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数字化浪潮中,区块链技术自2008年随比特币诞生后,凭借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等特性,从数字货币领域向多行业渗透。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但随着业务日益复杂,会计信息质量问题逐渐暴露。传统电商模式下,交易的虚拟性和复杂性引发虚假交易、刷单等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且电商平台交易主体多样、业务流程繁琐,信息传递与共享困难,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区块链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契机。其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和不可篡改特性,有助于保障信息安全、提升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深入研究区块链赋能电商平台会计信息质量意义重大,不仅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准确决策依据、降低投资风险,还能助力电商行业建立规范透明的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
本文创新点在于:研究视角独特,以国联股份为对象,用盈余激进度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多维度分析并提出提升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布式账本技术,由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最初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架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比特币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其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涌现,探索其与价值共创、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等领域融合的研究日益增多[1]。
区块链由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区块组成链式结构,每个区块包含交易数据、时间戳以及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等关键信息。哈希值就像是每个区块的“数字指纹”,它是通过复杂的密码学算法对区块内的数据进行计算生成的。一旦区块中的数据发生变化,其哈希值也会相应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会通过链式结构传递到后续的区块,形成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是区块链的“瀑布效应”[2]。这种特性使得区块链上的数据难以被篡改,因为篡改一个区块的数据需要同时篡改该区块及其后续所有区块的哈希值,而这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攻击者拥有超过全网51%的算力。
区块链技术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去中心化溯源与互信机制、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去中心化溯源与互信机制能够协助各参与主体进行安全、可信的数据交换[3]。在电商交易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追溯商品的来源、生产过程、物流轨迹等信息,实现对商品的全程追踪,从而增强对商品质量和交易的信任。共识机制则是保证区块链网络中各个节点数据一致性的关键。常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 PoS)等,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它们通过算法和规则使得节点之间能够就交易的有效性达成共识,确保区块链的稳定运行。智能合约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执行合约,它以代码的形式存储在区块链上,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合约会自动执行,无需第三方干预。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中,当货物交付完成且验收合格时,智能合约可以自动触发付款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风险。
2.2.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各种特性的总和,它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市场的资源配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相关的决策依据。
根据雷啸(2021)的研究,区块链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稳健性四个方面[4]。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分布式记账特性,使得交易数据一旦记录就无法被随意更改,并且多个节点共同维护数据,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能够帮助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各业务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财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与决策相关的业务数据,如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等,为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支持,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之间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区块链技术通过统一的数据记录格式和规则,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使得不同期间和不同企业的数据更具可比性,便于进行财务分析和绩效评估。稳健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从而更好地遵循稳健性原则。
3. 国联股份区块链应用实践
3.1. 国联股份应用区块链的现状概述
国联股份在区块链领域持续推进布局见图1。2019年11月1日,面对投资者询问,公司回应称产业互联网平台是区块链的重要应用场景,多多平台将在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线上支付、供应链优化、跨境电商等交易流程主要环节积极开展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22年,国联股份在部分业务环节初显区块链应用成效,如在其云工厂项目的质检数字化板块,通过区块链方式将质检数据存证到平台,下游客户可获取带存证的质检单,提高了产品交互效率。2023年2月15日,国联股份凭借基于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自主研发的工业元宇宙项目“元企”,入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数字科技(元宇宙)创新应用优秀成果名单,彰显了其在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探索成果。2024年4月15日,公司表示在元企项目及多多平台持续进行区块链技术研发应用。同年8月9日,国联股份旗下北京涂多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成立新疆冷链多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明确包含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为公司在冷链等相关领域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提供了新途径。12月25日,在丰台区2024年“两区”建设创新成果发布活动上,国联股份“一带一路”B2B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服务新模式发布,其在跨境业务中,借助区块链等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该模式入选北京市2024年“两区”建设创新成果案例。整体来看,国联股份秉持“平台、科技、数据”核心战略,持续将区块链技术融入产业数字化进程,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构建技术底座,助力传统产业降本增效与转型升级。
