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教师反馈素养(teacher feedback literacy)指“教师设计反馈过程以促进学生对反馈的理解以及学生反馈素养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1]。教师的反馈素养既包括教师本身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反馈,还具备培养学生认知发展和社会情感能力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202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教师反馈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师生课堂交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教师如何理解反馈及如何通过最小化反馈输入实现最大化反馈效果的能力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以我国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并分析影响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因素,旨在为后续教师反馈素养研究、促学反馈实践提供参考。
2. 文献综述
21世纪以来,教师反馈素养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Sutton [2]以非结构化视角为理论基础,提出教师反馈素养的内涵,包括本体、活动、影响三个维度,明确教师反馈素养的定义,本体维度认为教师的反馈知识是在具体反馈情境中的运用;活动维度强调教师作为行为主体在反馈情境中的参与;影响维度则关注教师是如何通过反馈行为对外界施加影响的,探讨了教师反馈素养的内涵和要素。Carless [3]认为,教师反馈素养的发展与学生反馈素养的发展有关,于是引出了教师反馈素养的概念,包括设计、关系和实用三个维度。设计维度指教师设计课程内容等,鼓励学生提出反馈和吸收反馈;关系维度认为教师分享反馈时,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用维度强调教师认真管理反馈时的学科因素和现实因素,进一步深化了教师反馈素养的内涵。而Boud和Dawson [4]仅仅探讨教师反馈素养框架的定义无法确定具有高素养水平的教师有怎样的水平,于是讨论了教师反馈素养的框架,该框架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宏观维度指教师具有策略性地规划反馈;中观维度要求教师最大程度发挥反馈的作用;微观维度主张回应学生学习需求,此研究进一步细化教师反馈素养的结构维度,明确了教师设计和实施有效反馈时所需的能力,为教师反馈素养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而我国的教师反馈素养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多数研究是在国外既定的教师反馈素养模型或框架上所做的研究。董艳等[5]通过梳理教师反馈素养的最新研究框架,并立足我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教师能力素养的新要求,从认知、能力和情态角度编制了国内教师反馈素养领域的第一份量表,此量表为改变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技术赋能的帮助,有利于教师提供有效的知识建构,促进师生双向互动。徐锦芬和张志武[6]以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编制了高校英语教师反馈素养量表,包含四因子结构,分别是“设计反馈”、“学习反馈”、“建立反馈共识”和“示范反馈”,此量表为教师反馈素养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有利于高校英语教师反馈素养测量和培训。徐浩[7]采用多个案的质性研究方法,以12名入职三年内的外语专业新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多课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反馈素养发展的特征规律,发现课堂教学经历中多课型切换的频度会直接影响外语教师反馈素养的发展情况,所以教师反馈素养的发展与其教室环境中的具体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方艾若等[8]在1 + X证书制度背景下,在对一线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后,讨论职业英语教师反馈素养构念,包括教学设计、情感态度和数字技术三个维度,强调有效反馈是实现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之一,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职业英语课堂评价改革。赵勇等[9]通过651名英语教师编制了教师反馈素养量表,该量表由反馈情意、反馈实施、关系维护、技术运用、反馈设计和反馈知识6个维度构成,证实了目前教师反馈素养的理论框架,为英语教师反馈素养测量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其反馈实践。
总而言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反馈素养进行了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文献集中于教师反馈素养的概念框架和课程因素对教师教学与教师发展的重要影响等,而且研究对象主要以高校英语教师和高职英语教师为主,而几乎没有学者关注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因此,本研究尝试对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进行探讨。
3. 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本节提出了研究问题,介绍了研究对象,并说明了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
3.1. 研究问题
教师的反馈素养是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并有效实施高效反馈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促进学生学业表现。因此,研究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实际情况,理解教师反馈素养的内涵与意义,并且分析影响教师反馈素养的因素,从而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第一,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如何?
