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分析
An Analysis on the Prepositional Errors in English Writ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摘要: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英语中,介词作为虚词,是最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一大词类,学生在进行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介词错误尤为常见。通过分析初中生英语写作中介词使用错误的实例,归纳出常见的三类错误:介词搭配错误、介词少用、介词超用。并总结出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初中生对介词学习动机不足以及教师对介词的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三点原因造成学生在写作中介词使用错误。根据学生所存在的三类错误针对性地提供了教学策略。
Abstract: English writ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its importance cannot be overlooked. In English, prepositions, as function words, are the most easily overlooked word class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epositional errors are particularly common in students’ writing processes. By analyzing examples of prepositional erro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I have identified three common types of errors: incorrect prepositional collocations, underuse of prepositions, and overuse of prepositions. I have also summarized thre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epositional errors in students’ writing: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native language, the lack of motiv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prepositions, and the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eachers pay to teaching prepositions. Based on these three types of errors, I have provided targeted teaching strategies accordingly.
文章引用:郑贝嘉.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分析[J]. 创新教育研究, 2025, 13(4): 681-68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5.134298

1. 引言

英语写作在中学英语考试中分数占比较大,也是初中英语教师最为关注的部分。英语写作考查了初中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以及交际策略。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随之改革,更加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还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可见,写作作为培养初中生听、说、读、写、看的五大技能的关键之一,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尽管,在经过教师系统地、长期性的指导下,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普遍有所提升,但是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仍会出现错误。纵观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介词错误是最常见,最容易被学生以及教师所忽视的一类错误。介词虽然作为虚词,常常被学生视为英语中的小词,因而忽视了介词的重要功能。学者常道“英语是介词的语言”。介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贾冠杰表明“英语中包括in、of、to在内的10个常用单词涵盖25%的书面语言”[1]。因此,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介词错误不容忽视,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从微小的细节出发,强化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写作质量。真正做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确保落实英语学科育人目标。

2.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类型

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从母语负迁移的视角切入,对英语写作进行深入的探究。相较之下,国内学者起步虽稍晚于国外,但在英语写作领域的研究却展现出了更为深刻的洞察。文秋芳和郭纯洁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研究,觉察到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他们对母语的依赖程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2]。同时,母语在写作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此外国内不少学者采用数据库研究法,根据《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的数据研究了大学生在英语四级、六级写作中常见的介词错误,以及利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研究国内研究生的介词错误。本文基于对现有语料库的数据分析以及见习过程观察初中生英语写作过程,将目前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介词使用错误聚焦于以下三大错误。

2.1. 介词搭配错误

介词在中英文中都非常重要,扮演着连接单词与单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关键角色。基于文秋芳对CLEC-ST2 (中学阶段)语料的统计,介词搭配错误占介词错误的52.7% [3],在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成为最常见的错误类型。其主要涉及有介词与形容词搭配错误、介词与名词搭配错误、介词与动词搭配错误。学生存在较多的搭配错误主要集中于介词与名词搭配错误。究其原因,是英文的介词表达没有与之对应的中文表达,这导致了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习惯性地带入中文介词的相似搭配,从而造成了英语介词搭配上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具体的介词搭配错误的实例:

例1:

(误) Everyone w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正) Everyone w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解析:这句话学生想要表达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由于没有记清楚“pay attention to”注重、重视这个搭配的用法,将重视某一方面想当然的用介词“on”来连接。因为在初中生的认知中,“on”有“在什么上的意识”,学生就认为这句话为“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环保上”,因此使用了介词“on”,导致错误。

例2:

(误) Students should study harder and devote themselves for their nation in the future.

(正) Students should study harder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ir nation in the future.

解析:“for”有“给”的意思,因此,学生在表达这句话时将“把自己奉献给自己的国家”用为“devote for”,没有掌握“devote to”这一固定搭配。

例3:

(误) She is famous for a writer.

(正) She is famous as a writer.

解析:在表达该句子时,学生以及学习过“be famous for”跟“be famous as”这两个搭配。但由于学生混淆两者的用法。“be famous for”意为“因什么而出名”,“be famous as”意为“作为什么而出名”。学生对两者意思掌握不牢固,导致使用错误。

例4:

(误) Listening to music is good at relax.

(正) Listening to music is good for relax.

解析:此句学生意在表达“听音乐有益于放松”,学生误认为“be good at”为“对什么有好处,对什么有益”,“be good at something”为“擅长某事”。因此,该句应该用介词“for”构成固定搭配“be good for”。

例5:

(误) You went to Beijing with your mom on holiday.

