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外阴白色病变,学术上也称外阴硬化性苔藓或外阴营养不良,是妇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女性外阴皮肤与黏膜组织出现色素减退现象,病程一般较为顽固,属妇科疑难疾病,临床常称为外阴白色病变[1]。临床常表现为外阴局部皮肤瘙痒、疼痛,夜间加重明显,外阴局部皮肤与黏膜表现出白变、破溃和萎缩等,病情可能会累及阴蒂、小阴唇、阴唇后联合及肛周等部位,严重者会出现阴道口狭窄粘连和性交痛,部分病例有恶变可能[2]。
中医学根据其疾病特点常将其归在阴痒、阴痛、阴蚀等范围[3]。西医方面,由于本病病因较复杂,治疗方案众多,西医治疗主要侧重于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主,无明确能治愈疾病的方案。包括药物、物理、手术治疗等方面等。传统中医疗法强调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而现代西医疗法则注重局部治疗和病理改变。近年来,外阴白斑的诊疗策略呈现出中西医协同治疗的新趋势,整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更优化的治疗方案,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梳理了外阴白斑领域中西医协同疗法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 外阴白斑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外阴白斑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形成是涉及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与验证,西医认为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调节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外阴白斑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三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湿热下注、经络瘀阻或感受外邪等引起,导致外阴失养而发病。病机责之肝肾阴虚、气血精液不足,化燥生风,风动则痒[4]。西医则认为,外阴白斑与外阴局部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异常、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导致外阴皮肤和黏膜发生病理改变。病理学上,外阴白斑主要病理表现为表皮过度角化、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浸润、棘层表现出肥厚状态等改变[1]。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清热利湿等方法治疗,改善局部症状。西医则通过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等手段直接作用于病处,缓解症状,改善病理改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从整体和局部同时入手,提高治疗效果。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的方法
3.1. 西医治疗
3.1.1. 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缓解瘙痒及控制病情,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根据2021年版外阴硬化性苔藓(VLS)诊疗专家共识,0.05%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被列为一线治疗药物[5]。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治疗本病的二线药物。基于临床疗效研究证据显示,在治疗外阴白斑的局部用药中,丙酸氯倍他索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他克莫司。因此,建议将丙酸氯倍他索作为首选治疗方案,而他克莫司则适用于对一线药物反应不佳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6]。
3.1.2. 物理治疗
聚焦超声治疗:该治疗方法基于超声波的组织穿透性,将声波能量传导至真皮深层。其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热效应与空化效应的协同作用:一方面可增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促进血管新生与重塑;另一方面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为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提供充足营养支持,从而加速组织修复进程,达到治疗目标[7]。
光动力学治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的局部照射,光敏剂发生光化反应,破坏异常的病变组织,刺激正常细胞增殖与分化,从而改善外阴微环境,实现治疗的目的[8]。
激光治疗:激光作用于外阴病变部位皮肤,促使表皮细胞脱落,使表皮组织胶原蛋白重生,从而缓解局部的瘙痒症状,恢复皮肤弹性[9]。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是治疗方法之一,作用于皮肤表面后,会形成数千个微小热损伤区,这些区域呈三维立体柱形结构。发生病变的组织瞬间崩解,可促使胶原纤维重构与组织再生,同时改善微循环状态,为神经末梢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达到消炎、止痒、止痛的治疗作用[10] [11]。
波姆光光照疗法:是通过热反应扩张微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使血液和细胞组织的代谢加快,使病变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坏死,最终脱落,由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所替代,从而促进受损组织的有效恢复[12]。
其他治疗方法:冰冻疗法、臭氧治疗、红光治疗、盆底电刺激治疗、微波治疗等,治疗方法众多,治疗中发现众多治疗手段对缓解患者局部症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相关研究较少,其远期疗效方面有待进一步考究。
西医治疗中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是一线治疗方法,在缓解症状方面疗效明显,无法根治,易复发,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萎缩;相对于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免疫调节剂对于激素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目前研究表明其副作用较小;性激素类软膏外用目前疗效存在争议,主要是针对萎缩性病变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组胺药物主要在缓解外阴局部瘙痒症状,此类药物的使用主要是临时缓解局部症状,但长期疗效不显著。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如光疗主要使用于顽固病例,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但是治疗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过程较不便。
3.2. 中医治疗
3.2.1. 中医内治法
杜惠兰教授认为在中医方面外阴白斑的病机主要是精血不足,血虚生风,脉络瘀滞,在临床中常根据患者病情、辩证论治,治病求本,以补益肝肾、补益心脾、化生精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化瘀通络、清热燥湿解毒等法治疗本病[13]。对于肝肾阴虚证的外阴白斑患者,莎玫教授在临床中多使用理郁升陷汤进行辨证论治,以疏解郁滞,调和气血为法,取得较好的疗效[14]。韩延华教授使用百灵育阴丸治疗外阴白斑,此方为韩百灵教授创立的验方,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祛风止痒之功,主要由熟地、怀牛膝、牡蛎、白芍、杜仲、白术、蜂蜜等组成[15]。魏绍斌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经验,根据“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内涵,从肝论治外阴白斑,在左归饮的基础上形成了经验方——归芍左归饮,方药组成为:当归、熟地、山药、枸杞子、茯苓、甘草等,具有调补肝肾、养血润燥之效,随证加减,疗效显著[16]。李军教授从瘀论治外阴白斑,强调阴平阳秘,标本兼顾、治病求本。在桃红四物汤的基础上,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桃红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具有补血不滞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17]。
3.2.2. 中医外治法
中药熏洗法:尚倩等[8]使用白斑洗剂治疗外阴白斑患者,主要成分为红花、赤芍、蛇床子、苦参等。临床试验显示白斑洗剂联合尤卓尔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杜惠兰教授基于《外科正宗》的蛇床子汤的组方原则,结合临床经验创制了外阴熏洗方。在患者常规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局部熏洗疗法,经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疗效[13]。熏洗疗法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快速发挥药效。该方法能够显著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从而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靶向性强、起效快的特点。
中药涂擦法:刘桂兰等[19]对自制的白斑膏对照黄体酮油膏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外阴白斑患者的诸多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杜惠兰教授在临床实践运用自制紫草油进行局部外涂治疗,基于紫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透疹的功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13]。
中医治疗方面注重整体治疗,强调治疗已病之人,通过调理人体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优势在于其副作用较小,但起效较西医治疗稍慢,对于急症病例效果可能欠佳,仍需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慢性病例较友好,可能可以减少疾病复发率。但是用药个性化要求高,对疾病诊断准确率要求较高。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主要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以及西医药物和物理治疗等方法。中药内服具有补肝肾、调理气血、清湿热之效,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症状。
在临床研究中,梁丹蓉等[20]进行临床研究,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苏白止痒汤治疗70例外阴白斑患者,治疗3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发现总有效率高达94.2%。王玮等[21]使用中西结合疗法对照单纯使用西药软膏局部用药,两组均使用波姆光局部照射,经过3个周期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100%。
中药外用常用药物有紫草、苦参、黄柏、白鲜皮等,可制成洗剂、膏剂等局部应用,具有清热毒、燥湿气、止瘙痒的功效。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A酸等药物局部涂抹,以及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快速缓解症状,改善局部病理改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综合运用中药的整体调理作用和西医的局部治疗效果,既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又能快速缓解局部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同时,中药的运用还可以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4.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综合运用了中医整体调理和西医局部治疗的优势,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通过中药内服、外用结合西医药物和物理治疗,不仅可以快速缓解症状,还能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降低复发率。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外阴白斑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