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数据的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ship of Listed Companies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POI Data
摘要: 培育与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利用熵权法、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等方法测度与分析了东北地区2009~2021年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 研究期内东北地区城市企业家精神均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与企业家精神发展并不同步;2)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时空分布表现出由散点状分布向集群分布的演化特征;3) 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格局呈现出在南北方向发散、东西方向上收敛、热点区域逐渐向南转移的趋势;4) 上市公司内部环境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为东北地区政府宏观调控和上市公司战略决策提出建议。
Abstract: Cultivating and 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 is crucial to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this study uses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kernel density, and other methods to measure and analyze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listed companie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9 to 2021 and explores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through the two-way fixed-effec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1)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averag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of cities in the Northeast generally showed a growth trend, but the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was not synchroniz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spirit; 2)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of listed companies in Northeast China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olution from scattered distribution to cluster distribution; 3) The pattern of entrepreneurship in Northeast China shows a trend of divergence in the north-south direction, convergence in the east-west direction, and the gradual shift of hot spots to the south; 4)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macro-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of listed companies.
文章引用:李羿辰, 李召. 基于POI数据的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J]. 可持续发展, 2025, 15(4): 248-259. https://doi.org/10.12677/sd.2025.154109

1. 引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将“弘扬企业家精神”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中去谋划和推动。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对企业家提出了“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和“拓展国际视野”的五点希望,为新形势下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2021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企业家精神也被纳入,这高度肯定了企业家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在当今,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市公司作为区域内优秀企业的典型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潜能的大小和竞争力的强弱[1]。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在数量和质量都不占优势,以2020年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为例,在数量上,上市公司仅有133家,占全国比重的3.2%;在质量上,上市公司利润总额为363.2亿元,仅占全国比重的0.68%。而与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相比,企业家精神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地区和处于快速增长期的新兴经济体更为重要的发展驱动力[2]。因此在弘扬企业家精神与东北振兴的双重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利用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的POI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我国东北地区,测度上市公司2009~2021年企业家精神指数,并使用核密度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揭示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的时空演化规律,进一步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企业家精神,以期丰富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企业微观视角和企业家精神实证研究结论。

2. 文献综述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不仅是经济与管理类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核心,尤其是近年兴起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对企业的微观研究更感兴趣。Boschma认为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的创新功能相结合,推动了经济的不断演化和适应[3]。李伟与贺灿飞指出当前主流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将企业知识与技术逻辑置于分析的核心位置,具有知识与技术决定论倾向[4]。在多学科关注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进行探讨与研究。

在企业家精神内涵层面,有两位学者的观点截然相反。Schumpeter认为企业的创业过程引起产业突变,它不断地从内部彻底改变经济结构,不断地摧毁旧的经济结构,不停地创造新的经济结构[5]。在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他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企业内生演化出的“创新精神”。Kirzner则挑战了创新是一种内生过程的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应对外部环境机警的过程(机警主要是由企业家面临企业外部条件诱发的机会的应对) [6]。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面对外部机遇和危机所作出的判断与决策也包含了企业家自身的风险意识。而其他一些学者则更倾向于将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中抽象出来,强调了企业家们在创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Lachmann看来,企业家精神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创业的活力来源,他认为创业不是均衡的而是选择性的、适应性的学习过程,企业家精神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Shane等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发现和利用机会创造价值[8]。国内学者对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探讨相对较晚,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庄子银在继承Schumpeter内生性的观点下,认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其核心是持续技术创新和模仿[9]。李泊衡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认为企业家精神都是由工商管理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分出优劣的无情压力下培养的心态、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的思想素养[10]。结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出发,对企业家精神进行概念界定,企业家精神是在企业生命周期里,企业高层管理者们应对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与内部经营管理问题,所做出的战略管理决策以引导企业发展的品质抽象。

