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出生缺陷,其病因是由于远端狭窄结肠中肠神经系统的缺失[1],发病率约为1:5000,男女比例大约4:1 [2],该病的特征是胎粪排泄延迟、腹胀、呕吐和肠扩张[3]。HD根据受累肠管的长度,可分为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全结肠型及全肠型[4]。目前先天性巨结肠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其方式有Rehbein、Swenson、Duhame、Soave、Ikeda等手术方式,每种优缺点各不相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为Soave根治术[5],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创伤少、出血少、不开腹等优点[6]。本文章的研究目的是荟萃腹腔镜Soave手术与开腹Soave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文章,进行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通过汇总整理国内外有关于腹腔镜Soave手术与开腹Soave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文献,对这两种不同的腹腔镜下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性行meta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仅对选择Soave手术的患儿提供客观参考意见。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检索截至2024年5月1日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发表的相关腹腔镜Soave手术与开腹Soave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疗效比较的文献,英文检索词:“Hirschsprung disease、congenital megacolon、Laparoscopic、surgery、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pull-through、soave”,中文数据库检索词:“先天性巨结肠、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腹腔镜、腹腔镜手术、经腹、开腹、开腹手术、微创手术”。共有12篇文献入选。收集资料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文章年份,资料类型,文献中先天性巨结肠病例数、诊断及分型、两种术式病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肛周皮炎、便秘、污粪、肛管狭窄/吻合口狭窄、尿潴留、切口感染/感染、肠梗阻。
2.2. 纳入标准
(1) 研究对象0~14岁,接受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患儿;(2) 有腹腔镜Soave手术和开腹Soave手术比较资料,纳入文献必须上述收集数据完善;(3) 原文是公开发表的中文和英文文献;(4) 文献提供观察指标的详细数据,如涉及手术及术后的相关指标数据;(5) 其他语种文献不纳入。
2.3. 排除标准
(1) 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不明确或者手术方式为其他术式;(2) Meta分析、综述、评论、个案报道等文章;(3) 研究对象大于14岁;(4) 非中英文研究文献;(5) 结局指标不一致;(6) 试验设计存在漏洞、或结果数据不详尽、重复发表的文献或数据。
2.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纳入研究采用AMSTAR 2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AMSTAR 2共包括16个条目,分别通过“是”、“部分是”和“否”3种评价选项对纳入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估,结果分为“极低质量”“低质量”“中等质量”及“高质量”等,整合统计评价结果。具体内容见表1。
Table 1. AMSTAR-2 evaluation checklist
表1. AMSTAR-2评价清单
序号 |
领域 |
评价 |
1 |
系统评价的研究问题和纳入标准是否基于PICO构建? |
□符合 □不符合 |
2 |
制作系统评价前是否制定前期研究方案若有修订报告修订的细节? |
□符合部 □部分符合 □不符合 |
3 |
研究设计的选择依据是否给予解释? |
□符合 □不符合 |
4 |
是否使用了全面的检索策略? |
□符合部 □部分符合 □不符合 |
5 |
研究筛选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
□符合 □不符合 |
6 |
数据提取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
□符合 □不符合 |
7 |
是否提供排除研究的清单以及排除理由? |
□符合 □不符合 |
8 |
是否描述纳入研究详细的基本信息? |
□符合部 □部分符合 □不符合 |
9 |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是否合理? |
□符合部 □部分符合 □不符合 □仅纳入NRST或RCT |
10 |
是否报告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基金资助信息? |
□符合 □不符合 |
11 |
如果执行Meta分析结果合成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否合适? |
□符合 □不符合 □未执行Meta分析 |
12 |
如果执行Meta分析是否评价单个研究偏倚风险对Meta分析结果的影响? |
□符合 □不符合 □未执行Meta分析 |
13 |
在解释和讨论系统评价的结果时是否考虑了单个研究的偏倚风险? |
□符合 □不符合 |
14 |
是否对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满意的解释和讨论? |
□符合 □不符合 |
15 |
如果进行定量合并是否充分地调查了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并讨论发表偏倚对结果的影响? |
□符合 □不符合 □未执行Meta分析 |
16 |
是否报告潜在的利益冲突来源包括目前系统评价收到的基金资源? |
□符合 □不符合 |
注:RCT:随机对照试验;NRSI:非随机干预性研究。
