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再生产劳动与社会解放
Reproductive Labour and Social Emancipation in a Marxist Feminist Perspective
摘要: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解性别不平等现象提供了独特视角,本文以此为理论框架,深入探讨再生产劳动与社会解放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承担了大部分再生产劳动,同时在职场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压低女性劳动力成本、利用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等方式,对女性进行剥削和压迫,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此本文提出重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理论,通过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实现家务劳动全员化、制定性别平等政策与家庭政策,从而推动社会解放。
Abstract: Marxist feminism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on of gender inequality, and this paper uses it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reproducible labour and social emancipation. In capitalist society, women undertake most of the reproduced labour and at the same time face many dilemmas in the workplace. The capitalist system exploits and oppresses women to obtain more surplus value by suppressing the cost of female labour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women’s subordinate position in the family.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construction of Marxist feminist theories of emancipation to promote social emancipation through the socialisation of domestic work, the realisation of the full employment of domestic work, and the formul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policies and family policies.
文章引用:葛颖.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再生产劳动与社会解放[J]. 哲学进展, 2025, 14(4): 441-44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5.144186

1. 引言

在当代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性别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现实中女性在职业发展、经济收入、家庭责任分担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解这些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将女性的从属地位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联系起来,强调经济因素在性别不平等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的再生产,这种劳动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却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转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这种劳动的价值被忽视和低估,女性在承担再生产劳动的同时,往往被排除在有偿劳动市场之外,导致其经济地位低下,社会地位也受到限制。尽管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性别不平等有深入的理论阐述,但在解释再生产劳动与社会解放的具体关系,以及如何结合现实情况重构解放理论方面,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以下几个问题:再生产劳动如何影响社会解放?家务劳动社会化、性别分工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基于这些关系重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理论,以指导性别平等政策与家庭政策的制定?

从理论角度来看,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拓展其再生产劳动和社会解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其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创新和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为性别平等政策和家庭政策提供关键框架,具有实践意义和操作性。

2. 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和阶级斗争的核心观点,同时将性别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家庭起源和女性从属地位的分析[1]、亚历山德拉·梅扎德里的激进女性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丽丝・沃格尔的家务劳动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理解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的从属地位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密切相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女性劳动,特别是家务和照料劳动,为资本家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再生产[2]。尽管这种劳动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它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作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这种劳动的价值一直被忽视和低估,女性在进行劳动力再生产时经常被排除在有偿劳动力市场之外,导致其经济地位低下和社会地位有限。

2.2. 再生产劳动的内涵与范畴

再生产劳动是一个多方面、全面的概念,包括烹饪、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以维持家庭日常运转;也包括照顾和抚育,如照顾儿童、老人和病人;以及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这些共同构成了劳动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再生产劳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还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3]。劳动力的再生产是指通过家庭无偿劳动(如家务劳动和照料)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健康、有生产力的劳动力,这些劳动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作至关重要。再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的再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性别不平等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3. 女性在再生产劳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女性在再生产劳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长期以来,女性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劳动和照料责任,这种劳动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却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健康、有生力量的劳动力,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然而,女性在承担再生产劳动的同时,往往面临着经济地位低下、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这凸显了再生产劳动对女性地位的深远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劳动被系统地边缘化和贬低。家务劳动和照料劳动通常被视为女性的“自然”职责,而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劳动。这种观念不仅导致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过多的无偿劳动,还在职场中面临性别歧视和职业发展障碍。女性往往被迫在职业发展与家庭责任之间做出艰难抉择,甚至不得不放弃职业追求以承担家庭责任。这种两难境地反映了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利地位,也凸显了再生产劳动对女性地位的深远影响。

2.4. 再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再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再生产劳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源,确保了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和质量提升。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再生产劳动的社会化趋势,例如通过发展托儿所、养老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使部分家务劳动从家庭转移到社会。这种相互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对再生产劳动的依赖以及再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4]

再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是再生产劳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无偿的家务劳动,妇女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一支健康和富有生产力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的再生产不仅包括身体再生产,还包括技能和知识的再生产,例如,通过教育和培训,妇女为劳动力提供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需求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再生产劳动的社会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些家庭劳动逐渐从家庭转移到社会,例如,通过发展托儿所、养老院、家庭服务等社会服务机构。这种社会化趋势不仅减轻了妇女的家务劳动负担,还为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独立的可能性[5]。三是再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对再生产劳动的依赖。再生产劳动不仅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但是这种依赖关系并没有促使再生产劳动价值得到认可,反而导致了女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

3. 再生产劳动与社会解放的现状与问题

3.1. 再生产劳动的不平等分配

在当代社会,再生产劳动的分配呈现出显著的不平等特征,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性别差异上。女性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和照料责任,而男性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根据相关研究,女性每天在无偿的家务劳动和照料工作上花费的时间远超男性,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这种不平等的劳动分配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独立,还进一步加剧了性别角色的固化,使女性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3.2. 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中的困境

女性在工作场所面临一系列困难,这些困难与她们在家庭中的再生产劳动责任密切相关。职业晋升机会不平等是女性在工作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女性在职业晋升过程中遇到了“玻璃天花板”,使她们难以获得进入高层管理和高薪岗位的机会。还有,同一工作的薪酬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女性的平均薪酬通常低于男性,即使是同样的工作。这种薪酬差距不仅反映了性别歧视,也与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负担有关,因为她们往往不得不牺牲职业发展来平衡家庭责任。当女性分娩后重返职场时,她们往往面临职业生涯中断和技能提升的压力,这进一步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这种困境迫使许多女性在职业追求和家庭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甚至为了承担家庭责任而放弃职业发展。这种困境反映了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凸显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非理性期望。