在实证研究层面,王欣等学者利用空间权重矩阵定量分析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出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空间效应[11]。余东华和王梅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12]。Martínez-Gregorio等学者通过Meta回归分析证明了企业家精神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创业意愿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具有显著的效应[13]。现有的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企业在创业与经营活动过程中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影响与联系的理解,给研究企业家精神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在以往研究中发现,上市公司需要遵守证券法规和上市交易所的规定,公开披露财务和业务信息,数据透明度与可信度被大多学者认可,所以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所有权信息等企业数据均来自于万德金融终端、国泰安数据库与上市公司年报;宏观统计数据源自《中国上市公司统计年鉴》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本研究选取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筛选:1) 剔除ST、*ST和PT公司1;2) 剔除数据缺失严重以及数据异常的公司;3) 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最终得到1475个年度观测样本值。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家精神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直接衡量其“数量”[14]。通过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当今学者较为认可企业家精神的主观能动性,如俞国军提出企业家精神中的能动性可以改变本地金融环境[15]。企业家精神的能动性中包括企业家所具备的创新精神、经营创业能力、冒险与勇于去承担责任和风险等。本研究结合以上观点,借鉴江三良学者对于企业家精神量化指标体系[16],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三个角度出发,分别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成长、企业竞争力、企业财务风险五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表1)。

Table 1.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entrepreneurship

1. 企业家精神测度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构造

创新精神

技术创新

研发投入强度

研发投入总额/营业总收入

管理创新

人均营业收入自然对数

Ln (营业总收入/企业员工人数)

创业精神

企业成长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营业总收入本年本期金额 − 营业总收入上年同期金额)/营业总收入上年同期金额

企业账面市值比

股东权益/公司市值

企业竞争力

行业集中度

行业内的每家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与行业内所有者权益合计的比值的平方累加

冒险精神

企业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总资产

3.3. 研究方法

3.3.1. 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对变量赋权的方法,方法是对各指标归一化后,通过计算进行赋权,将各个指标的标准化值与权重求和得到相应指数,具体计算步骤见参考文献[17]

3.3.2. 核密度

核密度估计法,是将空间中任意一点周围的一定规则区域作为密度的计算范围,通过计算该区域内观测数据的密度来分析观测对象的空间分布态势[18],可以观察静态某一年企业家精神在东北地区的空间分布状况。具体计算公式为:

P i = 1 nπ R 2 × j=1 n K j ( 1 D ij 2 R 2 ) 2

其中: K j 为研究对象 j 的权重; D ij 为空间点 i 与研究对象 j 的距离; R 为选定规则区域的带宽(Bandwidth) ( D ij <R ); n 为带宽 R 范围内的研究对象 j 数量。

3.3.3. 标准差椭圆

标准差椭圆(SDE)是揭示经济地理要素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统计方法。在本研究中,旨在运用此方法,对样本期内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的离散趋势与重心迁移轨迹进行研究与探讨。所涉参数计算公式见参考文献[19]

3.3.4.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是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一种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引入个体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并使用固定效应法进行估计,可以更准确地控制个体和地区的异质性,提供对自变量影响的可靠估计。

本研究以公司所在省份和上市公司个体作为虚拟变量,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企业内外部环境方面进行回归,定量分析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对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程度。模型建立如下:

Y 1 = α 0 + α 1 X 1 + α 2 X 2 + α 3 X 3 + α 4 X 4 + λ ir + μ ir

Y 2 = α 0 + α 5 X 5 + α 6 X 6 + α 7 X 7 + α 8 X 8 + λ ir + μ ir

其中 α 0 代表截距, α i ( i=1,28 ) 分别为解释变量相对应的系数参数, λ ir 表示上市公司个体固定效应, μ ir 表示上市公司所在省份与自治区的地区固定效应。

4. 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分析

通过熵权法,以2009~2021年为考察期,对各年上市公司共1475个样本的企业家精神进行测算,得出各样本企业家精神指数。依据东北地区各省与自治区历年各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指数进行汇总,观察各区域企业家精神变化趋势(图1),发现样本期内东北地区历年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呈波动上升趋势,总值均数呈现出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东四盟市,其中在2016~2020年间各省企业家精神总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分析原因是2016年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部分产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东北地区绿色低碳的创新型上市公司出现发展机遇,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如以软件开发业务为主导的东软集团,企业家精神指数在2015~2017年间从5.05提升到6.63;另一方面东北地区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受到冲击,市场地位下降,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受到影响,如以钢铁产业为代表的鞍钢股份企业家精神指数,在2015~2017年从1.83下降到1.45。

Figure 1. The change entrepreneurship of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9 to 2021

1. 2009~2021年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变化

4.1. 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时间演化特征

从总体来看,2009、2015、2021年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指数均值分别为0.982、1.906、2.744,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平均水平快速提升。