2.5.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及STATA 18.0软件进行。对各研究数据进行累积meta分析,比较接受两组不同方式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的发生率,使用Mantel-Haenszel方法计算二分类变量的比值比(OR),对连续变量采用方差法(inverse variance method)和均值差(MD)进行测量统计。所有统计量均将可信区间(CI confidence interval)设为95%,当 P < 0.05 (双侧)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在合并各效应量之前,由于纳入研究临床和方法学上存在差异,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和异质性,因此需要对各个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检验工具通常采用χ2检验,当结果I2 < 50%时则认为各研究间具有较好的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据。当检验结果I2 > 50%时,则认为各研究间同质性差,存在显著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分析。通过绘制倒漏斗图及Egger法观察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各个数据库文献检索,共查找得到英文文献540篇,中文文献804篇,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文献0篇,初步共获得1344篇相关文献。通过软件、人工排除重复文献及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剔除文献1307篇,最终通过阅读全文再次剔除25篇,最终只剩余12篇文献入选。12篇文献一共纳入1710例病例,其中包含腹腔镜Soave手术964例,开腹Soave手术744例,文献筛选流程、步骤及结果见图1。
Figure 1. Literature screening process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3.2. 文献纳入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12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使用AMSTAR 2评分量表进行评价,12篇纳入文献其中低质量文献5篇,中质量文献5篇,高质量文献2篇。纳入文献患儿均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均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各个研究的基本资料汇总见表2、表3。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study
表2.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作者 |
类型 |
分组 |
样本量 |
手术时间 (t/min) |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t/h) |
住院时间 (t/d) |
术中出血量 (V/ml) |
NOS量表 |
年份 |
曹慧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261 |
NA |
NA |
7.3 ± 1.5 |
5.4 ± 1.5 |
高 |
2014 |
普通型 |
开腹组 |
172 |
14.5 ± 2.6 |
12.6 ± 3.5 |
王海阳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25 |
70.1 ± 6.7 |
23.1 ± 2.9 |
6.0 ± 0.9 |
119.8 ± 11.5 |
低 |
2015 |
普通型 |
开腹组 |
25 |
95.2 ± 9.1 |
36.8 ± 4.7 |
9.7 ± 1.6 |
220.5 ± 11.2 |
潘登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60 |
NA |
NA |
8.2 ± 1.3 |
5.0 ± 1.3 |
中 |
2016 |
开腹组 |
60 |
13.0 ± 2.5 |
11.5 ± 2.5 |
张朋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30 |
2.87 ± 1.65 (h) |
2.13 ± 0.71 (d) |
10.04 ± 0.78 |
15.50 ± 12.43 |
低 |
2018 |
普通型 |
开腹组 |
32 |
2.08 ± 1.12 |
3.29 ± 0.94 |
12.21 ± 1.18 |
25.27 ± 19.24 |
余强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238 |
NA |
NA |
NA |
9.8 ± 3.1 |
中 |
2018 |
普通型 |
开腹组 |
118 |
16.2 ± 4.1 |
侯立功
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60 |
92.53 ± 12.43 |
24.61 ± 8.53 |
4.46 ± 0.87 |
25.39 ± 8.14 |
高 |
2019 |
开腹组 |
60 |
112.24 ± 17.61 |
35.78 ± 9.21 |
7.10 ± 1.28 |
45.25 ± 12.24 |
崔雄俭
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20 |
92.32 ± 10.23 |
24.95 ± 6.89 |
NA |
30.26 ± 4.29 |
低 |
2020 |
开腹组 |
24 |
110.26 ± 10.29 |
34.09 ± 7.06 |
42.95 ± 5.74 |
康亚萍
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36 |
91.06 ± 16.42 |
23.67 ± 2.64 |
4.81 ± 0.76 |
26.41 ± 3.04 |
低 |
2021 |
开腹组 |
29 |
115.73 ± 19.38 |
37.54 ± 3.16 |
7.39 ± 0.91 |
61.85 ± 3.87 |
赵宇飞
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35 |
92.47 ± 12.32 |
24.51 ± 8.44 |
4.53 ± 0.91 |
25.53 ± 8.24 |
低 |
2021 |
开腹组 |
35 |
112.36 ± 17.43 |
35.72 ± 9.16 |
7.04 ± 1.31 |
45.16 ± 12.13 |
刘蓉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45 |
83.01 ± 8.63 |
21.16 ± 2.64 |
5.28 ± 0.92 |
41.73 ± 4.47 |
中 |
2022 |
开腹组 |
43 |
114.43 ± 7.92 |
24.62 ± 3.78 |
8.17 ± 1.88 |
49.62 ± 5.69 |
李芊等 |
长段型 |
腹腔镜组 |
56 |
138.01 ± 36.74 |
20.04 ± 5.52 |
7.01 ± 0.92 |
10.47 ± 2.76 |
中 |
2023 |
开腹组 |
46 |
160.02 ± 32.95 |
21.73 ± 4.01 |
8.54 ± 1.03 |
13.23 ± 2.29 |
马春淼
等 2024 |
长段型 普通型 短段型 |