(正) You went to Beijing with your mom in holiday.

解析:学生想要表达的是“在假期,你跟你妈妈去了北京”。“on holiday”意思是“在度假”而“in holiday”意为“在假期”。因此,这句话应该使用“in”这个介词。

2.2. 介词少用

介词少用现象在初中生写作过程中也较为显著,出现的频率为31.4%。在句法层面表现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混用。

例1:

(误) It’s a good way learn English.

(正) It’s a good way to learn English.

解析:学生在写这句话时,忽略了介词“to”的使用。“It’s a good way to do something”意为“这是做某事的好方法”。

例2:

(误) I fond reading, so in my free time, I often read books.

(正) I am fond of reading, so in my free time, I often read books.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学生想要使用“be fond of”这一固定搭配意为“喜欢,喜好”。在英语中常有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与中文中一些及物动词相对应。但是由于初中生受到母语的影响,没有很好厘清介词使用的规律,混淆了英语中介词短语跟汉语动词的区别。因此,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将形容词误用作动词。

例3:

(误) I like listening music to relax.

(正)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to relax.

解析:在英语中,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能够直接与宾语连接,而不及物动词要与宾语连接则需要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添加介词。反之,汉语中则没有这种区分。因此由于汉英差异,初中生在写作中动词的使用往往会存有错误。这句话中“listen”作为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与宾语“music”相接。

2.3. 介词超用

介词超用的情况在初中生写中的出现频率相对较少,其出现的频率为15.9%,其原因为汉语“介词语义泛化”所导致的冗余使用。

例1:

(误) I saw Mike on last Sunday.

(正) I saw Mike last Sunday.

解析:学生之前学习过在具体的星期前应该加上介词“on”。这句话学生想要表达的是“我上周天见过麦克”,学生在“last Sunday”前面错误的加上了“on”,但实际上“last Sunday”作时间状语,不需要再重复添加介词。

例2:

(误) He didn’t went to home after school.

(正) He didn’t went home after school.

解析: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go to school”、“go to work”类似的短语,推断出“go to home”这一错误的短语。在这个句子中“home”作为副词不需要再加上“to”与动词相接。

例3:

(误) He married with a beautiful girl.

(正) He married a beautiful girl.

解析:本句话学生想表达的是“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通常学生在看到“marry”这个单词时,会想到“与某人结婚”,一想到“与某人”就会不自觉地加上“with”这个介词。但,“marry”作为及物动词可以直接与宾语相连。由于英汉思维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介词超用的现象。

3.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错误实例,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3.1. 初中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二者同中有异。英语为拉丁语系,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英汉两种语言既有明显的差异,亦存有共性。因此,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初中生出现语言迁移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初中生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初期,往往会参照母语使用的原则和规律,将其用在目的语的学习和使用中。二语学习者沿用母语的语言习惯造成了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然而,介词作为英语重要词,是当下英语学习者所遇到的难点之一。根据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CAH)的理论框架[4],汉语与英语在介词系统结构上的差异,是引发学习者系统性负迁移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汉语中介词数量相对较少(大约30个),并且具有较强的语义泛化能力(例如,“在”一词可对应英语中的in、on、at等多个介词),相比之下,英语介词则展现出高度的多义性和对语境的敏感性[5]。学生最早在汉语的学习中接触到介词,并将部分汉语介词的使用原则和规律沿用到英语介词的使用当中去,这就是母语负迁移对英语介词的学习造成的影响。究其本质,主要是英汉介词存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英汉介词使用的位置不同。英语介词放置在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前,而汉语的介词位置相对较为灵活,可以放于名词前也可位于名词后。受到母语的影响,初中生在使用目的语介词时,容易混淆其位置。其次,英汉介词使用并非一一对应。有些时候,我们在使用母语表达会采用介词进行准确表达,但在对应的英语中则不需要介词的存在,反之亦然。最后,英汉介词的功能存有差异。在英语中,介词只能用作介词连接名词或名词短语,而汉语中,有些介词能够充当动词的角色。