Figure 2.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Northeast China

2.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数量空间分布图

Figure 3.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mean of urban entrepreneurship in Northeast China

3. 东北地区城市企业家精神均值空间分布图

图2中可以看出,2009~2015年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数量整体增加,2015~2021年辽宁省各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吉林省长春市上市公司数量整体出现明显增长,但内蒙古东四盟市、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非省会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从24个下降到17个,出现了收缩的趋势。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9~2021年东北地区各城市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均数总体提升,其中2015~2021年内蒙古东四盟市、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非省会城市的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均数从1.621上升到1.777。因此,判断出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与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并不同步,在上市公司数量收缩的城市中,企业家精神指数较低的上市公司正在退出,保留下来的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提升更为显著,进一步证明了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4.2.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利用ArcGIS 10.2、ToolBox中的Density工具对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进行核密度分析(图4)发现,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2009~2021年的时空演化格局总体表现出散点状分布向集群分布的演化特征,东密西疏的分布态势逐渐明显。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① 在2009~2015年,阶段性呈现出散点状分布趋势,表现在中低密度区散点范围扩大,如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佳木斯市与辽宁省西部地区的葫芦岛市出现低密度散点分布。② 在2015~2021年,阶段性呈现出集群分布态势,表现在辽宁省企业家精神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辽中南企业家精神分布集群;黑龙江省东部企业家精神分布范围收缩,哈尔滨市与吉林省长春市分布范围扩张,并出现以哈尔滨市和长春市为核心,依托哈长城市群形成企业家精神新集群分布的趋势。③ 企业家精神以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和大连市为核心逐渐形成中高密度区并向外围扩张,四大城市的企业家精神分布的核心–边缘结构较为明显。

Figure 4. The kernel density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entrepreneurship in Northeast China

4.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分布核密度图

Figure 5. The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and center of gravity migration trajectory of listed companies’ entrepreneurship in Northeast China

5. 东北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的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迁移轨迹

进一步通过ArcGIS 10.2和Spatial Statistics Tools中的标准差椭圆工具对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重心迁移进行分析(图5),从标准差椭圆参数来看,椭圆面积逐渐缩小,2021年相比于2009年缩小了约28%,说明东北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存在空间收敛趋势。旋转角度范围为19˚~20˚,大致呈现南北走向的空间分布格局,出现了向东北–西南方向偏转的趋势。椭圆长轴变化范围为409 km~425 km,短轴变化范围为157 km~108 km,椭圆的扁率逐渐变大,说明东北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空间格局在东西方向上更加收敛,南北方向上更加扩散,呈现东西向心集聚、南北空间发散的趋势。

从重心迁移轨迹上看,2009~2021年企业家精神重心变化范围为(124.19˚E, 42.53˚N)~(124.11˚E, 42.32˚N),东北企业家精神的热点区域转移方向大致自北向南转移,分析其原因是总部城市的牵引作用。Davis与Henderson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了两种规模经济效应能促进企业总部在大都市区的集聚,包括相同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和多元化产业集聚的外部性[20]。通过比较东北地区四大核心城市上市公司数量和企业家精神总值变化发现,沈阳市和大连市在2009~2021年间推动本地企业上市经营成果显著。期间两座城市上市公司数量由26家上升到45家,占东北地区的比重由32.91%上升到36.29%;企业家精神总值由24.97上升到2021年的116.54,占东北地区的比重由32.25%上升到34.25%。从数据变化可以发现沈阳市与大连市在东北地区的总部效应明显。

5.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影响机理分析

通过前文对企业家精神概念的辨析,把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企业内外部环境作用下的产物,所以本研究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研究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子,并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影响机理,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2009~2021年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企业内外部影响因子为解释变量,对所有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

5.1.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被解释变量——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指数——以 Y 表示。根据对现有关于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文献梳理,按照各影响因素的出现频率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依据外部性理论,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这一解释变量中选取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企业年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总资产净利润率作为主要指标,分别以 X 1 X 2 X 3 X 4 表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中选取企业高管外部薪酬差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均值、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主要指标,分别以 X 5 X 6 X 7 X 8 表示,具体见表2

Table 2. Defin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2. 解释变量定义与构造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符号