3.3. 资本主义对再生产劳动的剥削与压迫

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再生产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女性的劳动贡献经常得不到该有的的认可。资本家通过降低女性劳动成本、利用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等方式剥削和压迫女性[6],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机制不仅损害了女性的利益,还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的不平等结构。女性的无偿劳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再生产。通过家庭无偿劳动,女性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一支健康、高效的劳动力队伍,这些劳动力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作至关重要。这种劳动的价值被忽视和低估,女性在进行再生产劳动时经常被排除在有偿劳动市场之外,导致她们经济地位低下和社会地位有限。资本主义通过性别化的劳动分工进一步加剧了女性的经济从属地位,这种劳动分工将女性限制在低薪、不稳定的工作中。在职场中,女性往往集中在收入较低的行业和职位,职业晋升机会有限,这种职业隔离不仅限制了女性的经济独立,还强化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塑造使女性无偿工作合理化和自然化,这种文化观念将女性工作视为理所当然,进一步模糊了女性工作的价值,使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剥削和压迫机制不仅削弱了女性的利益,还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的不平等结构,阻碍了社会解放的实现。

4. 重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理论

4.1. 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家务服务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托儿所、养老院和家务服务的投资和支持,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将部分家务劳动从家庭转移到社会,不仅可以减轻妇女的家务负担,还可以为妇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独立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促进家务社会化在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缓解女性在家庭和工作场所之间的压力和冲突。许多女性在生育后回到工作场所时往往面临职业中断和技能更新的压力,而这种社会化服务可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她们能够更顺利地回到工作场所,继续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家务社会化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通过将家务从私人领域转移到公共领域,家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例如,托儿所和养老院等社会服务机构可以提供更专业、高质量的照护服务,而女性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生产工作中,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家务社会化也将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当男女平等参与社会工作和家庭事务时,传统的性别角色划分将逐渐打破,性别平等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这不仅有利于女性的解放和发展,也有利于男性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

4.2. 实现家务劳动全员化

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促进男性和女性充分参与家务劳动,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关键。应通过教育和宣传,让男性和女性意识到分担家务的重要性,打破传统观念认为家务是女性唯一责任的观念。政府和社会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男性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例如通过带薪育儿假和灵活的工作制度等措施,促进和支持男性参与家庭。

实现全面参与家务劳动需要多方面的方法。一,教育是改变传统性别观念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认识到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而不是一个性别的专属任务。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父母应通过自身行动树立榜样,使孩子从小就能培养平等分担家务的意识。二,政府和社会应制定相关政策,为男性参与家务劳动提供保护和支持,例如,带薪产假政策可以鼓励男性在孩子出生后主动承担一些育儿责任,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灵活的工作制度也可以为男性提供更便捷的工作安排,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三,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的创造对实现家务劳动的充分就业起着重要作用。媒体应加大对性别平等和家务劳动充分就业的宣传和报道力度,通过报道先进模式和成功案例,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庭观。文化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电影、文学、音乐等形式发挥积极作用,传达性别平等的理念,倡导家庭成员分担家务的理念。

4.3. 制定性别平等政策与家庭政策

政府应推出一系列促进性别平等和家庭和谐的政策。在就业政策方面,应制定男女平等的招聘、晋升和薪酬制度,并消除职场性别歧视,确保女性享有与男性相同的职业发展机会。在家庭政策方面,应提供育儿补贴、住房补贴和其他福利,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并建立和改善社区服务设施,为家庭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制定性别平等政策和家庭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例如,对于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政府可根据子女的数量和年龄提供一定数额的托儿津贴,用于支付子女的教育、医疗和生活费用。在就业政策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招聘、晋升和薪酬制度的监管,打击性别歧视。例如,要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男女员工采用平等的招聘标准,并定期评估其晋升和薪酬制度,以确保女性员工得到公平对待和发展机会。政府还可以通过税务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招聘女性,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政府还可以通过建造更多津贴房屋和提供津贴房屋贷款,帮助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建立和改善社区服务设施也是促进性别平等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措施。政府应加大社区建设投资,改善社区服务功能,为家庭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设立社区托儿所、长者服务中心和家政服务站,为家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选择。社区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家庭教育培训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家庭的整体质量和幸福感。

5. 结语

研究指出,再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平等分配以及女性在工作场所和家庭中的困境制约了社会解放的实现。通过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家务劳动充分就业以及制定性别平等政策和家庭政策,可以促进性别平等,使社会朝着更加公平和谐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为制定性别平等政策和家庭政策提供了关键框架和理论依据。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认识再生产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关注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困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性别平等。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继续探索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性别平等路径。在理论研究方面,应深化再生产劳动与社会解放的研究,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在实践方面,应加强性别平等政策和家庭政策的实施与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满足女性和家庭的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阿月. 恩格斯的女性伦理思想研究——基于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伦理思想的解读[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11.
[2] 孙彬彬. 女性劳动力商品性质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16.
[3] 刘也. 阿尔都塞再生产理论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4] 钟晨宁. 如何构想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对当代“马克思傅立叶化”思潮的批判[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4(2): 174-181.
[5] 张纪霞. 我国女性公平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7(5): 11-14.
[6] 曹芙萌. 海蒂·哈特曼的女性解放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