Figure 1. Blockchain application timeline
图1. 区块链应用时间线
3.2. 具体应用场景深入分析
3.2.1. 产品信息追溯
在产品信息追溯方面,国联股份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完善的追溯体系。以化工产品为例,化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其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国联股份通过在每个环节设置区块链节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产品信息,并将其记录到区块链上。从原材料的来源、批次信息,到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质量检测数据,再到仓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些信息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存储在各个节点上,不可篡改且可随时追溯[5]。
当下游客户购买化工产品时,只需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输入相关信息,即可获取产品的全流程信息。这不仅帮助客户准确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增强对产品的信任,还有助于国联股份更好地管理产品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快速准确地追溯到问题源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质量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如果某一批次的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通过区块链追溯系统,能够迅速确定是原材料供应商的问题,还是生产环节或运输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及时召回问题产品,避免对客户造成更大的影响,同时也能追究相关责任方的责任。
这种产品信息追溯体系的建立,对国联股份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准确的产品信息追溯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精确,因为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产品在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避免了因信息不准确导致的成本分摊错误。而且,在收入确认方面,由于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提高,销售退货的情况减少,收入确认更加准确和及时,从而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3.2.2. 假货治理及防伪技术
电商行业中,假货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和消费者的难题,国联股份也不例外。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为每件商品生成唯一的“数字身份证”。以公司经营的涂料产品为例,在产品生产环节,就将产品的原材料信息、生产工艺、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录入区块链。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每一次产品的流转信息,包括运输轨迹、仓储信息、销售渠道等,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
消费者购买涂料产品后,可以通过国联股份的官方平台或相关APP,输入产品的“数字身份证”信息,查询产品的真伪和全流程信息。如果产品是假货,由于其信息无法与区块链上的真实信息匹配,消费者可以立即发现,从而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国联股份还建立了多方防伪联盟,成员包括品牌商、供应商、物流企业等。当出现假货问题时,联盟各方可以通过区块链共享信息,协同处理,共同打击假货行为。假货治理及防伪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因假货问题导致的销售退回和赔偿损失,国联股份在涂料产品中应用区块链防伪技术后,销售退回率降低了约15%,赔偿损失减少了约20%1。
区块链技术在假货治理及防伪方面的应用,对国联股份的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减少了因假货问题导致的销售退回和赔偿损失,使得收入和成本的核算更加准确,避免了因假货问题对利润的负面影响,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提升了消费者对国联股份平台的信任度,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使会计信息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2.3. 供应链金融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国联股份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融资效率低等问题。公司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搭建了去中心化、透明化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核心企业、各级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参与方可以实时共享交易信息,包括订单信息、发货信息、收货信息等。
智能合约是国联股份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一大特色。以供应商融资为例,当供应商与核心企业完成交易并上传相关信息到区块链平台后,智能合约会自动根据预设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满足融资条件,如订单真实有效、货物已交付且验收合格等,智能合约会自动触发融资流程,金融机构可以快速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这种自动化的操作不仅提高了融资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其中成本降低:智能合约的应用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和沟通成本,使得融资成本更加透明和可控。例如,国联股份在供应链金融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后,供应商的融资成本降低了约10%,融资效率提高了约30% (同脚注1)。效率提升:区块链技术提高了融资效率,减少了应收账款的占用时间,降低了坏账风险。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对国联股份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由于融资效率的提高,供应商能够更快地获得资金,减少了应收账款的占用时间,降低了坏账风险,使得应收账款的核算更加准确,会计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在融资成本方面,智能合约的应用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和沟通成本,使得融资成本更加透明和可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区块链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4.1. 基于业务流程视角