变量构造

内部环境因素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

X1

核心高管平均薪酬减去非核心高管平均薪酬

企业年龄

X2

企业创立时间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X3

持有公司最多股份的股东所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

总资产净利润率

X4

净利润/资产总计

外部环境因素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

X5

高管平均薪酬减去所在城市职工平均薪酬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均值

X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

X7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总额/户籍人口数量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X8

(本期GDP − 上期GDP)/上期GDP

5.2. 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利用Stata 17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Table 3. The regression results

3. 回归结果

变量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样本量

R方

个体 效应

地区 效应

Y1

1.593***

1.715**

−0.841**

−3.176***

1,456

0.787

控制

控制

(5.36)

(6.57)

(−2.46)

(−7.60)

Y2

0.864***

0.771***

1.150***

−0.645***

1,456

0.775

控制

控制

(3.03)

(2.71)

(5.87)

(−2.58)

注:***p < 0.01,**p < 0.05,*p < 0.1。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剔除了带有空值的样本,基于表3观测1456个样本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在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中,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年龄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企业家精神呈现正向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总资产净利润率分别在5%和1%显著性水平上呈现负向影响,表明:① 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大有利于刺激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当薪酬差距较大时,在“锦标赛”机制下,激发高层管理人员的竞争和努力意识,以获取更高的报酬,这可以促使他们更加追求卓越绩效和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发挥。② 伴随企业年龄的增长,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在企业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企业工作业务通常会更加熟练,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会进一步积累,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经营,另一方面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会更加巩固,从而发挥出企业家的创业精神。③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代表了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高可能会对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如果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故或决策出现差错,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甚至危机,进而损害企业家的创业精神。④ 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提升会抑制企业家精神的产生,说明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时候更有利于催生出企业家精神,因为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会引起高层管理者的危机意识,进而发挥出企业家的冒险精神。

在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中,企业高管外部薪酬差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均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产生负向影响,表明:① 企业高管外部薪酬差距越大,越能促进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上市公司的高管平均薪酬高于所在城市职工平均薪酬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作用和当外部薪酬差距过大时社会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舆论、声誉压力能促使高层管理人员更加严谨的经营和决策,进而培育上市公司企业家的创新和创业精神。②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均值可以反映出所在地区生产经营环境的好坏与市场竞争力大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均值越高,当地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越好、市场规模越大、竞争越激烈,能激发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③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越高,当地企业家精神水平越高,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反映出当地居民的消费潜力,消费潜力大的城市可以刺激当地上市公司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④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了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说明当地的经济活跃,企业所在城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地上市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水平提高,管理与财务危机出现概率降低,在企业稳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受到抑制。

通过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要素对企业家精神影响过程的研究发现,创新精神影响因子往往伴生着创业精神与冒险精神,共同塑造着企业家精神,而创业精神与冒险精神反映了经营管理能力与财务风险的正负面作用,在定义上单个影响因子不能对其同时作用,具体影响机理过程见图6

Figure 6.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entrepreneurship in Northeast China

6.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影响机理

6. 总结与建议

6.1. 结论

本研究以2009~2021年为考察期,利用上市公司的POI数据,通过熵权法测度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水平,使用核密度与标准差椭圆两种分析模型,揭示了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规律,进一步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识别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讨论其中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第一,2009~2021年阶段,东北地区整体企业家精神均数与上市公司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在2015~2021年阶段,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市、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非省会城市企业家精神均数上升过程中上市公司数量出现收缩,判断出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与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并不同步;第二,2009~2021年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时空分布表现出由散点状分布向集群分布的演化特征,出现东密西疏的总体分布态势,并在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和大连市四大核心城市形成核心–边缘分布结构;第三,2009~2021年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分布格局呈现出在南北方向发散、热点区域在总部效应的牵引下逐渐向南转移的趋势。在东西方向上的收敛,说明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东西部差距正在增大,出现空间上企业家精神的“马太效应”;第四,上市公司内外部环境分别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说明了上市公司随着创立时间的增加、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增大会激发企业家精神的产生,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则会抑制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说明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增大、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和当地居民储蓄的提高会激发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上市公司整体效益的提升,反而会抑制企业家的冒险精神。

