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Qin’an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产品电商物流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秦安县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当前秦安县在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电商平台发展及农产品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并打造了“秦安苹果”“秦安蜜桃”等区域公用品牌。然而,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品牌影响力不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培养专业电商物流人才、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及优化政策环境等对策建议,旨在为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Abstract: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e-commerce logistic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This paper takes Qin’an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e-commerce logistic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county. Currently, Qin’an County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logistic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platforms and the bran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has initially formed a three-level e-commerce service system at the county, township and village levels, and created regional public brands such as “Qin’an Apples” and “Qin’an Peach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logistic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Qin’an County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incomplete supporting facilities,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sufficient brand influence and inadequate policy support.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facilities,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e-commerce logistics talents, creat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s and optimizing the policy environment, aiming to provide support and guid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logistic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Qin’an County.
文章引用:安丽娟, 赵华. 乡村振兴背景下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4): 1070-107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4986

1. 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这一战略被视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农产品电商物流作为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的关键纽带,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电商物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能够突破传统地域限制,直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电商物流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秦安县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如秦安苹果、秦安蜜桃等,这些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还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和生态优势。近年来,秦安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在电商平台建设、农产品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秦安县在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因此,深入研究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秦安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还能在推动秦安县农村电商物流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 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交汇处,东接清水县,南邻麦积区,西连甘谷县,北靠通渭县,全县总面积1601平方公里,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秦安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包括苹果、蜜桃、花椒等,近年来秦安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从基础设施建设、电商平台发展、农产品品牌化等方面,详细分析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

2.1.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基石。秦安县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为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网络通信设施方面,秦安县已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全覆盖,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截至2023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均接通了高速宽带网络,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1,为农民开展电商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秦安县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700多公里2,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为农产品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2. 电商平台稳步发展

电商平台是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核心载体。秦安县在电商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首先,秦安县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428个3,基本实现了电商服务网络的全覆盖。这些电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为农民提供了电商培训、产品包装、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其次,秦安县积极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如淘宝、京东等,开设了多个秦安特色农产品专卖店,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秦安县还鼓励本地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如“秦安特产网”“秦安农产品商城”等,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农产品品牌化效果初显

农产品品牌化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秦安县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方面在省内取得了一定成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首先,秦安县重点打造了“秦安苹果”“秦安蜜桃”等区域公用品牌,通过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营销,提升了品牌省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其次,秦安县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部分农产品已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此外,秦安县还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桃花会等方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3. 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秦安县在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产品电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以下从配套设施建设、人才短缺、品牌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详细分析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配套设施建设仍显不足,物流成本高

尽管秦安县在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仍存在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着农产品电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4。首先,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冷链仓储中心数量和规模有限,难以满足生鲜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求,特别是在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季节,冷链设施的不足导致部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耗,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其次,物流成本高是制约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秦安县地处内陆,物流运输距离较长,导致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且秦安县农产品如秦安苹果、秦安蜜桃等,季节性明显,在集中上市的季节,物流需求激增,物流企业难以有效应对,导致物流成本进一步上升。最后,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完善,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不足,导致物流配送效率较低,也增加了物流成本,这不仅压缩了农民的利润空间,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2. 电商人才短缺,专业化不足

专业人才短缺是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2],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需要既熟悉农业产业链又精通电子商务运营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秦安县目前这类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许多农民虽然具备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但对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营销策略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难以有效利用电商渠道进行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其次,物流管理人才短缺,秦安县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物流管理水平较低影响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维护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而秦安县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了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尽管政府定期组织电商培训,但培训的深度和广度有限,难以覆盖电商物流全链条的实际需求,培训效果也未能完全转化为实际运营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亟需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未来,除了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外,还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外部专家资源等方式,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3. 品牌影响力不足,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尽管秦安县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首先,品牌知名度有限。秦安县虽拥有“中国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等地理标志产品,但是现有的区域公用品牌如“秦安苹果”“秦安蜜桃”等特色农产品多以地域名称为主,缺乏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细分定位,这也导致了其在本省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较低,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品牌营销力度不足,缺乏系统的品牌推广策略和营销手段,且在互联网时代,未能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品牌影响力难以进一步提升。此外,部分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不仅影响了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市场信誉,也削弱了消费者的信任度[3],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环节上。加之由于缺乏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增加了市场风险。最后,部分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较为简陋,无法满足电商销售的需求,这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限制了其在线销售渠道的拓展。因此,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水平、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以及优化包装设计,是提升“秦安蜜桃”“秦安苹果”等品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3.4.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现状中,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专项政策支持。一方面,目前尚未出台针对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专项政策,导致支持措施分散,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政策内容多集中在传统农业或一般电商领域,未充分考虑农产品电商物流的特殊需求。其次,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的需求,冷链物流、仓储设施、信息化平台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物流效率低下。最后,融资支持政策不完善,农产品电商物流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缺乏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对农产品电商物流企业的贷款门槛较高,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且缺乏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等创新金融产品,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些问题制约了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亟需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以解决。

