement and degree of expectation corresponding to grades
表4. 年级对应满意度、提升感和期望度的均值、标准差及方差汇总表
维度 |
年级 |
均值 |
标准差 |
方差 |
F |
Sig. |
满意度 |
大一 |
6.5135 |
2.86329 |
8.198 |
0.878 |
0.453 |
大二 |
7.2316 |
3.21384 |
10.329 |
|
|
大三 |
6.8472 |
2.99605 |
8.976 |
|
|
大四 |
6.6479 |
3.22091 |
10.374 |
|
|
总计 |
6.8397 |
3.08403 |
9.511 |
|
|
提升感 |
大一 |
6.5811 |
2.98859 |
8.932 |
0.266 |
0.850 |
大二 |
6.9895 |
2.98041 |
8.883 |
|
|
大三 |
6.8750 |
2.94043 |
8.646 |
|
|
大四 |
6.7887 |
3.14377 |
9.883 |
|
|
总计 |
6.8205 |
3.00051 |
9.003 |
|
|
期望度 |
大一 |
6.7027 |
2.75348 |
7.582 |
0.586 |
0.624 |
大二 |
7.0316 |
3.10611 |
9.648 |
|
|
大三 |
6.6111 |
2.99086 |
8.945 |
|
|
大四 |
7.1831 |
3.25273 |
10.580 |
|
|
总计 |
6.8910 |
3.02843 |
9.171 |
|
|
5. 讨论
在此对数据结果进行讨论,首先是信度以及效度,信度检测中总体包括三个维度的α系数都大于0.7,效度检测中各项目的KMO值为0.953,远远大于0.6,而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的值小于0.05,说明问卷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以及各个问题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即样本数据方面是可靠和有效的。通过样本数据可以有效而可靠地体现宝鸡文理学校的大学生对于学科竞赛的认知,进而对宝鸡文理学院的学科竞赛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性别在三个维度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得到的结果是在性别方面,在满意度、提升感和期望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男女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的态度、感受和期望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意味着学校在学科竞赛方面性别平等政策实施较好。在年级方面对应满意度、提升感和期望度进行均值以及方差比较,年级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的态度、感受和期望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满意度上,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可能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对竞赛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更明确的目标。在提升感上,四年级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可能是因为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他们更能感受到学科竞赛带来的提升。在期望度上,四年级学生的期望最高,一年级最低,这可能与年级增长带来的对未来的不同规划和期望有关。
6. 结论
6.1. 构建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明确目标和定位,学科竞赛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定位学科竞赛,确保其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然后建立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制,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策划、实施和监督学科竞赛活动。这些机构应由学校、学院和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其次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赛规则,竞赛规则应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同时,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竞赛内容和评价标准。接下来进行强化竞赛课程建设,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竞赛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竞赛。最后是优化课程体系,融入学科竞赛元素,将竞赛与平时的日常学习联系起来,将竞赛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院校根据学科竞赛的要求去优化课程体系。例如,在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增加与竞赛相关的课程或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全新的东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7]。
6.2.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确保竞赛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加强教师选拔和培训,挑选具有丰富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教师对学科竞赛的理解和指导能力。然后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科竞赛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认可。这可以是物质奖励、职称晋升、荣誉证书等形式,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是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和教训,形成指导教师团队,共同提高竞赛指导水平[8]。加强学生的竞赛培训和选拔机制针对不同学科竞赛开设专业培训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积累经验,建立公平选拔标准选拔学生,设竞赛预备队伍培训指导,鼓励跨学科合作及多元选择指导教师。最后是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建立教师对竞赛指导工作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6.3. 加强学生的竞赛培训和选拔机制
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学生的培训和选拔机制,是提高竞赛成绩、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首先是提供专业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学科竞赛的需求,设置专门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竞赛策略等方面。还包括邀请竞赛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校内外培训、成立竞赛工作坊等。然后是进行强化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室、实践项目和实习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竞赛积累实际经验。还有建立选拔机制,制定公平、公正的选拔标准,选拔具有潜力和热情的学生参加竞赛。最后是鼓励跨学科合作,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竞赛团队,提高团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不只是将指导教师确定为本学院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而去其他的学院推荐教师[9]。
6.4. 优化竞赛激励政策,提高学生参与度
优化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首先是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除了提供竞赛奖金外,还可以通过颁发荣誉证书、奖杯等方式,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激励和认可。然后是学术奖励,对于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予学分认定、优先入党、推荐研究生等学术上的奖励。其次是就业和创业支持,对于竞赛获奖学生,在就业推荐和创业指导上给予特殊支持,如优先推荐工作、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咨询等。接下来是扩大竞赛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海报、会议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学科竞赛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最后是建立竞赛基金,设立专门的竞赛基金,为学生提供参赛经费支持,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竞赛条件,同时还包括完善实验室、场地等硬件设施,购买相关软件和工具,以及提供竞赛所需的书籍和资料[10]。
6.5. 竞赛优点深化校企合作,拓宽竞赛领域
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域,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首先是校企共同策划竞赛,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竞赛的策划阶段,确保竞赛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竞赛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然后是企业参与竞赛评判,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竞赛的评审工作,从行业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加客观、专业的评价。其次是建立企业实习和就业通道,对于在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接下来是开展校企联合培训,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培训课程,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最后是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共赢局面。
7. 总结与展望
在本文中,我们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宝鸡文理学院的学生进行了学科竞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数据调查,从而提出了促进学科竞赛发展的相应对策。总结起来,这些对策旨在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学生的培训和选拔机制,优化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激励政策,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域等。虽然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科竞赛的优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竞赛的作用。学校从管理、师资、课程、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科竞赛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的能力,帮助更好地建设学科竞赛。学生也要积极参与,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同时社会也不能减少对于学科竞赛的关注,要对学科竞赛的改革进行监督。在此希望本文中的这些对策能够解决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学科竞赛的发展提供参考。
我们也展望未来,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及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现状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质量可以得到质的提升,可以更高效地去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
陕西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BY139);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JGZD03)。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