从采购业务流程来看,国联股份借助区块链技术加强了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通过区块链的防伪追溯平台,能够准确了解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期等信息,从而更加精准地选择供应商,实现战略采购和准时化采购。这有助于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存货跌价风险,使存货成本的核算更加准确。在库存和配送环节,区块链技术优化了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实现了库存共享和智能物流。通过实时掌握库存动态,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库存计价和成本核算,减少因库存管理不善导致的成本波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销售环节,区块链技术帮助国联股份打破数据壁垒,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加速应收账款回收。准确的销售预测使得收入确认更加及时和准确,加速的资金回笼降低了坏账风险,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见图2:
Figure 2. Business process flowchart
图2. 业务流程图
4.2. 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出发
在可靠性方面,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分布式记账特性,确保了国联股份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论是产品信息追溯、假货治理还是供应链金融中的交易数据,都被准确记录且无法被篡改,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相关性方面,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各业务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财务部门能够及时获取与决策相关的业务数据,如销售数据、库存数据、融资信息等。这些丰富的数据有助于财务人员进行更准确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可比性方面,区块链保证了数据记录格式和规则的一致性,不同期间和业务部门的数据更具可比性。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智能合约按照统一的规则执行融资、还款等操作,使得不同时期和不同项目的相关财务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便于企业进行绩效评估和战略调整。
4.3. 结合区块链技术特性分析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为国联股份的会计信息管理带来了更高的客观性。在传统模式下,电商平台的会计信息可能会受到中心机构的影响,存在信息被操控的风险。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使得交易不再依赖单一中心,避免了这种风险,使会计信息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在产品信息追溯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各参与方共同维护数据,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单独篡改信息,保证了数据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不可篡改特性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国联股份的电子合同和电子签章应用为例,区块链技术确保了合同和签章信息一旦记录就无法被更改,为财务核算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原始依据。当出现财务纠纷或审计需求时,能够通过区块链追溯到交易的原始记录,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智能合约特性则提高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在供应链金融中,智能合约自动执行预设的融资、还款和结算等业务流程,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这种自动化操作不仅提高了业务效率,还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及时、准确地反映业务实际情况。例如,智能合约在满足付款条件时自动触发付款流程,财务系统能够实时记录相关信息,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延迟或失误导致的会计信息滞后和错误。
5. 区块链应用变动对国联股份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在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时,盈余激进度是重要指标[6]。盈余激进度指企业管理层操纵会计手段使报告盈余高于实际经济盈余的程度,其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低、财务风险越大。盈余激进度计算公式1:
EAi,t = (Nii,t − CFOi,t)/Asseti,t−1
在公式中CFOi,t代表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Nii,t代表公司的净利润。
盈余激进度计算公式2 [7]:
ACCi,t = ΔCAi,t − ΔCLi,t − ΔCashi,t + ΔSTDi,t − DEPi,t + ΔTPi,t
EAi,t = ACCi,t/Asseti,t−1
在公式中,EAi,t代表盈余激进度,ACCi,t代表应计项目,ΔCAi,t代表流动资产的增加额,ΔCLi,t代表流动负债的增加额,ΔCashi,t代表货币的增加额,ΔSTDi,t代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的增加额,DEPi,t代表计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额,ΔTPi,t代表应交税金的增加额。
基于盈余激进度分析
为深入剖析国联股份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区块链应用的影响,下面将分别针对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的盈余激进度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如表1、图3所示,并紧密结合国联股份区块链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公式1计算结果分析:2019年,国联股份刚开始规划区块链应用,尚未大规模投入,盈余激进度为−23.0%,净利润低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这是由于公司在技术研发、业务布局和市场开拓方面投入大量资源,盈利模式尚在培育,会计信息质量受业务发展初期影响存在不稳定性。2020年,指标上升至−18.8%,公司持续推进区块链应用,业务流程优化,运营效率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对净利润贡献增加,但盈利结构仍未彻底改变,会计信息质量呈提升趋势。2021年,盈余激进度变为6.5%,净利润超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此时公司区块链技术融合应用成果显著,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低,可能是业务扩张导致应收账款增加或存货积压,反映出公司业务发展与资金管理不平衡,影响会计信息质量。2022年,盈余激进度为−0.2%,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基本持平,区块链在云工厂质检数字化等板块应用取得成效,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经营状况更稳定,会计信息质量反映出业务运营与盈利水平协调性增强。2023年,盈余激进度为7.9%,净利润再次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公司深化区块链在新领域应用,新业务拓展可能带来收入确认方式或会计处理调整,导致净利润增长明显,但新业务前期投入大,资金回笼慢,盈利增长可能存在提前确认情况,会计信息质量受新业务发展和会计政策调整综合影响。
Table 1. Impact indicators of earnings aggressiveness (in ten thousand yuan)
表1. 盈余激进度影响指标(万元)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CA |
218429.12 |
654910.69 |