腹腔镜组 开腹组 |
100 100 |
91.92 ± 10.28 102.20 ± 11.41 |
2.56 ± 0.31 (d) 2.84 ± 0.37 |
9.04 ± 1.71 10.86 ± 1.75 |
26.72 ± 3.61 30.20 ± 4.73 |
中 |
Table 3. Basic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study
表3.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作者 |
先天性巨结肠 相关性肠炎 |
肛周皮炎 |
便秘 |
肛管狭窄/ 吻合口狭窄 |
尿储溜 |
切口感染/感染 |
肠梗阻 |
年份 |
曹慧等 |
9 |
NA |
5 |
5 |
NA |
0 |
4 |
2014 |
15 |
8 |
6 |
4 |
7 |
王海阳 |
NA |
NA |
1 |
NA |
0 |
0 |
NA |
2015 |
1 |
2 |
2 |
潘登等 |
4 |
NA |
2 |
3 |
NA |
NA |
NA |
2016 |
11 |
10 |
6 |
张朋等 |
3 |
6 |
2 |
NA |
NA |
NA |
1 |
2018 |
7 |
8 |
5 |
5 |
余强 |
2 |
NA |
2 |
0 |
NA |
NA |
3 |
2018 |
6 |
7 |
6 |
8 |
侯立功等 |
1 |
2 |
2 |
0 |
0 |
2 |
NA |
2019 |
6 |
3 |
4 |
2 |
2 |
5 |
崔雄俭等 |
0 |
NA |
NA |
0 |
0 |
1 |
NA |
2020 |
2 |
1 |
1 |
3 |
康亚萍等 |
NA |
NA |
NA |
NA |
NA |
1 |
NA |
2021 |
1 |
赵宇飞等 |
1 |
0 |
1 |
NA |
NA |
NA |
0 |
2021 |
1 |
1 |
2 |
1 |
刘蓉等 |
0 |
1 |
0 |
1 |
1 |
0 |
NA |
2022 |
1 |
2 |
2 |
3 |
2 |
3 |
李芊等 |
1 |
1 |
2 |
5 |
NA |
NA |
0 |
2023 |
6 |
4 |
4 |
10 |
1 |
马春淼等 |
1 |
1 |
NA |
NA |
0 |
1 |
NA |
2024 |
2 |
4 |
2 |
5 |
|
|
|
|
|
|
|
|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对纳入10篇文章术后小肠结肠炎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0.96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有较好的同质性,根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0.30, 95% Cl 0.18~0.49, Z = 4.75, P < 0.00001 < 0.05),见图2。
Figure 2. Forest plot of postoperative Hirschsprung’s disease-associated enterocolitis in the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2.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森林图
3.3.2. 术后肛周皮炎发生率
对纳入6篇文章术后肛周皮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0.94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有较好的同质性,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肛周皮炎发生率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OR = 0.46, 95% Cl 0.22~0.99, Z = 1.98, P = 0.05),见图3。
Figure 3. Forest plot of perianal dermatitis after surgery in the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ical groups
图3.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肛周皮炎森林图
3.3.3. 术后便秘发生率
对纳入9篇文章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0.93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有较好的同质性,根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便秘的发生率,差异上有统计学差异(OR = 0.31, 95% Cl 0.17~0.54, Z = 4.05, P < 0.0001 < 0.05),见图4。
Figure 4. Forest map of postoperative constipation in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ical groups
图4.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便秘森林图
3.3.4. 术后污粪发生率
对纳入8篇文章污粪的发生情况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1.0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异质性程度较低,根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污粪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OR = 0.28, 95% Cl 0.13~0.59, Z = 3.33, P = 0.0009 < 0.05),见图5。
Figure 5. Postoperative fecal forest map of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5.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污粪森林图
3.3.5. 术后肛管狭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对纳入7篇文章肛管狭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情况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0.76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有较好的同质性,因此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肛管狭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OR = 0.32, 95% Cl 0.17~0.59, Z = 3.63, P = 0.0003 < 0.05),见图6。
