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引擎。然而,受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短缺、产业链协同不足等因素制约,农村电商仍面临“小散弱”的困境。为了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育与创业扶持以及财政与金融支持等方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电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区域效益。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强化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应用以及提升农产品品质建设等策略是夯实农村电商发展根基和促进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e-commerce, as a product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activating the rural economy, promoting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gap. However, due to factors such as weak infrastructure, talent shortage, and insufficient coordin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rural e-commerce still faces the dilemma of being “scattered and weak”.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he country h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measures including policy suppor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upport, as well as fiscal and financial support. With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rural e-commerce has shown a thriving trend, bringing economic, social, ecological, and regional benefits. Building a multi-leve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and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effective ways to solidify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1.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农村电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农村电商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销售的时空限制,还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农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农村电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国家需要持续关注并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以应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挑战。笔者深入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与效果评估,对于推动农村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期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
2.1. 国家政策支持与帮扶
农村电商被视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中央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近十年来看,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电商”的指导思想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从2014年启动的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2016-2017年实施“快递下乡”工程,2019年首提、2023年再提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为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驱动力[1]。可见,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国家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全方位支持。
2.2. 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改善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物流运输和仓储条件。在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实施宽带乡村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等措施,提高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率。截至2024年12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5.5%,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速不断提升,为农村电商的线上交易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物流运输上,政府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缩短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还加强了对农村仓储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提高了农产品的保鲜能力和存储效率,为农产品的规模化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措施,为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
2.3. 人才培育与创业扶持
为了推动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才培育与创业扶持成为了关键一环。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农民和有志于从事农村电商的年轻人提供全面的电商技能培训,包括电商运营、网络营销、数据分析等,旨在提升他们的电商从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江苏省通过“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带动型”等模式,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技能培训吸引人才。山东省莘县则通过搭建三级物流体系和金融扶持,提高大学生回乡就业率。与此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如提供创业指导、小额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以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此外,通过建立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设备、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电商创业项目的落地和发展。这些人才培育与创业扶持措施,为农村电商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2.4. 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
在农村电商的发展中,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动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营销推广等方面。这些专项资金不仅助力了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的升级,如物流仓储、网络通信等关键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还推动了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同时,政府还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村电商提供低息贷款、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资金难题。《电商经营如何促进农户增收》的实证研究表明,电商经营通过强化信息获取和金融支持,显著提升了农户收入。此外,对于从事农村电商的企业和个人,国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部分税费、提供税收返还等,以减轻其经营负担。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村电商企业,还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进一步降低其运营成本。这些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的实施,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促进了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效果评估
3.1. 收入增长与产业升级
电商进农村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受限于地域和渠道,导致农产品难以触及更广阔的市场。然而,农村电商通过线上平台,打破了地域的束缚,让农产品能够远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这一转变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据2024年9月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显示,一年内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出了农特产品71亿单,同比增长了61%,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表明电商平台在助农富农方面切实起到了效果,帮助广大农民实现了线下丰收、线上增收1。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路径,更在深层次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以抖音电商为代表的全域兴趣电商发展,推动了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扩张、特色产品结构优化,培育了特色产品品牌,拓展产品价值增值空间,成为加速产业带形成的新动力。
3.2. 就业结构优化与公共服务重构
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区域流动以获得更好的就业和薪酬机会,农村区域逐渐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及养老难等诸多问题,空心村也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好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家农产品,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青年返乡创业,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将农村的特色产品和资源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种就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有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还促进了人才的回流和聚集,为农村地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电商平台的引入,使得农村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类优质商品和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消费市场,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电商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村信息的流通和文化的传播,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农村电商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3.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带来了生态效益。农村电商的发展使物流网络更加完善,物流网络的完善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订单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倒逼生产端标准化。例如,电商平台促使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先进技术,推动农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实现减量增效与面源污染治理。电商平台上的农产品信息透明,消费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品质,从而更倾向于选择绿色、有机、环保的农产品,推动了农业绿色生产的发展。农村电商还促进了农业生态保护。在电商平台的推动下,农民们开始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采用更加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保护了土地和水资源,维护了生态平衡。研究还发现,政策对地形复杂、干旱地区的生态效益尤为显著,由此可见,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重构了农村的空间形态和区域形态
在互联网时代,城镇发展的格局像各行各业一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与农村区域的结合,带来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资本金融服务和商品的城乡双向贯通,激发了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随着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电子商务产业工人的转变,原本寂静的农村空间出现了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的生产和生活的新方式,居民的自用住宅变为生产、仓库、快递物流和休息的多功能区域,改变了家庭的空间结构[3]。此外,农村电商的发展还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互联网平台,农村居民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到城市的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而城市居民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农产品等特色。这种双向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体验,也提升了城市居民对农村的认知和兴趣,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
4.1. 强化政策支持与品牌建设,构建长效机制
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为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加强专项基金的设立、在税收以及用地等方面加大优惠政策、建立农村电商产业园区、加强与电商平台以及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合作。政府还需从顶层设计入手,出台差异化扶持政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以促进各地农村电商的差异化发展。例如,清丰县依托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政策,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对直播基地建设给予最高50%的补贴。品牌化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需建立“区域公用品牌 + 企业子品牌”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自己的子品牌,形成品牌集群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为农产品品牌化提供有力保障。如陕西洛川苹果通过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构建,使每公斤苹果提价1~2.4元2。连云港市通过制定“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标准”,推动紫菜、对虾等特色产品溢价超40%。研究显示,标准化生产与溯源体系可使消费者信任度提升60%。
4.2.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强化智力支撑
人才困境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瓶颈,需要构建“专业人才 + 新农人 + 基层干部”的人才矩阵。首先,引进专业人才,政府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培训补贴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电商行业中来。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其次,培养新农人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的青年、退伍军人、大学生等成为新农人,通过电商创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对新农人的电商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电商运营、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最后,高度重视基层干部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对电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基层干部积极参与农村电商发展,发挥他们在资源整合、协调沟通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通过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4.3. 强化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应用,夯实农村电商发展根基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网络布局[4]。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加大对农村网络、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和物流效率。通过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为农村电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完善农村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来确保农产品能够在最佳状态下送达消费者[5]。其次,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应积极推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村电商中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农村电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农村电商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预测和决策支持。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农村电商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农村电商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和智能化管理,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4.4. 强化农产品品质建设,提升电商经营水准
农产品的品质对于电商销售至关重要。在强化农产品品质建设方面,应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检测。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等措施来不断提升农产品检测质量[6]。同时,鼓励农民采用绿色、有机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农产品的需求。此外,还应加强对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提升电商经营水准方面,应加强对农村电商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电商运营能力。通过组织培训班、交流会等活动,为农村电商从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电商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鼓励农村电商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探索适合农村电商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育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农村电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还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展望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需要继续深化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培育、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农村电商的经营水准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应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建设和品牌打造,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农产品的需求。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NOTES
1http://www.xinhuanet.com/20240920/c9214d51fe82440a9ca11144fa3cd55a/c.html
2http://m.cnwest.com/ztlist/a/2024/01/04/2221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