4. 促进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效率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效率,首先应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政府需加大投入,建设现代化冷链仓储设施,鼓励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完善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网络,推广使用先进的冷链技术,如真空预冷、气调包装等[4],以降低农产品损耗率。可以在县城建设大型冷链物流中心,配备先进的冷藏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每个乡镇建设小型冷链仓储点,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在重点村庄设立冷链物流集散点,方便农产品的集中存储和运输[5]。其次,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可以通过建立秦安县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全县物流资源[6],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共同配送,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7],在偏远乡村设立物流集散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推进智慧物流发展。第一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实时监控温度和湿度,确保农产品质量,不仅可以提高仓储效率,还可以实现全程可视化、智能化管理。第二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物流路线和配送计划,配送过程中推广使用无人机、无人车等新型配送工具,提升配送速度和准确性,进而提高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4.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壮大电商队伍

推动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等合作,培养专业人才[8],具体可以与秦安县及周边地区的职业院校等,开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本地化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建立农产品物流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电商培训班,邀请电商专家和成功企业家授课以及与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引入其培训资源和课程体系,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本地人的电商运营能力,在培训过程中突出针对性,针对秦安县农民的特点,设计简易易懂的涉及产品拍摄、直播带货、物流管理等内容的电商培训课程,在此过程中可以鼓励那些有潜力的农民侧重于直播带货,培养“农民网红”,带动更多人参与电商。其次,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电商领域的高端人才来秦安创业就业,为当地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可以设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投身农产品电商领域,为农产品电商注入新鲜血液。最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至关重要。第一可以设立电商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贷款担保[9];第二建设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所、培训指导、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第三定期举办电商创业大赛,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激发创业热情,发掘优秀项目,并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提升秦安县电商行业的影响力,定期评选秦安县优秀电商人才,给予奖励和表彰,树立榜样作用。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升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的人才储备和创业环境,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4.3.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提升秦安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首先应实施品牌战略,第一深入挖掘秦安县农产品的独特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10]。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交汇处,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加之秦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品牌战略实施中可以突出其生态优势,融入地域文化,打造优质品牌,讲述品牌故事;第二统一品牌形象。设计富有创意的包装,可以在品牌LOGO设计中以产品为灵感,结合地域文化元素,设计简洁、易于识别的品牌LOGO;在包装设计中除了突出地域特色外,可以创新设计包装的形式与结构,用新颖独特的造型吸引消费者,采用环保的材料,兼顾实用性,以此提升产品附加值[11];第三加强品牌宣传,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消费者对秦安农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其次,要推进标准化生产,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制定统一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在农产品种植环节要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以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再者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任,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最后发展精深加工,鼓励企业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如苹果干、蜜桃罐头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工环节中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提升产品档次,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升秦安县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4.4. 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要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需要制定专门的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首先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在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效率,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其次,加强部门协调。建立由商务、农业、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共同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2]。最后,创新金融服务。第一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产品电商的金融产品,如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等,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第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13]。第三推广农业保险,为农产品电商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经营风险。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升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与部门协作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推动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健康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对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面临配套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品牌建设滞后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但通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特色品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秦安县农产品电商物流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未来,秦安县应继续深化农村电商发展,创新电商模式,完善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专项一般项目(甘肃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4JRZA161。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1数据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https://www.gansu.gov.cn/)。

2数据来源:秦安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数据来源:甘肃新闻网(https://www.gs.chinanews.com)。

4数据来源: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fzgg.gansu.gov.cn)。

参考文献

[1] 刘艳芬.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研究[J]. 现代商业, 2024(10): 39-42.
[2] 杜尚成.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路径分析——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J]. 现代商业研究, 2024(15): 55-57.
[3] 赵天琪, 魏修治. 安徽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时代经贸, 2024, 21(9): 174-178.
[4] 刘佩佩, 龚大鑫. 农村电商发展对生鲜农产品绿色物流效率的影响[J]. 物流科技, 2024, 47 20): 58-61.
[5] 马红梅.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平台与农村物流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4(24): 75-76.
[6] 李雯, 董旭, 冷力源, 张雪萍, 张泰东. 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 26(6): 74-76.
[7] 赵刚. 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分析[J]. 现代商业, 2025(1): 39-42.
[8] 陈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困境及策略[J]. 产业创新研究, 2024(2): 82-84.
[9] 简瑜莎, 张长江. 新时代“电商平台 + 农村物流”发展困境与路径分析[J]. 物流科技, 2024, 47(22): 37-39.
[10] 孙玲.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出路[J]. 商场现代化, 2024(12): 56-58.
[11] 冷小杰. 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样本[J]. 农业经济, 2021(11): 137-139.
[12] 郭凯凯, 高启杰.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 2022(2): 103-111.
[13] 曹芳玲.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助力[J]. 河北农机, 2024(19): 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