924280.20 |
1209715.81 |
1433585.22 |
CL |
109193.02 |
281402.23 |
492477.82 |
694644.79 |
745075.91 |
Cash |
79079.64 |
299329.58 |
369736.77 |
585580.61 |
707322.12 |
DEP |
305.98 |
550.19 |
1240.13 |
2536.26 |
5313.33 |
TP |
5167.89 |
8196.23 |
20173.28 |
32295.05 |
21754.50 |
Asset |
222861.55 |
672482.19 |
952882.03 |
1283207.94 |
1530329.77 |
NI |
18660.57 |
35799.96 |
70575.05 |
134600 |
170300 |
CFO |
37972.28 |
77673.76 |
27122.46 |
137115.70 |
69203.23 |
EA1 |
−23.0% |
−18.8% |
6.5% |
−0.2% |
7.9% |
EA2 |
|
6.9% |
−0.1% |
−9.6% |
2.3% |
数据来源:锐思数据库。
Figure 3. Earnings aggressiveness trend chart
图3. 盈余激进度趋势图
公式2计算结果分析:2019年,公式2计算的盈余激进度为6.9%,在区块链应用初期,公司通过合理的流动资产和负债管理,使应计项目对盈余有正向贡献,一定程度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区块链应用不成熟,影响有限。2020年,该指标为−0.1%,接近0,随着区块链应用,公司业务结构变化,供应链优化使存货管理和应付账款支付更合理,应计项目对盈余影响减弱,会计信息质量反映出业务调整对财务指标的细微变化。2021年,盈余激进度为−9.6%,出现负值,公司加大区块链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导致计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额上升,应交税金等项目变动,综合影响应计项目与总资产比例关系,冲击会计信息质量。2022年,盈余激进度为2.3%,再次转为正值,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中深入应用,优化了流动资产和负债结构,使应计项目对盈余产生正向影响,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2023年,随着区块链应用场景拓展,公司业务复杂性增加,新业务带来新的应计项目,影响盈余激进度和会计信息质量,需获取完整数据深入分析。
从2019~2023年,公式1和公式2计算的盈余激进度均呈现出波动变化的态势。这反映出国联股份在这期间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处于稳定状态。这种波动与国联股份不断推进区块链应用,以及业务持续拓展和调整密切相关。在区块链应用的不同阶段,其对业务流程、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进而导致盈余激进度出现波动。随着国联股份区块链应用的逐步深入和业务的拓展,两个公式计算的盈余激进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业务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区块链应用初期,业务处于探索和调整阶段,两种计算方式下的盈余激进度都体现出公司经营尚未稳定,盈利模式有待完善的特点。随着区块链在各业务环节的应用逐渐成熟,如2022年在云工厂质检数字化板块取得成效后,两个公式计算结果都显示出公司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会计信息质量趋于稳定和可靠。而在2023年,新业务领域(如跨境电商、冷链)的区块链应用拓展,使得两个盈余激进度结果都受到新业务发展和会计政策调整的综合影响,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数值变化,反映出公司在新业务探索过程中财务状况的复杂性。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国联股份区块链应用实践的深入分析,发现区块链技术在电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从应用实践来看,国联股份在产品信息追溯、假货治理及防伪技术、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场景成功应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了业务流程,增强了交易各方的信任。在产品信息追溯场景下,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准确记录与可追溯,为成本核算和收入确认提供了可靠依据;假货治理及防伪技术应用有效减少了假货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了收入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供应链金融领域借助区块链技术提高了融资效率,优化了应收账款管理和融资成本核算。
从影响机理分析,基于业务流程视角,区块链技术在采购、库存和配送、销售等环节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成本核算更精确,收入确认更及时准确。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出发,区块链的特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结合区块链技术特性分析,去中心化保证了信息的客观性,不可篡改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智能合约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和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通过对国联股份盈余激进度的分析,发现区块链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盈余管理。虽然盈余激进度在2019~2023年呈现波动变化,但随着区块链应用的不断深入,其有助于减少管理层操纵盈余的空间,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方法上,虽然采用了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但主要依赖公开数据和已有文献,对国联股份内部业务细节和数据的获取有限,可能无法全面深入地揭示区块链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虽然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但电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还受到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在研究范围上,仅以国联股份为案例进行研究,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不同规模、不同业务模式的电商企业在应用区块链技术时可能存在差异。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拓宽研究范围,选取不同规模、不同业务模式的多家电商企业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区块链应用在不同企业中的共性与差异,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二是加强多因素综合分析,构建更全面的研究框架,将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管理等因素纳入其中,深入探究它们与区块链应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三是深入挖掘企业内部数据,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获取更详细的业务数据和信息,更精准地分析区块链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路径和效果。此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如跨链技术、量子加密技术在区块链中的应用,未来研究可以关注这些新技术对电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潜在影响,为电商企业更好地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建议。
NOTES
1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