3.2. 初中生对介词的学习动机不足

在英语中,介词属于虚词,往往受到初中生的忽视。依据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初中生在介词习得过程中主要展现出以工具性动机为驱动的特点,往往倾向于将介词视为获取考试分数的手段,而非视为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写作过程中,初中生一味追求充盈文章内容,使用华丽辞藻以及复杂从句,导致了学生没有注意到写作中介词这一类细微的错误。此外,英语介词使用规则的复杂性消磨了部分学生的耐心,降低了学生学习介词的动机。这导致学生回避复杂介词结构的使用,倾向于简化英语表达,使得介词的使用规则被众多初中生所淡忘。初中生对于学习介词的动机于兴趣过低,在自查写作内容时,学生没有鲜少关注、反思过自己在介词使用上的错误。在课下,学生也很少对介词及其使用规律进行系统地学习,久而久之,初中生对介词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的介词错误不断累积,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目的语的习得。

3.3. 初中英语教师对介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初中生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介词的重视程度与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对介词重视程度息息相关。英语教师对介词教学的不重视体现在对介词使用规则的讲解缺失。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系统性地对介词进行讲解,认为学生只需掌握介词的固定搭配即可,没有详细地讲解介词放置的位置以及在不同情况下介词的使用,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造成对介词的理解以及认识上浅尝辄止。其次,英语教师对学生介词的考查略少。教师出于应试的压力,平时考查的题型偏向于中考题型,所考查到的介词题型过少。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介词错误后,教师对于纠正学生介词错误往往采用直接纠错的方法,没有做到引发学生对错误的反思,也缺乏对相似介词错误的区分和概括。这些现象都诱导了初中生忽视对介词的学习。

4. 针对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的教学策略

写作是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综合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的反映程度[6]。介词在英语中,数量不算太多,但是每个介词用法多样且复杂,这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造成了困扰,严重影响了初中生英语学习。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介词有正确的认识,纠正学生在介词板块存有的误区。在英语中,介词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写作中介词使用错误的类型以及原因进行后,提出了以下策略:

第一,针对初中生写作中介词搭配错误的情况,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课时分配并明确介词教学的目标,包括介词的分类、功能、常见搭配以及用法等;在课中基于输入假说理论,构建“认知–归纳–产出”三级教学模块,对介词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搭建起语义网络结构。如以空间介词为例,可以采用实物演示的方式,在上课时用透明的立方体演示in (内部包含)、on (表面接触)、under (垂直下方),让学生归纳空间介词的用法,领悟如何在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不同介词。此外,教师增加介词搭配连线习题练习,巩固学生的记忆;通过对比训练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同一词不同介词搭配的区别。如教师在呈现高频动词look的搭配连续体:look at (视觉焦点)-look for (目标搜寻)-look after (照顾)后,创设微型语境进行辨析练习:“The scientist______the microscope_____new discoveries.”,通过对比练习区分look的每个搭配的不同意思。

第二,针对初中生写作中介词少用的情况,英语教师需要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重点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及物动词以及不及物动词的用法。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动词体检表”练习,如1) 识别及物性:“She_____(discuss) the problem yesterday.”。2) 补全结构:“We should listen_____(careful) the teacher.”。这两组练习来帮助学生辨别动词词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句法转换练习的习题,引导学生将原句型正确转换为介词结构,如:原句:“He opened the door.”,转换句:“He opened the door with a key.”,通过对句子转换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名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以及介词的区分。此外,在课后,教师布置包含介词使用的课后作业,如写作练习或翻译练习。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介词的正确使用,监督学生加深、巩固介词的使用规则。

第三,针对初中生写作中介词超用的情况,英语教师应该在教授介词规律时,需强调这些规则虽具有普适性,但也存有特色情况需要学生额外留意。通过例句展示介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让学生理解介词使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避免在使用介词时过度泛化规则。教师可以设置介词过度泛化预警训练进行针对性地练习,如设计“介词侦探”改错活动对句子进行错误修改,原句为“She married with a doctor.”,让学生对该句子进行诊断,诊断出marry作为及物动词时无需介词。引导学生将错误句修改正确为“She married a doctor.”这一正确句子。学生在对句子进行改错的过程中,能够反思到自身在介词超用上出现的错误,进而有意识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感悟到介词正确的用法。

5. 结语

英语写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考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介词在英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英语中一种重要的词类,介词功能不可小觑。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介词教学的重视程度,及时对学生存在的介词错误进行反馈,从而引导学生重视对介词的学习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贾冠杰, 乔良文. 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J]. 外语界, 2014(3): 63-69+96.
[2] 文秋芳, 郭纯洁. 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 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 现代外语, 1998(4): 47+46+48-58.
[3] 文秋芳. 中国中学生英语介词习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 44(4): 56-64.
[4]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5] Tyler, A. and Evans, V. (2003)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Spatial Scenes, 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程晓棠, 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