第二,影响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因素有哪些?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问卷以我国(某省随机抽取的)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所涉及教师不限年级学段,高中三个年级都有所涉及。共有101名参与者。其中,受访者女老师76名,男老师25名,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龄0~20年以上不等。调查样本基本符合高中英语教师群体的主要特征。
访谈研究对象选取3名受试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然后对访谈的录音进行转写。这3名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某种程度上可反映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情况。每位教师访谈时长大约为30分钟。
3.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数据。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高中英语教师的个人信息问题;第二部分是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问卷,第三部分是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问卷。
3.3.1. 问卷
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问卷主要根据徐锦芬和张志武[6]的高校教师反馈素养问卷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本研究有5个维度和31个项目的问卷,采用六级李克特量(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到6分)形式。通过SPSS对问卷信效度进行检验,具体见表1。
Table 1.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 feedback literacy
表1. 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
维度 |
题项 |
Cronbach’s α系数 |
设计反馈 |
1、2、3、4、5、6、7、8、9、10、15、28 |
0.942 |
建立反馈共识 |
11、16、17、18、30、31 |
0.950 |
示范反馈 |
12、13、14 |
0.872 |
学习反馈 |
19、20、21、22、23、24、29 |
0.963 |
实用反馈 |
25、26、27 |
0.951 |
问卷 |
|
0.979 |
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79,每个因素的Alpha系数都高于可接受值0.70,表明整个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问卷维度在原始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本问卷删除了原问卷中的“我会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因为题目语言表述宽泛,在其他题目中也有所体现,所以将其删除。本问卷还把原问卷的“我积极使用学习管理系统(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等)组织反馈”修改为“我会借助PPT等技术促进学生对课堂反馈的吸收”。因为原问卷主要针对高校教师,本问卷主要针对高中老师,针对普遍情况来说,高中生在课堂使用移动设备较少,学习管理系统的应用性和时限性较差,教师对学习管理系统的使用较少,所以将其修改。问卷还增加了题项28“我会控制自己反馈的语速”。因为高中生接受能力相对较低,教师语速过快可能影响学生反馈知识的吸收程度。本量表的实用反馈维度借鉴了Carless和Winstone [1]的教师反馈素养概念框架中的实用维度,设计题项包括25“我会在教学中综合考虑反馈的不同功能”等。因此,本问卷由五个维度组成(设计反馈、建立反馈共识、示范反馈、学习反馈和实用反馈)。
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问卷借鉴了新课标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依照李克特六级量表形式设计了14个问题。对问卷信效度进行检验,具体见表2。
Table 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er feedback literacy
表2. 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
维度 |
题项 |
Cronbach’s α系数 |
教材因素 |
32、33、34 |
0.929 |
教学因素 |
35、36、37、38、39、40、41、42 |
0.967 |
学习因素 |
43、44、45 |
0.900 |
问卷 |
|
0.977 |
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77,每个因素的Alpha系数都高于可接受值0.70,因而说明该量表的信度符合测试的要求,内部一致性好。问卷包括三个因素(教材因素、教学因素和学习因素)。
3.3.2. 访谈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了三位高中英语教师的反馈素养信息,包括教师对反馈的理解、学生课堂反馈的具体特征和表现以及教师反馈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情绪和态度等。研究者采用访谈和随机追问相结合的方式,让访谈对象自由、轻松地表述信息,然后收集具体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访谈,探讨了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
3.4. 研究步骤
第一,两份问卷最初设计于2024年1月。首先,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问卷进行先导研究,问卷的信效度符合要求。随后,问卷陆续发放,最后共收集有效问卷101份。调查问卷经过仔细核对。然后利用SPSS 26.0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过程如下:第一步,数据收集和数据录入;第二步,数据分析:利用SPSS对两份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这些程序旨在为接下来的结果分析和讨论奠定基础。
第二,设计访谈提纲。首先,在访谈之前作者联系了三位研究对象征得访谈同意。访谈开始前,访谈者向访谈对象介绍了访谈的相关内容。然后,通过电话、微信语音等方式分别对每位教师进行访谈,并进行录音。访谈时以访谈纲要为出发点,同时抓取有关信息对研究对象的回复进行提问。最后,在访谈结束后,把录音进行撰写,对访谈者的观点进行整理总结,提取关键信息,最终形成论文观点。
4.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了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
4.1. 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
教师如何给予学生及时、必要、个性化的反馈,促进学习者对反馈策略的理性反应,促进学生有效建构反馈信息,都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反馈素养的新考验。下表具体呈现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
Table 3. Descrip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 feedback literacy
表3. 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名称 |
样本量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设计反馈 |
101 |
1.00 |
6.00 |
5.07 |
0.79 |
建立反馈共识 |
101 |
1.00 |
6.00 |
5.16 |
0.79 |
示范反馈 |
101 |
1.00 |
6.00 |
4.98 |
0.93 |
学习反馈 |
101 |
1.00 |
6.00 |
5.17 |
0.81 |
实用反馈 |
101 |
1.00 |
6.00 |
5.10 |
0.86 |
总体 |
101 |
1.00 |
6.00 |
5.09 |
0.83 |