Figure 6. Forest diagram of postoperative anal stenosis/anastomotic stenosis in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6.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肛管狭窄/吻合口狭窄森林图
3.3.6. 术后尿储溜的发生率
对纳入5篇文章尿储溜的发生情况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0.98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有较好的同质性,因此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尿储溜发生率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OR = 0.27, 95% Cl 0.07~0.97, Z = 2.01, P = 0.04 < 0.05),见图7。
Figure 7. Postoperative urinary storage forest map in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7.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尿储溜森林图
3.3.7. 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的发生率
对纳入7篇文章切口感染/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0.92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有较好的同质性,因此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OR = 0.24, 95% Cl 0.10~0.57, Z = 3.22, P = 0.001 < 0.05),见图8。
Figure 8.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infection forest map for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8.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切口感染/感染森林图
3.3.8. 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
对纳入5篇文章肠梗阻的发生情况进行效应量的OR值进行合并与异质性分析,检验结果I2 = 0% < 50%,P = 0.95 > 0.1,结果提示各个研究间有较好的同质性,因此据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OR = 0.25, 95% Cl 0.11~0.55, Z = 3.44, P = 0.0006 < 0.05),见图9。
Figure 9. Forest map of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9.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肠梗阻森林图
3.3.9. 手术时间
对纳入的12篇文献中有9篇文献对手术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描述,均纳入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 −1.46 [95%CI, −2.12~−0.81], Z = 4.38, P < 0.0001),见图10。
3.3.10. 术中出血量
对纳入的12篇文献均对出血量进行了描述,且文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 −18.68 [95%CI, −23.66~−13.71], Z = 7.36, P < 0.00001),见图11。
Figure 10. Forest chart of operation time for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10.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手术时间森林图
Figure 11. Forest plo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between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11.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森林图
3.3.11. 术后住院时间
纳入的12篇文献中有10篇文献对术后住院时间进行了描述,其文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 −3.34 [95%CI, −4.50~−2.18], Z = 5.83, P < 0.00001),见图12。
Figure 12. Forest chart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12.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森林图
3.3.12.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纳入中有8篇文献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了描述,其文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Soave手术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开腹Soave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 −1.68 [95%CI, −2.33~−1.03], Z = 5.05, P < 0.00001),见图13。
Figure 13. Forest chart of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for laparoscopic Soave and open Soave surgery groups
图13. 腹腔镜Soave与开腹Soave手术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森林图
3.4. 偏倚性分析
应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绘制漏斗图,并使用STATA 18.0软件应用Egger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检验。Egger法计算得出P = 0.912 > 0.05,纳入文献均在漏斗图内且漏斗图基本对称,未发现有明显的发表偏倚(图14)。
Figure 14. Review Manager funnel chart
图14. Review Manager漏斗图
3.5. 敏感性分析