6.2. 建议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存在着国有控股企业比重较大、各城市上市公司产业重合度较高的问题,结合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特征,为政府与企业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和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是未来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关键阵地,应整合利用区域发展资源,如人力资源、资金和各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研发成果等,并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机制有机结合下,发挥上市公司的存量优势,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的资金与知识溢出效应,活跃新兴产业中民营经济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出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创新与创业精神;第二,东北地区的边缘城市,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和巩固国家粮食安全的背景下,一方面应激发本土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冒险精神,加快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应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如农业资源、生物生态资源等,发展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和绿色能源等优势产业,在配合核心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减少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培育特色优势的本土上市公司的创业精神;第三,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在战略管理与决策上,一方面应控制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和股权集中度在合理范围内,以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增长。另一方面在公司盈利快速增长时,也应考虑培育企业家精神新的增长点,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结构需求,东北地区正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如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一些上市公司开始涉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些细分行业中企业家精神如何驱动这些上市公司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以及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差异与联系,本研究并未深入探究。在后期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东北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公司企业家精神所表现出的差异和背后的机理。

注 释

图2~5来源:国家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的标准地图(审图号:GS(2019) 1822号)。 (http://bzdt.ch.mnr.gov.cn/browse.html?picId=%224o28b0625501ad13015501ad2bfc0239%22)

NOTES

*通讯作者。

1当一个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者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时候,在股票名称前就会加上“ST”,表示“特殊处理”。在第三年,依旧处于亏损状态,股票名称前会加上“*”,即“*ST”,表示有退市风险。PT即特别转让。依据《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等情况,其股票将暂停上市。这三类上市公司通常存在着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有财务造假风险。

参考文献

[1] 朱君. 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东北地区的分析[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 Stam, E., Suddle, K., Hessels, S.J.A. and van Stel, A.J. (2007) High Growth Entrepreneurs, Public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Baptista, R. and Leitao, J., Eds., Public Policies for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Entrepreneurship, Vol. 22, Springer, 91-110.
[3] Boschma, R. and Martin, R. (2007) Editorial: Constructing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7, 537-548.
https://doi.org/10.1093/jeg/lbm021
[4] 李伟, 贺灿飞. 企业所有制结构与中国区域产业演化路径[J]. 地理研究, 2021, 40(5): 1295-1319.
[5] Schumpeter, J.A. (1942)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Harper & Brothers, 83.
[6] Kizner, I.M. (1978)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 Chiles, T.H., Bluedorn, A.C. and Gupta, V.K. (2007) Beyond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 Radical Austrian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ship. Organization Studies, 28, 467-493.
https://doi.org/10.1177/0170840606067996
[8] Shane, S. and Venkataraman, S. (2000)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 217-226.
https://doi.org/10.5465/amr.2000.2791611
[9] 庄子银. 企业家精神、持续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J]. 世界经济, 2005(12): 32-43+80.
[10] 李泊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3.
[11] 王欣, 杨婧, 高闯. 企业家精神的层次异质性、空间效应与经济增长研究[J]. 南大商学评论, 2021(1): 23-50.
[12] 余东华, 王梅娟. 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 改革, 2022(7): 61-81.
[13] Martínez-Gregorio, S., Badenes-Ribera, L. and Oliver, A. (2021)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ship Intention and Related Outcomes in Educational Contexts: A Meta-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19, Article 100545.
https://doi.org/10.1016/j.ijme.2021.100545
[14] 卜美文, 张俊民. 企业家精神、审计治理与公司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1(3): 74-87.
[15] 俞国军, 贺灿飞, 朱晟君. 企业家精神与南昌众创空间涌现——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J]. 经济地理, 2020, 40(3): 141-151+159.
[16] 江三良, 张晨. 企业家精神、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20, 17(4): 40-49.
[17] 张莉, 耿素娟, 章刘成. 企业家精神、企业绩效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新三板中小企业的微观考察[J]. 商业研究, 2021(4): 39-47.
[18] 许泽宁, 高晓路. 基于电子地图兴趣点的城市建成区边界识别方法[J]. 地理学报, 2016, 71(6): 928-939.
[19] 李云燕, 张硕.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时空格局变迁与关联网络演化[J]. 当代经济管理, 2023, 45(11): 76-87.
[20] Davis, J.C. and Henderson, J.V. (2008) The Agglomeration of Headquarter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8, 445-460.
https://doi.org/10.1016/j.regsciurbeco.2008.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