从表3可见,高中英语教师的反馈素养整体水平较高(M = 5.09),这意味着高中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教学时具有较高的评价和反馈能力。其中,学习反馈维度的均值最高,可见高中英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集体化学习,发展自己的反馈理论,以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同侪导师、公开课堂和经验分享会等与校内外专业英语教育者进行交流并开展教学反思。另外,建立反馈共识维度的均值较高,可见高中英语教师在与学生沟通和处理反馈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较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反馈能力,激发学生对反馈内容的有效知识建构,这一研究结果印证了张润晗[10]中“英语教师在网络课堂的不同教学情境中自觉运用不同的课堂话语,有意识地选择一种或几种语用身份,实现高质量的网络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寻求相关反馈信息,构建自然和谐的网络课堂环境”。实用维度与Carless和Winstone [1]中关于“教师能够务实地处理反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等内容相呼应,教师需要有能力地处理各学科之间反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高反馈能力[5],证实高中教师能够务实地处理反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教学中的学科因素和现实因素等,教师可以在不断平衡自身工作量与学生反馈需求中提升自己的反馈水平。设计反馈维度的均值也较高,表明教师能够自主设计反馈任务,根据任务的难度灵活调整反馈的形式,综合考虑学生总体水平,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评价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反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与学生学业表现密切相关,在课堂过程中如何设计反馈过程以及把握反馈重点尤为重要。同时,教学反馈并非易事,整个教学反馈过程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而示范反馈维度的均值最低,可见高中英语教师在基于评分细则或者作业范例等为学生进行示范反馈的能力相对薄弱,这一研究也验证了刘敏[11]的研究发现,虽然范文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范文支架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上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受到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高中英语教师需提高示范反馈意识,将示范反馈作为课程设计和教育评价重要的一环。
综上可知,教师反馈素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包含各种相关要素的专业性素养。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改善反馈素养。教师还需要掌握反馈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反馈评价观,不断实践和优化反馈教学,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4.2. 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
有关教师反馈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而且由于反馈素养本身包含多种个体因素,因此可能很难区分反馈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尝试从教材维度、学习维度和教学维度来展开,讨论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Table 4. Descrip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er feedback literacy
表4. 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
N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均值 |
标准偏差 |
学习因素 |
101 |
1 |
6 |
5.18 |
0.82 |
教学因素 |
101 |
1 |
6 |
5.10 |
0.79 |
教材因素 |
101 |
1 |
6 |
5.07 |
0.86 |
总体 |
101 |
1 |
6 |
5.12 |
0.82 |
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学习因素、教学因素和教材因素) M = 5.12,SD = 0.82,意味着这三个因素都是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学习维度是影响教师反馈素养最重要的因素。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情感体验、行为活动和具体表现,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举止。同时,不同的情感态度对作为学习主体的高中生来说影响较大。访谈中,教师B也认为学生的学业情绪也是影响课堂反馈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其认为对于教师持续的反馈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是很正常的,而教师反馈时也会偶有急躁现象,教师可以向资深教师寻求帮助,调整自己的情绪,这一研究结果也与韦晓保等[12]的研究发现相一致,愉悦、焦虑和无聊情绪对学生反馈的接收会产生间接影响。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保持积极的情绪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避免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而教材因素对教师反馈素养影响最小,这一因素也与徐浩[7]的研究发现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徐浩研究的对象为大学教师,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高中英语教师,大学教师主要围绕教材展开教学活动,且教材知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应试要求;而在高中,英语教师还可能需要输入大量课外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应试要求,所以高中英语教师使用了什么样的教材与大学教师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对其反馈素养的影响程度较小。但无论如何,教材都是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单新涛[13]提到数字教材建设不断推进,正成为驱动教学变革的一股重要力量。访谈中,教师C提到备课时把握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材会提供相关学习任务,教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学习任务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熟悉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了解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应该关注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教师还应该关注教材的更新和发展,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反馈素养。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从教材、教学和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高中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反馈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5. 结语
本文探讨了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现状,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教师进行反馈时提供参照工具,检验反馈理念,为我国教师反馈素养的提升作出贡献。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反馈素养总体水平较高,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反馈,不断反思提升自身反馈素养水平。教材、教学和学习都是影响教师反馈素养的重要因素,教师需在反馈时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反馈内容,不断提高自身反馈素养能力。本研究是对教师反馈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因此在研究对象样本量和未深入探讨教师反馈素养是否有其他影响变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今后研究在扩展研究对象和进一步分析教师反馈素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将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