进一步对纳入关于术中出血量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关于术中出血量研究中王海洋[7]的研究对于研究结果影响较大,但其单独研究表明腹腔镜下术中出血量较开腹少,与本实验结果一致,本片文章发表年限较早,可能与腹腔镜器械运用不熟练、对手术方式理解不到位及医生技术水平有关。关于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的结论比较稳健,见图15~18。
Figure 15.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图15. 术中出血量敏感性分析
Figure 16. Surgical time sensitivity analysis
图16. 手术时间敏感性分析
Figure 17.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图17.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敏感性分析
Figure 18.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ospitalization time
图18. 住院时间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几乎完全需要手术干预,目前切除病变部分并恢复正常的肠道连续性是手术的基本目标[5]。其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手术方式有Rehbein、Swenson、Duhame、Soave、Ikeda等手术方式,每种优缺点各不相同,自Jun M等[2]行腹腔镜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以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为Soave根治术,传统开腹Soave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人选择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但是缺乏与传统开腹Soave手术比较,腹腔镜Soave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开腹Soave手术,通过Meta分析评价腹腔镜Soave手术和开腹Soave手术的优劣,系统评估腹腔镜Soave手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及疗效[8]。
本研究腹腔镜Soave手术通过较小的腹部切口和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首先明显切口大小,同时扩大了手术视野可在直视下明确病变范围,对结肠系膜实施游离,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长段型或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则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效果的相关指标,此次研究纳入的患儿绝大多数都是基于长段型与常见型[9]。马春淼等[10]未单独说明短段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余下11篇文献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便秘、污粪、肛管狭窄/吻合口狭窄、尿潴留、切口感染/感染、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对于肛周皮炎术后并发症查体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在手术时间统计中,本研究有9篇文献对手术时间进行了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时间要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1)。由于一些文献中,可能因为由于开展腹腔镜手术时间不统一,使用的腹腔镜器械不统一,手术者对腹腔镜器械操作熟练程度不统一等因素,因此,在手术时间的分析上所得结论会有一定偏倚。关于术中出血量,本研究有12篇文献纳入,其中有1篇文献有明显的出血量差异[11] [12],可能跟术者水平或者当时腹腔镜器械有关,余下11篇文献[13] [14] Meta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01)。关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01),从以上文献统计可以明显看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医生技术和水平的提高,在腹腔镜组出血量明显减少[15]。关于术后住院时间,本研究有8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01),且平均住院时间与侯立功等[16]学者研究一致,更加说明采用腹腔镜Soave手术对患儿的创伤更小,更有助用途患儿的机体恢复。由于每篇研究的随访时间不一,且未说明随访的完整性,可能存在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存在一定偏倚。以上结果表明腹腔镜Soave手术比开腹Soave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创伤较小,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以上文献分析,腹腔镜Soave手较开腹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时间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快且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小,故腹腔镜Soave手术比开腹Soave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助于患儿的机体恢复。对于选择Soave手术的患儿推荐选择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但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1) 本研究未将先天性巨结肠的不同亚型进行分层比较;2) 未将改良Soave手术与传统Soave手术分层比较;且纳入文献的随访时间不统一,需要对术后并发症做进一步长期随访的研究,并用统一的评定标准评价。
致 谢
衷心感谢院领导及科室主任给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使我终身受益。特别感谢科室老师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并精诚合作。
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院内项目;2021007。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